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在护士绩效考核方案中将分层管理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分层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方案,经全员培训后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40个临床科室实施,12个月后总结分析实施前后护士对绩效考核满意率、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各科室护理质量分值等数据,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对绩效考核方案的满意率分别为85.83%、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P0.05);实施前后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各科室月护理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核方案对护士有正性的激励作用,能有效提高护士对绩效工资分配满意率、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吴继萍  张雅丽 《护理研究》2013,(18):1894-1896
[目的]探讨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以提升外科中医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制定岗位绩效量化考核方案,在外科病区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对实施前后病人、护士的满意度以及中医护理质量质控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后,病人、护士的满意度及中医护理质量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护士岗位绩效量化考核,可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中医护理质量,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人事改革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实行层级岗位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岗位设置、护士配置。护理部统筹全院护士绩效考核分配,门诊、手术室结合量化考核,提高临床夜班护士系数等。眼科护士分N0-N5共6个层级别培训和考核,制定层级培训手册。护理质量管理实行科室护理单元自控、护士长交叉检查、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小组管理、项目小组管理、护理总值班督导、护理部主任行政业务督导等质控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比较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岗位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后,各层级护士对岗位工作满意度由90.55%提高到98.42%,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由91.33%提高到96.06%,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自2013年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每年获市级评估"A级",无护理服务投诉,无护理差错事故,护士离职1人离职率2.8%,离岗率0。[结论]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眼科护理实行岗位层级管理模式,护理部统筹绩效分配,能有效地实现同工同酬,能保证护理质量及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病人提供持续科学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人才流失,不同程度地引导眼科护士走向临床岗位,满足临床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专科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内分泌重症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并完善排班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未发生一起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ICU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ICNSS计算每班护理工作量,护理组长依据小组内的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床位分配方法,护理组长根据组内成员工作年限分配一定数量的床位。比较两组病人入住ICU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满意情况和病人、家属对ICU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入住ICU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和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CNSS评估ICU护理工作量并配置护理资源,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ICU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实施效果。[方法]在综合ICU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明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制定并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对护士分层培训。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专科护理操作考核合格率、特级护理落实合格率、抢救成功率、治疗目标达成率检查结果;通过自设问卷调查医生、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后护理满意度及各项危重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提高。[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的实行,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供更专业的护理服务、规范化的培训,并推动科室团队文化的良性发展,但人力资源分配及绩效考核等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郭辉 《全科护理》2016,(22):2351-2352
[目的]探讨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5年1月实施新一轮岗位设置及绩效管理改革为界限,比较优化改革前后病人、护士及医生对门诊护士的满意度,并从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继续教育与护理科研等方面对优化改革前后门诊护士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结果]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优化后病人、护士、医生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优化前(P0.05),门诊护士理论合格率、操作合格率、在职学习合格率、科研合格率均高于优化前(P0.05)。[结论]岗位设置结合绩效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具有突出的运用价值,能够提升病人、护士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提升门诊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在民营综合医院ICU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士岗位量效特点制定绩效考评指标,遵循“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公平合理”的原则,将绩效薪酬与护理质量、工作量等指标相结合,比较ICU实施绩效管理前后2年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病人或家属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ICU病房实施综合绩效考核方案前后2年比较,护理文书合格率、三基考试成绩病人或家属对ICU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以及薪酬与工作强度匹配满意度,2013年较2012年均有明显提高。两年内未发生因护理原因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家属投诉和临界事故未见增加。结论综合绩效考核方案较传统方案更加公平、合理,可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呼吸重症监护室(ICU)进行1年的护理服务文化的建设,在实施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前后调查护士的护理质量、“三基”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同时,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后护士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实施前,病人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结论]实施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可提高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及护士职业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CU护士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确立绩效考核指标,成立绩效考核小组,选取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岗位技术风险、工作胜任能力、考试成绩、病人满意度6项指标对ICU护士进行考核,依照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月绩效分配.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合格率和病人满意度(P<0.01),护理不良事件降低(P<0.05).结论 绩效考核能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