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影响CR床边摄影质量的原因。方法:对产生的废片挑出100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减少重照次数,降低废片率。结果:100张废片当中人为因素占41%,技术性因素占50%,其他原因占9%。结论:健全组织结构,通过多种形式业务学习,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加强责任心教育,强化激励和监督机制是减少废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CR胸部床边X线摄影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CR胸部床边摄影的质量,以提高认识.方法 收集经CR系统处理的床边胸片60例,将网象质量评定后分为优、良、中等,肺纹理显示能力分为清晰、模糊、隐约可见、未见四种.根据以上标准对两种方法 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数据行x检验.结果 在CR胸部床边上,(包括心后区肺纹理)能显示清晰、胸壁脂肪线基本能见到,细微结构显示能力高,与传统床边胸片比较x:检验结果 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CR胸部床边摄影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各种评价标准明显优于传统床边胸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床边摄影是对危重病人和不能移动的病人的一项检查,病人的特点是病情严重复杂,不易搬动,需要及时、准确的对病人的病情做出诊断治疗.床边摄影的特点是机器的容量小,没有专门的供电线路. 相似文献
6.
CR系统的应用对床边摄影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床边摄影是对危重病人和不能移动的病人的一项检查 ,病人的特点是病情严重复杂 ,不易搬动 ,需要及时、准确的对病人的病情做出诊断治疗。床边摄影的特点是机器的容量小 ,没有专门的供电线路 相似文献
7.
8.
9.
CR系统 (computed radiography)是近年在计算机数字化影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普通的 X线摄影转换为数字图像,使 X线摄影信息直接进入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及远程医学系统。本文主要就 CR系统的原理,基本组成及影响其图像质量的原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CR系统在床边摄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床边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我科2007年01月至2008年01月床边摄片200例次,利用曝光条件的宽容度,设置最佳参数,利用CR后处理功能对图像优化,并对所摄的照片进行质量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床边CR片均能达到满意的诊断要求,其中甲片142张,占71%,乙片58张,占29%,无废片。结论:CR床边摄片图像质量高,病变显示清晰,诊断准确,能满足了临床工作的需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胸部创伤的地位。方法对我市医院1995~2004年因胸部创伤而采用X线平片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肋骨骨折87例,占87%;肺挫伤18例,创伤性湿肺24例,液气胸27例,气胸20例,肺撕裂伤4例,皮下气肿8例,纵隔气肿4例。结论X线平片检查仍是胸部外伤首选的主要检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胸部创伤的地位。方法对我市医院1995~2004年因胸部创伤而采用X线平片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肋骨骨折87例,占87%;肺挫伤18例,创伤性湿肺24例,液气胸27例,气胸20例,肺撕裂伤4例,皮下气肿8例,纵隔气肿4例。结论X线平片检查仍是胸部外伤首选的主要检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R在床旁摄影的价值和贡献。方法:将我院使用CR系统所照的床旁照片与过去普通屏/片系统的床旁照片各100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R床边片甲级片率提高45%,重照率减少10%,废片率为零。平均曝光量减少30%。结论:CR床边照片较传统床边X线照片相比,在提高影像质量、照片成功率与及降低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R在床旁摄影的价值和贡献。方法:将我院使用CR系统所照的床旁照片与过去普通屏/片系统的床旁照片各100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R床边片甲级片率提高45%,重照率减少10%,废片率为零。平均曝光量减少30%。结论:CR床边照片较传统床边X线照片相比,在提高影像质量、照片成功率与及降低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系统在辅助床旁胸片鉴别胸部片状块影中的价值.方法将呼吸重症监护室行床旁胸片检查并且胸片显示有胸部块影的患者,进一步以振动反应成像系统检查以协助鉴别诊断,患者病情稍稳定后,行CT检查以确定胸部块影的性质,采用Kappa分析不同诊断方法与CT诊断一致性,分别统计单独使用床旁胸片诊断与辅助以振动反应成像系统诊断准确度.结果床旁胸片对于重症病人诊断其kappa值为0.306.振动反应成像系统辅助床旁胸片联合诊断,其kappa值为0.673.结论振动反应成像系统可以增加床旁胸片在诊断胸部块影中准确度,在危重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DR和CR胸部摄影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R和CR胸部摄影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DR和CR胸部摄影各120例患者的胸片资料进行比较。结果:DR胸部摄影,曝光结束后15s获得影像,摄影速度约为60人/h,甲级片115例(95.83%),乙级片5例(4.17%),没有丙级片、废片。CR摄影,需要更换IP板,每块IP板扫描时间1.5 min,摄影速度约为35人/h,甲级片113例(94.17%),乙级片4例(3.33%)、丙级片2例(1.67%)、废片1例(0.83%)。经统计学分析DR组甲片率与C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结论:CR与DR的共同点是将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影像信息,可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为影像诊断中的细节观察、前后对比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通常是指0岁-3岁的小儿,胸部摄影是小儿目前最常见的部位之一,由于婴幼儿身体素质的特殊性,要获得高质量的X线照片,必须在整个成像因素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目前虽然计算机摄影系统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如摄影条件、IP板、噪声、信噪比、后处理技术等影响,尤其针对婴幼儿组织结构薄、密度小、对比度低、清晰度差及小儿不配合等特点,是我们实际工作中全面考虑的问题。探讨婴幼儿胸部CR摄影诸成像因素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婴幼儿胸部摄影CR成像质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