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或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患者组(72例)及男性患者组(17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组和男性组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但女性组≥60岁比例高于男性组(37.5%vs.24.9%,P<0.05)。男性组吸烟比例高于女性组(16.8%vs.2.8%,P<0.05)。两组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无显著差异。主动脉夹层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溃疡、外伤、马方综合征、多发性大动脉炎,两组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24h者比例高于男性组(81.9%vs.68.2%,P<0.05)。临床症状包括胸背部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腹痛、下肢疼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症状构成比例及伴发胸腔积血、肾功能不全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患者表现为突发疼痛比例低于男性患者(73.0%vs.85.4%,P<0.05)。女性组心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者比例高于男性组(11.1%vs.4.0%,33.3%vs.20.2%,均P<0.05)。两组患者中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27.8%vs.8.7%,P<0.05)。住院期间两组各死亡2例,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及药物保守治疗者分别各死亡1例,均考虑夹层破裂死亡。住院期间不同性别组及各组内不同治疗方法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老年者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就诊较晚,需提高警惕,以免延误诊治。对有适应证的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建议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的非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策略。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75例, 179例为主动脉弓部无破口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其中,65例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行升主动脉或近端半主动脉弓置换手术(AAR组),114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TAR组)。记录两组围术期临床数据和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7年,记录生存率和再次手术干预情况,进行生存分析比较。结果:TAR组和AAR组比较,体外循环时间[(208.62±57.82)min vs(114.71±26.22)min]、心脏停灌注时间([95.55±27.92)min vs(77.32±17.89)min]、停循环时间([21.27±7.28)min vs 0 min]、术后有创通气时间([71.86±68.06)min vs(35.86±17.03) min]、重症监护病房时间[(7.33±3.73)d vs(4.46±1.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R组术后血制品的消耗、急性肾损害及一过性脑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9.65%vs 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个月至7年,两组患者的远端血管残余夹层发生率、远期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60岁以上患者的术后30天死亡率(12.50%vs8.70%)、远期全因死亡率(14.29%vs 6.25%)和远期血管病变再干预率(0%vs 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的非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有较高的围术期安全性,远期疗效与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接近,适用于治疗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和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女性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治疗及预后。方法纳入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为临界病变的患者270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10例,根据FFR值决定治疗方案,比较男性与女性临床资料特征、FFR值、PCI比例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女性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比例高于男性,既往心肌梗死、吸烟和饮酒史比例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女性FFR值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5±0.08 vs 0.83±0.08,P=0.036)。男性与女性行PCI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vs 24.5%,P=0.382)。完成临床随访患者262例中,男性156例,发生MACE 7例;女性106例,发生MACE 8例,男性与女性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vs 7.5%,P=0.29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男性与女性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vs 92.5%,P=0.366)。结论临界病变的FFR值有性别差异,女性的FFR值较男性高;FFR指导临界病变治疗的预后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站式"杂交手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期间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20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10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addition EuroSCORE>7%以及Logistics EuroSCORE>6%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vs. 36.0%,P<0.001;74.0%vs. 39.0%,P<0.001)。研究组患者比常规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手术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以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比常规组均明显缩短,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初次停留时间比常规组明显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围术期死亡及术后30 d主要复合不良事件、脑卒中、截瘫、肾功能不全需血液透析辅助治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站式"杂交手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能够缩减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治能力。方法 对6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基线资料、危险因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6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Stanford A型42例(61.76%),Stanford B型26例(38.24%)。相关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59例(86.76%)、吸烟26例(38.24%)、高血脂23例(33.82%),Stanford A型与B型之间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症状有胸部、背部或者腹部疼痛的有61例(89.71%),无明显疼痛的有7例(10.29%),同时主动脉夹层还可见到伴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肠梗阻等相关受累器官的病变症状。Stanford 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分别以胸痛和腹痛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病死率高而且临床表现多样,首诊医生需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女性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2年4月~2011年7月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且年龄≥60岁的Stanford B型AD患者,按性别分为老年男性组(61例)及老年女性组(30例)。