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脑外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选取常熟市中医院ICU收治的9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管道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率,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探视焦虑情绪及回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0名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探视接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SBAR模式设计制定的ICU患者家属探视沟通管理表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比较两组家属在探视前后焦虑缓解程度、患者转回病房后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探视后焦虑评分低于探视前(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SBAR模式应用于ICU患者家属探视沟通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对家属焦虑有较好的缓解效果,但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虞蕊嘉   《护理与康复》2021,20(3):82-85
目的观察决策辅助支持手册对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家属的影响。方法按决策辅助支持手册实施前后分组,2018年1月至6月(实施前)的45名家属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12月(实施后)的45名家属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决策辅助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决策辅助支持手册,对两组家属干预后的决策困境评分、焦虑评分及决策沟通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决策困境评分与焦虑评分分别为(12.07±1.42)分和(4.11±1.30)分,低于对照组的(15.93±1.45)分和(7.40±1.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决策沟通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决策辅助支持手册对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家属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家属的决策困境与焦虑程度,提高决策沟通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HES)评分,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信息质量、互动和支持、效率和HE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的实施可提升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潘慧  程燕 《当代护士》2018,(1):68-69
目的探讨由ICU护士开展实施集中式多媒体术前访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行食管癌根治手术后入住ICU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胸外ICU护士采用口头一对一的术前访视;将2016年1~12月行食管癌根治手术后入住ICU的6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由胸外ICU护士采用集中式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别,访视后焦虑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ICU护士采用集中式多媒体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焦虑心理,增强手术信心,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减少自行拔管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缩短ICU住院时间、快速康复的目的。采用集中式多媒体术前访视,避免了护士因学历、经验、表达能力等原因影响宣教效果,并且大大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ICU是对危重患者实施集中监护的场所,医疗风险大。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术后直接进入专科ICU的患者及家属普遍存在着焦虑心理,对ICU的监护环境﹑探视制度﹑陪伴管理﹑医患沟通等难以接受,造成了患者及家属精神紧张﹑满意率低下的状态。术前访视是将医学心理社会等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实践过程,已在国内广泛开展[1]。而目前术前访视主要由手术室护士负责,其访视的内容也多针对术中护理阶段,远不能满足患者术后相关知识的需求。对择期手术后进入ICU的患者进行入住前访视,已证实术前访视对患者心理平衡重建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术后康复﹑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提高护理质量[2-3]。现将ICU访视制度的发展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护士术前访视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8例行心脏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ICU护士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术前心理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率、血压水平及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成功率、治疗依从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士术前访视能有效改善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手术成功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预防ICU苏醒期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ICU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Riker镇静评分、麻醉恢复评分(PARS)情况,记录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意外风险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拔除气管5 min、15 min、30 min时麻醉苏醒期Riker镇静评分、P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躁动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坠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脑外伤患者麻醉躁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ICU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普外科收治并择期手术且术后入住ICU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行专职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程度、术后两组相关评定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程度、术后两组相关评定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ICU病房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老年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是有效且必要的,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焦虑和紧张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术后康复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出科访视在ICU的应用探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雪喻  徐芳  赵燕燕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27-2230
目的探讨ICU出科患者过渡期访视护理的方法,评价出科访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转出ICU的276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转出ICU的308名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患者出ICU的当日晚夜班交班时、第二天晨间交班时、出科48h左右进行三次出科访视,对比两组患者重返ICU的发生率、其它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病房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对ICU护士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重返ICU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其它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对ICU护士的满意率分别由90.34%、88.51%上升到98.76%和97.63%。结论ICU出科访视护理的开展能有效降低患者重返ICU的发生率,提高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学科小组合作模式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应用多学科小组合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血流灌注相关并发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学科小组合作模式能有效提高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ICU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在宿州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后转入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3例作为对照组;同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过渡期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TCM。护理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及焦虑、抑郁情况;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重返ICU、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23.43±1.00)d,短于对照组的(30.20±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结论实施TCM,有利于重症监护过渡期患者的救治,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7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救治及护理。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对患者实施救治。比较两组救治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伤情严重程度评分(I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控制管理小组的成立使损伤控制理论应用更具科学性及规范性,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手术不良反应,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标准化术前访视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9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入室后5 min SAS评分以及心率、血压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访视前S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617)。两组患者入室后5 min SAS评分均低于访视前(观察组P=0.001,对照组P=0.014)。与对照组患者入室后5 min相比,观察组患者入室后5 min SAS评分更低(P=0.046)。观察组入室后5 min与术前1 d相比,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收缩压P=0.734,舒张压P=0.375,心率P=0.502)。对照组入室后5 min血压、心率明显高于术前1 d(收缩压P=0.001,舒张压P=0.003,心率P=0.003)。结论 标准化术前访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焦虑程度及生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准化术前访视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9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术前访视,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入室后5 min SAS评分以及心率、血压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S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617)。两组患者入室后5 min SAS评分均低于访视前(观察组P=0.001,对照组P=0.014)。与对照组患者入室后5 min相比,观察组患者入室后5 min SAS评分更低(P=0.046)。观察组入室后5 min与术前1 d相比,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收缩压P=0.734,舒张压P=0.375,心率P=0.502)。对照组入室后5 min血压、心率明显高于术前1 d(收缩压P=0.001,舒张压P=0.003,心率P=0.003)。结论标准化术前访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焦虑程度及生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频探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ICU相关性感染。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ICU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以2013年7月~2014年6月ICU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限制性探视,每个床位每次探视允许1名亲属进行探视,每个床位每天探视总时间不超过15 min;观察组采用视频探视方式,每次探视时间控制在30 min。比较两组患者ICU相关性感染、家属满意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家属投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血管内导管感染、消化道感染、焦虑、抑郁、护患纠纷、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家属满意率、护士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探视能有效降低患者相关性感染,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心理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ICU应用ICNSS与APACHEⅡ评分配置护理资源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运用ICNSS量表评估护理工作量,并根据评估结果 配置护理资源;对照组动态监测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依据评分结果 配置护理资源.比较2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ICNSS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比基于APACHEⅡ评分的护理资源配置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士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ICU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吴洁 《全科护理》2021,19(1):102-104
目的:探讨“网式”控制管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病人2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月—2018年5月入院的1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院的1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网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28 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干预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病人治疗满意率及干预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后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式”控制管理能有效预防ICU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发生,改善病人病情及预后,降低病人病死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243-2244
将124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管理护理,观察组实施QCC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管道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滑脱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管理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机、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QCC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机械通气意外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机,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CFAP模式对ICU患者应对方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危重患者家属照顾项目(CCFAP)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探视时间、对待疾病的应对方式、不良情绪以及探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探视时间长于对照组,应对疾病的方式好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病情保证、获取信息、被接纳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CFAP模式能够使ICU患者获得良好的家庭支持,改善ICU对疾病的方式,减少不良情绪,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