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指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常见精神障碍。BD患者无论在心境发作期或者是缓解期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损害机制尚未明确。笔者就近年来对BD患者认知损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不同临床相、不同疾病阶段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BD患者183例(躁狂发作116例,抑郁发作52例,混合发作15例),抑郁症患者88例,正常对照130名,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出院前后2周内及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三组被试尿酸水平、BD患者不同临床相尿酸水平以及急性期和缓解期尿酸水平。结果 BD组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BD患者尿酸水平高于抑郁症患者(P0.05);BD组三个临床相(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混合发作)间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BD组治疗前后(即急性期与缓解期)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D患者存在尿酸水平升高,BD可能与嘌呤系统功能障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首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治疗情况,以及7年后的整体功能水平。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首次躁狂发作患者147例,根据首次发作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收集首次发作时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精神疾病家族史、是否伴自杀行为、是否伴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等疾病特征,复发情况和治疗情况。于第2年、第4年、第7年进行随访,收集复发情况、复发次数、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伴自杀或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治疗情况等资料。第7年末次随访时采用整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整体功能水平。结果101例(68.7%)患者完成7年随访。伴精神病性症状组33例(32.7%)。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相比,首次发作时SSRS总分(36.85±9.81 vs.40.93±8.57)、主观支持分(21.24±5.37 vs.23.72±4.85)、客观支持分(7.27±3.10 vs.8.78±3.35)较低(P<0.05);首次发作接受治疗时,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首选抗精神病药物者比例高(60.6%vs.36.8%,P=0.024);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首次急性期治疗时间长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42.58±20.92)d vs.(35.13±14.04)d,P=0.039]。7年间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伴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次数占比[0.67(0.33,0.95)vs.0.00(0.00,0.25)]、伴自杀行为的抑郁发作次数占比[0.00(0.00,1.00)vs.0.00(0.00,0.00)]、伴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躁狂发作次数占比[0.33(0.00,0.58)vs.0.00(0.00,0.33)]高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P<0.05)。7年后,伴精神病性症状组GAF分低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64.18±10.15 vs.68.54±9.71,P=0.039)。结论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首发躁狂患者相比,伴精神病性症状首发躁狂患者自杀、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高,首次治疗时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急性期治疗时间长,7年后功能结局差。  相似文献   

4.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一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或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1)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36例两组进行为期6周治疗。甲组为单一中至大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乙组为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中至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治疗。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的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副反应;(2)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影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1)在治疗第6周末,甲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38.2%,有效率94.1%(33/34);乙组的临床治愈率63.9%,有效率100%(36/36),乙组在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上均显著性优于甲组(P〈0.05);(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影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起病年龄、病前社会功能、病程特点及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与心境的协调性,以急性起病、病前社会功能良好、间歇性病程及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与患者心境相协调者的近期疗效为佳。结论(1)心境稳定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时,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且副反应相对少;(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患者的近期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季节的变化而出现抑郁发作者已见报道[1] 。为此 ,本文把有与无季节性发作的抑郁症作比较研究 ,试回探讨其临床特征 ,旨在对抑郁症的认识提供一些有意义资料。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为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符合CCMD - 2 -R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药物依赖、酒精中毒及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者。本文中的有季节性发作规律的抑郁症 (下称A组 )是参考Rosenhal[2 ] 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定义来确定的 ,即至少连续 2年秋冬季节发生抑郁 ,春夏季缓解或转为躁狂 ;非首次发作又无…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0%,在住院患者中,其比例更高。由于精神分裂症的不同亚型在治疗上并无区别,并且容易给临床诊断造成混乱,因此,DSM-5去除了精神分裂症的亚型。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患病率约为精神分裂症的一半。其症状相当于既有精神分裂症的A组症状,同时又有心境症状,例如重性抑郁或躁狂。诊断此障碍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1)在半数以上的病程中,除了存在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A的症状以外,还伴有重性抑郁发作或躁狂发作;(2)在没有心境发作至少2周(抑郁或躁狂)的情况下,存在持续的妄想或幻觉,即证明这些精神病性症状并非由心境发作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Ⅰ型(BD-I)首发躁狂患者7年间疾病发作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首发躁狂BD-I患者进行7年随访;收集入组者人口学资料及其随访后的变化、7年间纵向疾病特征、治疗情况等资料;随访结束时进行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及整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估。结果:共有101例患者完成7年随访;发病年龄(24.82±6.61)岁;首次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为10 d;随访7年后,患者体质量指数(t=3.445)、无业/失业比例(χ~2=17.756)、再婚比例(χ~2=5.698)、分居/离异比例(χ~2=20.404)明显高于首发时(P均0.01);1年内复发40例(39.6%);7年间平均发作(4.95±1.81)次,躁狂发作次数为抑郁发作的4倍,只有躁狂发作者32例(31.7%);MARS总分(5.75±2.73)分,GAF总分(67.12±10.02)分,63例患者(62.4%)功能不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AF总分与7年间总发作次数(t=-2.512)、易激惹型躁狂发作占比(t=-2.211)、伴精神病性症状发作占比(t=-2.205)呈负相关,与7年间只有躁狂发作呈正相关(t=2.281)(P均0.05)。结论:BD-I首发躁狂患者7年间以躁狂发作为主,62.4%患者存在社会功能不良;复发次数越多、易激惹型躁狂和伴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次数越多,患者远期社会功能越差。单纯躁狂发作患者远期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8.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以下简称双相抑郁 )具独特的临床特点[1] ,这类患者特别是发病年龄小的患者更易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自杀风险更高 ,共患物质滥用的比例较高 ,平均寿命较短于其他抑郁障碍患者 ,临床治疗常因此而较为棘手。在治疗上 ,双相抑郁与其他抑郁的差异主要在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诱发躁狂的风险高 ,需要联用心境稳定剂[2 ] 。鉴于国内关于双相抑郁治疗的文献较少 ,而国外近年来对此多有探讨(检索Medline数据库近 5年的文献 ) ,故对此予以复习。一、药物治疗众多治疗原则及文献均认为 ,心境稳定剂是治疗的基础[1,3 ,4] 。对于伴精神病…  相似文献   

