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以心室率减慢(60bpm)为主要特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交界性心律、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等。营养不良患者可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缓最为多见,其中约8~29%的患者可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40bpm)~([1])。目前营养不良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迷走  相似文献   

2.
a.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的变异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应 b.胺碘酮、氟可胺和心律平治疗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病患者的利害的多中心、随机研究  相似文献   

3.
心律平具有高效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较多,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证明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而心律平致心脏传导障碍报告较少。本文报告4例患者在心律平治疗中出现心脏传导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4例,男3例,女1例,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分别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34岁)、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律平与胺碘酮对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心律平组与胺碘酮组,心律平组服用心律平,胺碘酮组服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患者康复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发生心律市场时,选用适当的药物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报道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5例次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采用经静脉途径为4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5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并随访3~64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1例患者发生1次室性心动过速并经低通量电击复律成功和1次误放电,余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症状发作。结论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有效地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与慢心律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将 1 0 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 ;A组53例服用美托洛尔 ,B组 47例服用慢心律 ,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结果 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优于慢心律。  相似文献   

7.
VVI起搏室房逆传诱发的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电图由患者的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共同构成,自主心律时发生的各种心律失常也可在植入起搏器后发生。植入起搏器后,起搏器以“按需”方式工作的单腔或双腔起搏器产生的心律,都将与逸搏或逸搏心律相似。也就是说起搏心律类似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伴室房传导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也可在起搏心律中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倒Y字"心电散点图所代表的并行心律与心率变异性(HRV)、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拓展对并行心律与窦律关系的认识。方法在动态心电图(AECG)诊断为频发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中,选择房性和室性早搏、多源性早搏、早搏性并行心律、异位心搏≥100次/24h的病例,排除同时存在心房(交界区)与心室两个部位心律失常的病例,及同时存在早搏、多源性早搏、并行心律中两类心律失常的病例。根据AECG和心电散点图,分为早搏组、多源性早搏组、并行心律("倒Y字"图形)组、再根据AECG诊断分为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组。观察总体HRV指标(SDNN)、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进行组间对照。结果共纳入191例,早搏组78例、多源性早搏组60例、并行心律("倒Y字"形)53例。对照显示,并行心律组SDNN明显低于早搏与多源性早搏组;并行心律组和多源性早搏组的MI患病率显著高于早搏组。室性心律失常各组间比较:室性并行心律组SDNN值显著低于多源性室早和室早组,并行心律组与多源性室早组MI患病率显著高于室早组。房性心律失常各组间比较:房性并行心律组SDNN值显著低于房早和多源性房早组。结论提示"倒Y字"形所代表的并行心律与MI、HRV降低相关,提示"倒Y字"图形组HRV降低,可能系并行心律对窦律变异性产生了竞争性抑制,或在窦律特定的变化范围内易发生并行心律。而"倒Y字"所代表的并行心律与MI患病率有关的研究结果支持此前关于并行心律与心脏病理性改变相关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心律平为一种新的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广泛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笔者对10例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较大剂量的心律平后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简要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机制。方法:对2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检查,统计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200例DCM患者中,正常心律者66例(33%),房性心律88例(44%),室性心律36例,室内传导阻滞34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结论:DCM患者约2/3有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最多,约占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主心律控制和QT间期变异对Ⅰ型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发生心律失常风险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就诊于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LQTS患者和非LQTS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确定LQT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再通过LQTS患者的分型对不同型别的LQTS患者作对照研究,确定自主心律控制和QT间期变异对Ⅰ型LQTS发生心律失常风险的影响。结果:LQT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晕厥病史、QT间期500ms。Logistics研究发现,发生自主心律控制和QT间期变异患者发生心律失常风险的危险性增高。结论:自主心律控制和QT间期变异可以增高Ⅰ型LQTS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2.
<正>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电图由患者的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共同构成,它不同于一般正常人体表心电图。分析起搏心电图必须首先确定患者自身的主导心律、存在的心律失常与植入起搏器的类型。正常窦性心律时发生的心律失常现象均可在起搏心电图中出现,但其反应方式必须受到起搏器的节律、类型及起搏器反应方式的影响。现将起搏心电图中合并的一些  相似文献   

13.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电图由患者的自主心律起搏心律共同构成,自主心律时发生的各种心律失常也可在植入起搏器后发生。植入VVI起搏器后,起搏器以“按需”方式工作的单腔起搏器产生的心律类似逸搏及逸搏心律,逸搏及逸搏心律伴室房传导所诱发的心律失常也.可在起搏心律中发生。本文通过VVI起搏室房传导的31例心电图分析,从而来探讨VVI起搏器室房逆传的心电图特征及产生机制,并所涉及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心律失常,又可称作生理性心律异常,主要是指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缺乏可解释性的生化异常、形态学改变,它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心律变异性和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冠心病自主神经系统和室性心理失常,以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自主神经和室性心律失常,现一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ECG显示在102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有88例,有没有改善的患者10例,继续经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3个疗程以后,最终恢复为窦性心律,其中只有4例没有达标,有效率96%。结论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上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和心律平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对比观察胺碘酮、心律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相同,观察组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对照组应用心律平抗心律失常,疗程4周,观察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室性心律失常减少高于对照组(P<0.05),LVEF值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6例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停用心律平后恢复.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必须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首选胺碘酮治疗而不宜使用心律平.  相似文献   

17.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服用胺碘酮,对照组给予患者服用心律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7.1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心律平比较,更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多重性并行心律指在整个心脏内同时存在着数个并行心律性起搏点,保护性传入阻滞使这些起搏点各自独立的激动不受外界干扰;当它们周围的传出阻滞消失时,它们释放的冲动便能激动整个心脏或心脏的一部分,从而构成相当复杂的心律失常。多重性并行心律是一种相当罕见的心律失常,至今报道不多,其中主要为双重性并行心律,包括房性并行心律合并连接处性并行心律,房性并行心律合并室性并行心律,双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将aVR导联作为常规多导联心电图的节律导联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间收治心律失常患者1874例,均设置aVR导联为节律导联之一进行常规多导心电图检查,结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aVR导联在基本心律起源的诊断及各型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各型心律失常(各类早搏1119例,房颤并宽QRS波87例,室上速59例,宽QRS心动过速29例,各类逸搏273例,其他307例)均可由aVR导联记录并准确定位。结论将aVR导联替代II导联作为常规多导联心电图的节律导联用于分析基本心律起源和心律失常起源更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律失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鲁米诺依赖的分离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法检测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合并心律失常者与窦性心律者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功能。结果 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者与窦性心律者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峰值、积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组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峰值明显高于冠心病心绞痛窦性心律组。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者的发病与中性粒细胞氧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