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降糖外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艾塞那肽和高糖共同孵育48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CAM-1和VCAM-1浓度,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NF-κB p65、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NF-κB p65、ICAM-1和V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艾塞那肽干预后,NF-κB p65、ICAM-1及VCAM-1的表达较高糖组显著降低(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艾塞那肽可能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NF-κB活性影响其下游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高表达,由此稳定血管内皮环境,减轻高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各2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2 h的方法制备MI/R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腹腔注射等体积1%二甲基亚砜(DMSO);模型组制备MI/R损伤模型,腹腔注射等体积1%DMSO;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制备MI/R损伤模型,腹腔注射100 mg/kg银杏黄酮10 ml/kg;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制备MI/R损伤模型,腹腔注射200 mg/kg银杏黄酮10 ml/kg。4组大鼠均于术前1周开始给药,1次/d。再灌注成功后处死各组大鼠,并比较4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心肌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占心室总面积的百分比高于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P0.05);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占心室总面积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MPO活性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MPO活性高于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P0.05);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MPO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ICAM-1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和NF-κB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ICAM-1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和NF-κB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高于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P0.05);银杏黄酮低剂量组和银杏黄酮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ICAM-1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和NF-κB阳性区面积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黄酮对MI/R损伤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下调NF-κB和ICAM-1表达有关,而与银杏黄酮剂量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Ir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与细胞问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第3~5代HUVEC用于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细胞NF—κB弧单位p65、ICAM—1的表达程度。结果AngⅡ有效激活NF—κB并诱导HUVEC表达ICAM-1增加Irb预先孵胄2h能抑制NF—κB并减轻AngⅡ诱导的HUVEC ICAM-1表达。结论AngⅡ通过激活NF-κB使ICAM-1表达增加损伤血管内皮功能Irb能抑制NF-κB激活降低HUVEC ICAM-1表达,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这有可能减轻心血管疾病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模型,通过Diplacone预处理,在之前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Diplacone对血管内皮细胞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以HUVEC为研究对象,经过不同浓度的Diplacone预孵育2 h后,加入2 mmol/L同型半胱氨酸(Hcy)继续处理12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检测活性氧(ROS)细胞比率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反应细胞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核因子κB(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 mmol/L Hcy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ROS细胞比率和MDA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指标SOD、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NF-κB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2 mmol/L Hcy模型组比较,0.1~10μmol/L Diplacone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氧化应激指标ROS细胞比率和MDA含量降低,抗氧化指标SOD、GSH-Px的活性增加; NF-κB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 Diplacone具有抑制Hcy诱导的HUVEC内皮损伤的作用,且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作用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而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损伤后NF-κB及其下游调控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 1)的影响。方法通过培养大鼠BMEC,用1 mmol/L浓度的Hcy及CuSO_4μmol/L共同干预培养的BMEC,分别作用0、6、12和18h,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NF-κB p65及ICAM-1的表达。结果与0h比较,用Hcy干预6 h后,细胞开始出现ICAM-1蛋白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1 2 h ICAM 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18 h升高更明显(P<0.01);与0h比较,Hcy干预6h后,细胞NF-κB p65表达明显增加(P<0.05),至12h NF-κB p65核转位更明显(P<0.01);而18h NF-κB核转位的现象开始减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可以促进NF-κB的核转位,诱导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miR-590/TLR4/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并分为对照组、ox-LDL组、沙格列汀组、沙格列汀+miR-590抑制物组、NC模拟物组、miR-590模拟物组、NC抑制物组、miR-590抑制物组。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细胞中miR-590/TLR4/NF-κB表达量及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结果 ox-LDL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590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沙格列汀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ox-LDL组,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590的表达量明显高于ox-LDL组;沙格列汀+miR-590抑制物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沙格列汀组,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中miR-590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沙格列汀组;miR-590模拟物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的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NC模拟物组,miR-590抑制物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的表达量及培养基中TNF-α、IL-1β、ICAM-1、VCAM-1的含量均明显高于NC抑制物组。