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绝经相关症状,属于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王子瑜教授中医临床经验丰富,自拟更年妇康方治疗PMS肝肾阴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潮热汗出、少寐多梦、情绪烦躁等临床症状,是治疗PMS肝肾阴虚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尿道综合征是女性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了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该病的发生发展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1].雌激素替代治疗是防治绝经期相关疾病的主要措施,但具有潜在致癌危险及其他不良反应,使其治疗的顺从性较差,临床应用受到限制[2-3].张永华主任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绝经综合征[1]是指女性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约2/3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月经改变、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等临床症状。中医学中绝经综合征相当于绝经前后诸证,病机以肾虚为本,涉及心肝脾等脏腑。  相似文献   

4.
绝经期综合征在以往被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以及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疾病、症状[1].  相似文献   

5.
陈颖异  钱海墨 《中医杂志》2011,52(2):100-10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心理和代谢失衡所致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候群,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证”范畴。我们认为,本病发病的关键是肾虚精血亏虚,肾阴阳失调,而病机演变特征以心、肝、脾各脏功能失调为主。因此,补肾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临床实践证明,补肾中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举例介绍如下。1围绝经期白塞病徐某某,女,46岁,2006年1月5日初诊。患者于2001年始出现口腔、外阴小溃疡反复发作,每于月经前及经期尤甚,具有周期性特点。曾在上海某医院诊断为“白塞病”。连续以激素治疗2年未效,服用雷公藤导致闭经。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吟  谈勇 《江苏中医药》2005,26(10):78-80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通过收集近10年中医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相关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发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实验研究也证实中医对本病的作用机制包括调节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孙社敏 《国医论坛》2010,25(4):31-32
绝经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群。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85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补肾中药结合情志疗法对绝经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1例绝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30例给予补肾中药治疗,中药加情志治疗组(简称中加情组)25例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情志治疗,西药组26例予激素替代(HRT)治疗,3组疗程均为12周.评价3组综合疗效,观察单项症状改善情况、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综合疗效相当,对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中药组和中加情组效果较明显.对失眠、抑郁、易激动等精神神经症状中加情组疗效较好,对泌尿生殖道症状西药组效果较明显,中药组对绝经综合征患者血清E2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中加情组及中药组治疗绝经综合征,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结论 补肾中药结合情志疗法对绝经综合征有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9.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绝经综合征具有多系统、多样化的特点,绝经综合征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多,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着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在改善绝经期症状,辨证治疗,随症加减,治疗个性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药物灵活,不良反应少,用药依赖性小,体现出中医治疗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退行性改变,雌激素水平低下所导致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报道,在45~50岁90%的妇女均有程度不同的临床表现,并据此引起相关疾病,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最为常见[1],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随着人类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医学课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中医发挥整体恒动、辨证施治的优势,从发病机理、治疗用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此综述如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调查,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妇科门诊且符合疾病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在对专家经验辨证结果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病性类证候要素,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取更年期综合征门诊患者279例,经规范专家经验辨证结果后,提取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7个,其回归模型显示:病性类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与传统中医的认识吻合程度较高,也有个别症状对证候要素的判断意义上存在一定的争议。结论:以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数据基础,借助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分析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与症状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建立基于病症结合模式下以证候要素为核心的证候诊断标准体系的有效途径,如何规避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元共线的敏感性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王小云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神经症状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收集王小云教授多年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神经症状的典型病例,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根据更年期女性情志障碍的特点,以情志相胜法为主体,结合语言开导,创立情志相胜四部曲。结果与结论:该中医情志治疗方案能较好地改善更年期妇女精神神经症状,其经验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分析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归纳现代医学及中医学治疗该病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发展趋势。结果:分型论治、辨证论治、补肾助阳中药的应用,在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具有重要地位。结论:中医药对更年期综合征具有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分型探讨与名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症,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探讨中医对本病临床症状和病因病机的认识,着重从脏腑之间的关系进行辨证分型以及对各位名家用方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围绝经期是一个正常生理阶段,患者精神疗法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境界和精华,也是现代预防医学的最高体现,其基本内容主要涉及"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发病早期则积极干预、治疗,防止疾病加重、传变,并促进疾病的愈合,病情向愈后采取对应措施防止疾病复发。"治未病"理论的精髓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于疾病的防治意义非凡。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临床常见病,因其高发病率和高癌变率,受国内外学者广为关注,降低CAG发病率、预防癌变、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减轻患者精神负担至关重要。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分析CAG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改善广大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同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龟莲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84例以龟莲汤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性激素的水平的变化.结果 龟莲汤能有效的升高患者E2水平,降低FSH、L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龟莲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化瘀方内服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补肾疏肝化瘀方内服联合中药足浴的方法治疗46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7.0%。结论:补肾疏肝化瘀方内服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应激在绝经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作为一种内在应激源,与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诸多外在应激源共同作用,引发身体和心理的一系列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绝经综合征的发生。认识到这一点,对防治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对17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4 497例帕金森综合征住院患者的诊断信息、临床用药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疾病为脑梗死、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肺部感染,其中脑梗塞、高血压病在男性的合并发生率分别达到33.46%,30.05%,女性较此略低。男性合并冠心病者高于女性,女性合并糖尿病和骨病者高于男性。合并疾病发生率随年龄升高,血管性因素占据重要地位。90岁以上老年人最常见的合并病是冠心病、肺部感染,常伴有营养代谢紊乱及急症、危重症。便秘、抑郁及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与帕金森综合征核心症状治疗相关的药物种类约占临床用药20%~30%,其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合并疾病,临床用药与疾病谱吻合。活血化瘀剂高居中药应用频率首位,达到44.52%;通便药占11.66%;清热解毒剂占9.46%。应用频率前20位的中药品种使用率合计达到56.07%,其中12种属于中药注射剂,占60%。研究提示在帕金森综合征诊疗中,合并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应重视本病的血管性因素,中医药更应关注非运动症状的改善,充分发挥中医药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手足口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发病人群等方面知识。手足口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温病"中的"时疫"范畴,多属实证、热证。根据辨证分型和辨病分期相结合的原则,分普通型(卫气同病)、重型(气营两燔)、危重型(邪陷厥阴、内闭外脱)、恢复期(气阴两伤)。着重综述了近年来中医按湿热温病防治该病的具体理法方药,为指导本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中医学对疫疹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切实有效的防治法则,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可达标本兼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之功效,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中西医配合,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传染病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