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淑云  杨芳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706-2707
目的:探讨无症状型冠心病临床漏诊、观察与治疗.无症状冠心病是无临床症状的隐匿型冠心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时以上感症状为临床表现,易被临床忽视.退热、抗感染治疗对咽痛、咽干、发热中毒症状控制较快,对因上感机体代谢增强而使原有隐匿型冠心病心脏负担加重以及氧耗增加,心肌缺血加重的缺血性临床症状,头晕、全身不适、四肢无力、多汗(与上感共有)症状很难控制.在治疗观察中进行必要的相关检查(心电图、血脂)证实有心肌缺血存在,在抗感染基础上选用抗血小板,营养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循环治疗,结果显示,心肌缺血与上感共有症状很快控制而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症状型冠心病临床漏诊、观察与治疗。无症状冠心病是无临床症状的隐匿型冠心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时以上感症状为临床表现,易被临床忽视。退热、抗感染治疗对咽痛、咽干、发热中毒症状控制较快,对因上感机体代谢增强而使原有隐匿型冠心病心脏负担加重以及氧耗增加,心肌缺血加重的缺血性临床症状,头晕、全身不适、四肢无力、多汗(与上感共有)症状很难控制。在治疗观察中进行必要的相关检查(心电图、血脂)证实有心肌缺血存在,在抗感染基础上选用抗血小板,营养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循环治疗,结果显示,心肌缺血与上感共有症状很快控制而康复。  相似文献   

3.
陈思争  于山 《中外医疗》2015,(3):181-182
目的: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采用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54例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与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 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阳性率为75.9%,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采取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具备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简便、无创、经济以及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黄芪生脉散加味治疗无症状型冠心病疗效。方法120例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黄芪生脉散加味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口服,每日3次。共治疗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复查心电图及血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黄芪生脉散加味应用4周后,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65%,经统计学处理(P<0.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不但使心电图ST-T明显改善,而且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论(1)黄芪生脉散加味。以黄芪、党参补益心睥之气,麦冬、五味子滋养心肾之阴,丹参、葛根活血通脉,诸药相伍。使精充气,阴血盛,五脏之气安和,心脉通畅,其病遂愈。(2)黄芪生脉散加味还能明显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5.
方胜 《中国医药导报》2009,6(4):151-151,154
目的:比较不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冠心病(CHD)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作是否存在差异,探讨SMI的发生与冠脉不同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C)记录,分析CHD患者缺血性ST段的发作阵次、发作时的心率、ST段下移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及狭窄程度的加重,SMI发生率升高,但SMI的持续时间及ST段下移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发作时的心率在单支与双支、三支之间、狭窄轻度与中、重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双支与三支、狭窄中度与重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病变程度的SMI多发在白天,但各支数、狭窄程度间SMI的发生率,在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SMI的发生率及发作时的心率有关,对缺血程度、持续时间及昼夜规律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冠心病)是患者已有冠状动脉硬化或钙化,但不表现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的一种心肌缺血状态。提高本病的检出率是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是冠心病常见表现,发生率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检出SMI对冠心病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指导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动态心电监测(ambulatory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或)动力性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不同,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一般可分为5型:隐匿型或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猝死型。  相似文献   

9.
<正>伴或不伴症状的心肌缺血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因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l)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易为病人和医师所忽视,本文对我院2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 CHD)合并2型糖尿病( T2MD)患者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及其钙化特征. 方法:根据糖耐量测试果将其 118 例 CHD 患者分为合并 T2MD 组 55 例( FPG>11. 1mmoL/L)以及CHD( FPG≤11.1mmoL/L)组6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检出率、分布情况及钙化特征. 结果:与CHD组相比,合并T2MD组患者年龄、FPG、HAblc、TC、TG、LCL-C、hs-CRP、BMI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HD共观察冠状动脉1120段,斑块发生率为128 段( 11.43%) , T2MD 组共观察冠状动脉542 段,斑块发生率为258 段( 47.60%). 两组LAD、LM、LCx、RCA粥样斑块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与CHD组相比,合并T2MD组患者斑块钙化数量显著增多,斑块钙化弧面积显著减少,差异显著( P<0.05) ,而两组钙化弧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血糖、血脂水平上升可能是CHD合并T2MD发生的重要因素,CHD合并T2MD患者斑块发生率显著上升,其冠状动脉钙化负荷更加重,负荷加重可能与斑块钙化数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无症状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无症状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0例临床无症状,但心电图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扫描(ECT)检查显示有冠状动脉缺血改变的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血管进行定量评价。以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指标。结果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显示的对照结果:灵敏度为54.6%、特异度为95.1%、阳性预测值为77.6%、阴性预测值为87.1%、准确度为85.5%。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无创、简便、经济、安全可靠的筛查冠心病的方法,对无症状型冠心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并可对冠状动脉形态学进行良好的评价,从而进行介入治疗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2型糖尿病(DM)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确诊的596例CH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合并DM组130例,非DM组466例,比较两组冠脉病变影像资料与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DM的CHD患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血尿酸(UA)发生比例较不合并DM的单纯CHD患者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病变程度重,较非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合并DM患者合并危险因素多,冠脉病变较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病因分析。方法:对经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152例(观察组)与已排除冠心病的100例(对照组)分析比较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病因。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及吸烟比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型、心绞痛、猝死等常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无创高分辨率二维超声比较冠心病(CAD)患者与非CA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的发生情况,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与CAD的关系.方法: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的137例患者根据血管病变分成分为4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n=31)、单支病变(n=36)、双支病变(n=33)、三支病变(n=37),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1周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测定其生化、血脂水平,测量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计算体重指数,并记录其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的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的发生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且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的增加,CAD的发生明显增加.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CAD关系最为紧密,可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来筛查出伴有心血管多种危险因素CAD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6.
李健  许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166-16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和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每年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肌梗死的约40万人,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不同,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7.
侯恩常 《实用医技杂志》2014,(11):1233-1234
<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对无症状冠心病的检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征,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1],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本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直接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冠心病患者常伴有冠状动脉钙化,但对有冠状动脉钙化可否诊断为冠心病尚有不同看法。为探讨其意义,我们对132例冠状动脉钙化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钙化及其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郭伟民  肖传实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4):1150-1152,1155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钙化及其程度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2004年3~12月来我院就诊及体检者共538例,将其分成冠心病组(67例)、疑似冠心病组(336例)和非冠心病组(135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率、钙化积分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钙化率和钙化积分均高于非冠心病组,疑似冠心病组处于二者之间,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随冠心病患病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在非冠心病组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显示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OR的95%CI为3·015~41·691和1·899~11·617);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及其患病时间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钙化与冠心病有联系;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影响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提示有促进亚临床冠心病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冠心病与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8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病人无论1型及2型,其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都显著增加,成为病人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对65例行冠脉造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洺  杨嫣华 《吉林医学》2013,(20):4024-402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老年2型糖尿病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70例为观察组,非糖尿病并无症状脑梗死6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头颅MRI特点及血胆固醇、三酯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指标。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多灶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体重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组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肥胖患者易致无症状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