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尹虎  何举仁  宁瑞霞 《河北医药》2013,(18):2777-277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这些伤者中又以多发性和严重骨折居多,而其中的骨盆骨折由于移位情况复杂而显得治疗难度较大,使得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根据权威数据表明,发生严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死率为100%~25%[1]。而传统处理只是以输液和输血为主,近些年来国外提出“损伤控制骨科( 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的新理念,也就是要在早期进行有效处理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2]。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运用创伤控制方法进行救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对于急诊救治骨盆骨折合并多发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急救疗法,观察组给予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盆功能、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存活率100.00%、Majeed评分(89.26±8.57)分均高于参照组的84.62%、(74.21±8.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84.6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2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盆骨折合并多发骨折的急救处理,损伤控制可显著提升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预后,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6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患者满意度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及患者满意度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且患者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叶欣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191-192
目的探讨分析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运用骨科损伤控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法,B组患者运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2.6%,B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4.1%。A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运用骨科损伤控制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3岁,因10 min前车祸外伤致呼之不应,于2013年8月13日入院。急诊科给予补液、输血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三角巾固定骨盆等对症处理后送至ICU。即时查体:T 35.8 ℃,P 131次/min,BP 90/68 mmHg,R 36次/min,SpO2 81%,烦躁,呼之不应,呼吸浅快,脉搏细弱,肢端发冷。睑结膜苍白,右侧胸壁可见擦伤,胸廓挤压征阳性,右前胸肋骨可扪及骨擦感,骨盆三角巾固定,挤压征阳性。右侧髂前上脊骨性标志消失,多处皮肤撕脱。尿管可见暗红色血性液体引出。血气分析示:pH 7.114,PaCO2 5.453 kPa,PaO2 6.42 kPa,Lac 10.7 mmol/L。血常规:WBC 8.44×109/L,Hb 97 g/L,PLT 131×109/L;凝血常规:PT 14.9 s,APTT 37.4 s;cTNI阴性;ALT 40 U/L,AST 71 U/L,LDH 287 U/L,CK 534 U/L,CKMB 93 U/L,ALB 191 g/L,BUN 4.57 mmol/L,Cr 144 μmol/L;X线报告:右肺下叶挫裂伤,右侧第6、第7肋骨折,骨盆多发骨折。床旁彩超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深度1.4 cm,左侧1.6 cm),腹腔积液(深度1.6 cm)。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初步诊断为严重多发伤:(1)失血性休克,急性循环衰竭;(2)骨盆骨折;(3)泌尿系统损伤;(4)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右侧气胸;(5)右上臂皮肤撕脱伤,右大腿外侧皮肤裂伤,全身多处皮肤挫伤。经过3 h复苏治疗,患者血压、心率较入院时稳定,行CT检查结果:(1)骨盆多发骨折,右侧髂骨及髋臼严重受累,双侧闭孔变形及耻骨联合左移,右侧骶髂关节半脱位;导尿管球囊异位提示尿道损伤;腹腔内大量积液(积血)改变,右侧腹膜后广泛血肿征,膀胱显示不清;(2)右下叶肺挫裂伤及创伤性肺大泡改变,右侧气胸、右肺压缩约30%,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入院5 h后在全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约3 500 mL,距回盲部约20 cm处小肠见长约2 cm裂伤,下腹壁腹膜外出血肿胀明显,腹膜后广泛出血及血肿形成,升结肠及乙状结肠后方广泛血肿,盲肠下方后腹膜处见约3 cm破口,可见大量血液涌出,探查见右侧髂内静脉多处裂伤伴出血;右髂外静脉见3处裂口,分别长约3.5 cm、3 cm及2.5 cm,同时伴有挫伤,活动性出血剧烈,探查膀胱见膀胱底右侧被右耻骨支刺破,挫伤严重并形成约4 cm裂口,右侧耻骨支断裂,予以回肠穿孔修补术,右侧髂外静脉修补,右髂内静脉结扎,膀胱破裂修补,膀胱造瘘术,右耻骨支骨折手法复位固定,腹腔引流术。术后继续ICU复苏,予以输血抗休克、纠正内环境紊乱、抗感染、抑酸、祛痰、抗凝、营养支持等。术后3周再次行确定性修复手术即“前后路联合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予以抗感染、抗凝、营养支持、康复锻炼等治疗。患者2次手术2个月后可坐轮椅活动,2次手术4个月后可下地行走十几米,半年后已可自行行走近1 km。  相似文献   

7.
