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症药疹52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应用HD-IVIG0.4g/(kg.d),静滴,连续5天为1个疗程,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52例。结果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药物热有较好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分别为(1.26±3.78)天,(3.26±1.65)天,(2.28±2.35)天;皮疹开始收敛时间分别为(2.37±2.55)天,(1.46±0.58)天,(4.34±3.18)天;住院时间分别为(22.57±12.19)天,(12.14±10.29)天和(36.96±24.26)天;HD-IVIG的副作用发生率仅11.54%(6/52),均为轻微反应;治疗中未发生严重的副作用。结论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案是治疗重症药疹的有效选择之一,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药物反应     
20 0 138 38  79例重症药疹病例临床回顾 /骆肖群 (上海医大华山医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1,30 (3) .- 145~ 146我院皮肤科 1993~ 1999年住院重症药疹 79例 ,其中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37例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 6例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16例 ,死亡 12例。解热镇痛药在致敏药物中占首位。死亡率以剥脱性皮炎型最高 ,死亡患者至少有 3个以上脏器累及。患者年龄、药物类型、发病、治疗时间及内脏累及多少决定患者预后。表2参 1  (余春艳 )2 0 0 13839 重症药疹 72例临床分析 /尹光文 (河南医大一附院皮肤科 )…∥中国麻风…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中国大陆汉族别嘌呤醇重症药疹病人的HLA-B*5801等位基因,并初步评价HLAB*5801等位基因作为遗传标记预测中国大陆汉族人别嘌呤醇重症药疹的意义。方法:采用PCR-SSP方法检测6例别嘌呤醇重症药疹(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病人(A组),4例别嘌呤醇引起的斑丘疹型药疹病人(B组),20例服用别嘌呤醇超过6个月而没有出现药物过敏现象的病人(C组)和185例无药物过敏史、且从未服用过别嘌呤醇的健康体检者(D组)的HLA-B*5801基因型。结果:HLA-B*5801基因阳性例数(频率)分别为:A组病人6例(100%),B组病人1例(25.00%),C组2例(10.00%),D组17例(9.19%)。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别嘌呤醇重症药疹病人的HLA-B*5801基因型频率明显较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5.25,P<0.05);而别嘌呤醇引起的斑丘疹型药疹病人及对别嘌呤醇耐受的病人与健康体检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1.15、0.01,P值均>0.05)。结论:中国大陆汉族人群别嘌呤醇重症药疹与HLA-B*5801等位基因有强烈关联性,而别嘌呤醇引起的斑丘疹型药疹与HLA-B*5801的关联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药疹1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常见致敏药物中前四位为抗生素类占31.8%,解热镇痛药占20.5%,中药及中成药占9.3%,抗癫痫药占6.6%。主要的药疹类型为多形红斑型(35.1%)、荨麻疹型(23.8%)、麻疹样/猩红热样型(19.9%)。重症药疹29例,主要由解热镇痛药及抗癫痫药引起,分别为8例和6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自动出院,其余痊愈。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是抗生素类及解热镇痛药。药疹类型以多形红斑型、荨麻疹型及麻疹样/猩红热样型最常见。及早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重症药疹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重症药疹临床上是指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这些药疹是皮肤科重症 ,如诊疗不当 ,常导致严重后果 ,甚至死亡。近年来 ,随着新药不断出现 ,药疹患者有增多趋势 ,为探讨临床用药与重症药疹的关系 ,现将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我科所住 72例重症药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2例重症药疹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例 ,占同期住院药疹人数18.5 % ,其中男 39例、女 33例 ,年龄 6个月~ 6 9岁、平均 32岁。原发病多为感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科疾病 (如癫痫病、神经痛等 )、外伤及其它…  相似文献   

6.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症药疹文献报道较常见,但其中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D)少有报道,为了解此型药疹的临床特点,我们将本科在1990年10月~2000年9月,收治的31例ED型药疹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1例中,男22例,女9例;年龄15~70岁,平均46.6岁.均否认药物过敏史.致敏药物种类:别嘌呤醇10例(32.3%),抗癫痫药7例(22.6%,卡马西平4例,苯妥英钠3例),利福平6例(19.4%),鲁米那3例,抗生素3例(先锋霉素Ⅳ1例,青霉素2例),复方新诺明1例,阿司匹林1例.  相似文献   

7.
药物反应     
20031991 重症药疹患者伴发热及肝肾损伤对治疗的影响/王爱琴(北大三院皮肤科)…//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 (1).-31 对重症药疹患者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红皮病型1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10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6例。发热的重症药疹患者中有肝肾损害者15/19例(78.9%),体温正常者中肝肾功能损害者3/8例(37.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体温与内脏损伤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体温高的患者其内脏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药物反应     
20 0 0 2 4 0 4  71例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分析 /赵文斌(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皮肤病与性病 .- 2 0 0 0 ,2 2(1) .- 12~ 13致敏药物的抗生素占首位为 6 4 .8% ,次为解热镇痛 ;麻疹型 2 5例 ,荨麻疹型 16例 ,猩红热型 12例 ,多形红斑型 8例 ,固定型药疹型 6例 ,红皮病 3例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例。发热者 30例 (42 .3% ) ,瘙痒6 4例 (90 .1% )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2 6例(36 .6 % ) ,多项酶升高 10例 (14.1% )。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静滴或口服 ,采用 1~ 3种抗组胺药联用 ,局部对症处理。除 1例多脏器衰竭死亡外均愈。参 5  (张孝…  相似文献   

9.
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JS)、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EN)及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D).为了解儿童与成人重症药疹的异同,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84例重症药疹病历资料.  相似文献   

