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胚胎学的教学中,早期发育标本多取材于鸡胚,学生无法观察到从受精卵到胚泡的真实标本。为了满足需要,我们制作了家兔受精卵到胚泡变化过程的标本。现将方法介绍于后。一,为使交配成功,预先选择好雌雄家兔。初次交配最适兔龄,雄兔10个月,雌兔8个月,发育良好。雌兔必须在动情期,可见其外阴呈紫红色,肿胀,分泌物多。此外,雌兔在分娩后第1~2天,流产后第3~4天,出现发情,也可进行交配。从交配成功之时算起(交配成功的标志是雄兔自雌兔背上跌倒在地,“咕”叫一声),分别在不同时间,于耳缘静脉注射空气致死孕兔。剖腹取出卵巢、输卵管及子宫。二、在输卵管与子宫交界处剪断,用10mL注射器  相似文献   

2.
瘦素及其受体系统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b)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以明确其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leptin及其受体(Ob-Rb)的表达.结果:leptin在胚泡着床过程中在小鼠子宫内膜也都有表达,各时期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Ob-Rb在胚泡着床过程中在小鼠子宫内膜也都有表达,各时期的表达水平差异(P<0.01),且在孕期第4天表达水平最高,在5到7天仍然维持在一定水平.结论:瘦素及其受体(Ob-Rb)可能在胚泡着床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着床后胚胎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对妊娠大鼠胚泡着床率的影响。[方法]选用妊娠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于妊娠第5天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情况,妊娠第10天计数各组大鼠胚泡着床数。[结果]模型组子宫内膜表面未见明显的胞饮突发育,表现为增生早期的子宫内膜变化,中药中、高剂量组可见发育中的胞饮突,发育形态明显超前于模型组,接近于空白组;模型组胚泡着床数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胚泡着床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临床用量的补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大鼠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的发育,有助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从而最终提高胚泡的着床率。  相似文献   

4.
小资料     
即子经过翰卯管的时间动物1出发点卵在输卵管的时间(天)进入子宫时期 人猴兔仓鼠豚鼠大鼠小鼠 牛 猪 羊排卵排卵交配交配交配交配交配排卵交配交配 3 4 3一4 2。5 43。5一5 3 3一4 4一5 3一412个细胞16个细胞桑橙早期至胚泡后期4一8个细胞4一8个细胞桑根早期至胚饱后期桑褪早期至胚泡后期8一16个细胞3一4个细胞栩子在雄性生班道内的生,力和活动力的时间动物生育力最长时间 (小时)活动力最长时间 (小时)28一4830一3221一22 1448一60 636一48;1261713绵羊蝙蝠28一5030一48 144 135天 96 48 144159天 鼠鼠鼠貂人兔牛 豚大小雪危友明摘集喻乳动…  相似文献   

5.
健胎液对模型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健胎液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于妊娠第4天9∶00利用米非司酮建立胚泡着床障碍小鼠模型,予健胎液进行干预,于妊娠第4天21∶00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胚泡着床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及子宫组织雌二醇、孕酮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子宫ERmRNA、PR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着床率和平均着床胚胎数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中药组子宫内膜的发育与正常组相似;3组血清及子宫组织的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无显著改变;中药组子宫ER mRNA、PR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提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健胎液通过促进子宫内膜发育,调节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组织ER、PR基因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利于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中药改善胚泡着床障碍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微环境的机制。[方法]于妊娠第4天9:00利用米非司嗣建立胚泡着床障碍小鼠模型,予补肾益气中药进行干预,于妊娠第4天21:00处死小鼠,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子宫PR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中药组子宫内膜的发育与正常组相似;中药组子宫内膜腺体、间质、腔上皮细胞PR表达范围和强度及PR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增高,子宫PR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高,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肾益气中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发育,调节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组织PR蛋白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着床微环境,利于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二种凝集素WGA、LCA为探针,通过SDS-PAGE、印迹转移及ABC免疫酶标染色方法,连续观察了着床期间(D5-D9,交配日为D0)兔子宫内膜糖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发现WGA结合41Kd、85Kd,LCA结合45Kd、83Kd糖蛋白在胚泡进入子宫腔,但尚游离时(D5,D6)开始升高,在着床始发的D7天达高峰,胚泡植入后(D7.5,D8)下降,着床完成时(D9)多已消失。