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刺穴位的组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穴位感受针刺物理刺激,并将信息转换、传递到靶器官的过程是复杂的,无疑与许多信息载体密切相关。外泌体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经一系列调控形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基质的膜性囊泡,笔者认为,外泌体及其运载物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细胞间相互通讯的重要载体,可能在针刺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穴区外泌体是针刺物理信息向化学信息转换的重要交互形式,循环外泌体是针刺发挥网络调节作用的重要运载方式,外泌体结构及运载的信息分子是针刺靶向趋病效应的重要物质基础。前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可调节外泌体释放且与针效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提出外泌体可能在针刺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刺穴位诱导颈椎复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宏亮 《中国针灸》1996,16(11):58-58
针刺穴位诱导颈椎复位笔者自1993年以来,以中医经络脏腑学说和生物力学角度对多种颈椎复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研究,用针刺穴位诱导颈椎复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1颈椎错位的检查颈椎错位可以是一种损伤的结果,也可以是一种病理反射的结果。通常前者多是检查棘突...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见证多端的消化系统疾病,针刺在临床上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胃炎的各种症状,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又是六腑下合穴之一,可调中焦,理脾胃,降逆止呕,故最为常用。且配伍中腕、内庭、内关、关元、章门等穴位效果尤甚。  相似文献   

5.
针刺意外穴位的安全深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机取 5 1具较新鲜成年人尸体 ,男尸 2 1具 ,女尸 30具 ,定穴 ,冰冻后 ,用解剖学断面方法切割成穴位断面标本 ,待自然化冻后 ,测量穴位皮肤浅点至脏器深点间的距离 ,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 ,得到 70个易出现针刺意外穴位的安全深度 ,供针灸临床医生针刺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危险穴位针刺深度与角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严振国  白娟  邵水金  张建华 《中国针灸》2004,24(11):769-772
目的:为临床医生提供安全的进针深度和角度的参考数值.方法:(1)经穴的断层解剖法为先在尸体上标经定穴,经-20~-30 ℃冰冻,再通过穴位作多种断面,以反映在各种角度、深度、范围进针时所涉及的断面解剖结构.(2)经穴的层次解剖法为先在尸体上选穴定位,在穴位处用钢针刺入或刺染,再逐层解剖,以反映穴位区的解剖结构.结果:得到头颈部、胸腹部和腰背部常用危险穴位针刺的安全深度和危险深度的范围,以及部分危险穴位进针的方向和角度.  相似文献   

8.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不能及时排除体外而致膀胱充盈膨胀的证候。临床表现为下腹满闷胀痛、尿意窘迫、欲尿不出、辗转不安等。通常应用热敷、诱导排尿法,如无效则施行导尿术,因导尿易致尿路感染,患者多不乐意接受。我院1999年4月-2003年3月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尿潴留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疼痛严重的额面部疾病。二百多年来,各国医学界不断探索本病的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神经封闭、射频和各种手术治疗等均有一定疗效,但没有一种疗效持久又令人满意的疗法。自1991年以来,我们用针刺加穴位注射的方法,采用局部与远端配合取穴...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1]。《内经》曾明确指出此病为中、上二焦病。根据其种类可以分为:单纯性呃逆、大病呃逆、顽固性呃逆、药源性呃逆、神经性呃逆等。笔者近年来,用针刺穴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皆为男性患者,其中顽固性8例、大病呃逆6例、单纯性4例、药源性2例;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30岁;病程最长的4年、最短的15天;有明显诱因的15例、无明显诱因的5例。2治疗方法2.1针刺治疗穴位以膈俞、翳风、攒竹穴为主,再辅以相应的穴位。胃源性疾病引起的配中脘、足三里、合谷;心源性疾病引起的配内关、神门;情志不舒的配太冲、内关;发病年限较长的配足三里、三阴交。具体操作:嘱患者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不锈钢毫针,以快速手法进针,进针约1~3寸,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不加电针,给予强剌激,每10 m in行针1次;治疗时让病人深呼吸3~5次,留针30 m in;每日1次,一般针3~5次即可痊愈。2.2穴位注射选用药物:维生素B1注射液、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有过敏史者忌用)。选穴: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方法:用5 m 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维...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孙丽丽  王欣  张丰聪 《中医杂志》2012,53(12):1051-1054
目的 总结现代文献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1979-2011年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频数、百分数对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穴位、所用穴的十四经分布及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特定穴应用情况及处方用穴特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纳入文献192篇,用穴112个.常用穴位为神门、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太冲;使用穴位数较多的经脉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分部取穴主要以头颈部和下肢为主;特定穴选用最多的是五输穴,其次是原穴和背俞穴;以多穴处方为主,双穴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并注重头部选穴.结论 现代针灸治疗失眠取穴注重循经取穴及特定穴的选用,取穴部位多集中在头颈部和下肢,并结合中医理论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体针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200例、体针组100例,分别采用头体针及体针治疗,1次/d,连续治疗30次。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结果:头体针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明显改善,优于体针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刺穴位(体针)的基础上配合头针治疗面神经麻痹比单纯体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选穴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近25年来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诸家虽施术方法不尽相同,但选穴组方有较强的规律性。结果:共选用腧穴49个,取穴以胃经、脾经、肾经、肝经、心包经穴位为主,主要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间使、水突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针联合激光穴位照射及热淋清治疗慢性细菌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在常规服用热淋清的基础上采用耳针联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对照组80例常规服用热淋清治疗,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中段尿培养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0%,对照组为77.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月,中段尿培养致病菌生长菌落计数值2组均有升高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联合激光穴位照射及热淋清治疗慢性细菌性膀胱炎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黄广鹏 《河南中医》2022,42(3):458-461
目的:观察分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试验组给予分期配穴针刺治疗.结果:试验组吞咽疗效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试验组高...  相似文献   

