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非酒精性脂肪肝指除外酒精和其他病因所致的脂肪肝,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的增多,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医理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认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常是主要病因,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肾虚气化不及,其基本病机是痰瘀互结,以此为基础,本病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痰为根本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3.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却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蒙医古籍文献中无“脂肪肝”病名的记载,而仅有脂肪过剩之说,也称为“通拉嘎未消化症”或“精华未消化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脏会出现肝宝如证以及肝渗漏性水臌证。全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NAFLD的发病率约为15%。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NAFLD的患病率可能在下一个10年内会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如今,在临床上蒙西医结合治疗已是新趋向,结合现代医学科技手段和蒙医传统理论,对慢性NAFLD的治疗有了显著疗效。因此,以NAFLD不同时期的临床症状与病因病机为切入点,用蒙医学和现代医学两方面对NAFLD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对比研究,为蒙西医结合分期治疗NAFLD方面提供可借鉴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机,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查阅文献,总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传统认识,结合中医相关理论,探讨该病的根本病机。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根本病机为阳气虚衰,临床可从阳论治。结论:从阳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打破了传统的饮食不节、痰湿阻滞、瘀血内阻、脏腑虚衰的认识,开辟了一条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NAFLD发病率的增高,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中医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安逸少动,情志失调为主要病因,肝失疏泄,脾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浊、瘀血是主要病理因素,但临床研究缺乏统一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影响了对疗效的评价,现就祖国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4个方面,其中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忧思伤脾,或病后虚弱,正气未复,或肝脏失养,气机不畅影响脾之健运;七情失调,肝失疏泄,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精微不布,化为脂膏痰浊沉积于肝;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火旺,蒸熬津液,酿湿生痰;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清浊不分,湿热瘀结,血行不畅,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搏结于肝胆等均可形成脂肪肝.病机为肝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互结为标. 相似文献
8.
作者参阅古今文献,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机特点为"肝郁脾虚、湿热内阻,痰瘀互结",其中脾气亏虚是其病理基础,肝气郁滞是其重要环节,湿热、痰瘀互结是其致病因素并贯彻始终。治疗当以健脾疏肝、清热祛湿、化痰活血为主,健脾益气治其本,调达肝气保证气机通畅,清热祛湿、化痰活血治其标。通过标本兼治可使脏腑得养,肢体得充,病情缓解,诸症转愈。 相似文献
9.
脂肪性肝病(FLD)包括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1],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超过肝湿重5%或组织学上30%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状态。[2]本病自从1958年首次被发现至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顽疾,并成为西方国家肝功异常的首要原因[3]。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4],已达到10%以上[5],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肥胖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明显增加,肝内脂肪沉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加重糖代谢紊乱,形成恶性循环。本文主要从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两方面的发病机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57-58
[目的]观察中药祛脂保肝汤联合辛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非酒精性脂肪肝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予祛脂保肝汤口服,每日1剂,辛伐他汀5mg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54例,辛伐他汀5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2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59%;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祛脂保肝汤联合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及治疗脂肪肝,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台湾高雄地区247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台湾地区NAFLD的临床证型以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肾阳虚衰、脾虚湿蕴、肾阴亏虚、肝郁气滞为主。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NAFLD患者湿邪和脾虚的比例要高于大陆地区,这应当与台湾地区的地理环境及饮食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风险明显增加,NAFLD可能与AF相关。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炎症、纤维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其复杂的相互关系可能是NAFLD和AF的共同病理过程。未来研究应侧重以下方面:第一,目前无直接证据表明NAFLD是否独立损害心房传导,需要未来的研究能够直接针对NAFLD与心脏电生理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第二,现有的研究数据限制了将NAFLD作为AF的直接原因与NAFLD和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作为潜在原因进行区分的能力,未来需要严格的基础实验来阐明具体的病理机制以及高质量的干预试验来确定有效的治疗靶点。第三,积极防治NAFLD应该是减少AF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未来在防治NAFLD药物临床试验中有意识加入影响AF发生的研究内容,以评估其对患者总体风险的防控。第四,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NAFLD预防AF发生的直接研究还较少,未来有待规范化、标准化、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薛博瑜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学术思想。薛教授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病机及辨证治则,指出肝肾亏耗是病机之本,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从治标和治本,从外因和内因等全方位、立体地论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和发展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补益肝肾、疏肝健脾的治疗大法,创制了复方首乌降脂颗粒。其方紧扣治疗大法,使临床疗效大为提高,推动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肝脂灵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0月在本院中医科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护肝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肝脂灵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6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脂灵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具有改善肝功能、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肝功能、血脂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2个月。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脂联素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体征计分均明显降低,血脂明显下降,肝功能明显改善,脂联素水平明显上升,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