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重组32×103蛋白诱导小鼠保护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用重组日本血吸虫32×103蛋白(rSj32×103)免疫Balb/c鼠,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观察抗日本血吸虫的保护效果。方法用rSj32×103加佐剂免疫小鼠3次,分别在0、2、4周进行,第6周每鼠经腹部感染(4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2d剖杀,计算减虫率。并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的抗体反应。结果间接ELISA测得免疫鼠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达1∶12800。与对照组相比,减虫率为21.9%。结论用rSj32×103免疫小鼠后可诱导特异性IgG抗体,并能发挥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对水牛的保护效果。20头水牛随机分为佐剂(QuilA)对照组和抗原(rSj97)免疫组。对照组仅注射QuilA,而免疫组注射QuilA加rSj97,在第0、2、15周肌肉注射。第3次免疫后两周经腹部贴片攻击感染10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第49d剖杀冲虫,计数虫数和肝卵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Sj97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9.9%(P<0.05),肝脏减卵率57.3%(P<0.01)。提示rSj97可诱导水牛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副肌球蛋白可作为抗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分子。  相似文献   

3.
从 Mitchell 实验室引进与我们报告的24—26kD 抗原类似的重组 Sj26抗原基因的 E coil,从中抽提并纯化出 rSj26抗原。重组 Sj26抗原初步应用的结果表明:(1)rSj26抗原 ELISA 可以检测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感染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最高滴度1:320,不比同种24—26kD 抗原检测的效果差;(2)用24—26kD 抗原检测 rsj26免疫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和以 rSj26抗原检测的水平相似,而用 SEA 测抗 rSj26抗体水平较差}(3)用 rSj26免疫鼠后以大陆株尾蚴攻击感染,减虫率可达44.4%,表明 rSj26可诱导一定程度保护性免疫力预防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尾蚴感染。对 rSj26抗原引进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重组信号蛋白 14 3 3及 14 3 3与GST融合蛋白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和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用rSj14 3 3和rSj14 3 3 /SjGST免疫BALB/c小鼠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 ,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虫和虫卵 ,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 ;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免疫前、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变化 ;显微镜下测量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切片上单个虫卵肉芽肿大小 ,观察两种重组抗原对小鼠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结果 上述两种重组抗原在尾蚴攻击感染后的减虫率分别为 3 1.93 %和 3 4.3 9% ;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 5 3 .2 4%和 60 .0 6% ,每对成虫减卵率分别为 3 3 .3 9%和 40 .48% ;免疫前各组血清IgG抗体A值差异无显著性 ,免疫后实验组血清IgG抗体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 5 .2 3 %和 46.13 %。 结论 信号蛋白 14 3 3在抗感染和抗病免疫中具有保护作用 ,复合多价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可能优于单价疫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福氏完全佐剂(FCA)、福氏不完全佐剂(FIA)与氢氧化铝(Al(OH)3)的免疫增强作用,探讨不同免疫方案对日本血吸虫22.6 kDa蛋白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rSj22.6/26GST重组抗原的大量表达,用亲和层析法制备rSj22.6/26GST融合蛋白并以凝血酶酶切获得纯化重组日本血吸虫22.6 kDa抗原(rSj22.6)。将纯化rSj22.6抗原分别与FCA、 FIA和Al(OH)3混合后,按照不同的免疫程序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进行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试验。用减虫率及减卵率表示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证实纯化的酶切产物是日本血吸虫22.6 kDa抗原。rSj22.6抗原与不同佐剂的免疫保护性实验结果提示:与PBS对照组相比.rSj22.6与FCA、FIA的协同作用均能诱导较高的成虫减虫率和总体减卵率(P均<0.01); rSj22.6与Al(OH)3的协同作用虽能诱导产生一定的总体减卵率(P<0.01),但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成虫减虫率(P>0.05)。各佐剂干预组所诱导的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作用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rSj22.6抗原诱导的保护作用在福氏佐剂的辅助下强于在Al(OH)3作用下的保护作用。结论福氏佐剂和Al(OH)3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rSj22.6免疫小鼠的抗感染保护性免疫力,但福氏佐剂的增效作用强于Al(OH)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的全长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的免疫保护作用以及作为疫苗的适用佐剂组合。