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生儿医院感染3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32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总感染率为6.7%。新生儿体重越低,住院时间越长,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则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对危险度越高。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87.3%在皮肤粘膜。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所致。结论:低体重儿易发生医院感染,提示应注重低体重新生儿的治疗与护理。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环境质量控制、加强洗手管理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院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方法 选择2012年1 ~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依据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指征,对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感染59例,共76例次.抗生素使用剂量及用法均符合规定,但在治疗时间及药物选择方面有54例次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表现在:延长预防性用药时间19例次,占35.2%;预防性用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16例次,占29.7%;无指征预防性用药7例次,占13.0%;碳青霉烯类不合理使用9例次,占16.6%;无指征治疗性使用抗生素3例次,占5.5%.未发现不合理应用万古霉素的情况.结论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县级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提出了在县级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和三大对策。结果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新生儿疾病谱的改变,未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现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学习和人才培训,建立规范的新生儿病房,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解决的对策。结论 只要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规范管理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科学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一定会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院10年来266例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了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其中96例发生了感染,感染率为36.1%,例次感染率46.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提出小儿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高低与小儿性别、白血病类型无关,与小儿年龄、住院天数有关;骨髓增生程度和粒细胞减少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真菌为多。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应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应用的误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抗生素的不适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是非细菌感染患儿普遍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而细菌感染患儿又得不到适宜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不适当应用中滥用(无应用指征的病例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医院感染的第二大危险因素。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疾病,也是抗生素不适当使用最为常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真菌性肺炎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将260例院内感染性肺炎分为真菌性肺炎组和非真菌性肺炎组。分别对每组病例一般情况、抗生素的应用、原发病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在住院天数、是否早产、体重方面两组差异显著。②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半合成青霉素+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联合使用两种广谱抗菌药物和抗生素总的使用天数在医院获得性真菌性肺炎组使用时间较细菌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新生儿真菌性肺炎的原发病多为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二者有高度的相关性。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住院时间长、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包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或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可增加医院感染性真菌性肺炎发生的危险性。新生儿真菌性肺炎的发生和新生儿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有关因素。方法:对87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的年龄、感染部位、原发病、住院时间及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6.3%,以皮肤软组织及胃肠道最多见,原发病为窒息及早产儿,年龄≤3d,住院时间>7d,使用3种以上抗生素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结论: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制度,尽可能缩短住院天数,避免滥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NICU医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1985年1月~1989年12月606例以非感染性疾病收留住院超过48小时的NICU住院新生儿,有69例发生医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总感染率为11.4%,其中出生体重<1500g 24例,感染率占18.9%,出生体重>1500g 45例,占9.4%,经统计学分析,x~2=12.14,P<0.001,两者有显著差异。院内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败血症,感染率分别为49.3%和37.7%,其他有皮肤、消化道等感染。败血症中血培养革兰氏阴性杆菌占23.1%,革兰氏阳性菌占15.4%。呼吸道感染气管分泌物培养革兰氏阴性杆菌占51.5%,革兰氏阳性菌占15.2%。认为NICU医院内获得性细菌感染的来源有:(1) 病人自身带菌,尤其是住院时间长或危重病儿;(2) 监护、支持、治疗设备及医务人员手的污染;(3) 损伤性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如气管插管、口咽吸引、脐动静脉插管、动静脉穿刺等;(4) 广谱和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改变了机体的“正常菌群”;并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与病人接触,引起病人之间的病菌传播。医院内感染延长住院时间,提高死亡率。本文报告因医院内感染而死亡的占10.2%,明显地高于无医院内感染的死亡率,后者占3.7%,x~2=5.9,P<0.02,有显著差异。因此,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仪器设备的无菌消毒,并强调医务人员勤洗手是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儿童血液系统肿瘤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血液系统肿瘤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因素及其感染病原学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1 994~2 0 0 2年收治的2 84例血液系统肿瘤患儿进行调查,对其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 细菌、真菌感染发生率为45 .42 % ,感染病死率为3 1. 7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感染例次数的43. 41 % ,其次为胃肠道、下呼吸道、口腔、皮肤软组织等;医院内细菌、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长、白细胞数<1 . 0×1 0 9/L、应用化疗药物及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等。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1. 0 4% ;革兰阳性菌占2 6. 0 4% ,真菌占2 2 . 92 %。药敏实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对舒普深普遍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不同程度耐药,对部分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性增加;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青霉素、克林霉素部分产生耐药。结论 细菌、真菌感染与疾病本身、住院时间、患儿免疫力低下、应用化疗药物及激素、抗生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病原菌的耐药率呈增加趋势,故加强保护性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预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感染的高发生率,常是重症患儿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效预防NICU医院感染策略是综合的,应包括连续监控和监测医院感染率与病原菌分布、强调以洗手为重点的医务人员的卫生管理、做好患儿用物管理和医疗污物处理、规范的医疗仪器设备消毒和病房卫生管理、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针对高危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医院感染信息反馈,并在工作中加以改进。NICU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和严格探视制度在我国现阶段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