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尘肺患者小容量肺灌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胸片变化情况及灌洗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小容量肺叶灌洗。结果:患者灌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肺通气功能改善,部分患者胸片肺纹理变清晰,密集度较灌洗前有减轻。满意率达90%。结论:小容量肺叶灌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延缓尘肺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40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Ⅰ组,n=15)和灌洗组(Ⅱ组,n=25),II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于住院后第1-3 d进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治疗,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第5、7 d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并进行临床症状综合评价。结果:Ⅱ组及Ⅰ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2、PaCO2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Ⅱ组较Ⅰ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灌洗治疗AECOPD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煤矿工尘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工尘肺是煤尘在患者的肺部大量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为了对煤工尘肺的诊断和早期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对963例煤工胸片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963例中,均为男性,年龄26~47岁,平均35.1岁,工龄最短的7年,最长21年。检查胸部X线片,观察煤工的身体状况。2结果在963例中,发现有煤尘肺的960例,其中713例有Ⅱ、Ⅲ期煤尘肺,247例有Ⅰ期煤尘肺,表1。Ⅰ期煤尘肺双肺中下野纹理稍多,弥散的2mm~4mm大的结节影,可有双肺轻度肺气肿的表现(图1)。Ⅱ、Ⅲ期煤尘肺表现为肺野弥漫的结节影,部分融合成大结节,肺门有结节灶,或可有钙化,相对正常的肺呈肺气肿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联合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抗感染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纤支镜反复BAL和局部注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两组治疗前血气指标PaO2(mmHg)、PaO2/FiO2、SaO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前肺通气功能各项检测指标(VC、FEV1、FEV1%、V50、MVV)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经纤支镜BAL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芬格欣—FE功能营养液治疗煤工尘肺的临床疗效观察淮北矿务局职防院芬格欣—FE功能营养液治疗煤工尘肺未见报道,我院于1992年5月~1992年6月应用芬格欣—FE功能营养液治疗煤工尘肺34例,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有临床症状的尘肺患者34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吸入性肺炎并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8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给予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纤支镜灌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指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SaO2)、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并对2组患者进行APACHEⅡ分值评分.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72 h后试验组PaO2、SaO2明显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NF-α、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0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纤支镜灌洗联合BiPAP通气治疗吸入性肺炎并低氧血症患者,可有效清除炎性因子,恢复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早期纤支镜吸痰对改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症状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纤支镜吸痰改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症状。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行纤支镜吸痰45例为治疗组(A组),综合治疗44例为对照组(B组),治疗后对体温、白细胞、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比较。结果A组体温、白细胞、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行纤支镜吸痰对改善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症状有肯定疗效,是一项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纤支镜灌洗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9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者运用纤支镜灌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95.9%、8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87.8%、41.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致病菌株清除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纤支镜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致病菌株的清除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改善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不同期别的尘肺病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并将双肺成功隔离,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采用灌洗液反复灌洗,并于灌洗前及灌洗后分别测定血气、肺功能。全肺灌洗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与治疗前对比其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肺通气功能以及肺弥散功能灌洗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成功进行双肺同期肺灌洗10例,术中顺利,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全肺灌洗术疗效好、安全,并发症发生少,是治疗尘肺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经纤支镜灌洗治疗肺心病14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本文是通过纤支镜对肺源性心脏病肺段灌洗治疗清除积痰后可使病人缺氧状态得以改善,使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肺部感染能有效控制,通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命得以延长。方法:按常规纤支镜操作方法,采用配有抗菌素、化痰、止喘等物的生理盐水进行灌洗治疗,病人易接受,安全而且疗效好。结果:通过分次灌洗治疗,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可达85%—93%,平均提高8%—25%,肺部感染能有效控制,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纤支镜灌洗治疗肺心病是目前的一种行之有效、病人生命得以延长的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创伤后肺部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肺灌洗方法有效纠正了患者的低氧血症。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 82例 ,女 44例 ;年龄 12~ 69岁 ,平均 3 9.8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均在 8分以下 ,其中合并胸廓损伤所致血气胸11例。均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颅内压监测。将本组患者按入院先后 1∶3的方法分为传统治疗组 3 0例 ,纤支镜肺灌洗组 96例 ,进行疗效观察和对比分析。传统治疗组 :常规建立人工气道 ,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 ,雾化吸入 ,气管内湿化 ,翻身拍背吸…  相似文献   

12.
