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冰 《吉林医学》2014,(8):1730-1731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管理模式,试验组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考核、综合护理质量、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考核、综合护理质量、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对比中,因为有了护理组长的参与,整体护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要提高护理质量就需要发挥护理组长的核心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在职的护理人员15名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6月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护理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2022年7—12月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护理层级式责任制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组长职责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以及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评估与决策能力、观察与处理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及创新与理解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管理、护理风险防范、规范技术操作、告知义务履行方面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可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以及儿科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在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以明确护理组长的工作内容、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APN连续排班,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组长负责制模式下病区综合护理质量、医患满意度、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业务能力等情况。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病区综合护理质量、医患满意度、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业务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实施护理组长层级管理充分发挥了护理组长的核心作用,利于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晨会交接班形式和质量管理。方法在医院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对晨会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晨会交接班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通过改革,明确了不同层级护士在晨会交接班中的职责,发挥了护理组长在晨会交接班活动中的骨干作用。结论规范晨会交接班流程,充分发挥护理组长在晨会交接班中的作用,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层级管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护士层级管理,构建层级管理组织,设立由科室护士长-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操作水平和对病情掌握程度。结果:实施层级管理模式,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操作水平和对病情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院骨科护理人员的职称、年资和工作能力,建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由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和护士组成的层级管理模式。并对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建立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层级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技能操作、病情掌握和护理文件书写评分显著提高,患者总满意度达95.0%,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责任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在胸外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改变护理模式,优化重组,提高护理人力的使用率,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自2013年1月起,在胸外科实施护理小组长负责制,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垂直管理,使护理质量责任人由护士长扩展到责任组长和护士,细化分工,强化各岗位职责,问责到个人。对比传统排班模式及责任组长负责制两种模式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工作压力。结果:实施责任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护士工作压力较实施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责任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取分层分组管理,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立体管理框架;1名责任护士带领1组,每组人员相对固定,由2~3名责任护士组成,每组责任护士分管20张病床。责任护士实行24小时负责制,采取弹性排班方法。结果:实行分层分组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示了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增强了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感;培养了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可以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从而发挥其最大效益,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庄敏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219-220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妇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妇科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改革传统排班模式,建立以护士长领导下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减少交班次数。护士长做好科室护理管理的宏观调控;护理组长重点关注危重和抢救病人的整体护理,质控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结果:经过排班模式的改革,使患者、医疗及护士对APN排班模式的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整体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与优质,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革护理管理模式,探讨APN排班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肿瘤科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工作流程,修订护士工作职责,建立以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为层级的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结果:护士的交接班时间减少,因中间环节多而出现的护理缺陷减少,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APN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利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与梯队建设,顺应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与责任包干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以下简称:层级责任包干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施前采取小组责任制,实施后采取由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层级管理与责任护士分管患者全面实施责任包干护理相结合的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层级责任制护理后与实施前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P<0.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密切医护关系、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李凌 《吉林医学》2011,(32):6890-6891
目的:探讨APN排班在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在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改革传统排班模式,建立以护士长领导下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分层级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减少交班次数。护士长做好科室护理管理的宏观调控;护理组长重点关注危重和抢救患者的整体护理,质控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结果:经过排班模式的改革,使患者、医生及护士对APN排班模式的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整体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与优质,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建立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总护士长统管,各护理组护士长分管,N4护士全程监控,N3护士带组指导,N2、N1护士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开展层级管理前后患者、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总结,以季度为单位,每季度综合评定并比较。结果:层级管理后的患者、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层级管理前(P<0.01);四个季度间综合评定结果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后,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潘虹  池成涛  刘殊双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51-1652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牡丹江市红旗医院自2010年10月逐步推行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将全科护士进行相应的分组,将每个病区分2~3个责任小组,每组由1名责任组长和4~5名护士构成,护理人员分为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三个层级。护理组长负责本组护理质量的监督、检查和低年资护士的指导工作,从患者入院开始到住院期间的所有病情观察、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均由责任护士完成。结果临床上应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合乎现代先进护理模式。结论经过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护士及病患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病区实行护士层级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选取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在我科住院的1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前住院的1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中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在不同管理模式下各项评价指标发生的例数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比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变化,并分析。结果:实行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后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发生比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士层级管理可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求,有利于护士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保证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服务水平,赢得患者满意,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6.
王小琳  罗仕兰 《重庆医学》2015,(27):3839-3842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提高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层级管理组织架构,实行护士长-高级专科护士-专科护士-初级护士的分层级管理模式,结合“APN”护士连续排班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以后,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技能、患者“安全目标”考核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P <0.01);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自我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ICU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卉敏  蔡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87-87,90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实践中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ICU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组长、高级护士、初级护士、护士助理不同层次的使用和管理,对排班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明确了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责任,发挥了护理组长的骨干作用,促进了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结论:分层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了护理组长的作用,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护士分层培训的管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将护士分为5个层级: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责任组长、专科护士,制订各层级护士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考核方法。通过对各级护士分层培训,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对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玉华 《河北医学》2011,17(8):1096-1098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门急诊部门全部护士按照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进行层级管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在门急诊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层级管理实施前后其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基础护理落实良好率、护理差错率、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等经卡方检验,P〈0.01或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层级管理优化了门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及工作的积极性,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PN排班模式在妇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妇科护理的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周期性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半年后对实施APN排班期间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患者满意度和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等与实施前年度同一时期进行统计学比较以评价该排班模式在该科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过改革传统的排班模式,提高了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改善了护理质量。结论 APN连续性排班是一种有效和科学的排班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