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肠结核(IT)与克罗恩病(CD)进行临床及内镜分析和比较,以期找出对鉴别诊断有帮助的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既往确诊的肠结核30例与克罗恩病24例资料进行复习,分析其临床表现、放射影像学、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异同之处。结果肠结核腹水形成更常见(53.3%)。B超或CT下IT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2/30例(40%),CD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24例(8.3%)。肠镜下表现及病理包括病变常见部位、节段性病变、横形溃疡、息肉形成情况、上皮样肉芽肿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IT组肠镜下活检黏膜标本结核菌PCR阳性率22/30例(73.3%)。结论IT与CD的鉴别需要多方面综合判断,活检黏膜结核菌PCR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杨丽  马应杰  姜海波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8):756-757,F0003
近年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的肠结核亦相应增多,易误诊。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不典型溃疡型肠结核8例,病初均误诊为Crohn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结核误诊为Crohn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误诊为Crohn病的肠结核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例均为男性,皆无结核病史及相关接触史。1例因间断右下腹隐痛、体质量减轻6个月就诊。右下腹轻压痛,经肠镜检查初步诊断为Crohn病,予相应治疗病情无好转,后经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为大肠结核。1例因食欲不振、间断右下腹隐痛、腹泻5个月,午后低热7 d入院。右下腹轻压痛,血红蛋白降低,经肠镜检查初步诊断Crohn病,予相应治疗病情无好转,后经胸部X线及结肠病理组织抗酸染色检查修正诊断为肠结核。1例因间断右下腹隐痛、腹泻2个月,伴低热3 d就诊。体质量减轻,右下腹轻压痛,血红蛋白低下,经肠镜检查初步诊断Crohn病,予相应治疗病情反复,后经肠镜病理检查确诊肠结核。3例确诊后均予四联抗结核治疗6~9个月,随访1~2年,均未复发。结论肠结核与Crohn病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极其相似,加之部分肠结核患者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极易相互误诊。临床及内镜医生应加强对肠结核认识,仔细问诊及阅片,熟知其鉴别诊断要点,必要时行内镜病理检查和(或)诊断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肠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 CTE)淋巴结特征对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 ITB)及Crohn病(Crohn disease, C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行CTE检查并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ITB及CD共98例的临床特征和CTE征象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CTE淋巴结特征对肠结核及Crohn病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例ITB及72例CD。腹腔积液、肺结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率ITB患者高于CD患者,而腹泻率CD患者高于IT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十二指肠及空肠、近段回肠、直肠以及肛周受累率CD患者高于IT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D患者CTE多节段病变、肠壁偏心性增厚、腹腔脓肿或肠瘘及梳状征率高于ITB患者,ITB患者CTE淋巴结短径、淋巴结环形强化率及淋巴结沿右结肠动脉分布率长于或高于C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E淋巴结环形强化对ITB及CD鉴别诊断价值显著。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淋巴结短径为7.9 mm时,鉴别CD及ITB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6.2%和69.4%,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结论 CTE淋巴结大小和环形强化对ITB及CD鉴别诊断价值显著,在临床工作中注意CTE淋巴结特征有望减少二者相互误诊。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大多CD的肠镜不典型,与其他疾病的肠镜表现互相重叠,其鉴别诊断极为困难。其中CD与肠结核(ITB)的鉴别尤为困难又特别重要,因二者的治疗完全不同。CD与ITB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有各自的典型肠镜表现,但不典型的病变内镜几乎无法区别时,则主要依靠病理和肠外表现等综合分析。另一个容易误诊为CD的是肠淋巴瘤,误诊最主要原因是一次活检病理往往不能发现淋巴瘤,这与活检取材及病理阅片经验有关。所以,多次多部位活检及仔细病理阅片(必要时免疫组织化学、基因重排或原位杂交)是避免淋巴瘤误诊漏诊的关键。此外,发现病变不符合典型CD表现时还应想到肠白塞病、非甾体类消炎药所致药物性肠病及其他少见原因肠病的可能,通过反复活检病理、结合各自的临床特点大都可以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男,21岁。反复腹痛、腹泻0.5 a。0.5 a前腹痛、腹泻,大便3~4次/d,稀黄便,无脓血,2个月后为7~8次/d,黏液脓血便,伴消瘦、纳差,无发热、盗汗;当地抗感染治疗无效,转省肿瘤医院肠镜、胸片及相关检查诊断炎症性肠病。6个月后腹痛加剧、黏液脓血便10余次/d,体重下降7 kg,转诊我院肠镜提示:回肠末端5 cm可见散在溃疡面,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见散在溃疡面及息肉样增生,病检:克罗恩病。查体:T 36.6℃,P 100次/min,R 20次/min,BP 105/60 mm Hg;慢性病容,中度脱水,消瘦,心肺无异常;腹低平,全腹软,下腹压痛,肝脾不肿大。实验室资料…  相似文献   

7.