9.
频发循环型情感性精神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发现,占一定比例的情感性病人,他们发作愈来愈频,往往是紧接着抑郁便发生躁狂,缓解期愈来愈短,甚至是抑郁—躁狂—抑郁—躁狂这样循环不已而无真正的缓解期,而且往往很难阻断其循环发作,因此成为精神科治疗的棘手问题之一。这类病人尽管有少数只是频发的单相抑郁,但大多数表现为抑郁—躁狂的循环型型式,因而可以称为频发循环型(rapid cycl-er)患者。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预防?如何处理?这是精神科同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使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及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精神症状调查问卷,共收集135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与心境相协调进一步分成两组(非典型组59例和典型组76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异同。结果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中,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典型躁狂发作占43.7%、伴有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典型躁狂发作占56.3%,非典型躁狂发作在起病形式、病程特点、病前社会功能、病前性格、首发症状及近期疗效与典型躁狂发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典型组在起病形式上以急性起病者居多,病程多表现为间歇性病程,病前社会功能良好,性格以外向者居多,多以情感症状为首发症状及近期疗效相对较好。结论伴有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典型躁狂发作和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典型躁狂发作在临床上均极为常见,非典型躁狂发作为躁狂发作的一个特殊的亚型,我们应对其加强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损害及其错误类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躁狂发作患者54例,抑郁障碍患者54例,健康对照者52名。采用中文版社会认知视频测查工具(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vie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cognition,MASC-C)评估被试ToM能力,计算被试在MASC-C任务中正确得分及三种错误ToM得分(包括“ToM-过度”、“ToM-不足”及“没有-ToM”)。躁狂发作组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YMRS)评定躁狂症状,抑郁障碍组使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估抑郁症状。结果 躁狂发作组和抑郁障碍组MASC-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25.0(23.0,28.0)、29.5(25.0,32.0) vs. 31.5(29.3,33.0),均P<0.01]。躁狂发作组“ToM-过度”得分高于其他两组[9.5(8.0,10...  相似文献   

12.
抗抑郁药物引致32例躁狂发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抗抑郁药物均可导致躁狂发作[1,2 ] 。为了进一步了解与之有关的因素 ,我们对抑郁症住院病人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躁狂发作作一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为 1989年 6月至 1996年 6月我院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抑郁症住院病人 ,共 2 62例。其中 ,男 12 3例、女 139例 ,平均年龄 31.6岁。通过查阅病历 ,发现抗抑郁药引起躁狂发作 32例 ,均符合下列入组标准 :( 1)住院期间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至少 3天 ;( 2 )躁狂发作在用药 8周内出现[3] ;( 3)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的有关躁狂症及抑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和家属对 BD 前驱症状的识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调 查 2015 年 3 月至 2018 年 9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 80 例非急性期 BD 患 者以及与患者密切接触的 80 名家属(照料者 / 监护人)。采用 BD 前驱症状回顾性量表(BPSS-R)对研究对 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比较患者、家属对前驱症状的识别能力。结果 80 例患者中,BD-Ⅰ型占 73.8% (59/80),BD-Ⅱ型占 26.2%(21/80);女性占 35.0%(28/80);首次发作症状为抑郁的患者占 38.8%(31/80),前 驱期发作病程为(7.1±3.4)个月;首次发作症状为轻躁狂 / 躁狂的患者占 61.2%(49/80),前驱期发作病程 为(6.1±3.6)个月。当首次发作为抑郁发作时,家属对社会孤立、学业和职业功能不良、焦虑 / 紧张、注 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或奇怪的想法的识别率高于患者,评估学校 / 工作问题的严重程度高于患者,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首次发作为轻躁狂/躁狂发作时,家属对社会孤立、焦虑/紧张、运动迟缓、 失眠、体重或食欲下降、事物的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的识别率高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 论首次发作是抑郁还是轻躁狂 / 躁狂发作,患者对抑郁心境的识别率高于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BD 患者和家属对于 BD 前驱症状的识别能力存在差异,家属对除抑郁心境外的其他多个 前驱症状的识别能力高于患者。  相似文献   

