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C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8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1例患者因治疗过程中出血多行经腹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修补术。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辅以米非司酮联合甲氨碟呤(MTX),适时清宫,是保守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有效方法,切忌盲目刮宫。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我院 11年间剖宫产时子宫切除临床资料 9例 ,并就其手术指征及如何降低其发生率进行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从 1988年 3月至 1999年 3月我院剖宫产时子宫切除共 9例 ,占同期剖宫产 2 .95‰ ,占同期分娩的0 .74‰。年龄 2 4~ 38岁 ,平均 2 9.7岁。产次 :初产妇 8例 ,再次剖宫产 1例。首次妊娠 1例 (子宫肌瘤剔除后妊娠 ,剖宫产时发现再发多发性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 )。其它均为 3次或 3次以上妊娠。孕周 :1例 35周死胎 (胎盘早剥 ) ,其它均足月产。 1例前置胎盘患者新生儿死亡 ,其它 7例获正常新生儿。子宫切除原因 :胎…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子宫切除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 ,出血量大 ,导致子宫脏器损伤切除。 1997~ 2 0 0 3年我科剖宫产术中 (后 )子宫切除病例 2 5例。为了解剖宫产子宫切除的原因 ,对 2 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5例为 1997年 1月~ 2 0  相似文献   

4.
沈孟荣  孙丽 《河北医学》2012,18(2):155-15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适宜产科处理方式.方法: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孕妇58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以瘢痕子宫为剖宫产指征的再次剖宫产(RCS)孕妇与随机抽取的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孕妇及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58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102例,其中有阴道分娩史者61例,成功阴道分娩56例,没有阴道分娩史孕妇41例,成功阴道分娩31例,再次剖宫产497例.RCS者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较VBNC及VBAC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NC与VBAC者的产时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破裂0例、先兆子宫破裂2例,羊水污染3例,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2例,胎儿功能窘迫1例,产钳助产11例.结论:过分强调子宫破裂的问题而选择再次剖宫产是不必要的,符合试产指征者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安全的,提高阴道分娩质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临床的突出课题。再次妊娠是否剖宫产之焦点在于子宫疤痕破裂的潜在危险 ,带给母婴的危害。现将我院1 983~ 1 988年和 1 994~ 1 999年两个阶段中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 2 1 9例临床处理作回顾性分析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阴道分娩的合理选择。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1 9例 ,其中 1 983~ 1 998年 1 36例 ,1 994~ 1 999年 83例。前 6年 1 36例中再次剖宫产 96例 ,占 70 .59% ,阴道分娩者 40例 ,占2 9.44% 。后 6年 83例,再次剖宫产者 58例 ,占 69.88% ,阴道分娩 2 5例 ,占 30 .1 2 %。2 1 …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产科临床常遇到的问题。我院自 1993年 4月~ 2 0 0 0年 4月收住院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 5 2例 ,其中再次剖宫产术 2 2例 (4 2 .31% ) ,阴道分娩 30例 (5 7.96% ) ,现就其分娩方式的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5 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 ,年龄为 2 5~ 4 0岁 ,平均 30 .5岁 ,再次剖宫产术 2 2例 ,其中有再次剖宫产手术指征的 15例 (其中头盆不称 4例 ,前置胎盘 2例 ,胎儿宫内窘迫 4例 ,臀位 2例 ,过期妊娠羊水过少 2例 ,子宫先兆破裂 1例 ) ,仅以瘢痕子宫为指征的 7例。所有再次剖宫产术患者…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小水囊,米索前列醇序贯用于疤痕子宫引产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中期引产是临床上遇到的较为棘手问题 ,一般主张行小刮宫 ,这对孕妇既增加手术创伤又增加经济负担。我们以米非司酮、小水囊、前列腺素序贯应用于疤痕子宫孕中期引产 8例 ,均取得成功 ,无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8~ 1999年我科共收住 1次剖宫产史、孕中期要求中止妊娠的孕妇 8例 ,年龄 2 4~ 30岁。前次剖宫产方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 ,孕周最小为 16周 ,最大为2 4周 ,剖宫产术后最短为 1年 ,最长为 3年。1 2 术前准备 :除术前常规 :血尿常规、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检查外 ,B超检查子宫下段…  相似文献   

