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刘桂萍 《海峡药学》2014,(10):173-175
目的分析医院药师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角色,指出药师参与高危药品管理的途径与方法,促进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查阅国内外最新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参考国内文献报道的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及经验,从高危药品的目录筛选、购进、贮存、使用等方面来阐述医院药师参与高危药品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结果医院药师渗透到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责任重大,药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重任,力促高危药品在医院合理、规范的使用。结论医院在制定本单位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同时,重视药师在各个环节的作用,确保高危药品的安全、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师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2年1月~12月期间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存在问题,查阅相关文献搜集国内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经验以及策略,组建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开展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由药师监督指导药品管理并进行教育培训。比较2013年和2012年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等情况。结果2013年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为13.33%,较2012年的37.50%显著降低;2013年高危药品用药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为15.15%,较2012年的33.33%显著降低;2013年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理论知识及管理实践工作考评得分较2012年显著提高(P<0.05)。结论药师介入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建立并完善高危药品管理体系,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高危药品安全应用意识和能力,确保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阮奕娟  徐飞翠 《海峡药学》2016,(10):290-291
目的:探索医院内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明确高危药品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种类,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及体会。结果通过管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使用风险。在目前药物安全事件频发的形势下,有必要在医疗机构内对高危药品实施针对性管理。结论各医疗机构制定相应的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31):4391-4393
目的:降低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中高危药品的调配风险。方法:介绍我院PIVAS对高危药品进行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成立高危药品风险控制小组、建立高危药品目录、除配送成品外的PIVAS工作全由药学专业人员承担、高危药品使用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环节并强化临床药师的参与等。通过统计近3年PIVAS发生的差错及不良事件评价管理效果并总结经验。结果与结论:2012-2014年,我院PIVAS与高危药品相关的差错发生率低(0.009‰、0.004‰、0.002‰)且逐年减少,由2012年的8件减少为2013年的3件、2014年的2件;其中加强核对、加强新进人员的操作训练、PIVAS人员实现药学专业化及建立高危药品的警示标识对风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医院内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和切入点,以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制定我院高危药品目录,开设用药安全宣传栏及安全用药教育,介绍常用高危药品种及注意事项,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结合我院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加强我院高危药品管理.结果 我院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降低了高危药品在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结论 在目前"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合理安全用药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医疗机构内对高危药品实施针对性管理.建议各医疗机构制定本机构相应的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以提高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6.
胡蕾  金蜀蓉 《药品评价》2011,8(12):38-40,43
目的:探讨高危注射药品在医院使用、管理各环节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为医院系统提升自身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归纳文献资料,结合我院自身管理经验与实践,分析高危注射药品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特点.结果:医疗机构需建立专门的高危注射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宣传与监管、医师、护士、药师需相互协作、切实执行、促进高危注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医院内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和切入点,以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介绍高危药品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种类,以及我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及体会。结果与结论:我院通过管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使用风险。在目前药物安全事件频发的形势下,有必要在医疗机构内对高危药品实施针对性管理。建议各医疗机构制定相应的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8.
