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IL-6、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50例)及开腹切除术组(OC组,50例),均于术前1d及术后24h、48h、72h抽取肘静脉血2ml,分离血清检测C反应蛋白、IL-6、TNF-α含量。结果术后24h、48h、72h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IL-6、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24h、48h、72hLC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OC组(P〈0.01);术后72hLC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恢复到术前Id水平(P〉0.05),且下降的幅度较快(P〈0.01)。结论经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均可引起血清C反应蛋白、IL-6、TNF-α含量升高。LC与OC相比较,LC对于术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的康复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贵军  翟瑜  杨月卿  杜权  苏力  曹月敏 《河北医药》2005,27(10):727-728
目的 对比研究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康复情况(OC),为老年人胆囊切除术式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60岁以上有胆囊切除适应证且耐受全麻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LC组及OC组,每组6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最大摄氧量(踏车试验),腹肌功能恢复(直腿抬高试验、仰卧起坐)等康复指标。结果 术后围手术期指标以及康复指标,LC组均优于OC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2周康复指标,LC组均恢复术前水平,P>0.05;OC组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0.01。结论 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康复优于开腹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 0月~2005年12月间本院老年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结果96例患者中,接受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1例,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45例.LC组有6例实施中转开腹,其中胆总管损伤1患者例,胆囊动脉撕脱出血2例,炎症导致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解剖不清3例.OC组术后并发4例呼吸道感染,5例切口感染,2例低血糖,1例心肌缺血.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设备的进步以及加强对围手术期的处理,老年并存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再是LC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LC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OC组各55例,LC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O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OC组的18.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较O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良性胆囊疾病治疗的一种经典术式,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 (OC)与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比较。分析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强效镇痛 ,放置腹腔引流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LC)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急诊 (OC)组。结论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只有时机得当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6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n=105)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n=60)。对比研究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技巧进行探讨。结果 LC组无中转开腹,2例术后第2天出现胆漏,给予负压引流治愈,其余103例痊愈出院;OC组中1例术后第2天出现腹腔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处理中,完善术前检查,重视术中胆道造影,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弄清"三管一壶腹"是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减少并发症及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与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比较。分析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强效镇痛,放置腹腔引流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LC)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急诊(OC)组。结论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有时机得当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种术式对肝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选择单纯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5例,术前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分为LC组(20例)和OC组(2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等指标。结果: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ALT,AST和TBIL均明显增高,两组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指标在术后第3天开始下降,至术后第5天达正常水平,γ-GT,AKP和DBIL均无显著变化。结论:LC与OC对肝功能均有影响,但仅为一过性现象,不影响患者恢复,两者对肝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亚急性期胆囊炎进行对比,探讨LC治疗亚急性期胆囊炎的安全性.方法 对亚急性期胆囊炎LC术178例及OC术215例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LC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大于OC术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OC术组.LC术组术中损伤胆管比例小于OC术组,两者在胆漏和胆囊窝积液比例无明显差异,LC术组的穿刺口感染率高于OC术组的切口感染率.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方法,亚急性期胆囊炎的LC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各75例.于术前1d,术后第1、2、3天进行外周血细胞分析,并观察2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白细胞数量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第1、2、3天白细胞均低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短于O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C组,切口小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抗生素应用、下床活动、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发生并发症5例(6.7%),OC组为14例(1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OC相比,LC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但应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斜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利弊。方法 对 53 4例小斜切口胆囊切除术 (MC)和 2 2 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作对照分析。结果 小斜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皆有创伤小、恢复早的特点 ,但是小斜切口胆囊切除术则有直视近距、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 ,无需昂贵的手术器械等优点。结论 微创手术是 2 1世纪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小斜切口胆囊切除术可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着器械的不断改善 ,操作的进一步娴熟 ,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9年3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156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78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口出血、切口感染、胆漏、胆总管损伤、恶心呕吐及胆囊动脉出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5.1%、26.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两种手术术式机临床疗效,探讨LC的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因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需要施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LC组、OC组,LC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置引流例数等均较0C组患者减少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组切口大小明显长于LC组,P〈0.05。LC组术后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用止痛药及并发症例数等均较OC组患者减少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并发症较O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6年4月肝胆外科收治的40例符合保胆取石手术适应证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同期行微创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消化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27,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9,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5);观察组远期胃肠道消化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结论:在符合手术指证的情况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胆汁泄露、胆囊出血以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能够降低远期消化系统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一期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2012年7月进行腹腔镜下同期胆囊加阑尾切除术的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遵循外科原则,合理应用手术技巧,腹腔镜一期胆囊切除术联合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维刚 《中国医药》2009,4(10):781-78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具有手术指征需行胆囊切除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14例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115例,分别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7±0.2)enl、(57.5±8.8)min、(33.7±12.0)ml、(14.7±5.0)h、(3.8±0.7)d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7.0±1.1)cm、(82.8±11.9)min、(85.6±20.0)ml、(48.2±9.6)h、(7.4±0.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少、可减少对机体的创伤,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但要注意避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切口等微创胆囊切除术与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2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胆囊切除的患者1235例,其中52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式,212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499例患者用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比较这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使用镇痛剂情况、术后体温变化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天数等。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能更好的恢复患者个方面的功能,差异显著(P〈0.01)。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更好的恢复患者的功能,差异明显(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患者恢复情况最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普通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患者恢复也较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9.64±10.12)min、切口长度为(3.28±0.46)em、住院时间为(4.37±2.73)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59.62±11.37)min、(7.24±1.62)em、(9.82±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6.18±10.9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8.24±11.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j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作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0.
微创小切口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志伟  范岭 《河北医药》2009,31(6):666-667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需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疾病患者175例,分别按照各自的适应证行腹腔镜手术94例,行小切口手术81例。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少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P〈0.05),但是总花费高于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P〈0.05)。结论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法,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