结论沙格列汀能够通过miR-590/TLR4/NF-κB通路减轻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抗衰老Klotho蛋白对过氧化氢(H2O2)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H2O2诱导HUVEC构建氧化损伤模型。将HUVEC设置对照组、H2O2损伤组、不同浓度(1、10、100μg/L)Klotho蛋白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作用组。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特定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核因子κB(NF-κB)的含量;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NF-κB p65及p-AKT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2O2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LDH、MDA含量显著增加,SOD、GSH活性显著下降,NO含量下降,ET-1、ICAM-1、VCAM-1、NF-κB、细胞衰老率、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Bax蛋白表达上升而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NF-κB p65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而p-AKT/AKT水平下降(均P0.05)。在不同浓度Klotho蛋白组,细胞存活率逐渐上升,LDH、MDA含量逐渐下降,SOD、GSH活性随之上升,NO含量上升,ET-1、ICAM-1、VCAM-1、NF-κB、细胞衰老率、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逐渐下降,Bax蛋白、NF-κB p65磷酸化水平逐渐下降,Bcl-2蛋白、p-AKT/AKT水平逐渐上升(均P0.05)。AKT作用组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与Klotho蛋白组相反。结论抗衰老Klotho蛋白能提升H2O2氧化损伤后HUVEC的存活率,增强细胞功能和抗氧化作用,减少细胞炎性反应、衰老和凋亡,其通过抑制Bax、NF-κB p65及促进Bcl-2、p-AKT/AKT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细胞黏附分子和炎症相关信号分子表达,探讨阿魏酸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模型,给予阿魏酸预处理,在基础或者TNF-α刺激条件下,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和炎症相关细胞信号分子;MTT法检测内皮细胞活性;Hoechst 33342细胞核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比率;以DHE染色检测氧自由基(ROS)生成;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功能;以蛋白质免疫印记法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结果 TNF-α可以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及ICAM-1和VCAM-1的表达,并且可以明显激活NF-κB,促进其核转位.阿魏酸可以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及ICAM-1和VCAM-1表达升高,抑制NF-κB活化和核转位.结论 阿魏酸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途径减轻TNF-α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氧自由基增高、黏附分子表达,抑制炎性因子导致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ox-LDL组、不同浓度川芎嗪为1μmol/L组、10μmol/L组、100μmol/L组。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 p65蛋白的核转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MCP-1、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ox-LDL组比较,10μmol/L组、100μmol/L组MCP-1、ICAM-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1μmol/L组、10μmol/L组MCP-1、ICA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免疫荧光显示,1μmol/L组、10μmol/L组可抑制NF-κB p65亚基的核转位。结论川芎嗪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组、PDTC保护组、假手术组,每组24只.造模后3、6、12 h处死大鼠,测定各组肺组织内细胞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 表达量.结果SAP损伤后模型组肺组织内NF-κB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可于损伤后6 h达高峰,PDTC保护组NF-κB活性明显减弱;模型组于3 h ICAM-1mRNA表达量已开始升高,12 h表达量明显升高;PDTC保护组各时间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其中6、12 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NF-κB高水平激活直接或间接上调ICAM-1 mRNA表达量是引起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再给氧(H/R)损伤的发生机制及三七总皂苷(tPNS)对该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ECV304分为七组,正常组;模型组;tPNS高、中、低浓度组;维拉帕米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组。对各组进行相应处理后,分别检测各组ECV30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核转录因子-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tPNS高,中、低浓度组、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细胞氧自由基清除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NF-κB及ICAM-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tPNS高、中、低浓度组细胞氧自由基清除功能明显高于H/R组,NF-κB及ICAM-1表达率明显低于H/R组,且呈浓度依赖性改变,tPNS高浓度组细胞氧自由基清除功能明显高于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NF-κB及ICAM-1表达率明显低于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同期。结论 H/R可激活ECV304,使细胞氧自由基清除功能明显降低,NF-κB及ICAM-1的表达明显升高;tPNS能有效改善细胞氧自由基清除功能,降低NF-κB、ICAM-1活性,减轻H/R损伤,且高浓度tPNS效果优于维拉帕米、PDT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高脂诱发的胰岛素抵抗中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45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C)、高脂饲养(HF)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HF+NAc)3组,饲养11周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以及体重的变化,处死大鼠,测定内脏脂肪含量、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因子-κB(NF-κB)/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1)HF组大鼠11周后体重明显增加,血糖、胰岛素、TG、TC、LDL-C、FFA水平以及内脏脂肪占体重百分比均较NC组明显升高。NAC干预组则与NC组无明显差异;(2)HF组与NC和NAC组相比,表现为主动脉内膜不完整、断裂、内皮细胞脱落、内膜下泡沫细胞增多、炎细胞浸润、中层平滑肌增生、排列紊乱等;(3)HF组大鼠的主动脉内膜NF-κB为阳性表达、IκBα几乎不表达、ICAM-1和MCP-1呈强阳性表达,而NC组和NAC组NF-κB为弱阳性表达、IκBα为阳性表达、MCP-1和ICAM-1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结论高脂饲养大鼠可能通过激活NF-κB导致大血管病变,抗氧化剂NAC能有效阻断高脂饲养大鼠的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0.1、1、10 μmol/L)的二苯乙烯苷孵育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4 h后,用200 μmol/L 的过氧化氢作用内皮细胞24 h,采用电镜观察、MTT等方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RT-PCR检测核因子κB、IκB、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IκB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能明显造成内皮细胞损伤(P<0.01) ,引起细胞活性降低.