14.
奥兰扎平治疗躁狂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境障碍是一个反复发作的疾病 ,其中终生患病率介于0 8%~ 1 6 %之间[1~ 2 ] 。心境稳定剂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短期治疗急性躁狂发作有效 ,但心境稳定剂缺乏快速镇静效果和抗精神病作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可能有严重的副反应致依从性差 ,诱发抑郁状态和增快躁郁症的循环频率 ,且对一部分患者无效。近年来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对躁狂症的治疗逐渐被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3~ 4 ] 。国外的一些学者的研究报告奥兰扎平对心境障碍及分裂情感障碍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5~ 7] 。我们对奥兰扎平在躁狂症中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研究 ,现报…  相似文献   

15.
正本研究探索去脂肪酸饱和酶1(FADS1)基因rs174546位点与中国汉族双相障碍(BD)和精神分裂症(SZ)的相关性。1 对象和方法病例组均来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金华第二医院和温州康宁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BD患者487例和SZ患者519例。BD入组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BD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②年龄18~60岁;③汉族;④抑郁发作患者  相似文献   

16.
<正>躁狂急性发作常需予抗精神病药或镇静催眠药物治疗[1]。艾司唑仑注射液是苯二氮艹卓类抗焦虑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为探讨艾司唑仑注射液治疗躁狂急性发作的效果,以氟哌啶醇注射液为对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来源于2014年6月至12月我院住院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2]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诊断标准;2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3]评分20分;  相似文献   

17.
双相抑郁的全程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相抑郁比单相抑郁的起病年龄小 ,发作频率高 ,精神病症状多 ,自杀风险大[1 ] ,反向植物神经体征常见 ,如多睡或体重增加[1 ] 。双相抑郁因可转向躁狂 ,故治疗时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当抑郁较重时才加用抗抑郁药。1 急性期治疗1 1 碳酸锂1 1 1 机制 双相抑郁的 5羟色胺 (5 HT)能低下 ,细胞内Ca2 + 浓度升高 ,锂增加 5 HT能 ,拮抗细胞内Ca2 + ,故能抗双相抑郁。1 1 2 疗效 专家舆论指导认为 ,单用锂是双相抑郁的首选治疗。Zornberg等[2 ] 对 9个对照研究分析 8个 ,共 14 5例双相抑郁病人 ,结果发现锂比安慰剂有效 (有效率 79%∶36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期双相障碍(B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对57例BD患者(BD组)、48例MDD患者(MDD组)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认知功能测验,结果与59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相匹配正常对照者(NC组)比较;分析BD及MDD组中伴精神病性症状的30例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与无精神病性症状患者认知功能差异。结果:BD组中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及RBANS总分低于NC组,MDD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分显著低于NC组(P均0.05),BD组与MDD组间RB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的注意量表分明显低于MDD无精神病性症状组(P0.05)。结论:BD及MDD患者均存在多领域的认知功能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患者注意功能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双相障碍(BD)患者血浆微小RNA (miR)-34a、miR-181b及miR-137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BD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躁狂发作58例,抑郁发作4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外周血中miR-34a、miR-181b、miR-137表达水平;利用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和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对BD患者进行评分。结果:BD抑郁发作组与躁狂发作组患者血浆miR-34a、miR-181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iR-13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躁狂组血浆miR-34a水平显著高于抑郁组(P0.05)。BD患者血浆miR-34a、miR-181b水平与MADRS、YMRS评分显著正相关(P0.05);miR-137水平与MADRS、Y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浆miR-34a、miR-181b、miR-137水平三者联合诊断预测B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对应敏感度为87.00%,特异性为91.80%。结论:BD患者血浆miR-34a、miR-181b、miR-137水平异常,三者联合检测对BD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女性双相情感障碍(BD)住院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 2010 年 4 月至 2019 年 6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378 例女性 BD 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 自杀风险,分为低自杀风险组(n=220)和高自杀风险组(n=15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 临床特征差异,采用二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女性 BD 住院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低自 杀风险组相比,高自杀风险组患者的本次住院天数少、首发年龄及首次抑郁发作年龄小、总发作次 数及抑郁发作次数多、躁狂发作次数少、首发症状为抑郁者和双相Ⅱ型障碍者(BD-Ⅱ)比例高、有精 神病性症状者比例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发作次数 (OR=1.56,95%CI=1.32~1.83)、BD类型(OR=2.30,95%CI=1.16~4.58)以及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OR=0.56, 95%CI=0.35~0.90)是女性 BD 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P< 0.05)。结论 抑郁发作次数频繁、 BD-Ⅱ、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是影响女性 BD 患者高自杀风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