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近期疗效 .方法  8例恶性血液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7例 ,多发性骨髓瘤 1例 )采用化疗联合G 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 ,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循环血中的单个核细胞 ,8例平均单个核细胞数 3.0× 10 8·kg-1,平均CD34+ 细胞为 3.5× 10 6·kg-1,- 80℃冰箱冻存 .8例均在大剂量化疗后回输细胞 .结果 外周血干细胞回输后WBC恢复至 2× 10 9·L-1平均为 11d ,血小板恢复至 5 0× 10 10 ·L-1平均为 13d .8例移植后短期内均达缓解 .结论 化疗联合G CSF是一高效、低毒的动员方案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是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一种安全、近期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行性及其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APBSCs)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对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来自12例正常人及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MSCs联合APBSCs移植治疗4例恶性血液病。结果 能够从所有2 6 .3±8.8ml骨髓样本中提取MSCs,其中10例成功扩增。4例患者接受扩增后MSCs联合APBSCs输注。MSCs输注无明显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0 .5×10 9/L和血小板≥2 0×10 9/L中位时间分别为9(8~11)d和8.3(7~10 )d。结论 应用无血清培养体系可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MSCs。MSCs联合APBSCs共移植安全可行。快速的造血恢复提示在清髓性治疗后输注MSCs可促进造血。  相似文献   

4.
党惠兵 《中国医疗前沿》2013,(19):53-53,111
目的:对比分析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8月我院9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接受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造血重建成功率、移植相关死亡率、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由于无需供者,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等优点,已成为治疗某些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的新方法,而有效的护理是移植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我们除了对病人进行移植常规护理外,还针对不同病种、不同时期的特点对病人进行护理,在APBSCT治疗恶性肿瘤13例中,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丽美 《广州医药》2000,31(2):17-18
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某些实体瘤 ,通常采用化疗或 /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 ] 。但化疗、放疗不能使患者得到根治 ,加大剂量又往往使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到破坏 ,甚至衰竭而致患者死亡。因此 ,加大剂量化疗 /放疗后重建骨髓造血功能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2 ]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 ,APSCT)因重建造血功能迅速 ,不受HLA配型和供者的限制 ,不会发生GVHD ,无采髓的痛苦和危险性 ,残存癌细胞少 ,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剂量化放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接受高剂量化放疗联合APBSCT治疗的 5例恶性淋巴瘤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4例 ,霍奇金淋巴瘤(HL) 1例。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方法 :1例采用Ara C 10 g/m2 静点 G CSF ,余 4例采用VP 16 15 0 0mg/m2 静点 G CSF。干细胞动员后 ,采集单个核细胞数 (MNC)均≥ 3.85× 10 8/kg ;CD3 4 细胞数均≥ 6 .96× 10 6/kg ,CFU GM培养集落数≥ 4 .4 1× 10 5/kg。预处理方案 :1例NHL为CTX 4 g/m2 ,分 2次静点 ,VP 16 80 0mg/m2 ,分 4次静点 ,并加全身照射 (TBI) 780cGY。余 4例为CTX 4 g/m2 ,VP 16 80 0mg/m2 静点 ,BCNU 4 5 0mg/m2 静推 ,移植后进行了原发病灶的放疗。随访 9~ 4 3个月 ,中位 18个月。 5例移植前浅表淋巴结、纵隔、脾脏部位病变均获得部分缓解。 结果 :5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病变获得完全缓解 ,随访至 2 0 0 4年 5月 ,均无病存活。结论 :APBSCT联合大剂量化放疗 ,对恶性淋巴瘤疗效佳 ,且毒副反应能耐受 ,安全性好 ,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谋  李红  单桂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34(5):479-480,F003
近十年来 ,随着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tion ,PBSCT)的实验室研究、临床应用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对造血的发生与调控、造血干细胞的特性、移植免疫学的深入认识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技术、血液制品及抗生素等支持治疗的进展、全环境保护性治疗以及造血生长因子 (hemopoieticgrowthfactors ,HGFs)的广泛应用等 ,使其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更广泛应用 ,已成为治愈某些恶性血液病、实体瘤、遗传性及免疫性疾病的可靠选择[1] ,大有取代骨髓移植 (BMT)的趋势[2 ] 。完全相合的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9.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病 (AD)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后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造成的组织损伤。AD是风湿病学科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疾病 ,目前国际上趋向于采用教育、药物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一些严重的AD ,如类风湿关节炎 (RA)、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系统性硬化症 (SSc)等 ,对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效果有时并不令人满意 ,反复使用这类药物甚至可造成感染、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等并发症。近年来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AD的探索 ,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1 4 ] 。我们就…  相似文献   

10.
