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 0 3 0 4~ 0 6,我们参与了保定市 3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以下简称“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了初步成果 ,全部轻型患者及绝大多数危重患者痊愈出院。我们对“非典”的初步认识和临床治疗体会如下。1 病因病机和发病特点1 .1 病因 本次流行的“非典” ,其病因是疫疠之毒 ,或称“戾气”、“疠气”、“杂气”。根据吴又可《瘟疫论》“盖当其特适 ,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 ,专发为某病”的论述 ,可判断该病病因是一种专犯肺脏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疠之气。1 .2 病机 专犯肺脏的疫疠之气 ,其病性属阳邪、热邪、毒邪…  相似文献   

2.
认为广东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以热毒为基本属性的疫疠之气所致,从发病季节及病邪性质看,可归属于温邪为主的疫疠范畴,可称之为"风温""温热疫".基于对广东地区新冠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肺炎1号方的组方思路与在清热解毒、透邪清宣及止咳化痰的同时使用益气养阴的理论创新点,为积极开展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及...  相似文献   

3.
燕少恒  郭建博 《河北中医》2012,34(11):1709-1710
"六淫"作为中医外感病因的重要概念,其中"风、寒、暑、湿、火"论者代不乏人,但自《内经》以后却鲜见关于燥邪的相关论述,直至金·刘完素于《内经》"病机十九条"外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清·喻昌"秋燥论"指出"春分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燥邪作为独立致病因素在发病中的地位才又逐渐被重视起来.近代以来,论燥者多偏于对燥证治法方药的研究,鲜见有关燥邪的系统论述.我们不揣固陋,对燥邪的属性、致病特点等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完素燥论阐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洁 《中医杂志》2004,45(10):723-725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专注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对于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亦有精深的论述和详尽的阐发.他不仅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五气皆备,独燥缺如的情况下,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而且对燥病的病因、病证及其类型、治疗用药等诸多方面很有见地,蹊径独辟.特别是在《素问》"燥者濡之"、"燥者润之"的治疗思想指导下, 扩大了燥病的致病范围和治疗途径, 形成了证治一体, 从多途径、多角度探讨燥邪及它邪相兼为病的辨治体系, 为当今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5.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中医病因特征、病邪属性、病机特点,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检索中国知网(CNKI)与万方数据库中与COVID-19中医药相关的临床研究,理论探讨,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等相关文献,对其中的病因病机、理论认识、临床症状体征、辨证分型、用药规律等,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目前中医界对COVID-19的病因共识是感受"疫气",但在病邪属性方面则有寒、热之争或寒热混杂的认识,病邪有湿、毒、燥、火(热)、风、秽浊、郁等不同,对病机认识有湿、寒、热、毒、瘀、痰、滞、结、燥、秽浊、虚、闭、脱、喘等多样。将病因病机混论,寒热、燥湿等矛盾病邪或病机共融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理论体系的逻辑性,也不符合中医对外感病的病因、病机、病证分层认识与辨证的思维特点。治疗用药的主线是宣肺、清热、化湿、化痰、芳香辟秽,麻杏石甘汤为核心处方,辛温药主要是芳香、化湿、化痰、健脾之品,并不是温阳散寒之品,而且均为寒热并用,提示病因病机的复杂性。COVID-19属中医疫病(瘟疫)范畴,病因为"疫气",该疫气除具有"毒、秽浊"的基本属性之外,同时具有"湿、热、风"邪的特征;疾病过程中还产生了"痰、瘀、积滞"等次生病邪;病机演变过程以"郁、闭、虚"为特点。COVID-19所感疫气,不论从临床表现、传变规律(各阶段的辨证分型)、用药配伍等方面来看,病性属热的证据更多。  相似文献   

6.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辨燥邪     
自《内经》将燥邪发病特点概括为“燥胜则干”,同时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之后,后世医家便由此从多角度讨论燥邪.笔者借《内经》理论简单归纳燥邪发病特点:分类上有外燥、内燥之分,在病理机制上基本遵循外燥的同气相求以度内燥的伏、溃、发、传理论.  相似文献   

