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梁惠霞  王美容  徐漾漾 《新中医》2015,47(12):151-153
目的:观察中药外用内服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思美泰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孕妇清火丸内服以及肤舒止痒膏外用,2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皮肤瘙痒及预后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1%,对照组为69.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瘙痒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孕周以及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用内服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肤舒止痒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每天外用肤舒止痒膏1次,同时每晚口服西替利嗪10 mg;对照组每天外用温清水淋浴5 m in,同时每晚口服西替利嗪10 mg。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40%和23%,有效率分别为77%和47%,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肤舒止痒膏外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结合清瘀利胆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方法、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ICP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清瘀利胆汤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前,瘙痒评分、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21.63,P>0.05);治疗后,对照组瘙痒评分降低(t=4.10,P<0.05),血清TBA降低(t=6.12,P<0.01);观察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降低(t=3.971.63,P>0.05);治疗后,对照组瘙痒评分降低(t=4.10,P<0.05),血清TBA降低(t=6.12,P<0.01);观察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降低(t=3.976.73,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t=3.266.73,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t=3.264.6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75.71%(χ2=4.20,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孕周长于对照组(t=3.71,P<0.05),经阴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4.52,P<0.05);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χ2=3.694.6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75.71%(χ2=4.20,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孕周长于对照组(t=3.71,P<0.05),经阴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4.52,P<0.05);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χ2=3.697.20,P<0.05或P<0.01),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t=3.87,P<0.05)。除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皮肤症状外,两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结合清瘀利胆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有效消除了患者的瘙痒、黄疸症状,改善了肝功能,恢复了胆汁酸及肝酶的正常水平,保障了围产期母婴安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治疗组自拟止痒汤加减内服、依巴斯汀口服、肤舒止痒膏药浴,对照组用依巴斯汀口服、肤舒止痒膏药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4%、对照组6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好,比单用西药治疗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利胆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片口服。比较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A、TBIL、DBIL)水平,Ribalta评分(瘙痒评分)及妊娠预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及瘙痒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有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新生儿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对于缓解皮肤瘙痒和改善妊娠结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茵黄汤加减辅助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8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茵黄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评分、TBA、TBIL以及ALT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评分、以及TBA、TBIL、ALT水平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瘙痒评分、TBA、TBIL以及ALT值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孕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Apgar评分明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剖宫产的方式明确少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早产、宫内窘迫症以及新生儿窒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后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茵黄汤加减辅助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8例相比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促使了TBA、TBIL、ALT水平恢复正常,保障了妊娠期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45-1446
目的:观察中药三黄止痒散外用治疗手足部角化性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手足角化性湿疹患者84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苦参祛风丸,3次/d,1次1丸,口服,治疗组外用三黄止痒散,对照组外用老鹳草软膏。结果:治疗后第3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为(3.23±3.41)分和(8.11±6.9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为(2.21±1.98)分和(4.16±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47%和76.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止痒散外用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肤舒止痒膏治疗女性外阴瘙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1例外阴瘙痒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B组45例患者采用温清水进行清洗,选择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进行口服,每天5mg,晚间服用即可,A组4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肤舒止痒膏进行外用,将毛巾浸湿,挤出5~10g于毛巾上,在外阴处进行均匀抹擦,5min即可,而后使用温清水做好冲洗,选择柔软干净的毛巾进行擦干。对其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48%显著高于B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为15.22%(7/46),B组复发率为42.22%(1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29,P=0.004),A组患者中出现2例口干症状,1例嗜睡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46),B组患者中出现2例口干症状,4例嗜睡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两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P=0.276)。结论:选择肤舒止痒膏对女性外阴瘙痒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再次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比较2组患者瘙痒持续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瘙痒程度评分、母婴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100.00%)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的瘙痒持续时间、黄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在治疗后的TBA、ALT、AST、TBIL、瘙痒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早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在常规使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有助于改善各类生化指标,缓解孕妇的瘙痒症状,改善母婴结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李广海跌打祛风膏联合舒筋洗药熏洗与西乐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方法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对佛山市中医院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李广海跌打祛风膏联合舒筋洗药熏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共服用6周,进行随访,对比观察李广海跌打祛风膏联合舒筋洗药熏洗与西乐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运用李广海跌打祛风膏联合舒筋洗药熏洗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结论李广海跌打祛风膏联合舒筋洗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A组(36例)单用熊去氧胆酸,对照B组(47例)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茵陈汤,治疗组(54例)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辨证用药。各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自觉瘙痒程度以及血清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的变化情况;随访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评分、出生体重及产妇产后出血量。结果治疗组、对照A组、对照B组治疗后瘙痒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TBA、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降低瘙痒积分和TBA、ALT、AS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A组(P0.05),在降低瘙痒积分和TBA、AL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B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A组比较,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及产妇产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B组比较,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用药联合熊去氧胆酸可以减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相关的生化指标,改善妊娠结局,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轻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2013年8月的84例轻度IC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20mL口服,3次/d,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0.5g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0.5g口服,2次/d。两组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症状、血清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后瘙痒评分、TBA、CG、TBIL、DBIL、ALT、AST 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评分、TBA、CG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TBIL、DBIL、ALT、AST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轻度ICP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方剂联合西医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7月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方剂,两组患者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瘙痒评分(1.04±0.35)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89±0.38),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ST、TBA、ALT、TBiL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妊娠结局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方剂联合西医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渊 《光明中医》2014,(8):1631-1633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经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降压、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及血糖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观察组(97.50%)(P〈0.05);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口干、头痛、肢体麻木、口唇紫暗及便秘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为1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参芪泻白散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病人。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治疗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入参芪泻白散,治疗期3个月,然后观察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变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变化及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改变。结果:中医治疗组改善率为82.2%,对照治疗组改善率为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相关各项指标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和焦虑量表指标在两组比较,抑郁未见明显差异,焦虑量表指标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参芪泻白散结合化疗的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改善临床证候、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缓患者焦虑状况的优势,有利于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抗胆瘀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家  谢穗  章一涓  方庆云  凤林 《中医杂志》2002,43(12):919-920
目的:观察抗胆瘀汤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胆酸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生产的ICP孕妇,治疗组220例口服抗胆瘀汤,另设对照组76例,采用西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对照组为6.8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汁酸(TBA)或血甘胆酸(CG)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抗胆瘀汤对ICP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降低剖宫产率、早产率、增加新生儿体质量方面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香芍止痛丸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病机,研究中药的防治机理,寻求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防治新药.方法:将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儿科门诊的12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医辨证为寒凝气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香芍止痛丸,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观察用药前后患儿主要症状、体征、发作次数、腹痛程度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香芍止痛丸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有效药物,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音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旭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4,(11):1653-165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组采用安宫黄体酮与中药方剂。结果:对照组子宫出血彻底消失时间为(5.82±1.36)d,治疗组子宫出血彻底消失时间为(3.17±0.85)d,对照组药物治疗总时间为(10.74±1.72)d,治疗组药物治疗总时间为(7.31±1.48)d,治疗组子宫出血表现彻底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lt;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9.5%,治疗组有效率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lt;0.05)。治疗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1例,采用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21例,单纯FOLFOX4方案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以及毒副反应。结果近期有效率研究组为47.6%,对照组为35.0%,两组有效率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受益率为85.7%。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降低、神经毒性、乏力等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方对晚期结直肠癌FOL-FOX4方案化疗有增加近期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