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体外研究五株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致HeLa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感染病毒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病毒对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检测凋亡细胞片段化DNA和检测病毒诱导细胞后Caspase-3、-8、-9活性.结果 大量细胞发生病变,出现凋亡和溶解,胞质内可见病毒包涵体及未装配成熟的亚病毒颗粒;五株病毒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细胞增殖,且五株病毒的效果有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各个凋亡阶段的凋亡细胞,并且五株蓝舌病毒感染HeLa细胞的凋亡百分比不一样;DNA-Ladder典型;Caspase-3、-8、-9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蓝舌病毒能够有效地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进入凋亡,五株蓝舌病毒之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我们利用人肝癌细胞株KN73 建立乙型脑炎 (乙脑 )病毒体外持续性感染模型 ,并探讨乙脑病毒变异株部分性状变异机理 ,通过病毒抑制实验和观察 ,提示该模型体系可为今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帮助。人肝癌细胞株KN73 与乙脑病毒野生株 (JaGAr 0 1)均由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惠赠。JaGAr 0 1变异株为JaGAr 0 1株在KN73 细胞中持续感染 3年所得。BHK细胞空斑试验法用于病毒滴定。乙脑病毒野生株感染正常KN73 细胞 ,37℃吸附 90min ,更换培养液直到 90 %细胞出现病变 ,继续培养残存细胞 ,待形成单层细胞后进行细胞传代 ,…  相似文献   

3.
目的:两株登革2型病毒(Dengue Type 2 virus,DV2)初次和再次感染BALB/C小鼠建立动物感染模型,对其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探讨感染DV2NGC株和DV2临床分离株(B株)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两株DV2毒株模拟自然感染途径,经皮下多点注射建立BALB/C小鼠感染动物模型;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感染动物血浆中抗DV2特异性IgM类抗体、IgG类抗体,并同时分离病毒观察病毒血症期的变化。结果:不同DV2毒株初次、再次感染BALB/C小鼠后诱导特异性Ig产生的类别存在差异,且Dv2B株再次感染动物后表现为病毒血症期相对延长。结论:两株DV2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动态与病毒血症期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脑病毒持续感染株在不同条件下病毒量的变化及探讨影响病毒增殖的因素。方法乙脑病毒野生株JaGAr-01株和Nakayama株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株KN73,建立乙脑病毒持续感染模型。采用空泡斑点实验进行病毒滴度测定。用持续感染病毒感染人神经纤维母细胞瘤细胞株IMR.32,在30℃和37℃下检测病毒的温度感受性;分别将两种野生株感染持续感染了病毒的KN73细胞,进行病毒重复感染实验;为探讨持续感染病毒的增殖性,将其感染KN73细胞和IMR.32细胞。结果两种持续感染病毒的增殖量均无温度差异性。重复感染实验结果:JaGAr-01株的病毒量是对照的1.3%和8.8%;Nakayama株的病毒量是对照的80.0%和1.7%。两种野生株及其持续感染株分别感染KN73和IMR.32细胞,前者中两种持续感染株的增殖性比野生株明显低下,而在后者中两株的增殖性与其野生株相近。结论两种持续感染的乙脑病毒均无温度变异株;乙脑病毒的持续感染系中可能存在含有DI粒子的变异病毒;在不同细胞中宿主因子对阻碍持续感染株的增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源动物蓝舌病毒dsRNA诱导人源细胞产生干扰素(IFN)的能力.方法 借助体外培养系统,利用ELISA技术检测IFN诱导剂多聚次黄苷酸-胞苷酸(PolyI:C)、蓝舌病毒(BTV)及BTV dsRNA 3种不同处理因素作用后,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FN-β的含量,以比较研究其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胚肺细胞HEL产生IFN-β的能力和特征.结果 这3种因子均能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正常肺细胞HEL产生IFN-β,BTV dsRNA诱导IFN-β产生的能力显著高于Poly I:C和BTV.浓度高的BTV dsRNA诱导细胞产生的IFN-β水平高,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剂量依赖性.BTVdsRNA对不同性质的人源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正常肺细胞HEL)具有不同的诱导产生IFN-β的能力,诱导人正常肺细胞HEL产生IFN-β的能力显著地高于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产生IFN-β的能力(P<0.05).结论 裸露的BTV dsRNA分子能有效地诱导人源细胞产生IFN-β;结合BTV和dsRNA对人的安全性以及人类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内源性IFN诱导剂的事实,可以推断BTV dsRNA具有发展成内源性IFN诱导剂之潜能.  相似文献   

6.