其中41KdWGA结合和45KdLCA结合特异性糖蛋白变化尤为突出,其含量在未孕时极微,D7显著增高,着床开始后(D7.5)即迅速下降,且这两条带主要存在于胚泡着床侧。结果表明:着床期间子宫内膜表面糖蛋白有阶段特异性变化,并该变化可能受到胚泡的局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2,3,7,8-四氯苯二噁英对NIH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3,7,8四氯苯二英(TCDD)对NIH小鼠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方法在NIH小鼠妊娠早期的1~8d,胚泡着床前期的1~3d和着床后期的4~8d,经口腔灌服0、2、50和100ng(kg·d)剂量的TCDD,在小鼠妊娠第9天和第18天时观察子宫内的胚胎发育形态。结果50、100ng(kg·d)剂量在妊娠早期1~8d染毒,使多数妊娠小鼠在第9天观察时子宫内胚胎全部丢失;在妊娠1~3d和4~8d染毒,使部分妊娠小鼠胚胎丢失,另外有部分胚胎吸收或发育阻滞。同时发现早期成活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继续死亡,妊娠第18天时,胎鼠出生前成活率下降。结论小鼠妊娠早期染毒,引起小鼠妊娠早期胚胎丢失,着床后胚胎发育异常,出现阻滞和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TEN基因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CR,FQ-PCR)分别检测未孕及孕1、3、4、5、7d(分别记为d0、d1、d3、d4、d5、d7)小鼠子宫内膜PTEN基因mRNA的表达和子宫角注射反义寡核苷酸观察胚泡着床数。结果FQ-PCR测得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PTEN的表达高于未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到妊娠第5天达到最高。子宫角注射PTEN反义寡核苷酸后胚泡着床数明显减少。结论PTEN在妊娠早期子宫内膜持续表达,可能参与了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10.
卵自卵巢排出后,经输卵管输送而至子宫.大多数哺乳类动物卵在输卵管内运行时间为3~4天.在这段时间内,输卵管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学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卵进入输卵管后在一定部位停留.输卵管为配子的生长发育和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并增加了卵受精的机会。待子宫为受精卵准备好充分的着床条件后,即刻让卵适时地进入子宫,后即进入着床过程。输卵管对卵的拾取、卵的动行、精子的迁移获能,卵受精、卵裂和分化以及卵的生长发育,直至着床前形成胚泡的过程全在输卵管内进行.因此阐明输卵管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无论对探寻避孕的新途径,还是研究维持正常的生殖过程都有重要作用,这就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子宫内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 小鼠雌雄合笼后建立小鼠早孕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小鼠正常动情期子宫内膜有一定ICAM1mRNA的表达,着床前后其表达显著升高,并在着床前一天即孕3d达到高峰,着床后逐渐出现下降趋势。结论 ICAM1在胚泡着床前后明显上调,和胚泡着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抗孕-53(双炔失碳酯)对家兔有明显的抗生育效果,在家兔交配后24小时口服抗孕-53 10.5mg/kg,抗着床效果显著,但口服抗孕-53抗着床阈下不同剂量(1.9、2.5和4.4mg/kg)对家兔胚泡着床无明显影响,而能降低胚泡液孕酮和子宫球蛋白量,对胚泡液中雌激素量无影响。对血浆孕酮和雌激素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琳  史常旭 《重庆医学》1999,28(6):468-469
白血病抑制因子(Leudmiainhibitoryfactor,LIF)是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分泌型糖蛋白.LIF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如胚胎于细胞,原始生殖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内皮细胞等。着床是生殖过程的关键步骤,其过程包括正常发育的胚泡脱去透明带,胚泡在子宫内膜的迁移、定位和粘附,胚泡滋养层向子宫内膜的侵入和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反应以及胎儿的免疫保护等。近年的研究表明,LIF与小鼠胚胎植入有密切关系,LIF表达的高峰在妊娠第四天,正好与胚胎着床时间一致,在妊娠第七天,LIF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子宫内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 小鼠雌雄合笼后建立小鼠早孕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小鼠正常动情期子宫内膜有一定ICAM-1mRNA的表达,着床前后其表达显著升高,并在着床前一天即孕3d达到高峰,着床后逐渐出现下降趋势。结论 ICAM-1在胚泡着床前后明显上调,和胚泡着床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convening enzyme,TACE)在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体外着床模型中对胚泡粘附的影响,初步探讨TACE在小鼠生殖中的作用以及其与胚胎着床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孕4d(d4)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胚泡,构建胚泡体外着床模型;通过细胞免疫组化鉴定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运用RT-PCR和细胞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TACE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向体外着床模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TACE抗体,观察对胚泡体外着床的影响,并用细胞免疫化学检测抗体干预后各培养体系中TACE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代培养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生长旺盛,鉴定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对角蛋白抗体有棕黄色阳性表达,对波形蛋白抗体为阴性表达.PCR结果显示TACE