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低血糖时得到很好的治疗 ,即维持患儿血糖在正常范围 ,对 162例低出生体重儿因低血糖经输糖后发生高血糖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162例低出生体重儿血胰岛素水平在正常范围 ,其中 3 2例发生高血糖 ,早产儿高血糖发生率为 2 2 .7% ,足月小样儿发生高血糖率仅为 6.67%。早产儿高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小样儿 (P<0 .0 5) ,小胎龄早产儿高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大胎龄早产儿 (P<0 .0 1)。说明低出生体重儿胰岛功能不完善 ,对血糖变化不敏感 ,调节血糖功能差 ,且早产儿中胎龄越小 ,体重越低 ,越易发生高血糖。所以临床上纠正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时应特别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及时给予调整治疗 ,将患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孕期保健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低出生体质量儿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共检索到218篇文献。所纳入的研究文献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合并OR(95%CI)值。结果最终共纳入文献20篇,元分析结果如下:影响我国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被动吸烟,合并OR值及95%CI为2.22(1.65,2.9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OR值及95%CI为2.87(2.14,3.85);孕期贫血,合并OR值及95%CI为2.21(1.69,2.89);孕期不良情绪,合并OR值及95%CI为2.89(2.02,4.13);多胎妊娠,合并OR值及95%C为4.07(1.86,8.89);孕期检查次数少(5次),合并OR值及95%CI为2.24(1.19,4.22);孕期体重增加偏少,合并OR值95%CI为2.71(1.95,3.78);早产,合并OR值及95%CI为10.52(3.05,36.29)。结论被动吸烟、孕期体重增加偏少、孕期检查次数少(5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孕期不良情绪、多胎妊娠、早产均是我国低出生体质量儿临床常见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NICU)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LBWI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8月1日-2017年8月1日医院NICU LBWI呼吸道标本分离菌株回顾性分析。结果 275株分离的致病菌,气管导管、痰液、肺泡灌洗液分别占标本来源的85.45%、13.09%、1.45%。革兰阴性菌265株占96.36%,革兰阳性菌10株占3.64%。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34.55%、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占34.18%、大肠埃希菌占10.91%。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18%。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3.62%和56.67%;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酶检出率均75.00%,MRSA检出率16.6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菌株。结论医院NICU LBWI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药耐药菌检出率高,明确病原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预防NICU LBWI感染和耐药菌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厦门市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方法,在厦门市属医疗机构收集86例低出生体质量儿及按匹配条件收集258例对照,利用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母亲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4 000元、孕前1年至孕13周内补充叶酸、饮食清淡和产检次数≥5次是保护因素,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服用抗生素、孕周37周、孕期BMI增幅5、父亲职业为工人/技术员以及生吃大蒜≥2次/周等是低出生体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地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可能由于上述多种原因造成,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何彩云  黄留华 《中国保健》2010,(11):104-105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并低出生体质量儿保暖的护理,使患儿顺利度过低体温关。方法将早产儿并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尽早进行保暖护理。结果116例早产儿并低出生体质量儿92.2%以上存活。结论重视早产儿并低出生体质量儿保暖护理问题,能明显提高早产儿并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孕妇产前健康状况与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7852例,按照出生体质量分为LBWI组和非LBWI组,采用随机森林法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自变量与LBWI的关系。结果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变量数为12时袋外误差最小,将12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胎妊娠(OR=10.075,95%CI:7.313~13.880)、分娩前风险等级(OR=1.162,95%CI:1.047~1.290)、葡萄糖偏低(OR=1.384,95%CI:1.107~1.729)、血红蛋白偏低(OR=1.351,95%CI:1.082~1.686)、血红蛋白偏高(OR=2.560,95%CI:1.532~4.276)、白蛋白(OR=1.337,95%CI:1.107~1.615)、尿酸(OR=1.223,95%CI:1.009~1.483)、中性粒细胞计数(OR=1.749,95%CI:1.444~2.117)、胆碱酯酶(OR=1.793,95%CI:1.376~2.338)、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OR=2.279,95%CI:1.579~3.287)是LBWI的危险因素。结论孕期健康管理应关注多胎妊娠孕妇,重视妊娠风险等级评估,严格监测孕期血糖、血红蛋白和肝功能指标,对异常孕妇尽早干预,减少LBWI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研究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早产低体质量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两组常规性的早产儿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非营养性吮吸、喂养以后俯卧位以及腹部抚摸等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并将其进行流程重组。结果观察组鼻胃管留置时间为(12.7±6.4),与对照组的(16.3±8.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现象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流程重组可以有效促进早产低体质量儿胃肠道功能成熟,缩短喂养时鼻胃管留置时间,加快婴儿的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婴儿期追赶生长状况,分析其追赶生长规律,为临床指导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合理追赶生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300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身长追赶生长状况。比较不同孕周、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追赶生长状况。结果 300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出现体质量追赶生长者242例(80. 67%)、身长追赶生长者188例(62. 67%)。