8.
杨爱莲 《广东医学》2002,23(2):212-212
尽管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对抢救产科难以控制的出血和感染有其重要的价值 ,但若对其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和方法掌握不当 ,也可因手术的并发症加重病情 ,增加对患者抢救治疗的困难。现将我科近 1 0年接诊的 4例产科子宫切除术后发生阴道残端出血的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89年 5月至 1 999年 5月 ,因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后并发阴道残端大量出血 4例 ,其中 2例发生在本科 ,2例为外院子宫切除术后转入我科。4例患者均妊娠足月 ,3例经产妇。分娩方式 :例 1因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行剖宫产 ;例 2因妊高征、宫缩乏力行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9例妊娠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孕产史、孕周、既往手术史、此次妊娠距手术间隔时间、子宫破裂的位置、临床处理及母婴结局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9例妊娠合并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切口破裂3例(1例剖宫产切口妊娠并子宫破裂,2例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腹腔镜子宫肌瘤术后瘢痕子宫2例、剖宫产合并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后妊娠1例,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后妊娠1例,双子宫1例,原因不明1例(有刮宫术病史).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7例,无典型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2例.9例均行子宫修补术,产后出血5例,输红细胞4例,无产妇死亡;1例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结局良好,3例为引产及剖宫产切口妊娠,1例新生儿窒息后死亡.结论 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有子宫破裂的风险,应将所有曾接受子宫体部、输卵管手术的患者、子宫畸形、胎盘植入、多次孕产史的无子宫瘢痕孕妇视为发生子宫破裂的高危人群,以便早期识别和处理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10.
疤痕子宫曾经是中期妊娠引产的禁忌症 [1 ]。以往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要行剖宫取胎术 ,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疤痕子宫并非中期妊娠利凡诺引产的禁忌症。本院计划生育科自1992年 1月至 1999年 4月将利凡诺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 ,共 15 3例 ,无一例发生不良并发症 ,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将上述 15 3例作为研究组 ,其中子宫下段剖宫产 113例 ,子宫体部剖宫产 15例 ,不明术式剖宫产 2 5例 ,均为一次剖宫产史。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非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利凡诺引产 15 3例为对照组 ,其中初产妇 6 3例 ,经产妇90例。两组年龄…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4年10月~2006年12月在我科行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应用米索前列醇21例均为育龄妇女,年龄23~31岁,平均26岁,一胎足月妊娠,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2.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初表现为腹壁切口处痛性硬结 ,其大小及疼痛程度与月经关系密切 ,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我院妇科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共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32例 ,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后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32例 ,年龄 2 8~ 4 0岁 ,平均 34岁 ,剖宫产术后原发病时间 ,1年 5例 (15 6 % ) ,2~ 3年 18例(5 6 3% ) ,6年 9例 (2 8 1% ) ,2次剖宫产术 6例(18 8% )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27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瘢痕处妊娠发病率低,但出血等并发症危重,我科27例患者中,大部分采用1-2种或以上的综合治疗,其中24例成功保留子宫,3例经切除子宫后痊愈。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应做到早期诊断,实施个体化治疗,减少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预防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术后加强预防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4.
由于剖宫产率逐年上升 ,瘢痕子宫育龄妇女人数不断增多 ,近年来我所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中期妊娠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所接收要求终止早、中期妊娠合并瘢痕子宫的健康妇女10 3例 ,年龄 2 4~ 2 7岁 ,孕期 5~ 17周 ,全部为剖宫产术后 ,术后均无发热及感染病史。此次妊娠距剖宫产术时间小于 1年者 4 3例 ,1~ 2年者 36例 ,大于 2年者2 4例 ,均无服药禁忌证。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 ,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其中孕…  相似文献   

15.
王丽珊 《中外医疗》2011,30(29):47+49-47,49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疤痕处妊娠(简称子宫切口拯娠)的临床诊治流程。方法追溯2010年至2011年1年内我科收治的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对其辅助检查、诊断、治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5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1例患者因治疗过程中出血难以控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YX)应用或子宫动脉介入是保守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病例资料,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并探讨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13例.结果1例在行清宫术时阴道大量流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行局部包块切除术,其余11例均使用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成功.所有病例均由彩色B超检查提示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结论彩色B超可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用MTX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子宫肌壁问妊娠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我院2009年6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2例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肌壁间妊娠与多次官腔操作、剖宫产以及多次盆腔手术史有关.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是B超、血HCG及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结论 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应引起重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减少病人损失.  相似文献   

18.
133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秀珠  邱玉英 《右江医学》2006,34(6):654-65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剖宫产指征放宽和社会因素介入,首次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各家医院看法不一,本文对133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5月接收剖宫产再孕133人,年龄25至37岁,平均31岁。前次剖宫产有指征的分别是:头盆不称43例、胎儿宫内窘迫32例、骨盆狭窄6例、臀位6例、宫缩乏力(处理无效)4例、前置胎盘5例、胎盘早剥3例、妊高征5例、过期妊娠(引产失败)2例、羊水过少2例。有相对手术指征并选择剖宫产13例,分别是巨大儿3例、珍…  相似文献   

19.
董艾莉 《中外医疗》2011,30(14):110-110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分娩的相关问题。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09年收治的9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共27例,阴道分娩率为28.42%;剖宫产68例。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不是绝对指征,只要明确分娩指征,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20.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自1999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要求终止妊娠合并瘢痕子宫妇女26例,年龄23—28岁,均为剖宫产术后、未经阴分娩的孕妇,妊娠13-16周25例,妊娠28周1例。剖宫产术后2年内妊娠15例,术后2年到5年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