尼帕病毒     
尼帕病毒(Nipah virus)是1999年新发现的一种动物传染病病毒,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已在人和动物中引起感染发病,病毒以马来西亚首次发现的地方命名。尼帕病毒与1994年认识的新的动物传染病病毒亨爪病毒(Hendra virus)密切相关,后者以澳大利亚首次发现该病的一个城镇命名。尼帕和亨爪病毒均属副粘液病毒,尽管这组病毒仅引起局部爆发,但它们感染宿主范围广,人类感染后死亡率较高,因而这种病毒感染已成为公共卫生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1995年云南瑞丽人免疫缺陷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5年从云南省瑞丽市30名静脉注射毒品者(IDUs)及部分配偶中采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共培养法分离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以HIV-P24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检测终点,分离到10株HIV。其毒株的生物学特征为:复制能力弱,生长缓慢,滴度不高;不引起细胞融合。多数毒株只能在PBMC中生长,不能感染T细胞,只有1株(Cr269)可感染T细胞。已分离毒株的核苷酸  相似文献   

8.
姚正兵  刘琏 《免疫学杂志》1991,7(1):29-32,47
本文用人肺组织和人白细胞制备集落刺激因子(CSF),在体外建立人骨髓粒一单系前体细胞的液体培养。用陈株和C8株两株EHF病毒人工感染,分别在感染后2~4天用免疫荧光法即可检出EHF病毒抗原阳性(EHFV-Ag~+)细胞。随感染时间的延长,Ag~+细胞逐渐增加,荧光亮度增强。将感染病毒的第一代培养物冻融后重新接种新分离的骨髓细胞,第二代感染细胞亦为EHFV-Ag~+,且荧光亮度增强。结果表明EHF病毒能在人粒—单系前体细胞中增殖,并释放感染性EHF病毒。用改良免疫酶染色法观察到骨髓晚幼粒及杆状核细胞的胞浆内有大量的EHFV-Ag,这提示EHF患者外周血中EHFV-Ag~+中性粒细胞可来源于骨髓中感染的粒系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轮状病毒Wa株和SA11株对MA104细胞的感染及复制能力,研究不同毒株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效力.方法 差速离心浓缩病毒颗粒,FFA法检测病毒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病毒对MA104细胞的感染效率,ELISA检测不同病毒颗粒浓度,并比较2毒株间异同.结果 Wa株感染效率随病毒量的变化明显快于SA11株,极限感染效率也较SA11高;2毒株病毒产量均随感染病毒用量增加而明显升高,而感染了SA11细胞的平均病毒生成能力显著高于感染Wa株的细胞.结论 轮状病毒Wa株与SA11株感染细胞效力差异显著(P<0.05),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及与之相互作用特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的感染能力.方法 用实验室株HIV-1 SF33和2株原代HIV-1(02010561,02010141)分别感染Caco-2、T斟和HeLa 3株黏膜上皮细胞和MT-4细胞.接种病毒后间隔3~4 d采集培养上清检测Ir24并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病毒载量;采集细胞提取DNA并用PCR法检测感染细胞中病毒DNA和整合入细胞基因组内的捕綝NA.结果 所用3株病毒都可以产毒性地感染阳性对照细胞MT-4,对整合病毒DNA的PCR检测发现它们均能够整合到MT-4细胞基因组内;实验室适应株HIV-1 SF33 虽然能够感染所有3株上皮细胞,但它不能整合入Cacoo2细胞的基因组中;虽然2株原代分离病毒均能感染T-84细胞,但只有HIV-1 02020141能够整合入T-84细胞的基因组中,原代分离病毒HIV-1 02010561能够感染HeLa细胞,但不能整合到其基因组中.结论 虽然HIV-1的实验室毒株和原代分离毒株都可能感染黏膜上皮细胞,但它们在黏膜上皮细胞中建立稳定产毒性感染(感染并产生病毒)的能力因细胞和毒株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诱导IFN-α/β和MxA 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用两株鹅源H5N1禽流感病毒(AIV)接种A549细胞,比较两毒株在细胞中的增殖情况,以及病毒诱导细胞干扰素(INF)-α/β和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 mRNA表达的情况。方法: 将两组病毒悬液接种A549细胞,按Reed-Muench法计算两毒株的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PCR扩增检测细胞中病毒的HA和M1片段。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IFN-α/β和MxA mRNA表达。结果: 两株病毒均能感染A549细胞, AIV128诱导细胞的IFN-α/β和MxA mRNA表达均较AIV75高。