8.
内生“五邪”到底是病因还是病机,各家有不同的看法。《中医基础理论》将它专列一个章节,作为“病机”来论述: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后出现的临床表现。由于病起于内,故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因此,所谓内生“五邪”不是致病因素,而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所产生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9.
古人对蛇串疮的论述较多,其病因病机的论述颇为丰富。针对目前教科书将本病归纳为三型辨证治疗遇到的问题,本人曾经查阅大量古籍,从古籍角度论述了蛇串疮的病因病机,将其归纳为染毒论、火毒炽盛论、三因分治论、毒邪入心论的发病学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毒邪致病贯穿蛇串疮发病的始终,本文从毒邪角度、从古籍角度论述其发病学说。  相似文献   

10.
王玉明  陈瑞 《河南中医》1994,14(5):271-273
笔者认为痞,满,燥,实分别概括了三个承气汤证的病因,病机,病性,证状表现的某一个方面,并不同代提指四组特定的证状表现,也不是概括了三证的四个相应的病机与证表现。笔者指出“燥”概括了三证邪热内盛,伤津化燥,胃肠津亏的共同病因:“实”概括了三证的“有形之邪内结”的共同病性;“痞”概括了三证燥实内结,胃肠气机阻滞,腑气不通的共同病机;“满”概括了三证腹满,不大便的共同证状表现。不能用“燥实证”,“痞满证  相似文献   

11.
研究省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推荐用药复方芩兰口服液对BALB/c小鼠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为中医药临床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该研究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病证的分类,确定在寒湿证小鼠模型基础上感染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形成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病证结合模型,该模型可模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医治疗普通型病证。具体步骤如下:建立寒湿证小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感染HCoV-229E病毒,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寒湿对照组,寒湿感染组(模型组),复方芩兰口服液高(22 mL·kg^-1·d^-1)、低(11 mL·kg^-1·d^-1)剂量组。感染当天给予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第2天解剖取肺组织,计算肺指数及抑制率;提取肺组织核酸,RT-PCR法检测病毒载量;分离血液白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T和B淋巴细胞百分比;提取肺组织蛋白,ELISA法检测IL-6,IL-10,TNF-α及IFN-γ含量;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胃泌素、胃动素含量;组织病理学检测肺组织病变。结果显示,复方芩兰口服液高、低剂量能显著降低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小鼠的肺指数(P<0.01),抑制率分别为59.01%,47.72%;显著降低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小鼠的肺组织病毒载量(P<0.01);显著升高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小鼠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及总B淋巴细胞百分比(P<0.01);显著降低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小鼠的血清胃动素(MTL)含量(P<0.01);显著降低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小鼠肺组织中IL-6,IL-10,TNF-α及IFN-γ含量(P<0.01);明显改善肺组织炎症。复方芩兰口服液对小鼠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有较好的疗效,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病毒复制,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肺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毕明达  封继宏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37-134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因以感受寒湿疫毒戾气为主,病机主要为寒湿疫气闭肺困脾,气机不畅,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胃,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结合传统中医思想,提出"内外统一"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病因为“疫毒”邪气,以燥、热、毒兼湿为病机特点,疑似病例及发病初期的大致病机为燥热伤肺兼湿困于脾。荆门市中医医院专家组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在全面考虑本地区天时气候、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拟定了具有良好预防及疾病早期治疗作用的“十味清瘟汤。”本方集治未病、解疫毒、防传变、保胃气四法于一体,熔伤寒治法与温病治则于一炉,具有益气固表、清泻肺热、燥湿健脾、扶正祛邪之功效,在荆门地区疫情前期发挥了重要的预防和部分治疗作用,面对目前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本方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前期研究中,该实验室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临床分型,建立了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该研究采用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评价热炎宁合剂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支持。将小鼠分为正常组,HCoV-229E感染组,寒湿组,寒湿+HCoV-229E感染组,热炎宁大、小剂量组,其中寒湿组、寒湿+HCoV+229E感染组、热炎宁2个剂量组给予寒湿刺激造模7 d,第5天选择HCoV+229E感染组、寒湿+HCoV+229E感染组、热炎宁2个剂量组感染HCoV-229E病毒,感染当天热炎宁给药治疗,给药3 d,第4天取血并解剖取肺组织,计算肺指数和抑制率;流式技术检测外周血液中T和B淋巴细胞百分比;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核酸病毒载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含量以及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IL-10含量。热炎宁合剂能显著降低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小鼠的肺指数(P<0.01);能显著提升模型小鼠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和CD4^+ T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P<0.01);热炎宁小剂量能有效升高总B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P<0.01),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中TNF-α,IFN-γ,IL-6,IL-10含量(P<0.01),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胃动素含量(P<0.01)。热炎宁合剂能较好治疗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其在改善肺部病变,增强小鼠胃肠道功能,提高小鼠自身免疫机能,降低体内细胞因子表达方面均具有明显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梁贻俊教授治疗温热病昏迷有独到见解,疗效卓著。她临证中西相参,将温热病致成昏迷的暑温、湿温等与流脑、乙脑、中毒性痢疾等烈性传染病在诊断、辨证、治疗上有机地结合,注重温热病昏迷的主因,分辨其毒热与痰湿偏盛之不同,以分型论治为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出了清营泄热,凉血散血,清瘟解毒,芳香化湿治疗四法;着重提出使用三宝的经验及急性热病服药的改革。梁师还提出从观察患者的被动反应、肌张力、皮肤色泽、舌脉等判断昏迷的深浅和证候的顺逆,为中医判定昏迷的程度和预后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正光 《河南中医》2011,31(3):240-243
从病因病机、证型研究、辨证论治等方面概述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诊治概况。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其与湿热疫毒有关,但湿热疫毒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制定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面临许多问题;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寻找合适的治疗路径等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非典”与温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典”以发热为主症,具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中医“温疫”范畴。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阐述了温疫学说的发展源流,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探讨温疫的辨治规律。湿热疫主以透达、攻下,拟达原饮化裁;暑燥疫主以清热解毒,拟清疽败毒散化裁。推测此次“非典”属湿热疫的可能性较大,依其病情发展可分早、中、极、恢复4期。中医学宝库蕴藏着丰富的防治温疫的有效经验,运用于“非典”,需作新的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吴有性的“杂气论”和中医的“天人合一”哲学观点是提出内疫病机概念的文献依据;现代医学中与肿瘤发病相关基因的发现、与自身免疫病相关的自身抗体的发现,以及这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是提出内疫病机概念的临床依据。内疫病机认为,人体自身有杂气,健康人体杂气受正气制约,正气一旦亏虚,则可能对杂气失于控制,杂气变逆,甚而作疫,导致疾病。针对内疫病机提出促邪归正治疗原则,即扶正与攻毒并施,促使内生的疫气重新归顺正气,为正气制约,与诱导疗法暗合。  相似文献   

