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预防与治疗干预措施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依据干预措施分为常规预防干预与利巴韦林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综合预防干预与西瓜霜喷剂治疗组(观察组),各6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发热、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采取综合预防与治疗干预疗效确切,可促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患儿家长满意度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20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快速缓解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54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中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2±0.36)、(2.63±0.51)、(5.49±0.36)、(4.12±0.27)d,均短于对照组的(3.21±0.51)、(3.83±1.24)、(6.51±0.52)、(5.87±0.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8%,高于对照组的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1.85%,高于对照组的7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症状消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66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mg/kg/d,分3次服用,疗程为5~7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5~7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良好,能加快疱疹消退、缩短病程,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黄宏伟 《海峡药学》2012,(11):167-168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小儿手足口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退烧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烧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患者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方法将住院的134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疱疹消退情况。伴有发热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照组26例,观察退热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疱疹消退快、退热快的特点。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患者具有明显的退疹、退热作用。且具有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分别静脉给予炎琥宁注射液5~10mg/(kg·d)和利巴韦林10~15mg/(kg·d),疗程7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变态反应、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致热原样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于传染科就诊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记录两组患儿的发热、呕吐、嗜睡、肢体抖动、住院时间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呕吐、嗜睡、肢体抖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中与治疗后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纳络酮治疗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患儿疗效较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治疗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方法:重型HFMD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激素组和非激素组各60例,非激素组给予常规治疗,激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2mg·kg-1·d-1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痉时间、住院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结果:激素组患儿发热、抽搐、疱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治疗基础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型手足口病HFM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蒲地蓝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手足口病患儿2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与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5mg/(kg·d),脾氨肽1支/d,连用7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2%高于对照组的8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消退时间包括发热、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能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均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治疗。比较两组在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手足臀部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等方面的变化和差异。结果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手足臀部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腺肽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皮下/肌肉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血液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流涎改善时间、食欲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IgM、hs-CRP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IgA、IgG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临床应用胸腺肽α1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1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治疗给药情况分为利巴韦林组、干扰素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利巴韦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0mg/(kg·d);干扰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肉注射干扰素α1b 0.5μg/(kg·d),疗程均为7d。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效果、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和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巴韦林组和干扰素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扰素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利巴韦林组和干扰素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和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干扰素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和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利巴韦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干扰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30.00%,利巴韦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干扰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干扰素α1在小儿手足口病中较利巴韦林的显著疗效,但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9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儿在抗炎、补液等相同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7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服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及外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安全,见效快,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54.00%(χ2=12.190,P<0.001);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 6.00%,χ2=0.154,P=0.695)。结论 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可有效提高疗效,缩短患儿发热、皮疹等典型重症手足口病症状的消失时间,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儿童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在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皮肤疱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等主要症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病毒唑在手足口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的8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发热及疱疹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及疱疹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炎琥宁联合病毒唑在手足口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值得肯定,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疗效和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舌疱疹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68例患儿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3.5%(P<0.05),同时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我国医学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使用康复新液治疗65例)和对照组(未使用康复新液治疗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添加康复新液治疗,评判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1.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手足臀部皮疹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添加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