克罗恩病的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要点(连载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晓  冯丽英 《临床荟萃》2005,20(1):57-59
克罗恩病[Crohn(CD)病]可发生在从口腔到肛门整个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常有并发症及肠外表现,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情况极为普遍,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通过复习有关资料,结合自己有限的临床体会,提出诊断思路,分析误诊原因,与几个极易混淆的疾病重点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 男,21岁。反复腹痛、膜泻0.5a。0.5a前腹痛、腹泻,大便3~4次/d,稀黄便,无脓血,2个月后为7~8次/d,黏液脓血便,伴消瘦、纳差,无发热、盗汗;当地抗感染治疗无效,转省肿瘤医院肠镜、胸片及相关检查诊断炎症性肠病。6个月后腹痛加剧、黏液脓血便10余次/d,体重下降7kg,转诊我院肠镜提示:回肠末端5cm可见散在溃疡面,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见散在溃疡面及息肉样增生,病检:克罗恩病。查体:T36.6℃,  相似文献   

9.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是消化内科两个常见的疾病,且由于二者在临床、内镜、病理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误诊率较高,相互的误诊率可以达到50%~70%。我院收治1例曾诊断为克罗恩们的患者,经抗结核治疗,症状好转,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沈丽丽  唐星火 《临床荟萃》2013,28(1):105+121
患者,男,24岁,因反复腹痛、腹泻半年余于2009年11月6日入院。2009年4月始反复出现腹痛、腹泻、纳差,伴肛周脓肿,夜间发热,消瘦20kg,无盗汗。结肠镜检查:节段性病变,直肠、横结肠窦道形成,溃口见脓性分泌物(图1);降结肠环形溃疡(图2);回肠末段斑片状糜烂。病理示肉芽肿性炎症,未见结核样结节,抗酸染色阴性。考虑克罗恩病(Crohn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克罗恩病病理诊断的鉴别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rohn病,CD)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一大难题,随着对结肠镜窥视下和活检病理形态改变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开始重视肠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在UC和CD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分别从病变的分布,大体表现,组织学特征三方面对UC和CD的病理鉴别诊断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国外目前内镜下活检取材的要求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Crohn病501例误诊情况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Crohn病(Crohn's d isease,C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以近5~10年为突出,尽管随着临床对本病认识的提高,确诊例数大幅增加,但误诊率仍居高不下。笔者查阅国内相关文献15篇,累计病例501例。现对其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CD误诊原因,提高鉴别诊断能力。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 女,12岁。主因间断发热30d余伴腹痛、腹泻、口腔溃疡8d于2005—12—10入院。体检:T37C,体重32kg,P120次/min,R22次/min,BP100/70mmHg。形体消瘦,精神弱,口唇及口腔黏膜可见多处大小不等溃疡,咽充血,左上臂卡疤阳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有力,律齐,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未触及包块,脐下压痛明显,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Cat—scratch lymphadeniti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4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的活检淋巴结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表型观察。结果镜下典型表现为具有星状微脓肿的肉芽肿性炎症,5例Warthin—Starry银染色显示阳性;10例组织细胞CD68、中性粒细胞MPO、B淋巴细胞CD20、T淋巴细胞CD45RO均阳性,Ki-67非生发中心细胞阳性率5%。结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具有微脓肿形成肉芽肿性炎症,临床病史、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1 克隆病 (Crohn’sdisease ,CD )克隆病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和近段结肠 ,其次为远段结肠、近端回肠和空肠等处 ,直肠常不受累。另外还可以累及消化管的任何部位。统计分析提示 ,约 40 %的病例病变仅累及小肠 ,3 0 %病变限于结肠 ,3 0 %的病例病变同时见于小肠和结肠。典型的病例病变呈节段性 ,故又有局限性肠炎之称。1 1 大体检查 肠管局限性病变 ,跳跃式损害 ,病变之间为正常肠壁。最早、最明显的损害是细小而边界清楚的黏膜溃疡 ,称为“阿弗他”溃疡 (或鹅口疮样溃疡 ) ,常呈多灶性分布 ,这是在黏膜淋巴小结上形成的溃疡。以后随着…  相似文献   

16.
