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越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将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杉树皮小夹板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0~66岁,平均45.2岁;石膏托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3~65岁,平均44.1岁。所有病例均行手法复位固定,4周后摄X线片观察骨折固定效果、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第2掌骨骨密度,并以比正常骨折愈合时间提前多少为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固定效果比较,杉树皮小夹板优于石膏组(Z=-2.844,P=0.0040.05);功能恢复比较,杉树皮小夹板优于石膏组(Z=-3.196,P=0.0010.05)。第2掌骨骨密度比较,杉树皮小夹板优于石膏组(t=4.56,P0.001)。两组疗效评价结果比较,杉树皮小夹板组优于石膏托组(Z=-2.601,P=0.0090.05)。结论:杉树皮小夹板能有效地保证固定的稳定,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小夹板合石膏托固定治疗桡尺骨骨干骨折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314500)俞钰贤,丁生伟自1992年7月~1994年5月,手法复位,小夹板合石膏托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干骨折36例,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3~62岁;尺桡骨...  相似文献   

3.
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和头下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an YW  Li PC  Zhu J  Li ZZ  Li YC  Zhu 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4):1689-1692
目的探讨有明显移位的第五掌骨颈和头下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8月,采用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及头下型骨折共31例。其中11例为头下型骨折(A组),20例为掌骨颈骨折(B组)。A组术前第五掌骨头干角为63.4°±14.5°,B组术前第五掌骨头干角为59.1°±10.0°。将骨折闭合复位后,用1枚末端预弯成20°角直径2.0mm的钝头克氏针作为髓内针固定骨折。术后A组加用石膏外固定4周,而B组未用外固定,允许早期主动活动。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min(5~30min),31例中,29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骨皮质对位2/3,对线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A组术后第五掌骨头干角为15.0°±2.5°,骨折愈合后为15.4°±2.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健侧第五掌骨头干角14.2°±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掌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89.5°±4.3°,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第五掌骨头干角为15.9°±2.5°,骨折愈合后为15.5°±2.8°,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健侧第五掌骨头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掌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88.6°±3.6°,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行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及头下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外固定时间短、费用低廉、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对15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手术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失访4例,优142例,占95.3%,良7例,占4.7%,愈合时间平均4.5周。结论手法复位、尺骨鹰嘴骨牵引后复位并小夹板或石膏托超肘关节外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宗光  刘萍 《中国骨伤》1997,10(6):37-37
在外伤骨折中,掌骨骨折单纯外固定是比较困难的,我们采用大夹板外固定治疗32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在12~68岁之间;骨折是第一掌骨7例、第二掌骨6例、第三掌骨4例、第四拿骨5例、第五掌骨8例;掌骨干骨折19例、掌骨颈部骨折8例、基底部骨折5例;斜形骨折12例、螺旋形骨折3例、横断骨折10例、嵌插骨折2例、粉碎骨折5例。固定时间3~7周,一次整复固定愈合者27例、二次整复3例,手术内固定1例,失掉随诊1例。材料:自制带角大夹板。成人及儿童各分大、中、小三个型号。因夹板带角,所以分长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结合转棒技术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骨科采用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结合转棒技术治疗26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3例;年龄12~53岁,平均25.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末端预弯成10°~15°的克氏针作为髓内钉从第5掌骨基底部穿入髓腔,闭合手法复位,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髓内钉穿过骨折端进入掌骨头,再利用克氏针转棒技术进一步复位固定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2周,去除石膏后开始功能锻炼。术后10~16周X线片提示骨折愈合后门诊局麻下拔除克氏针。记录手术时间、患侧第5掌骨头干角、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及末次随访时手部功能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1 min(12~35 min)。23例患者骨折获解剖复位,3例未达到解剖复位,但掌骨头干角明显改善且对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获6~29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均达到骨折牢固愈合,无感染等发生。第5掌骨头干角从术前的61.2°±11.2°改善为术后的14.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干角与健侧(14.6°±1.