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可分为A、B、C三型,B型和C型为不稳定型骨折。我院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3例,3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伴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策略。方法本组85例,GCS均〈8分,均伴身体其他部位多处损伤,均需外科处理。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63例(74.1%),去骨瓣减压55例(64.7%),其他损伤均经外科治疗。在治疗中贯彻损伤控制外科原则。结果存活48例(56.5%),死亡37例(43.5%)。33例出院后6个月行GOS评分,显示恢复良好6例(18.2%),中度残废14例(42.4%),重度残废13例(39.4%)。结论应用损伤控制外科原则处理多发伤伴重型颅脑伤有助于提高其生存率,对颅脑损伤的积极治疗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等因素引起的严重多发伤越来越多,严重多发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失血量大,创伤性休克发生率高,病死率高[1]。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DC)是为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快捷、简单的手术,能有效控制伤情的进一步恶化,并保留进一步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201-203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DCO)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取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103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观察组行DCO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不同组别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手术总时长、体温恢复时长以及骨痂所用时间四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康复优良率达到8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PTT值、TT值和P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朱力  刘宁  项炜  朱文骏 《淮海医药》2013,31(4):287-289
目的通过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方法和策略,探索在救治严重多发伤的新途径,提高严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在对126例多发伤患者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按照创伤严重评分(ISS)分成2组:严重创伤组(ISS≥16,行分期手术)和一般创伤组(ISS评分<16,行一期确定性手术)。指标监测按照"致死三联症",选择体温(T)、氧饱和度(SaO2)、凝血酶原(PT)、酸碱度(pH)进行对照研究。同时比较了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一般创伤组和严重创伤组的T、SaO2、PT和pH进入复苏期的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严重创伤组经过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救治,四项指标在复苏过程中满意且平稳,亦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损伤控制骨科原则治疗56例骨盆骨折患者,男47例,女9例。年龄1862岁。Tile分型:B型47例,C型9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8例,高处坠落伤16例,重物砸压伤2例。合并伤:四肢骨折18例,脊柱骨折6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23例,会阴撕裂伤4例,腹腔内脏损伤12例,泌尿系统损伤5例,颅脑损伤21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262岁。Tile分型:B型47例,C型9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8例,高处坠落伤16例,重物砸压伤2例。合并伤:四肢骨折18例,脊柱骨折6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23例,会阴撕裂伤4例,腹腔内脏损伤12例,泌尿系统损伤5例,颅脑损伤21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246分。结果:本组死亡2例,主要因持续重度休克未获纠正且合并凝血障碍,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共发生并发症8例,急性脂肪栓塞综合征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腹部切口感染3例,骨盆外支架钉道感染1例。其余46例经过早期、快速、暂时的骨折稳定及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患者状态平稳后,进行确定性手术等措施后痊愈。本组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6分。结果:本组死亡2例,主要因持续重度休克未获纠正且合并凝血障碍,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共发生并发症8例,急性脂肪栓塞综合征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腹部切口感染3例,骨盆外支架钉道感染1例。其余46例经过早期、快速、暂时的骨折稳定及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患者状态平稳后,进行确定性手术等措施后痊愈。本组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术后采用Matta和Saucedo的标准评定,54例患者的骨盆复位情况为优46例,良4例,可4例。结论:按照损伤控制骨科原则救治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整体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权威 《中国医药指南》2014,(18):238-239
目的研究骨科损伤控制在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骨科损伤控制对15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用骨盆带对骨盆受伤位置进行固定,后进行内固定手术,先对四肢骨折处做内固定手术,再对骨盆骨折处做内固定手术。结果 15例患者均治疗成功,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并且恢复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使用骨科损伤控制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应该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地震致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汶川地震致骨盆骨折救治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28例地震致骨盆骨折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救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患者一期行抗休克治疗及骨盆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二期进入ICU复苏治疗,经ICU复苏后,如骨折不稳定再三期进行骨盆的确定性骨折固定手术及合并伤确定性手术。结果经过损伤控制的分期处理,本组28例患者全部存活,经3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骨折固定好,疗效满意。结论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应用于骨盆骨折救治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立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833-1834
骨盆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救治难度大致残率高,因此在创伤外科领域一直以来都对骨盆合并多发伤的治疗保持高度关注。对收治的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42例临床救治方法及围手术期观察护理工作进行了回溯式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唐传其  陈海  蔡文 《河北医药》2004,26(1):82-83
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损伤多由强大的外伤如撞击、重物压砸、挤压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所致,不仅损伤严重,而且病情复杂,若处理不及时,常危及病人生命安全。近年来由于交通发达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事故也随着增多。我院自1994年至2002年12月共收治伴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损伤病人5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救治原则和处理。方法采集本科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人院的169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研究,并对其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依照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恢复良好65例(38.5%),轻残48例(28.4%),重残21例(12.4%),植物生存5例(3.0%),死亡30例(17.8%)。结论合理救治程序至关重要,重视院前急救和术后综合治疗,强调先重后轻,先开放后闭合的救治原则。早诊断早治疗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效果,同时是减少致残率及降低死亡率的最佳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应早期诊断,及时抢救,避免漏诊和误诊,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以及专科治疗配合ICU监护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市灵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治疗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情况,对救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73例患者中GOS分级良好26例(35.6%),中残17例(23.3%),重残14例(19.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救治的方法。方法统计2年来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例数、表现,对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6例,治愈16例,伤残10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6例。讨论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手术顺序进行探讨,首先避免漏诊、误诊,抗休克仍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