柏蓉  张蕾  张学会  欧宁  袁红宇 《中国药事》2017,31(9):1067-1071
目的: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高危药品,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参考国内外高危药品的管理经验,从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目录、药品管理软件等方面,总结高危药品管理的先进方法。结果与结论: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风险,应引起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高度重视。我国对于高危药品的标准化管理研究起步较晚,虽然部分医院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医疗机构仍应该在不同的技术层面和管理方式上加大对高危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医疗机构应重视高危药品管理,建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医师、药师、护师及管理者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责任,减少用药差错,引领全民安全用药,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本文介绍了我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及体会,总结了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今后应从建立管理思维模式,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投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患者教育提高依从性,强化沟通完善制度,建立中国高危药品伤害预防循证指南等多个方而着手,形成完整、科学的高危药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滨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79-380
目的通过高危药品规范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制订高危药品目录,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工作流程,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原则。结果医疗机构要切实做好高危药品的监管,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明确其职责,应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防范高危药物风险。结论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是医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医疗机构应对高危药物提高安全警惕,并运用适当的方法以及措施,减少用药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我院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加强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部分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回收率为91.84%。结果显示,受访医务人员中有69.61%的医师、72.62%的护士和71.79%的药师明确高危药品的概念;对高危药品的品种能够准确辨别的医师仅为4.90%,护士为20.24%,药师为15.38%;约20%的受访医务人员对于科室建立的高危药品风险防范措施不清楚;用药差错报告的意愿率为88.44%;对高危药品知识的需求途径主要是专题讲座,占受访医务人员的88.00%;最易发生风险的前5类高危药品分别为高渗电解质注射液、胰岛素制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抗凝血药、抗心律失常药。结论:我院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存在一定不足,对高危药品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建议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医务人员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程度和警惕性,使其牢记风险防范措施,减少或杜绝由此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我院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为医疗机构对该类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9版)制订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及风险点,对全院医师、药师、护士进行相关培训与考核;以临床科室、药学部门的高警示药品管理和使用合格率为检查指标,比较优化前后高警示药品管理和使用的效果。结果:我院通过建立检查督导小组、药师宣教、信息化管理、处方审核及个体化给药、用药指导、处方点评及用药错误上报等措施对高警示药品进行风险控制和持续优化。与优化前比较,优化后临床科室高警示药品管理和使用合理率由37.3%提高至80.1%(P<0.01),药学部门高警示药品管理和使用合理率由59.2%提高至85.0%(P<0.01);但仍存在高警示药品账物不符、用药错误未全部及时上报、审方软件规则建立不完善、用药指导不充分、个体化给药药品品种较少等问题。结论:通过对高警示药品管理及优化,有效提高了我院临床科室及药学部门对该类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和凡  邓明  吴燕漫  何艳玲 《中国药房》2013,(45):4261-4263
目的:探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法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从某院高危药品目录的确定、摆放、调剂、使用、检查等方面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根据制度实施后出现的实际问题再采用PDCA法,以提高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为指标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定期检查效果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采取了完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编制高危药品知识手册、加强全员培训及重点科室的检查等多项措施进行质量持续改进,使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由改进前的80%提高到改进后的100%。结论:该院建立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切实可行,且PDCA法能够促进高危药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医院建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师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运行效果和经验,总结药师对促进合理、安全用药所做的工作。结果:药师对药物的理化性质、相互作用、注意事项更加熟悉,关注药物正确的配置方法,在混合配置溶液的选择、配置后药物的终浓度、稳定性和澄明度方面更加规范。重视加量的准确性,非整量加药、低龄患者、高危药品的标签管理等标准操作,确保了配置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论:在儿童医院建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非常必要,药师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药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可以实现药品和耗材共享,节约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高危药品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参考美国医疗安全协会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依据说明书等确定高危药品的单次最大剂量和给药途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管理剂量和给药途径信息,嵌入医师工作站。结果与结论开发了高危药品单次最大剂量和给药途径的计算机辅助医嘱系统,可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并建立适合北京军区总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模式,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合本院高危药品管理的实际,探讨并建立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结果和结论:高危药品管理模式应结合医院实际和专科特点,通过筛选确定高危药品品种、限制同品种数量、设定专区专柜、完善药房药品货位标识、落实责任制等管理措施、建立信息支撑体系、制定各项工作的标准流程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结合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警示管理的实践,探讨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结果: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后,与高警示药品相关的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与往年相比有明显减少,2017年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发生率占总药品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发生率的6%,而2018年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发生率占总药品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发生率的2%,有效降低了高警示药品用药风险,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筛选确定高警示药品目录、分级管理、重点采购、设定专区专柜、增加醒目标识、严格审核医嘱、进行风险监督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等管理措施,以及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流程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报告了2例高危药品用药错误(皮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浓氯化钠封闭注射)导致药物损害事件的实例。药师参与此2例药物损害事件会诊处理,患者恢复良好。建议医院对高危药品加以警示标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