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对原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97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1次/d静滴,连用21d,甘露醇作为基础治疗药物。于治疗第4、10和21d行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肢体功能改变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10和21d治疗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明显缩小(P<0.01),ESS评分较高(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时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缩小和神经功能改善,且安全有效,可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周围水肿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于入组第7、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神经功能改善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第21天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ESS评分在治疗后7、14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醒脑静有益于促进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水肿消退和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出血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入选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组第1、4、12、24d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甘露醇静滴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尼莫地平针10mg/d,缓慢静滴,连用12d,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40mg,3次/d。结果:治疗组第4、12、24d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第12、24d血肿体积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3 0例入选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于入组第 1、4、12、2 4d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甘露醇静滴作为基础治疗 ,治疗组加用尼莫地平针 10mg/d ,缓慢静滴 ,连用 12d ,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 40mg ,3次 /d。结果 :治疗组第 4、12、2 4d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第 12、2 4d血肿体积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尼莫地平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0例入选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组前及住院第4、12、24d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甘露醇静滴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尼莫地平针10mg/d,缓慢静滴,连用12d,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40mg,3次/d.结果 治疗组第12、2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第12、24d血肿体积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尼莫地平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出血量30-50ml的脑出血患者6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4例)和保守治疗组(31例)。手术组行微创血肿引流术。在治疗后第21天时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SSS)评定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在治疗后第21天及第90天时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在第90天时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治疗后第21天时.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S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根据MRS评分和BI评分手术组第90天时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有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及其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水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160mg/d)静滴。入组前、治疗7、21d测定神经功能评分、血肿和水肿体积。结果治疗7d,治疗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及C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1d,治疗组无论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还是C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21d神经功能评分与血肿体积相关性较高(P<0.01),与水肿体积无相关性(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有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水肿和血肿的吸收,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住院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38例和保守治疗组42例.在入院当时及2、4、7、14 d各留取血液标本一次,测定血清中S100蛋白含量.在入院时和7、14、21 d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 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S100含量即有升高,微创组与保守组S100水平均在第2天达到高峰,第4、7、14天时微创组S100水平低于保守组(P<0.05),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能降低ICH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并利于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联合吡拉西坦静滴.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颅内血肿大小变化.结果 经过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血肿吸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能促进脑血肿吸收,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治疗早期脑出血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 )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HIC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PNS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苷)58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62例; 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入组第 1、4、10、17 d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脑出血治疗方法,PNS组先采用常规药物治疗3 d,并于第4 d开始加用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PNS)0.4 g静滴,1次/d,连用14 d,于第10 d和第17 d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PNS组第10、17 d血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 第1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第17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明显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的吸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改善血肿周围缺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改善血肿周围缺血对脑出血血肿和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1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观察血肿、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1)低右、血栓通组第10天血肿体积明显缩小;(2)低右组第4、10、21天水肿体积缩小;(3)ESS/CSS评分与血肿体积显著相关,与水肿体积中度相关;(4)低右组改善治疗后第4、10、21天的ESS/CSS;血栓通组的第21天ESS/CSS改善。结论:低右和血栓通能改善血肿周围缺血、促进血肿吸收、促进水肿的消退,改善临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测量脑血肿和脑水肿带的体积,同时在入院时、发病后30天和90天随访进行ESS评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租患者脑血肿、脑水肿体积明显减小,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可以使用尼莫地平,达到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的吸收和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尼莫地平静脉点滴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尼莫地平50ml(10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共用14天,对照组常规脱水降颅压对症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的颅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结论:尼莫地平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和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尼莫通过急性脑梗死(ACL)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尼莫通治疗组(A组)40例应用尼莫通10mg静滴,每日1次,共14天;低分子右旋糖酐组(B组)40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ml,方法与疗程同A组,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1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血液动力学、心电图、梗死灶体积大小等指标的变化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B组7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周围水肿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入组第1、7、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病灶体积(血肿+水肿带),并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CSS)。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天。结果:治疗组病灶体积、血肿体积和CS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应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后第21天病灶体积由(22.8±6)ml变为(10.9±4)ml,血肿体积由(21±6)ml变为(8±5)ml,CSS由23±8变为8±6,对照组第21天病灶体积由(23.4±7)ml变为(21.9±5)ml,血肿体积由(22±6)ml变为(12±6)ml,CSS由24±7变为1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组织损伤有抗炎、抗渗出及消水肿作用,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促进脑出血患者水肿消退,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改善,并可减少甘露醇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3周后对比2组患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T N F-α、IL-6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后2、3周治疗组血肿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3周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加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和巴曲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48例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低分子肝素组(B组)和巴曲酶组(C组)。3组均静滴丹参和血塞通作为基础治疗;B组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腹壁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10天;C组在入院后第1、3、5天分别加用巴曲酶10Bu、5Bu、5Bu静滴。3组均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B组和C组神经功能ESS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显效率均高于A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或巴曲酶治疗均能有效提高神经功能评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纳洛酮4mg静滴,qd;对照组给予纳洛酮0.8mg静滴,qd,疗程2周.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和血肿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19.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和完全性.方法 将入组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9例,2组在急性期(病程10d以内)治疗相同,10d以后,治疗组应用舒血宁1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qd,15d,其余常规治疗2组相同.结果 用药14d治疗组血肿体积及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1,△P<0.05),30d,90d时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舒血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恢复期安全有效,可促进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76例,应用降纤酶,首剂10u,第2、3日各5u连续静滴3天,然后隔日5u再用2次,总量30u,并与5%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静滴7-10d的34例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研究,两组其余用药大致相同。治疗前后作神经功能评估,观察疗效及血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变化。结果:降纤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具有明显降低血纤维蛋白原、降低红细胞压积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降纤酶治疗脑梗死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致残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