与过氧化氢损伤组比较,不同浓度组二苯乙烯苷均可以提高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降低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其中以1 μmol/L 二苯乙烯苷组的作用最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对IκB的mRNA及蛋白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对过氧化氢(H202)诱导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10、50μmol/LSIM,与H202共同作用后24、48、72h采用CCK-8法检测VSMC增殖情况;TBA法检测培养基中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终点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H202组与对照组相比,A450上升、MDA含量、NF-κB表达增加(P〈0.01);SIM预处理30min,与H202共同作用48h后,50μmol/LSIM显著抑制VSMC增殖,且培养液中MDA水平降低(P〈0.01);作用72h后,10、50μmol/LSIM均可抑制VSMC增殖及NF-κB的表达,培养液中MDA含量低于48h的检测结果,50μmol/L组作用大于10μmoL/L组(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SIM可抑制H202促使的VSMC增殖及NF-κB的表达.减少培养基中MDA含量,且与时间和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hrelin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损伤和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心肌细胞培养鉴定后,分别以不同浓度的Hcy、不同浓度Ghrelin孵育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另选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cy组(0.25 mmol/L)、Ghrelin组(100 ng/L)和混合组,Hoechst染色计算细胞凋亡率,NO试剂盒检测NO的分泌活性,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分泌,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Hcy细胞活性较不同浓度Ghrelin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Hcy组NO的分泌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IL-6和ICAM-1的分泌显著增加,NF-κB的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Hcy组比较,混合组可以明显抑制上述指标(P0.05)。结论 Hcy可诱发大鼠CMECs的损伤和炎性反应,而Ghrelin预处理对Hcy诱导的损伤及炎性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对氧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蛋白定量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释放,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结果1.0mmol/L H2O2孵育内皮细胞24h,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增多,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释放增加,核因子κ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表达上调。用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预处理后可见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降低,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释放减少,核因子κ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下调。结论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对氧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黏附及黏附分子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核因子κ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α-硫辛(ALA)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加不同培养液孵育60 min,以人血清白蛋白(HSA)培养液作为对照组,以AGEs-HSA 200 mg/L培养液体外培养60 min为AGEs-HSA组,以ALA 200 μg/ml加入200 mg/L AGEs为ALA组,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核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 AGEs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内皮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AGEs-HSA组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明显减低,caspase-3活性明显增高(P0.05);与AGEs HSA组比较,ALA组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ALA可能通过增加NF-κB表达,抑制caspase-3激活的AGEs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正常糖(NG)、高糖(HG)及HG 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培养大鼠系膜细胞。以RT-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ICAM-1蛋白的浓度。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HG组ICAM-1/GAPDH吸光度是NG组的2.9倍(P<0.01)。5μmol/L及20μmol/L罗格列酮均可显著抑制ICAM-1 mRNA的表达。HG刺激系膜细胞1 h可使NF-κB活性增强2.5倍(P<0.01),高糖诱导的NF-κB的活化可被罗格列酮(20μmol/L)所抑制(0.8±0.2vs2.5±0.3,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途径降低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细胞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HO-1促进剂组、生理盐水组,每组32只。造模后3、6、12、24 h处死大鼠,测定各组肺组织内NF-κB结合活性、ICAM-1 m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肺组织内NF-κB活性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可于损伤后6 h达到高峰。HO-1促进剂组与模型组相比,3、6、12、24 h NF-κB活性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于3 h ICAM-1 mRNA表达量已开始升高,12 h表达量明显升高;HO-1促进剂组各时间点ICAM-1 mRNA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其中12、24 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NF-κB高水平激活直接或间接上调ICAM-1 mRNA表达量是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重要原因,HO-1促进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迷迭香酸(RA)对抗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是否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方法将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损伤组(16 mmol/L谷氨酸)、RA1组(30μmol/L RA+16 mmol/L谷氨酸)、RA2组(60μmol/L RA+16 mmol/L谷氨酸)。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谷氨酸(0、4、8、12、16、20 mmol/L)作用PC12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与损伤组比较,RA1组和RA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16 m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1 h后,细胞质中IκBα蛋白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NF-κB p65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明显增加,2 h达到高峰;给予30、60μmol/L RA预处理1 h后,能抑制NF-κB p65蛋白活化进入细胞核。结论 RA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对谷氨酸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