不同性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身长追赶生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孕周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身长追赶生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追赶生长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身长追赶生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多数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在出生后第1年出现体质量、身长追赶生长,因此可给予营养等支持,并加强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监测,及时调整干预方案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母婴结局,改善围产结局。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268例住院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出生孕周及体质量,将新生儿分为早产低体质量组(118例)、足月低体质量组(36例)及对照组(114例,足月正常体质量组)。比较3组孕妇的一般特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3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收缩压、舒张压、剖宫产率、肌酐、尿素氮、B/C、尿酸、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子宫体炎发生率、1 min Apgar评分、轻度窒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早产低体质量组与足月低体质量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子宫体炎发生率、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足月低体质量组与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尿素氮、B/C、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早产低体质量组与对照组孕妇的分娩孕周、收缩压、舒张压、剖宫产率、肌酐、尿素氮、B/C、尿酸、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子宫体炎发生率、1 min Apgar评分、轻度窒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因素较多,低出生体质量对母儿都存在危害,尤其是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危害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NICU出院的低出生体质量儿(LBW) 0~1岁体格发育状况,为开展LBW出院后随访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3年4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NICU出院后,在高危儿门诊随访的360例LBW 0~1岁的体格发育情况,分析平均身高和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 360例LBW平均出生胎龄(31. 7±2. 6)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 674. 8±403. 6) g。LBW在校正12月龄时实现良好追赶生长,追赶生长情况以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组女婴最佳,VLBW组男婴最差。结论出生后1年内是LBW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不同性别和出生体质量的NICU出院LBW追赶生长情况有所差异,出院后应定期监测生长发育并开展营养管理,以实现适宜追赶生长,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母亲既往生育史对低出生体质量(LBW)儿发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娩出的375例LBW儿为研究对象,纳入LBW儿组(n=375)。选择同期于本院产科娩出的5 157例正常出生体质量儿为对照组(n=5 157)。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母亲既往生育史对LBW儿发生的影响。 结果①既往有怀孕史(孕次≥1时OR=1.46,95%CI:1.18~1.81;孕次≥2时OR=1.80,95%CI:1.40~2.32)、生产史(产次=1时OR=1.65,95%CI:1.29~2.11;产次≥2时OR=2.68,95%CI:1.71~4.20)、多次(≥2次)自然流产史(OR=2.70, 95%CI:1.67~4.35)、既往分娩早产儿(OR=6.32,95%CI:2.86~13.97)、分娩LBW儿史(OR=4.62,95%CI:1.48~14.40)及不良孕产史(OR=3.26,95%CI:2.07~5.14)均是LBW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既往多次自然流产史(aOR=1.08;95%CI:0.49~2.39)、分娩早产儿史(aOR=1.00,95%CI:0.31~3.19)与不良孕产史(aOR=1.51,95%CI:0.64~3.55)是LBW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②孕次、产次、自然流产史、分娩早产儿史及不良孕产史均是早产LBW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1.72,95%CI:1.34~2.20;OR=1.99,95%CI:1.54~2.58;OR=1.80,95%CI:1.30~2.50;OR=8.32,95%CI:3.75~18.43;OR=3.57,95%CI:2.18~5.85)。既往分娩LBW儿是足月LBW儿的独立危险因素(aOR=7.93,95%CI:1.72~36.46)。 结论LBW儿的发生与母亲的孕次、产次、多次自然流产史、既往分娩LBW儿等生育史有密切关系,而与既往分娩早产儿史、不良孕产史等相关性较小。对上述妇女再次怀孕时,应做好孕前、孕期保健服务,以有效减少LBW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变化与娩出儿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为GDM妊娠组。另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2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采集并比较两组各项基线资料的差异,检测两组孕早期空腹血糖,且在孕中期开展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GDM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变化与娩出儿体质量的关系。结果 GDM妊娠组孕前BMI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而两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妊娠组孕早期空腹血糖、孕中期OGTT前空腹血糖、OGTT葡萄糖负荷后1 h血糖及OGTT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5.04±0.43)mmol/L、(5.22±0.61)mmol/L、(8.66±2.03)mmol/L、(7.26±1.57)mmol/L,均高于正常妊娠组的(4.78±0.38)mmol/L、(4.51±0.45)mmol/L、(7.03±1.54)mmol/L、(6.08±1.04)mmol/L(均P<0.05)。GDM妊娠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484.23±475.02)g,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3 357.39±391.09)g,且巨大儿人数占比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GDM患者孕早期空腹血糖、孕中期OGTT前空腹血糖、孕中期OGTT葡萄糖负荷后1 h血糖、孕中期OGTT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水平均和GDM患者娩出儿体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GDM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变化与娩出儿体质量密切相关,即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娩出儿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规范补铁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病情转归的影响,以避免发生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76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按指南补铁;试验组也予常规治疗,同时按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和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早期补铁。观察两组感染控制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的6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7,P<0.05)。试验组感染控制时间、NBNA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6.71±2.47)d、(77.53±9.11)d、(23.63±8.86)d、(19 829.95±12 855.04)元]等均少于对照组[(10.47±3.68)d、(77.66±8.67)d、(31.03±15.35)d、(28 405.82±15 213.9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8、-3.933、-2.615、-2.636,均P<0.05)。结论早期规范补铁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病情转归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卢燕君 《中国校医》2011,25(2):136+138-136,138