结论: H5N1亚型AIV75和AIV128毒株能在人肺泡癌上皮细胞A549中复制,细胞IFN-α/β和MxA mRNA的表达诱导依赖于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HIV-1感染者病毒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HIV-1感染者进行病毒分离,方法 采集福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肝互抗凝血10份,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共培养方法分离HIV,用P24抗原ELISA试剂盒做检测。结果 分离到9株HIV-1,分离率达90%。将其中的4株感染MT4细胞,幸免可引起细胞融合。3株表现为一过性感染MT4细胞,属慢/低病毒,1株为持续性感染MT4细胞,已传至15代,属快/高病毒结论 成功分离到HIV-1病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体外观察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对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感染特点及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1、0.01的MCMV Smith株感染RAW细胞,于感染后6、12、24、36、48、72、96和120 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光镜下观察细胞病变,透射电镜观察感染细胞内病毒颗粒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CMV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表达以及蚀斑形成实验监测病毒增殖情况;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估感染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改变,以MCMV敏感的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阳性对照.结果 MCMV感染后24~48 h可见RAW细胞肿胀和脱落,电镜显示RAW胞浆中存在完整的病毒颗粒且细胞器肿胀明显;病毒感染RAW细胞后6 h(MOI:1和0.1)~12 h(MOI=0.01)可见病毒EA的阳性表达;感染后24 h培养上清中病毒滴度即明显上升,至96~120 h达高峰;RAW细胞增殖在感染后72~120 h受到明显抑制;当MOI=0.1时,感染后72~120 h细胞死亡率明显增高,但凋亡率改变不显著.结论 巨噬细胞株RAW264.7在体外对MCMV易感,较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更快形成溶细胞性的产毒性感染;病毒可抑制细胞增殖但不影响细胞凋亡,为深入探讨CMV相关免疫学致病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对Toll样受体3(TLR3)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索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4对RSV感染16HBE细胞TLR3和TSLP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利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病毒毒力鉴定;不同浓度人工合成双链RNA(dsRNA)聚肌胞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6HBE细胞TLR3mRNA和TSLP mRNA表达水平变化;RSV感染16 HBE细胞试验分组:对照组、RSV感染组(MOI为2的RSV病毒感染16HBE6h)、RSV/IFN-γ组(RSV病毒感染,同时重组人IFN-γ 100μg/L加入培养基)、RSV/IL-4组(RSV病毒感染,同时重组人IL-4 100μg/L加入培养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LR3mRNA和TSLPm 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经Hep-2细胞培养扩增获得足量Long株RSV病毒;聚肌胞能有效刺激16HBE细胞TLR3mRNA和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并随聚肌胞浓度增加提高;RSV感染16HBE细胞6 h,TLR3和TSLP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Th2细胞因子IL-4可以加强RSV感染引起的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Th1细胞因子IFN-γ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TSLP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TLR3刺激物聚肌胞能有效刺激人呼吸道上皮细胞TLR3 mR-NA和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RSV感染16HBE细胞引起TLR3mRNA和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Th2细胞因子IL-4能协同病毒感染增加TSLPmRNA表达水平;Th1细胞因子IFN-γ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5.