10.
了解反应停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了我科近13年来诊治的反应停药疹44例的临床表现。结果44例反应停药疹患者中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35.2±15.13岁。药疹潜伏期为5至17d,平均8.07±2.52d。44例药疹中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发疹型最多,为23例(52.2%),其次是湿疹样型11例(25.2%),紫癜型9例(20.5%)。固定型药疹最少,仅1例(2.3%)。结论反应停所致的药疹中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发疹型、湿疹样型及紫癜型较多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光动力治疗对尖锐湿疣(CA)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65例CA患者光动力治疗前、治疗3次后HPV DNA拷贝数。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并分析复发与HPV DNA载量的关系。结果:3次治疗后HPVDNA拷贝数(3.10×10~3)较治疗前(5.12×10~6)显著下降(P0.05);复发患者(12例)治疗前平均拷贝数(4.62×10~7)高于未复发患者(6.75×10~4)(P0.05)。结论:光动力治疗CA能显著降低HPV病毒载量;患者疣体中HPV DNA载量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一对结节性硬化症双生子患者及其父母候选基因的突变进行检测,揭示该病的遗传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节性硬化症双生子患者TSC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内含子外显子交接区,进行DNA直接测序分析;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了患者的父母和500个健康人的突变,并分析本突变是否和结节性硬化症有关。结果:双生子患者中均发现一个TSC2基因的错义突变c.G2032A,该突变导致TSC2蛋白678位的丙氨酸被替换为苏氨酸(p.A678T);RFLP结果显示患者的父亲有c.G2032A突变,500个正常人中有3人也携带此突变。结论:在结节性硬化症人群中发现TSC2基因新的突变,这一发现丰富了该基因引起结节性硬化症的突变谱。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AV需氧性阴道炎以及AV混合感染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就诊的416例有阴道炎症状的患者初步判断并进行指标检查.结果:416例患者中AV及混合感染患者62例,其中只患AV者26例(42%)、AV+BV者16例、AV+TV者9例、AV+VVC者11例.实验室检查:26例只患AV者中,16例AV者阴道分泌物呈现黄或绿稀薄脓性阴道物(62%);23例患者阴道清洁状况Ⅲ-Ⅳ(88.46%);阴道pH值大于4.5的患者22例(84.6%);11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加(42.3%).结论:本文对AV临床特征进行实验室检查,对AV及混合AV 诊断和区别其它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苄星青霉素治疗合并HIV感染的梅毒和非合并HIV感染梅毒的疗效。方法:对来自VCT门诊男男人群合并HIV感染的梅毒患者(A组31例)和非合并HIV感染的梅毒患者(B组64例)均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分别于治疗后的第3、6、9、12个月门诊随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疗效。结果:治疗后的第3、6、9、12个月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83.87%、82.14%和85.19%,B组分别为81.25%、83.61%、86.89%和91.67%,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治疗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合并梅毒感染和单纯梅毒感染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IL-1β在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Tv)、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2例BV(BV组)、16例复发性BV(RBV组)、15例VVC(VVCl组)、6例Tv(Tvl组)患者及23例体检健康妇女(对照组)阴道分泌物镜检WBC〈2个/HP;21例VVC(VVC2组)、18例Tv(TV2组)患者阴道分泌物镜检白细胞计数(wBc)8~10个/HP。收集上述各组患者阴道灌洗液并离心。BV及RBV组患者每次治疗随访时均进行Nugent评分,收集其中治疗至Nugent评分d~6分(Nugent4~6分组)患者阴道灌洗液2l份及治疗至Nugent评分〈3分(Nugent〈3分组)患者阴道灌洗液17份并离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阴道灌洗液上清液中各因子浓度;沉淀提取总核糖核酸(R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泖l各因子m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VC2、TV2组4种因子浓度及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VVCl组中TNF—α及IL-1β、TVl组的IL-8浓度及mRNA表达也明显上调;其他组各因子及mRNA表达变化均不显著。结论4种炎症因子在Bv发病中的作用并不显著。IL-8、IL-1β、TNF—α参与Tv、VVC发病。Bv表现非炎症反应与阴道局部IL-8、IL-1β、TNF-α等低表达有关。TV常伴严重炎症反应与阴道局部IL-8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疗程3个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性激素、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等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LH、T、LH/FSH、FIns、BMI数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27、3.92、4.0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1例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PCOS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银屑病皮损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方法:4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8名正常人皮肤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石蜡标本中瘦素的表达,ELISA法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瘦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1),主要分布在表皮的胞浆和胞核。患者皮损中瘦素受体含量为103.4±18.7 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6.9±13.5 pg/mL(P0.05)。结论:瘦素及其受体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的相关性。 方法 抽取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2的表达。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0.65% ± 0.48%)高于健康对照组(0.33% ± 0.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89,P < 0.01);银屑病患者Th22细胞与银屑病病情严重度评分(PASI)呈正相关(r = 0.38,P < 0.05),但与病程无相关性(r = 0.20,P > 0.05)。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22表达水平[(67.96 ± 14.32) ng/L]高于健康对照组[(40.59 ± 9.91) 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45,P < 0.01);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表达水平与PASI呈正相关(r = 0.94,P < 0.01),与病程无相关性(r = 0.10,P > 0.05)。 结论 Th22细胞及IL-22在寻常性银屑病外周血中有高表达,且Th22细胞及IL-22水平均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2019年2-4月收集就诊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17例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在第0、2、6、14、22、30、38、46周给予5 mg/kg英夫利西单抗静脉滴注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男性尿道尖锐湿疣派特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间就诊的90例男性尿道尖锐湿疣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5例选用派特灵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选用CO2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8.9%,复发率为8.9%,对照组治愈率为71.1%,复发率为28.9%,两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7%,对照组为31.1%,差异显著(P<0.05)。结论:派特灵治疗男性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小,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