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89.3°±4.2°)与健侧(90.7°±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依据TAM评定疗效:优22例,良3例,可1例。结论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结合转棒技术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能实现二次复位、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疗法与手术治疗无神经血管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51例儿童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均为GantlandⅢ型,其中男87例,女64例;年龄1~12岁,平均5.3岁。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76例(保守组),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75例(手术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锻炼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51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18.3个月(6~36个月)。保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P〈0.001)。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丢失量及提携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Flynn等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保守组优31例,良35例,可7例,差3例;手术组优27例,良30例,可17例,差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治疗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骨折愈合时间短,便于早期锻炼肘关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经手法复位、跟后石膏托夹板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跟后石膏托夹板外固定,旋后—内收型固定于外旋-外翻-背伸位,垂直压缩固定于中立位,其他均固定于内旋-内翻-背伸位,固定时间42~56d,平均48d。结果:随访6~12月,82例功能正常无不适感;66例行走时踝部不适,小腿酸胀感;5例行走时踝部疼痛;3例手法复位失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论:完好的复位、跟后石膏托夹板固定,较单纯石膏或单纯夹板等外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可靠。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使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使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的28例32处掌骨干骨折,对治疗结果进行功能及影像学方面的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0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其中2处第5掌骨骨折出现背侧成角移位,1处第5掌骨骨折出现再骨折,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掌指关节主动屈伸范围基本正常.结论 使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因其固定强度不能完全满足早期康复的要求,可能出现再骨折或成角移位,特别是第5掌骨骨折术后尚需辅助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10.
肱骨干骨折的外固定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肱骨干骨折大多数可用保守疗法(夹板或悬垂石膏固定)取得满意疗效。但有些骨折,如伴有软组织开放性损伤、桡神经损伤、骨不连、骨畸形连接以及非手术治疗骨折复位欠佳者,则需手术。外固定支架治疗属有限手术,对软组织损伤小,骨折血运破坏少,文献报道的骨折愈合率高。自1994年8月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胫腓骨骨折石膏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视下复位加石膏外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76例胫腓骨骨折均行直视下复位,简单内固定,以后分2组,1组39例行石膏外固定,另1组37例行外固定架固定,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2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石膏外固定组仅有2例术后存有膝关节功能障碍和1例骨不愈合,它的骨折愈合时间短。结论;直视下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个有简单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改良夹板外固定和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对患者症状体征计分,比较改良夹板外固定和石膏托外固定方法治疗克雷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克雷氏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改良夹板外固定组)和对照组(石膏托外固定组),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整复后16例X线片示骨折愈合,解剖对位,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无疼痛;2例X线片示骨折愈合,功能复位,外观无明显畸形,掌倾角5°~9°,尺偏角16°~20°,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正常,偶有疼痛;2例X线片示骨折愈合,骨折远端轻度桡偏或背侧移位,腕关节功能轻度受限,局部轻度疼痛,劳累后加重,掌倾角0°~5°,尺偏角10°~15°。总的优良率为90%。治疗组20例治疗后18例X线片示骨折愈合,解剖对位,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无疼痛;1例X线片示骨折愈合,功能复位,外观无明显畸形,掌倾角5°~9°,尺偏角16°~20°,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正常,偶有疼痛;1例X线片示骨折愈合,骨折远端轻度桡偏或背侧移位,腕关节功能轻度受限,局部轻度疼痛,劳累后加重,掌倾角0°~5°,尺偏角10°~15°。总的优良率为95%。整复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89.55±3.95),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83.75±4.09)(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整复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改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早期疗效较好,操作简便,患者功能恢复快,痛苦小,优于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13.
