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肢的原因,在战时因火器伤截肢者占首位。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平时以交通和工伤事故居多。在美国,大型截肢(除指趾外)占人口1/3000,上、下肢截肢的比例为3:10;全国每年有35000人因伤病截肢。我国肢残病人约占人口千分之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四化建设,工业、交通,建筑迅速发展,尽管加强预防和医疗,但截胺患者仍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截肢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妲  关小宏 《人民军医》2011,(11):1005-100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其中11%~24%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发展到部分截肢。李秋等报道,在因糖尿病足住院的患者中,1年内截肢率为23.2%。由于糖尿病患者肢体的血管病变以及抗感染能力差,截肢后发生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下肢截肢手术适应证选择、并发症的发生及最终的结局. 方法 追踪5.12汶川大地震中现场截肢和在后方医院急诊F肢截肢手术的15例地震伤员的病例资料,分析下肢损伤的严重程度、截肢地点、截肢后是否开放及切口完全愈合拆线时间. 结果 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1~51岁[(32±12)岁].截肢部位16处,GustiloⅢb 2例,GustiloⅢc 9例,Tschernen Ⅲ 5例.4例现场或帐篷截肢伤员术后均发生感染,行二次、高位、开放截肢手术.10例后方截肢伤员行一次性、高位、开放截肢,其中2例发生感染.1例后方截肢伤员进行的是高位截肢I期闭合切口,结果术后感染、切口流脓,出现菌血症. 结论 地震伤中现场和战地帐篷截肢术后发生感染概率非常高,后送后应尽早安排二次、开放截肢.地震伤员在后方医院采用一次性、高位、开放截肢对下肢毁损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下肢严重损伤截肢与保留的计量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取200例下肢严重损伤(截肢者与保留者各100例),应用评分方法,根据年龄、休克、伤口污染,皮肤、肌肉肌腱、骨关节、血管及神经损伤程度进行多因素两类判别分析,对伤肢进行计量诊断.结果显示:截肢组平均22.74分(17~28分),保留组15.77分(13~21分);判别方程Z=0.14X1+1.48X2+1.43X3+1.63X4+5.84X5+5.09X6+4.34X7+2.19X8,Z*=67.52.方差分析所建方程有高度显著意义(P<0.005).各因素对方程的贡献率以肌肉严重损伤对肢体威胁最大,其次为血管损伤,再次为骨关节损伤.原资料回代验证准确率为98%.由此认为,该方程对临床下肢严重损伤的伤情判断及决定伤肢保留与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震伤截肢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地震伤截肢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5月12日18时~2008年5月30日共行地震伤截肢手术治疗37例,31例单侧下肢截肢,6例单侧上肢截肢;膝上截肢18肢,膝下截肢10肢,半足截肢3例;按Waganer分类:Ⅳ级23例,Ⅴ级14例。结果:37例中愈合34例,伤口感染4例,死亡0例。其中甲级愈合31例,甲级愈合率83%。术后再截肢2例,残端修整2例。结论:地震截肢存在多种并发症,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分析9例截肢患者11个肢体残端,发现并发症者为8个肢体(73%),无并发症3例(27%).残端感染患者予以重新清创、局部换药、灌洗引流、Ⅱ期闭合创面;残端压疮患者予以再次手术,重新截骨.6例残端感染患者感染得以控制,创面完全愈合;2例残端压疮患者伤口彻底愈合.  相似文献   

8.
火车辗轧性截肢的病变特征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应行为模式在截肢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收集60例截肢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期间试验组采用适应行为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60例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布为18.3%(11/60)、23.3%(14/60),试验组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多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适应行为模式可明显改善截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更快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双侧下肢创伤性截肢,特别是发生在高位,合并有股动静脉等大血管断裂,患者可因大出血等导致死亡。我科成功救治1例双下肢创伤性截肢合并全身多发创伤的患者,经过多次手术,康复训练、心理指导、安装假肢训练等治疗,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阳娟  刘雁虹 《西南军医》2008,10(5):164-164
火器伤具有伤情复杂,常合并多发伤,致残率高等特点。护理中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早期预防和发现感染,及时处理疼痛,做好残肢功能锻炼,最大程度地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朱雪辉  吴坤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0):1023-1024
行为护理是在行为科学与行为医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是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对患者实施的一种护理手段,是对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理的一个补充,是现代整体护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截肢是为挽救或延长伤病员的生命而不得已采用手术;有时也会由于有的肢体完全丧失功能,截除后安装假肢可更有利于恢复功能而截肢。负性情绪和行为是久病难愈的重要因素,因此,实施优秀的行为护理对提高截肢病人生活质量和早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干板X线摄影检查了175例病人假肢安装不当的原因,多数为膝下截肢者。方法是摄取病人直立位假肢负重与不负重前后位和侧位照片,不负重时要在病人直立、伸膝和假肢脚着地状态下摄取。标准曝光条件为120kV,4mAs和非布凯技术及负片干板摄影。如有金属影重叠需行斜位观察。应估价的内容有①髌腱韧带与髌骨和胫骨结节的相对位置;②腘膨出、胫骨内外侧的倾角和假肢总的外形;③衬里材料的状况;④残肢和假肢槽间尤其在负重时的接触程度。作者指出,二项测量是重要的,一是骨端与残肢端间距离在负重与不负重时的差别;二是残肢软组织末端与假肢衬里(无衬里时与假肢槽)间的距离。两项均不应大于1cm。应在前后位和侧位像上测出胫腓骨间距离以估价两骨负重的关系,负重时两骨分离提示骨间隔不完整。  相似文献   

14.
周晨  于丽娜  宋玲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1):1211-1213
目的总结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探讨截肢患者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6例截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干预组(n=29),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SF)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估,比较两组心理特点及生活质量。结果经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截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肢体截肢后的伤口通常使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然而绷带包扎即费时,又费力,而且容易脱落,很难掌握松紧度。近阶段我科使用弹力绷带固定截肢后伤口敷料,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康复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系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及步行能力评价。结果: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严重肢体创伤、感染坏死、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为治愈疾病,常被迫采用截肢治疗手段.截肢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肢体残缺,功能丧失,而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能造成患者的心理创伤,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精神障碍.为此,针对患者不同残肢情况进行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影响截肢患者残端塑形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手术处理及神经康复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总结83例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H)的处理及神经康复治疗经验。方法:本组83例CSH均经头颅扫描确诊,且均行钻孔引流术,并给予神经康复治疗和指导。结果:按GOS评分,优良79例(95.18%),中残4例(4.82%)。结论:对老年CSH进行及时诊断和手术,加强神经康复治疗和指导能够明显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国娟  冯晶  申彬  白峰 《西南军医》2013,(4):372-374
目的了解并分析非创伤性高位截肢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对18例非创伤性高位截肢患者心理干预前后发放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心理护理前后心理评估情况。结果 18例非创伤性高位截肢患者入院初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同时,患者因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经济条件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后,大部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有助消除各种消极因索,树立信心和勇气,保持最佳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20.
DSA造影确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肢体坏疽截肢平面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导致肢体坏疽是近期老年人常见的截肢原因。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亦增高,因此本病的发生率也有增高趋势。而此类疾病所致的截肢平面最难确定,长期以来困扰着血管外科医师及骨科医师。DSA造影作为确定动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此类疾病所致的截肢平面评估也应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