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心雨  温玉洁  刘陶文  邓恋  陈鑫 《医药导报》2013,32(11):1414-141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肽系统(RAS)对糖尿病肾病(DN)肾组织表达激肽释放酶1(KLK1)的影响。方法将10只雄性SD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将雄性SD大鼠以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D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DN组(B组)、贝那普利干预组(C组)、厄贝沙坦干预组(D组)、贝那普利联用厄贝沙坦干预组(E组)。干预8周后测定肾质量/体质量、24 h 尿蛋白与血肌酐、尿素氮等评估肾功能情况,免疫组化半定量测定肾组织KL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C、D、E组大鼠肾组织表达KLK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C、D、E组大鼠肾组织表达KLK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E组表达KLK1高于C组和D组(P<0.01);C组和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N大鼠肾组织表达KLK1蛋白高于正常大鼠,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通过阻断RAS上调肾脏KLK1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符合入选条件的门诊及住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和联合治疗组(口服阿法骨化醇0.25μg/d、厄贝沙坦150 mg/d),各12例,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尿素氮(BUN)、肌酐(Cr)、血钙、血钾、24 h尿微量白蛋白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厄贝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显著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单独运用厄贝沙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骨桥蛋白(OPN)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试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对照组、单侧输尿管结扎组(UUO组)、厄贝沙坦组(60mg/L)、联合治疗组(洛伐他汀20mg/L联合厄贝沙坦60mg/L)。对照组及模型组仅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第6周肾功能、24h尿蛋白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肾组织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厄贝沙坦治疗能使OPN的表达降低(P〈0.05),使24h尿蛋白及血清肌酐(Scr)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损害减轻,肾小管间质面积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而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后,OPN的表达降低更为显著,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损害改善更为明显。结论洛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可明显降低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间质OPN的表达,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nephrin、podocin表达的影响及对TP的调节作用。方法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DM组)与TP治疗组(DT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8周末测血糖及尿清蛋白(UAL);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各组肾组织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 DM组较NC组UAL明显升高,DT组较DM组UA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P可改善其病理改变及足细胞超微结构;DM组较NC组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干预8周后可明显恢复nephrin和podocin蛋白质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可能通过恢复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与podocin蛋白表达来减少UAL排泄。  相似文献   

5.
刘翠萍  李敏娟 《河北医药》2011,33(11):1661-166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64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150mg/d),治疗组应用厄贝沙坦(150mg/d)联合百令胶囊(3.0g/d)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空腹血糖等水平,同时观察治疗期间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64例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肌酐、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减轻肾脏损伤,较单用厄贝沙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联合盐酸贝尼地平片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厄贝沙坦组(49例),贝尼地平组(43例),联合治疗组(40例)。厄贝沙坦组患者予以厄贝沙坦片治疗;贝尼地平组患者予以盐酸贝尼地平片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予以厄贝沙坦片联合盐酸贝尼地平片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C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Cc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 低于厄贝沙坦组和贝尼地平组,Ccr 高于厄贝沙坦组和贝尼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贝尼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高召  梁伟  丁国华 《中国药师》2010,13(4):459-462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肾脏肾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M组)、替米沙坦组(T组)。大鼠左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测定第4,8周尿蛋白。8周后心脏取血检测血糖、血肌酐、血钠、血钾;取肾脏行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脏肾素受体表达水平;RT—PCR检测肾脏肾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素受体表达情况。结果:4周和8周时DM组大鼠24h尿蛋白较N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T组24h尿蛋白与DM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DM组8周时肾小球损伤指数明显高于N组(P〈0.05),T组则明显低于DM组(P〈0.05);免疫组化、RT—PCR以及Westernblot检测显示T组肾素受体表达较DM组显著降低(P〈0.05),而N组和DM组肾素受体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能部分通过抑制肾素受体的表达减轻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采用右肾切除+高脂饮食+STZ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和厄贝沙坦治疗组(DNE组,采用STZ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后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第12周末测定大鼠血糖、血胰岛素、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Ccr),免疫组化观察肾CTGF表达情况。结果DN组大鼠血糖、血胰岛素、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Ccr)及CTGF的表达均高于Sham组(P<0.05或P<0.01),DNE组明显低于DN组(均P<0.05)。肾局部CTGF与尿蛋白、肾小球体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CTGF表达升高,厄贝沙坦可能通过抑制CTGF表达而减轻DN损害,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人院治疗的1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率。