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影像特点以及诊断。材料和方法:对1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开胸活检病理及肺泡灌洗证实的原发性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胸片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全肺灌洗治疗前、后胸部影像与动脉血气、肺功能及临床表现间的关系。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肺实变表现、肺水肿样表现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但肺部阴影相对稳定(即短期内如无感染,胸部阴影不会发生显著变化),胸部影像与临床症状常不平衡。结论:肺部影像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也是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转归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和影像相结合可以有效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支镜灌洗治疗,单纯全身抗感染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纤支镜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伤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早期经纤支镜吸痰和灌洗的疗效。方法 :将重型颅脑伤合并严重肺部感染 87例中的 4 3例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经纤支镜灌洗、吸痰 4 4例为纤支镜灌洗组 ,两组治疗后均对体温、白细胞 ,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纤支镜灌洗组治愈 2 3例(5 2 3% ) ,对照组 1 2例 (2 7 9% )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 ) ;治疗后第 5天 ,纤支镜灌洗组平均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为 36 8℃和 7 2 1× 1 0 9/L ;而对照组则分别为 37 9℃和 1 2 83× 1 0 9/L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P <0 0 5 )。结论 :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是治疗重型颅脑伤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纤维支气管镜在严重胸部创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严重胸部创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7年7月应用纤支镜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114例.总共应用纤支镜检查、灌洗治疗289次.纤支镜进入途径:经鼻腔181次,气管插管32次,口腔20次,气管切口套管56次.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护和监测SaO:及血气分析,同时给予吸氧或呼吸机支持.结果 114例经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对102例患者进行了灌洗治疗.全部患者经1~4次纤支镜检查及灌洗后SaO2均明显提高(P<0.01),术后2 h PaO2改善明显(P<0.05).无因纤支镜检查治疗导致死亡的患者.结论 纤支镜在严重胸部创伤中有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价值,不但可及时明确支气管损伤的诊断,而且可以有效清除气道异物、分泌物、血及痰痂,治疗阻塞性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明显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内膜结核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满齐  刘翱  侯红艳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204-1205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临床特征、确诊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确诊的EBTB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纤支镜检查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女多于男,临床症状主要以咳嗽、咳痰、发热、气急、咯血、胸痛为主,46.2%的患者胸部影像学无异常.纤支镜检查:右侧多于左侧,干酪样坏死型28.8%,充血水肿型23.1%,瘢痕狭窄型21.1%,肿瘤型17.3%,溃疡型9.7%.全部病例经纤支镜病理活检和(或)刷检找到抗酸杆菌确诊.经抗结核化疗临床治愈45例,7例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狭窄.结论:EBTB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正常不能除外,纤支镜检查是确诊EBTB最重要的手段,EBTB早期抗结核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经纤支镜及CT引导经皮肺穿刺给药治疗耐药型结核空洞的优缺点.方法 将81例耐药型结核空洞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纤支镜介入术及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术,评价两组治疗l、2、3个月有效率、并发症等指标,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和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纤支镜治疗组38例患者,完成治疗37例,治疗完成率为97%,1、2、3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6%、27%和57%,插管一次成功率为90%,并发症发生率为11%;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组43例,完成治疗40例,治疗完成率为93%,1、2、3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2%、35%和65%,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3%,并发症发生率为15%.经x2检验分析,两组的治疗完成率(x2=0.811,P=0.368)、并发症发生率(x2=0.298,P =0.585)、1个月治疗有效率(x2=0.484,P=0.487)、2个月治疗有效率(x2=0.570,P=0.450)、3月治疗有效率(x2 =0.459,P=0.459)、插管/穿刺一次成功率(x2=0.255,P=0.6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影响因素分析:空洞直径<3 cm时,纤支镜介入组4例患者,有效3例;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组12例患者,有效1例.空洞直径较小时,纤支镜介入治疗有较高的有效率(P=0.027,<0.05);空洞直径>5 cm时,经纤支镜治疗组12例患者,有效4例;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组10例患者,有效9例.空洞直径较大时,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有较高的有效率(P =0.036,<0.05);空洞位置在肺野中内带,纤支镜介入组29例患者,有效19例;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组7例患者,有效1例.空洞位置在肺野中内带时,纤支镜介入治疗有较高的有效率(x2=4.099,P=0.043,<0.05);空洞位置在肺野外带,纤支镜介入组8例患者,有效2例;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组33例患者,有效25例.空洞位置在肺野外带时,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有较高的有效率(x2=5.293,P=0.021,<0.05).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空洞位置在肺野中内带,纤支镜介入组29例患者,并发症1例;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组7例患者,并发症4例.空洞位置在肺野中内带时,纤支镜介入治疗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P=0.003,<0.05);空洞位置在肺野外带,纤支镜介入组8例患者,并发症3例;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组33例患者,并发症2例.空洞位于位于肺野外带时,CT引导经皮肺穿治疗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P=0.043,<0.05).合并肺气肿及肺纤维化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有效率相仿,但纤支镜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两种介入治疗术对耐药结核空洞均有满意疗效.直径较小、位于肺野中内带的耐药结核空洞,纤支镜介入组有满意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位于肺野外带、直径较大的耐药结核空洞,CT引导下经皮肺穿导管给药术疗效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合并肺气肿及肺纤维化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有效率相仿但实际纤支镜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种方法作为耐药结核空洞治疗的有益补充,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通喉罩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30例重症肺炎患者(治疗组)在快速诱导麻醉下插入三通喉罩,其标准端口连接呼吸机,另一带有密封胶帽端口置入纤支镜,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另选取3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表麻下经纤支镜常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观察术后疾病的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全部30例手术顺利完成,三通喉罩通气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通气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术中治疗组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脉搏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7%)(P<0.05)。结论三通喉罩通气下经纤支镜治疗重症肺炎相对于常规纤支镜治疗,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创伤监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在危重创伤监护中的应用 ,以及对严重创伤后肺、支气管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12 7例严重创伤引起支气管、肺部并发症应用纤支镜检查、灌洗治疗 4 2 8例次。纤支镜进入途径 :经鼻腔 5 7例次 ,口腔 2 2例次 ,气管切口套管349例次。术前、术中、术后严密监测SpO2 及血气分析 ,同时给予氧气或呼吸机支持。结果 全部病例经 1~4次纤支镜灌洗后SpO2 均明显提高 (P <0 .0 0 1) ,术后 2小时PaO2 改善明显 (P <0 .0 5 )。其中 4 3例肺不张经灌洗治疗后复张 39例。 2例明确为支气管不全断裂 ,经支气管修补术治愈。无 1例因纤支镜治疗直接导致死亡。结论 纤支镜在危重创伤伴发肺部并发症患者监护中应用 ,不但可及时明确诊断 ,而且可以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及血、痰痂。明显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对严重创伤的承受力。  相似文献   

20.
兰平起  黄慧俐  李莉  俞洋 《西南军医》2010,12(2):251-252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吸痰术在救治肺感染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因肺感染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床边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吸除气道分泌物等气道管理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术后肺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吸痰术在救治肺感染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