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麻下超快速脱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麻下超快速脱毒是在快速脱毒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新技术,与传统脱毒方法相比,具有脱毒时间短、 脱毒率高、患者依从性好、复吸率相对较低等一系列优点。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临床可行性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全麻下超快速脱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麻下超快速脱毒是在快速脱毒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新技术,与传统脱毒方法相比,具有脱毒时间短、脱毒率高、患者依从性好、复吸率相对较低等一系列优点。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临床可行性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麻辅助脱毒快速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的依从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麻醉前均口服纳曲酮50mg,R组为快速脱毒组,采用东莨菪碱、咪唑安定静脉全麻方法进行快速脱毒;U组为超快速脱毒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方法进行超快速脱毒。C组为对照组,取同期常规美沙酮递减法20例进行疗效对照。结果R、U组的脱毒成功率均为100%;在6~8h内控制戒断症状。但U组尿吗啡定性转阴快于R组(P<0.05);R、U、C三组的复吸率相当;R、U两组均未出现较严重的麻醉并发症;患者的依从性(可接受性):R组优于U组(P<0.05)。结论快速脱毒和超快速脱毒均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的脱毒方法。  相似文献   

4.
阿片类药物能促使中枢敏化及诱导痛觉超敏,称之为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超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在接受肠移植手术后发生了与免疫抑制剂相关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对其疼痛治疗的3年时间里,我们选择了包括静脉注射吗啡在内的不同镇痛方法,可是收效甚微。该患者产生了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超敏现象,然而此现象在全身麻醉下通过快速脱毒得以成功治疗。脱毒疗法改善了她的生活质量,包括能够重新接受物理治疗。治疗后6个月,仍无需使用阿片类药物。我们的经验表明,全身麻醉下快速脱毒,可能是治疗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超敏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和传统的脱毒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9千克以下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 990年至 2 0 0 2年共进行 9kg以下婴幼儿唇裂修复术 82 1例 ,现将其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共 82 1例 ,男 6 1 6例 ,女 2 0 5例 ,年龄 3~1 8个月 ,体重 4 5~ 9kg,麻醉时间 4 5~ 2 5 5min ,手术时间 30~ 1 85min。 1 996年以前用氯胺酮肌注加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共 36 1例 (Ⅰ组 )。 1 996年以后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进行共 4 6 0例 ,其中 1 4 5例全麻插管后未行双眶下神经阻滞 (Ⅱ组 ) ,31 5例在全麻插管后加双眶下神经阻滞下进行 (Ⅲ组 )。麻醉与监测 术前 4~ 6h喂糖水 1 5 0~ 2 0 0ml,并开始禁食 ;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快速脱毒对吗啡成瘾大鼠血浆吗啡和脑组织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5)、成瘾组(n=5)、自然戒断组(n=20)、单纯全麻组(n =20)、全麻 纳洛酮组(n=20)及可乐定处理组(n=20)。成瘾组、自然戒断组、单纯全麻组、全麻 纳洛酮组及可乐定处理组采用5日递增成瘾法建立大鼠吗啡成瘾模型。正常组和成瘾组在脱毒前取 血浆和脑组织,后四组分别在予以生理盐水、全麻、纳洛酮及可乐定等相应处理后,分别于脱毒后即 刻、脱毒后1、2、3 d处死5只大鼠,取血浆和脑组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吗啡浓度,放免法测定 脑组织p.内啡肽含量。结果成瘾组血浆吗啡浓度为(224±164)ng/ml,高于各脱毒组(P<0.01)。脱 毒后即刻,可乐定处理组血浆吗啡浓度高于各脱毒组(P<0.05);脱毒后1~3 d,各脱毒组血浆吗啡浓 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瘾组脑组织β-内啡肽含量(18.7±4.2)ng/mg低于正常组(33.5± 3.8)ng/mg(P<0.01);脱毒后即刻,全麻 纳洛酮组和可乐定处理组脑组织β-内啡肽含量较正常组增 高(P<0.01),且脱毒后1~3 d均高于自然戒断组(P<0.05)。结论 超快速脱毒对吗啡成瘾大鼠脱 毒后3 d内血浆吗啡浓度没有影响,超快速脱毒的机制可能与纳洛酮和/(或)可乐定升高脑组织内源 性阿片肽有关。  相似文献   

7.
术前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胸阻抗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术前急性超容血液稀释 ,观察急性血容量变化引起的胸部电阻抗的改变 ,以探讨用胸阻抗法评估血容量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10例接受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 ,术中平卧位 ,全麻气管内插管后 ,分别记录 10分钟内快速输液至 10ml/kg和 2 0ml/kg时高频 ( 10 0kHz)和低频( 1 5kHz)两种电流下胸阻抗的变化以及心输出量、肺动脉压等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输液至10ml/kg时相比 ,术前快速输液达 2 0ml/kg时 ,低频、高频胸阻抗分别由 ( 5 2 2 7± 8 89)Ω和 ( 4 0 62±7 10 )Ω降至 ( 4 9 93± 8 86)Ω和 ( 3 8 4 2± 7 12 )Ω ,胸阻抗指数由 5 5 5 6± 11 93上升至 5 8 89±13 5 7(P <0 0 5 )。CVP、PAP、PCWP均显著增加 ,而Hb、Hct则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胸阻抗的监测能有效地评估急性血容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9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4 0 0例 (A组 )、开腹胆囊切除术 4 0 0例 (B组 )为评价LC的优越性 ,进行了 2种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80 0例患者 ,男 2 95例 ,女 5 0 5例 ,16~78岁 ,平均 4 6岁 ,其中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 14 8例 ,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 6 0 0例 ,胆囊良性息肉 5 2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和术者的技术水平基本相似。1 2 手术方法 A组在全麻下使用德国产WSIP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 ;B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常规胆囊切除术35 8例 ,全麻下行常规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治疗颅外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病变中的地位和疗效。方法 对1993年 5月至 2 0 0 3年 10月 5 9例 6 1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 4 6例 4 7次CEA采用颈丛麻醉下通过阻断试验结合返流压力测定选择性应用转流管 ,近期 13例 14次手术在全麻并常规应用转流管下进行。结果 早期手术组颈动脉平均阻断时间 (2 0± 6 )min ,近期手术组颈动脉平均缺血时间 (4 2± 0 7)min ,P <0 0 1。术后 30d内无死亡和脑卒中。术后 2年和 5年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 4 7%和 14 8%。结论 本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取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采用全麻合并术中转流可以显著减少同侧脑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麻醉围术期意外低体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全麻围术期体温过低致苏醒延迟时有报道 ,但是在硬膜外麻醉围术期由于意外的低体温而导致意识障碍罕见 ,本文现报告 1例如下。患者男 ,6 0岁 ,胆囊癌。术前检查心、肺正常 ,肝功能多项指标异常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用药为地西泮 10mg、阿托品 0 5mg肌注 ,入室后T8~ 9椎间隙穿刺 ,置管顺利 ,硬膜外推注 2 %利多卡因 5ml试验量 ,5min后无局麻药中毒反应及腰麻征 ,追加 2 %利多卡因8ml,测平面T3 ~T11,氟芬合剂 2ml静注 ,持续面罩吸氧 ,监测BP、ECG及SpO2 。 0 75 %布比卡因每次 6~ 7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