目的探讨环境、营养等对低体质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需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60例低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及给予惠儿适宜环境及保温、改善微循环、纠正器官功能紊乱、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低体质量儿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下降。结论适宜环境及抗感染、保证营养供给可促进低体质量儿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0~3岁内的体格生长速率,了解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体格生长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上海市黄浦区2009-2010年出生并在黄浦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完成3岁内定期体检的低出生体质量儿(97例)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99例)体格检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情况下,早产低体质量女童9月龄内体质量、身长以及头围的增长大于正常足月儿,男童头围的生长趋势与之接近;足月小样儿未表现出上述趋势,其生长速率与正常足月儿相较基本无差异。与WHO标准比较,早产低体质量儿、足月小样儿以及正常足月儿6月龄之前的体质量生长速率较高;而3组儿童的身长及头围的生长速率除个别月龄外基本高于或接近WHO标准。结论早产低体质量儿在一定时间内生长速率高于正常足月儿,对于这一趋势,需要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以避免过度生长带来的成年期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蜀山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的规律及特点。方法根据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分类标准,采用孕周和出生体质量对2016年1-12月出生的蜀山区户籍的13 767例活产儿进行筛查。结果筛查出Ⅰ类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737例,发生率为5. 35%,Ⅱ类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64例,发生率为0. 46%;足月小样儿男童发生率0. 78%,女童发生率1. 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874,P=0. 009);早产合并低出生体质量儿男童发生率为1. 49%,女童发生率为2. 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151,P=0. 023);单纯早产儿男童发生率3. 16%,女童发生率为2. 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 694,P=0. 000)。I类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足月小样儿的构成比为18. 45%,早产合并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构成比为32. 29%,单纯早产儿的构成比为49. 25%。结论根据出生体质量、孕周及早筛查出的高危新生儿,并根据他们的生理特点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和改善高危儿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希木龙假丝酵母(Candida haemulonii)感染相关性低出生体质量儿真菌血症的临床病例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12例希木龙假丝酵母致真菌血症的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出生体质量、胎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共检出16株希木龙假丝酵母,菌株来源于12例患儿血液及其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尖端。12例患儿均是低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平均住院天数均超过35 d,均行PICC,均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实验室检查:12例希木龙假丝酵母真菌血症患儿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或降低,10例血小板降低,9例C-反应蛋白增高,7例G试验结果增高。血液分离的12例希木龙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较高,氟康唑虽未发现耐药菌株,但是50.0%的菌株MIC增高到8 mg/L,对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MIC值均较低。12例患儿均使用氟康唑治疗,9例治愈, 3例患儿治疗病情好转后家属因经济、家庭等因素自动出院。结论低出生体质量儿希木龙假丝酵母感染可能与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相关性,结合这些因素和实验室检查对疾病早诊断,早治疗,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暴发流行。应用氟康唑治疗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hs-CRP/ALB对低体质量儿早发感染的诊断效果,以减少低体质量儿早发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出生6h入住医院NICU合并宫内感染围生期高危因素的低体质量儿112例,依据早产儿感染的结局状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又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所有患儿入新生儿病房时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的结果、患儿入新生儿病房0、24、48和72h时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进行收集和比较,对死亡组和存活组白蛋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进行对比,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患儿48、72h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48h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儿白蛋白低于存活组,48h时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高于存活组,故死亡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48h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预测早产儿早发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即AUC)为0.764;最佳临界值时敏感度为85.01%。结论血清hs-CRP/ALB对低体质量儿早发感染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患儿临床预测、评估、治疗具有较好的帮助,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出生体重低下,生后有一个追赶的过程。如何把握好这个过程,使其体重尽快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和预防疾病的发生,作者对1994年1月~2003年3月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总结,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8,(2):246-248
目的探讨益生菌辅助肠内外营养改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入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肠内外营养)和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常规肠内外营养)。观察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营养状态、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钙、磷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外周血CD8+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肠内外营养可以改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从整体上提升患儿营养状态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