对罗恩病致背部肠瘘误诊为肠结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0岁.2002年因腹胀2个月,腹痛、低热1个月入我院消化科,拟肠梗阻、肠结核经抗结核对症治疗后转我科行小肠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回肠末端距回盲部60 cm处一肿物约12 cm×9 cm×8 cm,术后病理提示为小肠穿透性溃疡,伴多发小脓肿,可能为结核杆菌和寄生虫混合性感染,行抗结核治疗1 a.术后多次出现右下腹痛及发热,2006年再次因肠梗阻在当地医院行肠切除吻合术,术中提示肠间脓肿.2008-03出现右腰部红肿、疼痛,伴畏寒、发热,腰部切开排脓见肠内容物,诊断为右侧腰腹部脓肿并肠瘘形成,引流物经广州市疾控中心培养未发现结核杆菌;2009-03腹部原切口下方亦出现红肿、疼痛,切开引流见少许肠内容物,经治疗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肠结核八例误诊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结核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1月~2009年9月8例肠结核误诊病例,根据病灶部位、形态、边缘、周围组织的影像改变,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8例肠结核,其中误诊为肠癌5例、Crohn病3例。4例经肠段切除病理,3例经肠镜活检病理,1例经肠系膜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末端回肠、回盲部结核4例,空肠结核2例,升结肠及回盲部、横结肠结核各1例。予以抗结核治疗后痊愈。结论肠结核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必须结合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病理、细菌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克罗恩病(CD)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方法:对本院2005/2008年CD住院病例,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建议分析其临床、内镜、病理特点。结果:15例CD表现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为主,内镜诊断率80%,病理诊断率53.3%。结论:对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者,应积极行全结肠镜检查,对可疑病例,应反复查肠镜,多部位、深凿式取活检,可提高CD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克罗恩病(Crohn病)的发病规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有完整资料的56例Crohn病的临床、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影像学、结肠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6例Crohn病间歇性腹泻51例,右下腹痛53例,累及远端小肠44例,升结肠26例,横结肠6例,溃疡56例,“阿弗他”溃疡20例,裂隙状溃疡54例,局灶性、节段性溃疡44例,病变间由正常肠黏膜相隔,鹅卵石征34例,瘘管或窦道5例,“脂肪外套”4例,肠壁全层炎细胞浸润50例,水铅管样肠腔狭窄8例,非干酪性肉芽肿12例。结论Crohn病发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上述病变中的任何一条都不是特异性诊断指标,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结合临床、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及内窥镜检查等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肾结核是令身结核病的一部分,常由肺结核血行播散而来。其病理改变主要为结核性结节及肉芽肿形成,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及空洞、溃疡、纤维化、钙化等改变。本文回顾分析了64例肾结核的声像图改变,以期提高肾结核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