年龄分别为(67±5)岁和(66±5)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女性组已知高血压病史比例低于老年男性组,入院首诊高血压病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及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病因构成比并无统计学差异。老年女性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24 h者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P<0.05)。老年女性患者表现为突发疼痛比例低于老年男性患者(P<0.05)。其他患者特征、主要并发症、临床表现、病变情况、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和随访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低,较少表现为突发性疼痛,就诊较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指导A型夹层术中温度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共77例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纳入研究,男性44例,女性3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脑氧监测指导组。分析各组病例术中不同温度管理策略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脑保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监测组体外循环时间[(142.03±30.01)min低于常规组(189.90±66.87)min,P<0.05],降、复温时间[常规组(45.71±6.1)min和(136.32±40.23)min,脑氧监测指导组(30.29±6.29)和(108.5±2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酸和血糖水平为分别(9.95±3.76)vs.(5.58±2.96)mmol/L,(17.78±3.77)vs.(12.91±4.3)mmol/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卒中及需要透析的急性肾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vs.2.7%,10%vs.零)。二次开胸止血发生,医院死亡率、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两组相似(P>0.05)。结论:在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靶向温度降至24~26℃时,用rSO2监测指导降复温速率及灌注流量,患者的CPB时间明显减少,乳酸及血糖增加不明显,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99mTc-DTPA肾动脉显像评价Stanford不同分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左、右侧肾功能及总体肾功能受损程度,帮助临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8日至2019年7月19日,在本院核医学科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48例,评价患者双肾血流灌注、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分肾的GFR,比较Stanford主动脉夹层A型(简称A型)患者和主动脉夹层B型(简称B型)患者之间总肾功能及分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B型患者术后总GFR低于A型患者(67.5 vs.80.6 m L/min,P<0.05),其中以左肾功能受损为著(30.9 vs.40.3 m L/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动态显像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早期评价肾功能有重要价值。主动脉夹层B型患者GFR较A型减低,且左侧肾GFR减低更明显,临床可以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304例,将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253例)与女性组(5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住院期间用药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别显著,男性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女性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的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患者(P<0.05);两者住院期间用药总体类似,男性患者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同样,男性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结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常见,且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而吸烟史和低密度脂蛋白与住院期间急性心力衰竭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需要临床医生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连续收入的老年STEMI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性别分为男性组63例和女性组4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PCI及院内预后情况。结果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发病年龄显著升高[(75.13±7.27)岁vs(69.81±9.16)岁,P<0.01],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62.39±27.34)ml/(min·1.73m2)vs(77.37±26.36)ml/(min·1.73m2),P<0.05)]。女性组典型胸痛比例、LVEF显著低于男性组,而B型钠尿肽、左心室舒张末内径、CRUSADE评分显著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3支病变比例更高(69.2%vs 35.0%,P<0.01),支架直径偏细[(2.81±0.28)mmvs(2.97±0.29)mm,P<0.05];而再灌注治疗后,女性组平均住院天数更长,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反复发作心力衰竭比例显著升高[(10.60±3.61)d vs(7.67±2.44)d,P<0.01;15.6%vs 3.2%,P<0.05;26.7%vs 3.2%,P<0.01]。结论老年女性STEMI患者年龄偏大,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变较重,心功能更差,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增多,且出血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女性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2-04-2010-10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或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患者组(72例)及男性患者组(173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疗效。方法:32例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2组,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4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内科方法治疗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存活出院率。结果:在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治疗组存活出院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vs 25.00%,P0.01)。结论:对老年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可以提高患者存活出院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对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肾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前瞻性收集住院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7例,根据有无OSAHS分为单纯主动脉夹层组92例,OSAHS组65例,OSAHS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OSAHS组34例、中重度OSAHS组31例。抽血检测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β2微球蛋白,并分析其与AHI的相关性。结果 OSAHS组体质量指数、清晨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单纯主动脉夹层组[(27.7±4.6)kg/m2 vs(22.9±3.5)kg/m2,76.9%vs50.0%,P0.05]。OSAHS组血清胱抑素C、尿素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主动脉夹层组[(1.39±0.36)mg/L vs(0.86±0.34)mg/L,P0.01;(5.82±1.32)mmol/L vs(5.16±1.22)mmol/L,P0.05;(2.26±0.67)mg/L vs(1.87±0.45)mg/L,P0.05]。