mRNA在共培养体系中有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与RT-PCR结果相一致;小鼠胚泡体外共培养具有较高的粘附率,添加TACE抗体后胚泡帖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帖附率(P<0.05),且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胚泡粘附率随之升高,免疫化学检测结果也显示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TACE的表达量随之升高.结论:TACE可能参与了胚泡着床过程,有利于小鼠胚胎粘附、扩展,为胚胎的着床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层粘连蛋白在小鼠胚胎早期发育期间的表达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发育不同阶段早期小鼠胚胎中层粘连蛋白(1aminin,LN)的表达与分布变化,以进一步探讨LN与胚胎细胞分化及着床的关系.方法:取植入前发育不同阶段的单个小鼠胚卵,应用免疫荧光间接法和酶免疫组织化学ABC等方法观察早期胚胎中LN的表达时间、强弱及分布状况.结果:从原核期、Ⅱ细胞期至Ⅷ细胞期胚,卵裂球内均可见LN强免疫荧光或棕色LN阳性反应颗粒,卵裂球外间质中LN则为阴性反应.到桑椹胚期,卵裂球内及间质中同时出现LN阳性反应物质.早期胚泡中LN主要分布在内细胞团,滋养层细胞间质中也有分布.晚期胚泡滋养层细胞内LN表达增强,细胞间质中转为阴性,近内细胞团侧的滋养层与内细胞团处,均表达出LN强阳性反应.结论:早期小鼠胚胎的卵裂球中含有LN;桑椹胚期LN在细胞间质中出现;胚泡侵入子宫内膜期间近内细胞团侧的滋养层细胞及内细胞团中的LN含量增加;小鼠早期胚胎中LN与其发育及粘附着床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大鼠胚泡着床障碍动物模型.方法 将与雄性大鼠交配后的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小剂量组(5 mg/kg)、中剂量组(6 mg/kg)、大剂量组(8 mg/kg),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于妊娠第3天皮下一次性注射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于妊娠第8天观察大鼠胚泡着床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筛选最佳造模剂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着床率和平均着床胚泡数均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组的着床率和平均着床胚泡数低于小剂量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剂量达到8 mg/kg时,胚泡着床被完全抑制.结论 于妊娠第3天皮下注射5 mg/kg的米非司酮,可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以利于对着床机制及生育调控的研究。方法:取妊娠第5天(D5)小鼠,尾静脉注射0.4%台盼蓝(Trypan blue),10min后脱颈处死,取小鼠子宫,用处理的4号针头滑动挤压子宫角。结果:取得的子宫内膜完整,着床点染成蓝色,与着床旁组织区别明显,易于分离。结论: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分离小鼠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为胚泡着床机制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物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生长因子结合受体7(growth factor receptor bound 7,GRB7)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未妊娠及妊娠早期d1~7小鼠子宫内膜GRB7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孕3 d下午8点子宫角注射GRB7反义寡核苷酸,孕7 d观察胚泡着床数较正常组有无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得未妊娠(d0)和妊娠早期(d1~7)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均有GRB7 mRNA表达,并在孕5 d达到峰值;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GRB7蛋白在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基本一致,孕1 d到孕4 d,GRB7蛋白主要表达部位为腔上皮、腺上皮,基质细胞少量表达,孕5 d、孕6 d,GRB7蛋白表达较之前增强,并且在基质细胞开始明显表达,孕5 d最强;孕6 d着床点GRB7蛋白高表达于初级蜕膜区,着床旁GRB7蛋白高表达于基质细胞;子宫角注射GRB7反义寡核苷酸后胚泡着床数较正常组明显减少。结论:GRB7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中呈动态表达,提示它参与了胚胎着床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041 767 小鼠胚泡黏附时子宫内膜Galectin - 1的变化 /潘 卫…∥生殖与避孕 — 2 0 0 4 ,2 4 ( 3) —1 2 9~ 1 34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妊娠d5小鼠胚泡黏附时着床点、着床旁子宫内膜总蛋白 ,以同龄未交配鼠子宫内膜为对照 ,差异蛋白质组学显示PI约 5 1、分子量约 1 5ku的蛋白点在着床点、着床旁子宫内膜表达上调 ,且在着床点更明显。对此蛋白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 ,质谱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量指纹谱 (PMF)。结果 :Mascot∶PMF在SWISS -PROT数据库查询为鼠源性Galectin- 1。RT -PCR结果显示d5孕小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