人鼻病毒(humanr hinovirus,HRV)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之一。自1956年Pe-Ion等人利用猴肾细胞在感冒病人的鼻咽灌洗液中分离出第一株HRV后,目前已有血清型达151个‘川。以往由于该病毒难以分离培养,型别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成纤维母细胞为抗原提呈细胞,建立CM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体外检测模型.方法 将CMV-AD169、RV-TB40E-4突变株分别感染人胚肺成纤维母细胞(HELF),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感染细胞HLA-A * 0201表达强度;将感染的HELF、荷载外源性多肽的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及未感染的HELF分别与PBMC共同孵育,FCM检测CD8+ T细胞内IFN-γ的表达作为应答指标.结果 CMV-AD169感染细胞HLA-A * 0201表达强度较未感染组降低78.24%±19.72%,而突变株病毒不影响其表达,而且对AD169感染的HELF无应答的PBMC却对突变株病毒感染的细胞显示出了强阳性应答.AD169感染并荷载外源性多肽的HELF产生的刺激应答率,是感染的HELF和荷载多肽的未感染HELF所诱导应答比率的总和.结论 CMV-AD169下调MHG Ⅰ分子表达,但不减弱细胞提呈外源多肽的能力.RV-TB40E-4是US2-6/US11基因被删除的CMV突变株,不抑制MHC Ⅰ分子表达,从而代表了一种更适宜研究CMV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Colti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性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1994年夏秋季从北京郊区采集的蚊子中分离到两株Colti病毒(北京95-70和北京95-75)。病毒在C6/36细胞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但在BHK-21和Vero细胞未见明显病变。对5’-碘脱氧尿苷和乙醚抵抗,表明为无包膜RNA病毒;对酸敏感,在pH3.0条件下病毒滴度降低3.5~4.5个对数以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病毒基因组为12节段RNA,两株病毒的电泳带型完全相同,与1991年分离的Colti病毒TRT2株带型基本一致,皆为6-6带型,但仔细比较至少有8条带的迁移率存在着细微差别。组织培养交叉中和试验表明,新分离株与TRT2株的抗原性未见明显差异,可能属同一血清型。病毒在C6/36细胞繁殖可能造成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18.
Ⅰ、Ⅱ型人T细胞白细胞病病毒的感染和致病性(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Ⅰ、Ⅱ型人T细胞白细胞病病毒的感染和致病性(一)张兴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近年来,人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s)的致病能力引起了医学界极大的兴趣,其例莫过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人免疫缺陷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一个可以适于人用的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重组痘菌病毒疫苗株。构建的方法是:先构建一个表达β-半乳糖苷酶基因(简称lac基因)的不经传代细胞的重组痘苗病毒,以此为亲本株,再与载体PTk11kRG(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插在胸苷激酶Tk区,并置于痘苗病毒11k启动子下游,Tk侧冀序列和启动子均来自痘苗病毒天坛株),在鸡胚细胞中同源重组,以蓝色空斑中挑白斑的方法筛选阳性重组病毒,用免疫荧光方法和APAAP免疫酶法证明,该病毒能较好地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动物实验表明,该病毒能较好地诱导小鼠和狗的抗狂犬病毒的中和抗体,并对狂犬病病毒CVS株和SRV(街毒)的攻击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先天巨细胞病毒感染致畸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导致小儿先天畸形的重要因素之一.HCMV的先天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智力低下,视力、听力损害等后遗症.HCMV先天感染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正常胚胎形成,不利于优生优育以及人口素质的提高.目前,先天HCMV感染致畸机制仍处于研究阶段,为进一步探讨HCMV致畸机制,本文对近年来先天HCMV感染致畸机制的研究报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①HCMV对遗传物质的直接损伤作用;②HCMV对胎盘结构和功能的直接影响;③HCMV感染通过机体免疫变化导致胎儿先天畸形;④HCMV感染引起细胞凋亡;⑤同源盒基因(homoboxgene,HOX)异常表达;⑥不同HCMV病毒株与胎儿畸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