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减少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再手术率。方法分析1980年1月至1996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再手术患者18例。结果再手术主要原因为腺窝出血、腺体残留、膀胱颈挛缩和膀胱及前列腺段尿道铸型结石形成等。结论术中适当缩小膀胱颈口、常规楔形切除后唇、术后应用抗生素、避免早期剧烈活动以及彻底切除增生的腺体是防止和减少术后再手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病,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各种手术方法,均有一定的并发症,部分患者需再手术治疗。我院1997年~2004年采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60例,其中术后再手术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激光经尿道非接触式照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06例,其中13例需再次手术。占6.3%。分析其原因分别为尿道狭窄、膀胱颈部挛缩、前列腺增生腺体残留、继发性出血、其中腺体残留占再手术人数的61.5%。由此说明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汽化的范围和深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睾丸切除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6例在5年前进行睾丸切除术的BPH尿潴留患者进行随访,测量前列腺体积和观察排尿症状的变化。结果:睾丸切除术后5年增生前列腺体积缩小33.4%,其中12例患者排尿通畅(75.0%),剩余尿量平均28ml,1例改为膀胱造口;3例佐以α-受体阻滞剂治疗。结论:睾丸切除术后增生的前列腺发生永久性萎缩,该方法可使大部分BPH尿潴留患者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5.
BPH开放手术发现前列腺偶发癌临床分析(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1年术前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03例的临床资料,均常规施行PSA、TRUS或DRE检查,对可疑患者施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全部施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结果:从103例患者中检出前列腺偶发癌15例,占手术总数的14.6%。经临床分期均为Jewett A期肿瘤。结论:开放手术治疗BPH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发前列腺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发前列腺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BPH并发前列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例BPH并发前腺结核均依靠病理检查确立诊断。1例接受抗结核治疗,1例接受TURP,6例接受开放手术。1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和尿瘘,另6例平均随访10.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BPH并发前列腺结核易与BPH或前列腺癌混淆,确诊依靠病理检查,一经确诊,应及时应用抗结核药物,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再入院原因分析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自1982年1月~1998年3月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再次入院病人55例,现对再入院原因进行分析。资料和方法 1982年1月~1998年3月,我院行BPH手术治疗者784例,其中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436例,行开放前列腺摘除手术348例。患者年龄57~84岁,平均65-6岁。TURP术后再入院病人43例,发生率9-8%(43/436),分析其原因:(1)腺体残留或复发者30例,其中2个月内再次手术者9例,2个月~3年内再次手术者9例,3~10年者12例。(2)尿道狭窄8例,…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症疗效不佳者尿流动力学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不佳的原因,对58例曾接受经膀胱及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激光治疗、微波及射频热疗等不同方法治疗并诉疗效不满意的BPH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项目为充盈膀胱测压、压力-流率测定、EMG测定、静态及加压尿道压力测定。测定结果出口梗阻(BOO)占48.3%、副尿肌收缩无力(DDC)占17.2%、逼尿肌不稳定(DIS)占20.7%、压力性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再入院原因分析   总被引:99,自引:1,他引:99  
1985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再住院患者66例,再入院的原因:尿道狭窄,腺体残留,继发出血,尿路感染,尿道狭窄和腺体残留是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作者对再入院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要点。  相似文献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就 474例 BPH患者的尿动力学资料 ,分析 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 (BOO)比例及其与最大尿流率 (Qmax)、排尿后剩余尿量 (PVRV)的关系 ;BOO(+)、BOO(- )和 BOO(± )患者间以及不同梗阻程度患者间的膀胱功能变化特点。结果 :75 .11%的 BPH患者存在BOO;BOO(+)组 Qmax明显低于其余两组 (P <0 .0 1) ,其 PVRV明显高于另两组 ;BOO (+)组的逼尿肌痉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 (P <0 .0 1) ,但不同梗阻程度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逼尿肌顺应性降低和逼尿肌亢进在 BOO(+)组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 (P <0 .0 5 ) ,且随梗阻程度加重 ,其发生率明显升高 (P <0 .0 0 5 ) ;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在 BOO(- )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另两组 (P<0 .0 0 5 )。结论 :Qmax和 PVRV的变化除受到 BOO的影响外 ,可能与逼尿肌功能状况有更直接的关系 ;逼尿肌痉挛、逼尿肌顺应性降低及逼尿肌亢进的发生率与 BOO的存在及其程度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Madigan手术103例报告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 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增生部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3例。