16.
薛媛  付玮  杨继若  卢荣 《西部中医药》2013,(12):107-109
目的:观察头电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44例,观察组主要以焦氏头针区为主,参考靳三针,结合电针治疗;体针组主要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52%,对照组为82.6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7采用头电针治疗中风效果显著,且具有取穴少而精、方便实用、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脐内环针刺治疗对失眠症的焦虑、抑郁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心理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为评定标准,并以西药安定片治疗为对照组,观察针刺脐内环针刺治疗对失眠症心理量表的影响。结果:1脐内环针与安定片两组有相当的改善原发性失眠HAMILTON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的临床评分疗效;2二者有相当的改善原发性失眠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的作用;3在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总评分比较上,虽然治疗前、治疗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脐内环针刺组不及安定片组。结论:壮医脐内环针刺有较肯定的改善失眠症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评分的作用,但在睡眠质量指数上不及安定片的稳定作用,提示临床上也宜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以脐内环为基础的失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发作期针刺镇痛方案优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偏头痛发作期针刺镇痛方案进行优选,指导偏头痛针灸临床决策。方法:以76例发作期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治疗方案根据L9(34)正交表对体穴组合(A)、毫针及电针疗法(B)、耳穴疗法(C)、放血疗法(D)4因素及其各自不同的3水平设计实施。试验过程中同时应用了随机(分层随机、中心随机)和盲法(评价者盲)的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量头痛强度,根据治疗前及治疗后10min、20min、30min、1h、2h、3h、4h、5h、6h、12h、24h共计12个时点的VAS值变化情况,对不同针刺方案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针刺后24h内,4因素对缓解头痛强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体穴组合(A)>毫针及电针疗法(B)>放血疗法(D)>耳穴疗法(C)。由正交推导出来的不同时点最佳针刺镇痛方案中,少阳经局部加远端取穴进行毫针刺的疗效最稳定,可作为基础镇痛方案;耳穴电针有助于提高即刻镇痛效果;太阳紫脉加阿是穴放血可巩固镇痛效果。结论:偏头痛发作期最佳针刺镇痛方案为少阳经为主局部加远端取穴进行毫针刺,同时配合耳穴电针以及太阳紫脉和阿是穴放血。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20-423
目的 :总结近15年来针灸治疗荨麻疹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0~2015年有关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相关文献,对其中的选穴、配穴以及归经进行了统计、归纳和分析,并对其中规律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共涉及14条经脉以及1个奇穴,每条经脉的选穴比例以大肠经最高,其次为任脉、脾经、膀胱经;涉及主穴35个,配穴20个,主穴使用频次前5位为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配穴使用频次前5位为足三里、合谷、曲池、大椎、三阴交,主配穴总频次前5位为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结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阴脾经为最常选用经络,曲池穴与血海穴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临床一般遵循辨证取穴、循经取穴及使用特定穴。  相似文献   

20.
As a physical stimulation of the body surface, the process of transmitting acupuncture information from acupoints to target organs through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is complex, and network regulation is the most basic mode of acupuncture. Exosomes are membrane vesicles formed by various types of cells and secreted to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through a series of regulation. We speculate that exosomes and their carriers, as important carriers of communication among neurons, endocrine cells, and immune cell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cupunctur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xosome in the acupoint area is an important interactive form of transformation from physical information to chemical information. Circulating exosome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delivery for acupunctur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twork regulation. The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molecules of exosomes are the important material bases for acupuncture effect. Through experimental research, it was found that acupuncture can regulate the release of exosome and may have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acupuncture effect. Therefore, exosom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cupunctur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new way of acupunctur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