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动脉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胸痛中心2016年1月-2018年5月诊治的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将未建立绿色通道前收治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建立绿色通道后收治的1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基本生命体征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情确诊、急诊停留及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基本生命体征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可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效果,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按预见性护理程序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和保健意识及满意度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收治的8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分析,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病人不良情绪,适合临床的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主要分析对其采取早期急救与护理的具体方法。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共42例,对其采取全方面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经研究,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愈好转85.7%,转外市治疗9.5%,死亡4.7%。因此,对患者实施早期急救与护理的具体方法,获得疗很好的疗效。结论:给予主动脉夹层患者积极进行早期急救配合针对性护理,能明显稳定心率,降低血压,改善疼痛等各种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秦婧 《吉林医学》2013,(20):4164-416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急诊预检分诊、救护程序,总结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对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急诊预检分诊及救护。结果:18例患者均通过快速预检分诊送至抢救室,其中1例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引起心包积血死亡,2例因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2例收住ICU治疗,其余13例病情稳定后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正确作出诊断及采取科学、综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接受后续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明显较少P<0.01,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1.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有针对的急诊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比较病患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患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部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展开的不同护理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探讨动脉瘤关系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于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于观察组在正常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护理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具有相当程度的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及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姚红 《吉林医学》2014,(12):2673-2673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急诊科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加以针对性心理护理。调查两组患者救治前后焦虑程度、救治满意度与救治成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焦虑状态明显缓解(P<0.05);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与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心理多表现焦躁易怒、紧张恐惧、悲观绝望,对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程度,并提高患者救治满意度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治疗与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抢救成功 5例 ,死亡 2例 ,拒绝治疗 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积极诊断、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和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急救护理。方法: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介入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介入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规范急救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急救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整体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于护理后对血压及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24 h收缩压为(106.87±4.12)mm Hg(1 mm Hg=0.1333 k Pa),舒张压为(78.26±2.09)mm 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综合护理对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接受内镜粘膜剥离术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有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对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接受内镜粘膜剥离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王燕 《求医问药》2014,(21):129-130
目的:探讨分析对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64.25±3.96)分,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2.65±3.28)分,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ICU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ICU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心理护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ICU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时,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一2014年5月到我院接受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9例,其中50例患者只接受常规救治(对照组),49例患者常规处理之前接受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急救诊断率、抢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方案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提高急救诊断率、抢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抢救的颅脑损伤患者3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脑损伤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致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内科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好转出院10例,死亡2例。结论:迅速控制血压、镇静止痛、减慢心率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关键,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