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介入治疗中DSA的技术应用.方法 常规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好DSA不同技术参数、高压注射器、常规呼吸训练,利用"路径图"技术,将微导管超选至靶血管,进行造影及栓塞治疗时,对所采集DSA图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吴奇华  曾勇明 《重庆医学》2012,41(9):890-891,89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导航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导航技术,评价8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DSA三维导航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旋转DSA,在三维导航技术引导下,84例完成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2例定位失败,未完成治疗,成功率为97.67%。结论三维导航技术能提高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辐射剂量,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择TIA患者48例行DSA检查,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颅外血管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及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分析TIA与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并且给予病因治疗。结果 48例中31例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21例发现有不稳定斑块,其中重度狭窄9例,闭塞2例,颅外动脉狭窄18例,颅内动脉狭窄8例。支架治疗的5例患者及2例侧支循环丰富患者治疗后未再有TIA发作。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是TIA的主要原因,对于TIA患者应及早行DSA检查,查明病因并给予针对病因的治疗,从而避免或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DSA技术对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附15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技术对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并观察其副作用。方法:对153例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采用DSA分级造影法结合旋转DSA技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全组153例患者中共发现动脉狭窄204处,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3例,造影剂轻微过敏反应2例,术后穿刺部位血肿8例,全组无死亡或昏迷、偏瘫、失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DSA分级造影法结合旋转DSA技术可以对脑供血动脉狭窄病人进行安全、准确的诊断。采用持续加压生理盐水滴注,Angioseal血管缝合器的使用等措施能够减少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子宫肌瘤介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Advantax LCV/DXL DSA系统对25例子宫肌瘤患者行旋转DSA检查。结果:旋转DSA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复杂的子宫动脉开口及走行,为导管的准确插入提供可靠的插入角度。25例患者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旋转DSA能够多方位清楚地显示复杂开口的子宫动脉,对提高超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操作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骨肿瘤的DSA检查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肿瘤的DSA检查与介入治疗林建华1陈济铭2朱夏1林元泽1许卫红1朱维钦1关键词骨肿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350005)1.骨科2.放射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优于普通血管造影而广泛应用于肝、肾、颅脑及循环系...  相似文献   

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d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移动伪影的产生在腹部较明显,而腹部伪影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呼吸与肠蠕动。1997年~1999年,共为36例出血期的消化道出血病人作DSA检查,并分组作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是X线电视系统与计算机减影技术结合的新的检查方法,它能除去血管外结构,显示单一的血管影像,大大提高了血管造影的图像清晰度和疾病的诊断率。DSA用于骨肿瘤检查,不仅可提高骨肿瘤的诊断,更重要的是为骨肿瘤介入治疗提供了方便途径,同时也可为疗效判断提供依据。自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科利用DSA技术,对15例骨肿瘤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恶性骨肿瘤的平片、DSA表现及DSA应用价值(20例分析)陈正挺郑贤应陈锦云关键词恶性骨肿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性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福州35000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已被广泛应用于颅脑及胸、腹部,在骨肿瘤的应用报道还不...  相似文献   

10.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部分肾脏疾病介入治疗的价值.64例肾脏疾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18例,肾肿瘤32例,肾出血14例.在行腹主动脉、肾动脉或肾段动脉DSA检查,并明确病变性质后,行球囊扩张或栓塞治疗,术后复查DSA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发现,64例介入治疗前后DSA成像良好,图像清晰,手术效果满意.提示DSA能实时地为介入治疗提供确切诊断图像和插管导向,术后能评价介入治疗效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对某医院DSA防护后的辐射场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防护效果好,且随着距离增加,辐射剂量有下降趋势,可见介入辐射的防护工作是有效的,以后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角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肝癌经动脉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C型臂X线机系统,对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后分别行肝固有动脉常规DSA及不同角度DSA,比较两种方法显示肝内肿瘤供血动脉和小病灶个数的差异,并分析小肝癌与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在不同角度DSA中的鉴别诊断征象.结果: 常规DSA显示病灶62个,有21例患者肝亚段动脉因相互重叠而不能被独立分辨,18例因多支动脉分支与肿瘤位置重叠而不能确认肿瘤供血来源.不同角度DSA显示病灶66个,发现4个常规DSA漏诊的小病灶,在50例中清晰显示了肝亚段动脉的结构和复杂的肿瘤供血动脉及其走行.两种方法显示肝内肿瘤供血动脉比较,χ2=12.64,P<0.05.结论: 不同角度DSA能够多方位清晰显示迂曲走行的动脉和重叠隐匿的较小的肿瘤病灶,提高小病灶检出率,对小肝癌与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鉴别诊断很有帮助,与常规DSA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三维DSA(3D—DSA)是随着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旋转DS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其高质量的3D图像、多角度的重建、“一站式”(在DSA机同一工作床上能提供摄影、透视、DSA及类CT成像)的优点,在临床诊断和血管性及非血管性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介绍3D—DSA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肝癌的DSA导管化疗并栓塞治疗(附64例报告)林惠华孙士其顾建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消化科,影像科南京21000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肿瘤诊断方面和导管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肝癌诊疗水平上有了明显提高,使原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5例,采用DSA对患者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急性动脉血栓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65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包括9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后交通动脉瘤,36例大脑动脉狭窄,6例大脑动脉闭塞和11例血管正常者;42例血管狭窄或闭塞者经介入治疗,其病变血管的面积、直径狭窄程度明显降低,病变长度和最小直径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DSA检查,有助于对该类患者的病变性质进行准确判断,为介入治疗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14例,进行DSA检查,急性脑血管动脉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指征改善状况。结果:脑血管病的发病与年龄的增高成正比,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对比分析,治疗后脑血管病变均得到改善,脑血管狭窄程度、面积狭窄程度和最小直径在治疗后均显示得到改善(P<0.05)。结论:DSA作为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价值,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出率,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分别行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分析肝动脉解剖、肝癌供养动脉及门静脉系统的显示情况。结果 MSCTA在显示腹腔动脉及肝动脉解剖方面与DSA高度一致。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与DSA对肿瘤供养动脉的显示均优于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P<0.05);MIP对3级肝动脉显示优于VR(P<0.05),与DSA比较无差异;4级及以上肝动脉分支的显示MIP优于VR,DSA优于MI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与DSA对门脉癌栓及侧支血管的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显示DSA优于MSCTA(P<0.05)。结论 MSCTA能准确显示肝癌供血动脉及门静脉系统,有效指导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介入穿刺将导管分别置于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常规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正侧位造影及旋转DSA造影对比分析2D-DSA与3D-DSA的两组造影资料。结果:脑动静脉畸形20例病灶1.2~8cm,位置:额叶6例、颞叶4例、顶叶2例、枕叶3例、基底节区3例。供血动脉36支,2D-DSA显示22支(61.1%),3D-DSA显示36支(100.0%);引流静脉40支,2D-DSA显示29支(72.5%),3D-DSA显示35支(87.5%);合并动静脉瘘3例中,2D-DSA显示1例,3D-DSA显示3例;合并动脉瘤2例,2D-DSA显示1例,3D-DSA显示2例。结论:常规脑血管造影中发现动静脉畸形,续做一次3D-DSA,为临床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1例食管高位巨大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合理性,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8日我院收治的1例食管高位巨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介入治疗过程。结果:经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体格检查、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最终得以确诊,经介入治疗后痊愈,治疗后随访5月患者进食哽咽症状消失。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血管介入治疗在食管血管瘤中的疗效非常突出,是针对食管血管瘤微创、安全、有效的诊治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