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明显好于对照组73.5%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且临床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干预对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8、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并从炎症方面探讨其可能的药物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右肾切除对照组(C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厄贝沙坦治疗组(Irb组)3组,每组12只。第8、12周末收集大鼠血液标本,ELASA方法测定血液IL-6、IL-8、IL-10和CRP含量。结果 Irb组和DN组8周、12周的CRP、IL-6、IL-8均高于C组;而DN组8周、12周的CRP、IL-6、IL-8又高于Irb组(P〈0.01)。Irb组和DN组8周、12周的IL-10均低于C组,而DN组8周、12周的IL-10又低于Irb组(P〈0.01);C组12周与8周的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厄贝沙坦不同程度地抑制DN大鼠IL-6、IL8和CRP的产生,刺激IL-10的分泌,从而部分逆转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失衡,降低蛋白尿、抑制肾小球的硬化,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6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2)厄贝沙坦治疗(B组).(3)厄贝沙坦双倍剂量治疗(C组)。对所有纳入对象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B组和C组治疗前后UAER水平明显下降(P〈0.05);3组治疗后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UAER降低更显著,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厄贝沙坦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能延缓DN的进展,建议DN早期患者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来氟米特组(C组)和氯沙坦组(D组)。分别于糖尿病成模后8、12周处死,观察24h尿蛋白排泄量、尿素氮(BUN)、肌酐(Scr)、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VEGF mRNA表达。结果:8、12周末糖尿病模型大鼠(B、C、D组)的Scr、BUN及24h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A组)均有显著增高(P〈0.01);12周末时B、C、D组大鼠的Scr、BUN及24h尿蛋白均较8周时有所增加;来氟米特(LEF)干预组及氯沙坦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EF干预组及氯沙坦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氟米特和氯沙坦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VEGF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复肾汤(FS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正常对照组为雄性Wistar大鼠8只,常规饲养。雄性Wistar大鼠24只,正常饲养1周后大鼠ip链脲佐菌素(STZ)和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FST大剂量组(L1)、FST小剂量组(L2)。L1、L2组分别给予复肾汤32、8 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天ig给药1次,给药体积1 mL/100 g,连续8周,定期测血糖。实验结束后,收集24 h尿液,采集血清,检测胰岛素(INS)、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蛋白(UP)等生化指标;轻取肾脏,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RT-q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1、L2组的INS、SCr、BUN、MDA、UP明显降低(P<0.05、0.01),SOD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nephrin、podocin的免疫荧光表达明显上调,RT-qPCR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复肾汤可以有效改善D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对DN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魏欣  王晶  刘月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68-6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DN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49例,常规治疗组予以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厄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 mg,1次/d。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OPN、UAER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PN水平、UAER均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血清OPN水平及UAER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明显降低DN患者UAER及血清肌酐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OP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早期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300 mg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150 mg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血压、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钾及血尿素氮含量进行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压均出现一定程度降低(P〈0.05),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血肌酐及血尿素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厄贝沙坦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降低微量尿白蛋白方面效果更加显著,较好保护肾脏,同时毒副作用少,可在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张日赤  薛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98-98,10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7月糖尿病肾病患者39例,随机分为两组,服用马来酸氨氯地平患者19例为对照组,服用厄贝沙坦患者20例为观察组,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24h尿蛋白均明显下降,观察组24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减少尿蛋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肾病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ADU)组78例和单纯糖尿病肾病(ADN)组62例。另选取老年正常人32例作为非糖尿病肾病(AN)组。测定3组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尿白蛋白(UAER)、肾病指数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空腹血糖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U组和ADN组尿酸、肾病指数及UAER均高于AN组,且ADU组高于AD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hUAER和肾病指数呈正相关(r=0.401,P<0.05;r=0.387,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27例DN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与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中医护理,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干预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6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_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UAER均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医护理具有降低24h尿蛋白定量、UAER的作用,在早期DN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渴络欣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予以渴络欣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治疗.2组治疗8周后检测并比较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渴络欣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Ⅲ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在减少尿蛋白方面效果优于单用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