方法重组副肌球蛋白分别与弗氏佐剂(rSj97-FA)、ISA206(rSj97-ISA206)、CpGODN(rSj97-CpGODN—IFA)联合免疫C57BL/6小鼠,在0、2、4周共进行3次免疫注射,剂量为每只每次25μg rSj97。第3次免疫后2周,经腹部贴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2)条。第12周剖杀冲虫,计算减虫率与减卵率。同时,在0、2、6、8、12周对各组小鼠采血,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1与IgG2a抗体。结果相对于未免疫组,rSj97-FA组的减虫率为27.6%、减卵率为-2.3%,rSj97-ISA206组的减虫率为45.3%(P〈0.01)、减卵率为35.4%(P〈0.05),rSj97-CpGODN—IFA组的减虫率为7.3%、减卵率为6.4%,对照组(仅注射CpGODN)减虫率为13%、减卵率为3%。rSj97-FA、rSj97-ISA206与rsj97-CpGODN—IFA组在首次免疫后2周,rsj97特异性IgG1与IgG2a水平较免疫前显著升高(P〈0.01),攻击感染后仍维持在同一水平;对照组与未免疫对照组,其特异性IgG1水平至感染后6周方显著升高(P〈0.01),但仍为较低水平(A值〈0.1),而IgG2a一直保持在基线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重组副肌球蛋白分别与3种佐剂联合使用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IgG1和IgG2a,但仅ISA206佐剂组诱导C57BL/6小鼠产生显著的抗日本血吸虫保护力,rSj97-ISA206是潜在用于大动物免疫的疫苗组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26GST)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预测其作为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方法 将编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cDNA经PCR扩增后亚克隆人载体质粒pGEX-6p-1进行表达,并用表达的重组抗原的融合蛋白免疫BABL/c小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Sj338/26GST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了32.3%的减虫率及46.5%肝总减卵率;与Sj26GST免疫组相比,rSj338抗原可能使小鼠获得22.5%的减虫率及30.0%的肝总 减卵率。结论 证明重组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26GST及rSj338)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可望成为新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的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及膜蛋白rSj22.6有效抗原表位混合后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为将来复合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用特异性抗rSj338抗体和抗rSj22.6的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将获得的rSj338的有效抗原表位与rSj22.6有效抗表位混合后免疫BALB/c小鼠,并与rSj338的有效抗原表位混合免疫组进行比较。结果 rSj338的4种表位和rSj22.6抗原的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小鼠获得了45.4%(P<0.01)的减虫率及59.1%(P<0.01)肝总减卵率,rSj338的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小鼠获得了34.2%(P<0.01)的减虫率及46.8%(P<0.01)肝总减卵率;rSj338 4种表位和rSj22.6的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获得的减虫率和肝总减卵率均高于rSj338的4种表位混合免疫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抗原分子的有效抗原表位联合免疫的效果优于单个抗原分子的有效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rSj14-3-3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重组信号蛋白14-3-3及14-3-3与GST融合蛋白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和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rSj14-3-3和rSj14-3-3/SjGST免疫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虫和虫卵,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免疫前、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变化;显微镜下测量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切片上单个虫卵肉芽肿大小,观察两种重组抗原对小鼠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结果上述两种重组抗原在尾蚴攻击感染后的减虫率分别为31.93%和34.39%;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3.24%和60.06%,每对成虫减卵率分别为33.39%和40.48%;免疫前各组血清IgG抗体A值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后实验组血清IgG抗体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5.23%和46.13%。结论信号蛋白14-3-3在抗感染和抗病免疫中具有保护作用,复合多价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可能优于单价疫苗。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模拟短肽诱导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模拟短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预测其在抗血吸虫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 用粗提纯大鼠血清IgG为配基对噬菌体肽库进行3轮免疫学筛选。