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常血液循环中 ,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 ,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过程中 ,由于球囊扩张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和金属支架的刺激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活化、聚集、黏附 ,导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后急性血管闭塞、冠状动脉微栓塞以及可能是导致血管再狭窄 (RS)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血小板活化与PCI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综述如下。1 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物静息血小板膜表面有多种糖蛋白 (GP) ,主要有GPIIb/I IIa复合物、GPIb -IX复合物等 ,它们在维持血小板的完整及功能方面起着非…  相似文献   

2.
介入性的心脏导管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 ,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达 91%~ 97%[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正在不断扩大 ,但随着手术的扩展 ,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却显得愈加突出 ,并成为护理的重点 ,因此 ,做为专科护士应掌握其临床表现及识别各种并发症 ,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将各种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 ,减少病死率。现本文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予以综述。1 血管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在介入治疗中较为常见 ,总发生率为 6 %,冠状动脉内支架为 16 .6 %,PTCA为 2 %~ …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初始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PR)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HPR的发生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行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冠心病患者335例。所有患者正进行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通过病案、门诊化验及门诊病历处方回顾,获得患者信息。应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抑制率,计算HPR的发生率,分析影响因素、随访临床事件及其发生时间等,分析HPR与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者阿司匹林治疗时HPR发生率为35.2%(118/335),氯吡格雷治疗时HPR发生率为34.6%(116/335)。部分临床情况对HPR的发生有所影响。完成随访308例,其中289例未调整抗血小板用药。阿司匹林治疗时HPR的发生与缺血事件存在一定联系(P=0.003),而氯吡格雷治疗时HPR与预后无明确相关性。 结论 TEG检测的抗血小板药物HPR发生率较高,部分临床情况对其可能存在一定影响。阿司匹林治疗时HPR的存在与缺血事件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杨峻青  陈纪言 《循证医学》2004,4(3):164-166
1文献类型治疗/预防2证据水平1b3文献来源SteinhublSR,BergerPB,MannJT3rd,etal.Earlyandsustaineddualoralantiplatelettherapyfollowing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aradomizedcontrolledtrial[J].JAMA,2002,288(19):2411-2420.4背景阿司匹林(Aspirin)已被公认为冠心病的基础治疗。对于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冠心病患者,证据提示,手术前后在Aspirin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Clopidogrel)有益。但是术前应该至少多长时间用药,术后联合用药应维持多长时间,仍不明确。5目的评价PCI…  相似文献   

6.
<正>自1977年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之后,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常规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病人康复快等特点,为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但该治疗方法在术后的并发症如血管路径并发症、低血压反应、心律失常、急性心包填塞、支架内血栓形成、造影剂肾病(CIN)等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术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出血将增加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影响患者PCI术后出血的因素众多,其中女性、合并心房颤动、冠心病中急性心肌梗死发作、PCI导管通过股动脉入路、术中使用较多抗凝药物、术后使用除抗血小板以外其他抗凝药物、术后未监测血小板功能是主要因素。掌握以上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提前判断患者出血风险,从而能够增加随访次数,并且提前预防PCI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治术后出血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总结278例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后出血并发症情况,其中单纯CAG术174例,急诊PCI术42例,择期PCI术62例。结果出血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6.47%。血管径路出血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4.32%,其中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及血肿9例,8例痊愈,1例死亡;假性动脉瘤3例,均痊愈。血管径路外出血6例,发生率为2.16%,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治术后的出血并发症,处理适当预后良好,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总结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评估20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并发症分别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短阵室速、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心包填塞、皮下淤血、局部出血和血肿、血管内感染等。成功植入支架292枚,发生并发症23例,其中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7例,短阵室速15例,窦性心动过速18例,低血压6例,心包填塞2例,皮下淤血12例,血肿15例。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严密观察切口及术侧足背动脉血运情况,指导患者合理制动和保持情绪稳定,严格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包扎、制动,合理应用抗凝药物,及时补充血容量,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迅速后果严重,有效预防和正确的护理,及时的处理可有效地防止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施行PCI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术后常见并发症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后,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PCI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护理水平以及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金玮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7):648-648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日,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但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抗凝冶疗和术者操作等原因,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为此,我科于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对43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所出现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飞速发展,介人性心脏导管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冠状动脉病的诊断和治疗,但由于该技术需行股动脉穿刺,术中使用大量的肝素、造影剂及导管对冠状动脉的刺激加之病人术前、中、后的生理心理变化,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1996年9月~2002年12月对施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加冠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的858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产生因素及护理经验做一总结,旨在提高监护护士对可能产生的术后并发症的认知、预防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在本院心内科于2002.9-2004.5月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371例的主要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共37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5.12%,冠状动脉痉挛1.62%、急性闭塞0.27%无再流1.08%,室颤0.27%、冠状动脉夹层1.35%、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0.54%等。结论: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介入器械的改进,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仍应引起介入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 vention,PCI)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导管技术 ,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旋切术、定向切除术、抽吸切除术、激光血管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术。1 PCI效果1 .1 即刻与长期效果球囊技术的改进、支架和糖蛋白Ⅱb/IIIa血小板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提高了PCI的即刻效果 ,但对长期效果影响并不明显。择期PCI即刻血管造影成功率达 96%~99 % ,心肌梗死 (myocardialinfarction ,MI)发生率为 1 %~3 % ,冠状动脉搭桥术 (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CABG)率为 0 .2 %~ 3 % ,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 cTnI)在冠脉介入治疗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130例患者,根据其冠脉介入治疗后血液cTnI水平将患者观察组(cTnI﹤0.15μg/L,n=78)和对照组(cTnI﹥0.15μg/L,n=5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冠脉造影结果、冠脉介入操作相关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变(χ2=4.839,P=0.028)、弥漫性长病变(χ2=5.007,P=0.025)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吻合技术使用率(χ2=4.451,P=0.028)、血流受损(χ2=7.222,P﹤0.01)、慢血流(χ2=8.205,P﹤0.01)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t=3.450,P﹤0.01)、心绞痛(χ2=7.611,P﹤0.01)、心梗发生率(χ2=4.922,P=0.027)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后cTnI升高与冠脉病变的复杂性、术中血流受损和慢血流现象有关,增加了住院期间部分心血管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具有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术中的积极配合和全面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必不可少的。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9月304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术中护理要点与相关的配合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于军 《大家健康》2016,(9):104-104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实施分组,将抽签到奇数的患者43例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抽签到偶数的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满意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显著低于参照组16.28%(7/43)(P <0.05)。结论:给予综合护理,可显著减少皮下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跃进 《上海医学》2003,26(3):165-16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时 ,由于在冠状动脉内操作 ,介入治疗器械例如引导导管、钢丝、球囊和支架等的直接损伤 ,可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另外 ,穿刺血管损伤后出血或血肿形成及造影剂用量过大导致心、肾功能损害 ,也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因此 ,应高度重视并发症的预防、识别和紧急处理。一、冠状动脉损伤并发症(一 )死亡、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这是PCI最严重的并发症 ,常由冠状动脉损伤致急性闭塞所致。近年来 ,随着介入器械的改进、技术成熟和支架的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