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黄川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4):16-16
淋巴瘤晚期侵犯骨髓或并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易发生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为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如小淋巴细胞瘤、弥漫性和无裂细胞性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低恶性滤泡性淋巴瘤等。在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终末期细胞形态变异甚大,单用光镜下形态学检查的方法难以对急变期细胞的类型作准确的诊断。我们用系列单抗对6例形态学疑慢粒急淋变病例作免疫学表型的观察。其中3例同时作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2例为急粒变,3例急淋变,1例巨核细胞白血病变,提示CML急变患者细胞表面免疫学表型的观察有助于不同类型慢粒急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1960年Pierce首先发现小鼠睾丸畸胎瘤细胞可自发地分化成良性的正常细胞,证实了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否可通过诱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10年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细胞类型变化,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病研究室1990年1月-1999年12月确诊的(ANLL)骨髓报告1245例,按1986年天津会议分型标准进行统计,并与我院10年前319例ANLL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0年间AML-M3变化不大(P>0.05),AML-M2有减少特点(P<0.01),而ML-M4、M5有上升趋势(P<0.01、P<0.05)。AML-M1、AML-M6和AML-M7由于例数少,难以比较,结论ANLL在10年间出现类型变化除与致病因素有关外,也与近年来诊断技术提高及新技术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胞浆抗原检测在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中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50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统一进行常规一线抗体的检测,其中对一线抗体诊断不清的80例加做二线胞浆抗原染色。结果 80例加做胞浆抗原检测后,依据EGIL(1998年)积分系统,符合BAL有10例(10/500例,2.0%):T系/B系双表型3例(cCD3、cCD79a双阳性)、T系/髓系双表型3例(cCD3、MPO双阳性)、B系/髓系双表型4例(cCD79a、MPO双阳性);符合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1例(0.2%);符合AL伴系表达69例。结论 对诊断不清的AL病例,加做胞浆抗原检测,对进一步提高白血病的诊断水平,特别是对未分化型、双表型以及双表型的分类诊断、双表型与伴系表达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应用细胞玻片离心法实施细胞学检查。结果33例淋巴瘤患者中有1例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份数为6,标本份数为57;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3例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份数为15,标本份数为102;1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2例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份数为4,标本份数为3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实施诊断具有良好的成效,这对于该病的临床诊治来说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进术中冰冻切片质量的技巧和方法 ,以利于提高冰冻切片的染色效果,提高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3 000例新鲜脑肿瘤标本进行取材、冰冻、切片、染色,制作冰冻切片。其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2 103例,神经肿瘤102例,脑膜肿瘤388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23例,生殖细胞肿瘤79例,鞍区肿瘤129例,转移性肿瘤79例,其他肿瘤97例,对上述肿瘤的冰冻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改进染色方法,观察染色效果,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 3 000例脑肿瘤标本的冰冻切片染色效果良好,组织结构完整,细胞形态清晰,一般制片过程约需10 min。术后与石蜡切片诊断对照,其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2 078例,神经肿瘤101例,脑膜肿瘤378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22例,生殖细胞肿瘤75例,鞍区肿瘤127例,转移性肿瘤76例,其他肿瘤86例,诊断符合率为98.1%,未发现良、恶性质相反的诊断。结论改进冰冻切片的染色方法,可提高冰冻切片的染色质量,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免疫表型分析在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异源性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过去以形态学、细胞组化为基础的分类方法被广泛应用 ,但有很大的局限。目前运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了解是否存在双表型、双克隆等现象 ,本文应用一组单抗对 2 6 0例急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作免疫表型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2 6 0例初发急性白血患者骨髓片 (FAB分类 ) ,每一病例均按 1986年天津会议修订的标准确诊。1.2 方法 :ABC- AP免疫酶标法 (Vecter公司 ) ;单抗 CD系列 (Dako公司 ) ;阳性标准 :阳性细胞 >2 0为阳性 [1、2 ] 。2 结果见表 1、 2。表…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8,(5):366-368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特征在伴感染表现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PML-RARA)简称APL早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涂片吉氏-瑞姆萨试剂染色,骨髓片计数有核细胞200个,外周血白细胞100个,并观察其形态。结果:5例患者骨髓象检查粒系比例均在60%以上,粒细胞质内颗粒增粗增大、呈巨大变态,与早幼粒细胞的体积相似,容易混淆。仔细观察可见粒细胞分叶过多,红系可见巨幼样变等现象,诊断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_(12)均减少3例,叶酸减少1例,维生素B_(12)减少1例。结论:MA伴严重感染与APL临床症状相似,细胞形态学中易将细胞体积较大、细胞核不规则改变、浆内颗粒增多增粗的未成熟粒细胞误判为异常早幼粒细胞。早期鉴别诊断中要密切注意病因及诱因,不但要观察粒系形态的异常变异,还要注意其他细胞的异常表现,全面分析,才能尽早、准确地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遗传学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APL初诊患者39例,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随访分析完全缓解率、复发率。结果39例APL患者中,染色体异常38例,其中30例为典型t(15;17)易位,8例为涉及15和17号染色体的复杂核型。形态学误诊为M2和M5各1例,经核型分析确诊。经全反式维甲酸和(或)化疗联合诱导治疗,37例获完全缓解,2例具有复杂核型者未取得完全缓解,6例具有复杂核型者第1次完全缓解后3年内复发,复发率86%(6/7),其他核型组完全缓解后3年内复发率仅10%(3/31)。结论细胞遗传学对细胞形态不典型APL具有确诊价值,复杂染色体异常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6.
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00例就诊患者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年龄15~81岁。结果:16例与临床或组织学诊断不相符,占0.615%,其中8例为假阳性病例,8例为假阴性病例。结论:乳腺针吸细胞学简单易行,诊断率较准确,尤其在基层医院可广泛开始,为确诊乳腺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16例各类型急性白血病进行四种细胞化学染色及对58例免疫学分型检查,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来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细胞凋亡与白血病的发生和治疗方面的关系综述如下。一、细胞凋亡的特征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以细胞核的变化为主,在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核小体之间连接区的DNA断裂成规律的180-200hP的倍数的片断.最终形成核膜完整的凋亡小体(凝胶电泳呈梯形条带),细胞器完整,胞膜有小泡,皱缩而无破裂。凋亡受生物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基因调控。二、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凋亡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因病理性刺激而诱发。射线、抗癌药物通过破坏DNA双链或抑… 相似文献
1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慢性恶性增殖性疾病,我室经研究10年,探讨慢粒的病因、诊断、临床分型、予测复发等工作,兹将有关资料,综合报告如下。一、109例慢粒的临床分期与Ph 染色体关联的研究总结109例大系列Ph 阳性慢粒,进行Ph 染色体的出现率与临床分期相关性的深入研究。采用骨髓短期培养G 显带染色体制备,每例慢粒患者各检查20个完整的分裂相。根据ISCN确认,计数Ph 染色体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20.
近10多年来,随着对白细胞介素2(IL-2)研究的深化,人们发现几乎所有类型白血病患者的IL-2产量和IL-2受体(IL-2R)都明显异常,而且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近来由于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AK)广泛应用,使白血病的治疗出现新转机。本文就这方面的资料作一介绍。一、IL-2产量多数报道认为,肿瘤患者的IL-2产量和对IL-2的反应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肿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