中重度OSAHS组血清胱抑素C、尿素和β2微球蛋白明显高于轻度OSAHS组[(1.43±0.37)mg/L vs(0.93±0.32)mg/L,P0.05;(5.93±1.34)mmol/L vs(5.25±1.26)mmol/L,P0.05;(2.31±0.66)mg/L vs(1.89±0.44)mg/L,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r=0.422,P=0.007)、β2微球蛋白(r=0.287,P=0.027)与AHI呈正相关。结论中重度OSAHS可预测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生存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AMI患者2667例,其中男性2042例(男性组),女性625例(女性组)。女性组按院内生存情况又分为生存组565例,死亡组60例。分析女性组与男性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家族史、临床检查、并发症、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女性组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组(9.6%vs 5.3%,P<0.01),其中接受PCI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未行PCI患者(5.1%vs 25.7%,P<0.01),急诊PCI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择期PCI患者(10.1%vs 2.5%,P<0.01)。女性AMI患者院内预后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红细胞比容、治疗方法、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呈正相关,与年龄、重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肌钙蛋白T峰值、术后肌酐呈负相关(P<0.05,P<0.01)。女性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尿素、肌钙蛋白T峰值、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他汀类药物(P<0.05,P<0.01)。结论临床需更加关注女性发病情况,重视尿素、肌钙蛋白水平及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最优化药物治疗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容积(MPV)与血小板计数(PLT)与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脏科住院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0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75例和死亡组26例;又根据MPV/PLT比值分为1分位组25例(MPV/PLT≤0.046),2分位组25例(0.046MPV/PLT≤0.056),3分位组26例(0.056MPV/PLT≤0.069),4分位组25例(MPV/PLT0.069)。采集患者住院时基线资料及D-二聚体等,观察患者住院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死亡组A型夹层、D-二聚体和MPV/PLT比值明显高于存活组[88.5%vs 38.7%,P=0.000;6374μg/L vs 2049μg/L,P=0.000;0.069±0.024 vs 0.056±0.018,P=0.003],收缩压和PLT明显低于存活组[(127.9±34.2)mm Hg(1mm Hg=0.133kPa)vs(158.2±32.1)mm Hg,P=0.000;(175.5±64.2)×109/L vs(205.4±61.9)×109/L,P=0.039]。不同分位组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4分位组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1、2和3分位组(48.0%vs 16.0%,20.0%,19.2%,P0.05)。结论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MPV/PLT比值升高预示更高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住院期间转归,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4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男7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12.7)岁,发病时间以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非介入手术组(单纯药物治疗457例)和介入手术组(490例)。统计并比较2组院内死亡率。结果:947例患者中,男789例,平均年龄(55.9±12.6)岁,女158例,平均年龄(56.8±11.4)岁。住院死亡40例(4.22%);其中非介入手术组死亡39例;介入手术组死亡1例;非介入手术组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介入手术组(8.53%vs 0.20%,P<0.01)。结论:Stanford B型AAD患者病情急,进展快,死亡风险大,尽早确诊并行适宜的介入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3年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96例,分析不同性别患者临床特点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围术期及3年随访的病死率、再次行腔内修复术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男性组吸烟史、饮酒史均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后背痛、晕厥的发生率低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围术期情况:两组植入支架的数目、长度、近远端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热、术后疼痛、合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率为82.4%。随访期间两组病死率、再次行腔内修复术、新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性别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后临床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临床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A、B两型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并发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本院13年来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105例。结果A型54例(51.4%),B型51例(48.6%)。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低于A型(分别为12%和28%,P<0.05)。A型患者心包积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型(33.3%和13.7%,P<0.05)。心脏压塞的发生率A型高于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型患者一过性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型(分别为47.1%和22.2%,P<0.01)。结论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较A型者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患者组(72例)及男性患者组(173例)。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特征及降压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组和男性组平均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但女性组≥60岁比例高于男性组(37.5%vs.24.9%,P<0.05)。男性组吸烟比例高于女性组(16.8%vs.2.8%,P<0.05)。两组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心功能不全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入院后首次诊断高血压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1级、2级、3级比例及高血压病程无统计学差异。<60岁患者中,女性组入院最高收缩压及入院最高舒张压均低于男性组(均P<0.05);两组入院脉压差,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治疗后平均脉压差低于男性组(P<0.05)。≥60岁患者中,女性组入院最高收缩压,入院脉压差,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平均脉压差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入院最高舒张压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患者多采用联合药物降压,选用静脉用降压药物比例及口服降压药物种类数无统计学差异。女性组降压药物选择的比例依次为CCB、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利尿剂和α1+β受体阻滞剂。结论女性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发病率血压水平逐渐增高,但对疾病的知晓率较低,因此对女性患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血压较难控制的AD患者,需合理选用降压药物,积极控制血压,以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