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检测其特异性并进行序列分析;用阳性克隆免疫小鼠,以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42d剖杀取虫,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用ELISA测定免疫鼠抗体反应。 结果 经过3轮筛选,特异性噬菌体得到有效富集;自动测序仪测序获得2个模拟肽分子;将其用于免疫小鼠后,各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2个模拟肽混合免疫组的减虫率为34.9%P<0.05,肝内减卵率为67.6%(P<0.001)。 2个模拟肽分子分别免疫小鼠 ,各组的减虫率为31.0%(P<0.05)和14.5%(P>0.05)及肝内减卵率为61.2%(P<0.001)和35.7%(P<0.05)。ELISA检测其免疫组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均大于1∶6 400以上。 结论 利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获得的2个模拟肽分子均可诱导部分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测定能用于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的噬菌体展示肽基因序列,研究合成多肽抗原的血吸虫病诊断价值.方法扩增目的噬菌体,制备和纯化噬菌体DNA,对目的噬菌体中外源性肽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演绎氨基酸序列分析.根据血清反应强度和演绎氨基酸序列选择2个噬菌体的展示肽段进行人工多肽合成.以合成的多肽为抗原,建立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愈后的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该合成抗原的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价值.结果测定了14个噬菌体展示外源肽的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其中有6个噬茵体的外源肽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其余8个噬菌体展示肽的基因序列不相同.分析演绎氨基酸序列,发现1个噬菌体展示肽中的3个连续的氨基酸(GVK)残基与血吸虫23 kDa分子氨基酸残基相同.合成多肽抗原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2.3%和91.1%,与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7.5%,检测健康人血清,特异性为95.5%.检测治愈后0.5年的同一病人血清,阴转率为55.3%,治愈后1年的病人血清中IgG抗体的阴转率为63.2%.结论 9个具有血吸虫病诊断价值的噬菌体展示表位的基因序列被确定,并证明了合成多肽抗原有较好的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胆石症、胆囊切除术后等胆系疾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糖尿病胃轻瘫(DGP)等非胆系疾病Oddi括约肌(SO)功能变化,通过内镜采用灌注式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对15例胆系疾病患者、13例非胆系疾病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结果显示,胆系疾病组的胆总管压力、SO基础压及蠕动波振幅明显高于非胆系疾病组(6.86±0.63kPa与1.27±0.10kPa,P<0.01;7.31±0.95kPa与1.87±0.16kPa,P<0.01;32.00±1.2kPa与24.14±1.5kPa,P<0.05);同时,非胆系疾病组的十二指肠压、SO蠕动频率及间期较胆系疾病组明显降低、减慢及延长(1.42±0.26kPa与0.30±0.10kPa,P<0.01;3.6±1.2次/分与2.2±0.4次/分,P<0.05;7.4±1.2秒与11.0±1.8秒,P<0.05)。结果显示,无论是胆系疾病还是FD及DGP等非胆系疾病均有SO功能紊乱,但表现形式相反,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钉螺3种酶的酶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法比较了安徽及云南两省的钉螺的酸性磷酸酶(AcP,EC3.1.3.2)、过氧化物酶(Po,EC1.11.1.7)及酯酶(Est,EC3.1.1.1)的电泳带型。AcP及Po的同工酶中AcP1、AcP2及Po1、Po2由单态位点编码。Est的同工酶由4个位点编码,其中Est3在安徽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快带,相对迁移率(Rf)为0.362±0.027;在云南的钉螺中为1条电泳慢带,Rf为0.340±0.036。  相似文献   

19.
骨代谢指标测定在骨质疏松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妇女绝经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研究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治疗后的变化率,对各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治中的应用作出初步评价。方法 48例绝经前妇女、48例绝经后妇女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4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观察其变化率。12名绝经后妇女,每两个月测定10项骨代谢指标。共观察一年。结果 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明显升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经抗吸收治疗后.大部分骨代谢指标明显降低,血清骨形成指标比尿骨吸收指标长期个体内的变异要小。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加快,部分血清骨代谢指标优于尿骨代谢指标,尤以血清骨形成指标N—mid骨钙素和血清骨吸收指标CTX为优。  相似文献   

20.
Measurable evolution occurs in laboratory populations of Drosophila under strong natural selection. The rate of adapta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populations with genetic variability increased by radiation than in the control, nonirradiated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