结果 103例均手术成功,随访1~56个月,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增生部切除术为较理想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年12月~1997年12月,对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术后随访1~12个月,患者在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剩余尿(RU)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TUVP兼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及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治疗的优点,具有操作简便、去除增生组织量大、出血少、并发症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前列腺癌1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发生前列腺癌(PCa)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12例BPH术后发生PCa患者的临床资料,PCa距BPH手术时间为10个月~14年,平均5.6年。患者BPH后因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疼痛而再次就诊。检查血清PSA异常11例,前列腺结节8例。B期3例、C期3例、D期6例。12例均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白膜下睾丸切除4例,3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10例;内照射治疗骨痛3例。结果:随访4个月~8年,平均4、5年。死亡3例,病变稳定6例,2例病变进展.1例失访。结论:BPH手术不能预防PCa的发生;血清PSA和直肠指检是BPH术后前列腺癌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探讨血管形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作用及其与bFGF、PCNA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bFGF和PCNA在18例正常前列腺(NP)和62例BPH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结果BPH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bFGF和PCNA指数均显著高于NP;BPH的MVD与间质的面积百分比、bFGF表达和PCNA指数均呈正相关,而与上皮面积百分比负相关;NP的MVD仅与间质的PCNA指数正相关。结论血管形成增多与BPH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对间质细胞增殖、增生的作用更为显著,而bFGF异常表达可能是血管形成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体外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自1997年10月~1998年5月,应用前列腺电解治疗仪对离体前列腺组织行体外实验,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19例。结果体外研究显示,经尿道电解治疗可使尿道周围0.7~0.9cm范围内组织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变性;19例前列腺增生伴尿潴留患者接受了300~400库仑电量的治疗,总有效率74%。结论经尿道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操作简单,无需麻醉,耐受性好,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于不宜手术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增生症的逼尿肌功能改变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为了研究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的逼尿肌功能改变,对42例BPH病人进行了尿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8例逼尿肌代偿(CCD)、9例逼尿肌无力(ACD)、15例逼尿肌不稳定(DI),DI组病人术后出现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及膀胱痉挛,服用异博定、普鲁苯辛、安定和泌尿灵四联药物后症状明显减轻。认为BPH患者除膀胱逼尿肌发生代偿性改变外,还发生逼尿肌不稳定性收缩和逼尿肌收缩无力等改变。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对伴有DI者术前服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为主的四联药物,可以减轻膀胱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重度 BPH 70例 ,随访 3~ 18个月。结果 :切除前列腺重量平均 74.6 g,平均手术时间 70 min。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 3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5 d。最大尿流率 (Qmax)由术前的 (6 .3± 1.5 ) ml/ s上升至术后 3个月的 (15 .1± 4.7)m l/ s,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术前为 (2 9.7± 1.2 )分 ,术后 3个月降至 (5 .1± 1.0 )分 (P<0 .0 1)。结论 :TURP安全、并发症少、疗效好。重度 BPH不是 TU RP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8.
Nd:YAG/KTP双波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6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微创技术。方法采用Nd:YAG/KTP双波长激光经尿道非接触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61例。随访1~22个月。结果观察6个月,IPSS评分达(90±28)分,生活质量评分(20±06)分,最大尿流率(148±34)ml/s及剩余尿量(152±31)ml/s。结论本术式治疗BPH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最佳疗效在2~3个月以后。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bFGFmRNA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和蛋白及基受体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bFGFmRNA、bFGF和FGFR1表达。结果 前列腺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均见bFGFmRNA、bFGF和FGFR1阳性染色。BPH间质细胞中三者表达显著高于NP组织,但BPH与NP上皮细胞中三者表达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伯泌松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附5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伯泌松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全国45 家医院529 例BPH 病人口服伯泌松3 个月,用量为160mg ,每天二次。 结果 口服伯泌松3 个月后,病人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减少37 .5 % ,评分减少≥3 分者占89 .6 % ,最大尿流率从(11 .1 ±7 .8)ml/s 增加到(14 .9±7 .8)ml/s,最大尿流率改善≥3ml/s 的病人占56 .5% ;生活质量评分改善≥1分的病人占78 .4 % ,前列腺体积平均减少9 .1 % ;性生活也有所改善,膀胱剩余尿量减少43 .5 % 。耐受性良好,服药过程中无血压下降。 结论 伯泌松治疗BPH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