19.
外感之邪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肺卫首先受邪。在外感病初期,肺卫失宣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重在宣通肺卫。外感风寒邪气,寒邪直接损伤卫阳,郁遏肺气,治当辛温解表。外感风热邪气,阳邪郁遏气机,损伤津液,易化燥化火,甚则内陷生变,治当辛凉解表。湿热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初起即表现为卫气同病,治当宣化表里湿热。燥气为病,易伤肺脏、耗津液,与热相合则易化热化火,而成温燥,治宜辛凉甘润。外感热病初起,六淫邪气侵袭肺卫,气机郁滞,进而津停成饮、成痰;气有余便是火,郁滞之气化燥化火,甚则动血。治疗总则为宣通气机,此即"透法"之运用。故在外感热病初起的治疗中,贵在把握气机状态,让肺卫之气宣畅,正气宣布,则邪气潜消。  相似文献   

20.
杨羽君  鄂秀辉  任红微  何毅  周水平 《中草药》2020,51(6):1427-1434
近日所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2003年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均具有广泛的流行性、较强的传染性、较高的致病性,给我国的生产、生活和人民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也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2种疾病分别是由人类高致病性冠状病毒SARS-Co V-2与SARS-CoV感染所致。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诊疗手段,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2种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中医药治疗原则及手段等,提出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及恢复期对于2种疫病治疗的共性及区别,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