多功能掌骨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兆东 《中国骨伤》2006,19(4):252-252
掌骨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大多数骨折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对不稳定性特殊类型的骨折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治疗掌骨骨折的外固定方法,笔者设计研制了多功能掌骨固定器(专利号:ZL03262075.6)治疗掌骨骨折,自2002年以来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92例(97侧)分别采用3种治疗方法: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或树脂夹板)或石膏外固定(A组)、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B组)、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或辅以石膏短期外固定(C组)。对3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92例均获随访,时间6~21个月。3种治疗方式的优良率为:A组88.6%,B组89.6%,C组85.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治疗方法均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均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石膏、夹板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后桡腕关节解剖参数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纳入120例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40例(石膏组),手法复位后夹板外固定40例(夹板组),手法复位后外固定架固定40例(外固定架组)。结果 120例均获得4~8(6.15±1.76)个月随访。石膏组与外固定架组关节面丢失、桡骨轴向短缩程度较夹板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石膏组与外固定架组关节面丢失、桡骨轴向缩短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石膏组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高于夹板组和外固定架组,且外固定架组评分优良率高于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对桡腕关节平整度和桡骨长度恢复影响较小,且石膏固定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22例,男43例,女79例;年龄60-86岁,平均74岁;交通事故伤13例,滑倒摔伤109例;伤后到就诊时间30min~7d。均为闭合性骨折。随访内容包括:x线表现,腕关节的疼痛程度、功能状况、活动范围、握力。采用Cooney等修订的Green-0’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15.4个月。8例骨折再次移位(桡侧移位4例,背侧移位3例,掌侧移位l例),再次复位4例,转为手术治疗2例,拒绝再次复位或手术2例。中后期发现桡骨短缩13例。所有患者骨性愈合。按上述标准评定,优46例,良65例,中6例,差5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能较好地克服桡骨远端骨折的再次移位.恢复腕关节功能.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成功后外固定方式的合理选择和优缺点。方法将局麻下手法复位成功的182例Colles骨折随机分为2组:夹板组92例全程应用中医小夹板外固定,综合组90例石膏外固定1~2周后改为中医小夹板外固定。结果夹板组早期1~2周内疼痛明显,VAS评分为(6.7±1.3)分,严重影响功能练习;综合组石膏外固定组1~2周内疼痛不明显,VAS评分为(3.8±1.5)分,患者耐受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周骨折愈合去除外固定后,夹板组Cooney评分优良率为80.43%,综合组优良率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结合夹板外固定对手法复位成功后骨折固定可靠,对急性期肿胀疼痛和后期功能锻炼有良好的分时段、分阶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手掌骨、指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损伤.由于掌骨、指骨短小并呈管状,其骨折复位后传统的石膏及小夹板固定较难维持理想的复位效果,经常造成畸形愈合,关节僵硬,影响手指的功能.内固定手术也难以对此类骨折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经常需跨关节固定(如克氏针),尤其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常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及关节僵硬.2005年10月~2007年6月,笔者应用骨水泥结合自制外固定架治疗手的掌骨、指骨骨折28例,获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伊川县中医院2014-01—2017-01间收治的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外固定方法分为2组,每组38例。手法复位后予以对照组小夹板固定治疗,对观察组行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观察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固定牢靠、疼痛轻、骨折愈合快,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在掌骨颈骨折手法复位牵引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在超声引导下手法复位牵引托板固定治疗30例掌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4~56(25.6±1.6)岁;病程7 h~5 d(2.7±0.6)d。第5掌骨颈骨折20例,第4、5掌骨颈骨折7例,第2掌骨颈骨折3例。观察并比较骨折愈合情况、双侧头干角角度﹑掌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并采用DASH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除3例胶布脱落放弃治疗外,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1(7.2±0.8)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5~8(5.6±0.4)周。随访时患侧头干角(15.1±1.8)°与健侧头干角(13.5±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05);患侧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86.3±2.6)°与健侧(91.8±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P0.05)。术后7个月患肢DASH评分为4.3±1.5。结论 :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掌骨颈骨折,可实时、动态观察骨折对位情况,患者接受度高,是治疗掌骨颈骨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