首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即化疗缓解后 ,用白细胞分离器从病人的外周血采集干细胞 ,将干细胞冻存 ,在化疗 或放疗致骨髓衰竭时再回输病人体内 ,来重建造血功能。我院于 2 0 0 1年 1月为“淋巴瘤急淋变”患者进行了首例自体外周干细胞移植。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1 5a ,学生 ,1 999年 4月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在外院确诊“恶性淋巴瘤”。 2 0 0 0年 4月因病情恶化来我院诊断为“淋巴瘤急淋变”。经化疗后缓解半年 ,于当年 1 1月来我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入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2006年3月至2015年12月首次行 auto-PBSCT 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9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例;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39.4(16~64)岁。均在诱导缓解和巩固强化后,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并行 auto-PBSCT,术后定期随访及维持治疗。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无一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12例 AML 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3(9~93)个月,6例(50.0%)仍存活,6例(50.0%)持续完全缓解(CR),3年总生存(OS)率50%(6/12);7例 ALL 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7(3~106)个月,4例(57.1%)存活,3例(42.9%)持续 CR,3年 OS 率71.4%;所有患者的死亡均因白血病本病复发所致。结论auto-PBSCT 可提高 AL 患者的总生存(OS)率和无白血病生存(DFS)率,是无条件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 AL 患者可供选择的一个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 lood stem cell transp lantation,PBSCT)供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 locyte colony stimu lating factor,G-CSF)后细胞成分的变化和药物对供者身体状况的近期影响。方法:对18例健康PB-SCT供者给予G-CSF 5~10μg/(kg.d)4~5 d,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检测,临床观察用药后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①外周血白细胞在动员后4~5 d达峰值,动员后比动员前高7~14倍(P<0.01)。②细胞采集在动员后第4~5 d开始,两者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细胞值之间无明显差异。③本组供者不同性别和体重间,MNC值有显著差异性。④主要毒副反应为骨痛和肌痛、乏力等,采集细胞过程中出现口唇、四肢麻木。结论:对PBSCT供者应用G-CSF 5~10μg/(kg.d),4~5d可有效动员MNC和CD34+细胞。供者对此剂量的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冷冻保存自体血小板输注式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进行了22例次冷冻保存自体血小板回输。采用COBE单采机采集血小板,加5%二甲亚砜(DMSO)血小板冻存保护剂,置-80℃冰箱冷冻保存1~3个月。40℃水浴复苏冻存血小板。血小板<20×109/L时回输冻存血小板。测定冻存血小板CD41、CD42b、CD61、CD62P、CD63、回收率及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结果移植后一般需输注冻存自体血小板2~4次。血小板冻存后回收率在47%~87%之间,平均回收率为(72.73±10.49)%。在22例次血小板冷冻保存回输中,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有12例次冻融后的血小板CD62P百分比值升高,7例次冻融后的血小板CD63百分比值升高,表明血小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活化。有4例次冻融后的血小板CD41或CD42b百分比值减低,表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输注后CCI在(5.6~17.6)×109/L之间,22次回输中有18次的CCI在7.5之上。移植过程中无出血发生,回输后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采用冻存自体血小板输注可以防止移植过程中出血的发生,代替异体血小板输注而杜绝诸如艾滋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造成的输血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回输是安全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边素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77-1379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此类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15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感染的发生率为53%,经过合理的用药和及时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感染全部得到控制,无1例死亡,全部移植成功。结论:早期选择强有力的抗菌药物以及采用各项规范严格的防范护理措施,能迅速控制感染,减少移植后感染的相关死亡,提高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14 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用程控冷冻仪冷冻、液氮保存造血干细胞,在病人预处理方案结束后,经静脉回输复苏之造血干细胞。结果:细胞植活及造血功能恢复良好,中性粒细胞> 0 .5 ×109 / L,平均为11 天, Plt> 30 ×109 / L,平均为21 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 HBV-E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HBV-EL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肝功指标,测定两组的IFN-γ、IL-6、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月后,观察组的白蛋白( Alb)、胆固醇( CHO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IFN-γ无显著差异( 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12月后的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均<0.05)。结论: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HBV-ELD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微环境、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闻进朝  黄平平 《医学综述》2007,13(12):938-940
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支架植入术、血管旁路移植术等。药物治疗无效及不能胜任支架植入术或血管旁路移植术者正面临截肢的危险。近年兴起的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可以减少截肢率,为外周动脉性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翠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2):1416-1420
目的:探讨自体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有多个预后不良因素和难治或复发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2006年采用大剂量化疗加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治疗淋巴瘤的患者12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患者10例,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HL)2例,动员方案:NHL的患者给予Hy-per-CVAD方案(CTX 2.5 g/m^2、VCR 2 mg、ADR 60 mg/m^2、DEX 40 mg)、DOAME方案(DEX 40 mg、VCR 2 mg、MTZ 10 mg/m^2、ARA-C 3 g/m^2、VP-16 200 mg/m^2)、DICE(Dex 40 mgI、FO 4 g/m^2、VP-16 400 mg、DDP 100 mg/m^2),HL的患者给予CTX 4 g/m^2、DOAME方案,4例CD20+的B细胞NHL患者加用美罗化进行体内净化,预处理方案采用BEAC(BCNU 300 mg/m^2、VP-16 1200 mg/m^2,ARA-C1.8 g/m^2,CTX 3.6 g/m^2),肿块大于4 cm的移植后给予补救性放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半年,12例患者中11例获CR,1例患者SD,移植2个月后进展,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常规化疗有效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疗效好,对常规化疗耐药患者疗效差,安全性好、费用低,是难治或复发和有多个不良因素患者的选择,远期疗效目前正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2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方法 用 AHSCT治疗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5 8例 ,年龄 31.9± 10 .5 (14~ 5 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 30例 (CR1 2 4例 ,CR2 5例 ,CR31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18例 (CR1 13例 ,CR2 3例 ,CR32例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 3例 (均获血液学缓解 ) ,恶性淋巴瘤 7例 (CR4例 ,PR3例 )。预处理化疗方案选用以下药物中任意两种或三种联合 :阿糖胞苷 3~ 4g/ m2 ,环磷酰胺 4~ 6 g/ m2 ,鬼臼乙叉苷 (VP- 16 ) 0 .5~ 1.0 g/ m2 。除 5例联合全身骨髓照射 (剂量为7~ 8Gy) ,其余均单用化疗。 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 ,移植相关死亡 1例 (1.72 % )。ANL L、AL L CR1期移植者 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5 2 .4%± 4.2 %和 46 .1%± 3.5 % ,复发率分别为 37.7%± 4.5 %和 40 .5 %±6 .7%。 10例 CML 和恶性淋巴瘤患者中 ,除 1例 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复发 ,余均获持续完全缓解。 结论 为降低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无造血干细胞供者的 CR1 期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积极行 AHS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