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达托霉素治疗骨科球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78例骨科球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剂量为600 mg 1次/12 h;对照组39例,采用达托霉素治疗,剂量为6 mg/kg 1次/d。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退热时间,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94.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各1例,对照组出现血肌酐升高,肝功能异常各1例。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耐药性和退热时间,两组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同抗生素的成本效果比较,利奈唑胺成本效果明显低于达托霉素。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治疗骨科球菌感染,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二者均安全可靠。利奈唑胺成本效果明显低于达托霉素,花费较低一些。  相似文献   

2.
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老年MRSA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接受替考拉宁治疗和11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利奈唑胺组治愈率72.7%,细菌清除率81.8%,不良反应发生率10%;替考拉宁组治愈率27.8%,细菌清除率38.9%,不良反应发生率11%。结论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替考拉宁组,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接受替考拉宁治疗和11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利奈唑胺组治愈率72.7%,细菌清除率81.8%,不良反应发生率10%;替考拉宁组治愈率27.8%,细菌清除率38.9%,不良反应发生率11%。结论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替考拉宁组,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情况。方法2014年8月~2015年10月接受诊治的重症感染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结合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应用药物的起效时间以及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77%与对照组93.5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应用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 P<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对比中可见利奈唑胺的起效更快,同时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奈唑胺注射剂致血小板减少26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注射液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化期刊群》和《维普医学期刊数据库》1979~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共收集利奈唑胺注射剂致血小板减少27例,除1例联合可疑致血小板降低抗菌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其他26例均可排除其它可疑药物,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男21例(76.92%),女6例(23.08%%);其中年龄最大96岁,最小1岁;给药剂量除1岁患者150mg外,其余均为600mg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7~14天(60.00%),停药后恢复时间3~25天。结论掌握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特点将有助于该药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6.
杨贵荣  程芮 《武警医学》2010,21(1):62-62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96岁.因左侧肢体无力,咳嗽、发热21 d于2008-4-19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4年,肌酐130~220 μmol/L.入院查体:体温38.8℃,心率72/min,呼吸33次/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BET)方法,建立用BET代替热原检查法(PT).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 利奈唑胺注射液(2.0mg·ml-1)稀释12倍(0.167mg·ml-1)后,用灵敏度0.06EU·ml-1的鲎试剂经干扰试验无增强、抑制作用.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利奈唑胺注射液中的内毒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期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58例AECOPD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利奈唑胺治疗,疗程5~12 d。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合并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利奈唑胺治疗总有效率为86.2%(50/58),细菌学清除率为81.0%(45/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6%(16/58)。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皮疹,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治疗AECOPD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可作为临床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AECOPD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或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利奈唑胺与其他抗感染药物联合抗感染治疗期间,多药应用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以利奈唑胺应用起点及终点时间为主要筛选标准,筛选应用利奈唑胺时间〉7 d的患者共82例,分为4组:A=利奈唑胺;B=利奈唑胺+抗细菌药;C=利奈唑胺+抗细菌药+抗真菌药;D=利奈唑胺+抗真菌药。对各组血小板行统计分析,观察利奈唑胺对各组的影响。结果:用药时间对B组与C组血小板计数值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但B组与C组应用利奈唑胺前血小板的计数值存在基线差异(P〈0.05),其后各时间点血小板计数值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各组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值范围。结论:在利奈唑胺多药应用过程中血小板计数虽有所降低,但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陈畅  张彧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3):588-590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ICU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42例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MRSA感染患者治愈28例,显效5例,进步6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78.57%(33/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ICU MRSA感染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Gz作用下心电图QT间期的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能否用QT间期来预测飞行员对+Gz应激的反应情况。方法37名空军 在人用离心机上经受峰值为4G的正向加速度作用,根据被试者对+Gz应激反应的不同,将其分成A组(反应良好组,n=18)、B组(反应亢进组,n=14)和C组(反应抑制组,n=1)。实验结束后测量+Gz作用前、中、后心电图的QTU是期和RRU是期,并对能够测量出QT间期的33人(89.2%)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z作用中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研究降低小儿胸部数字X线摄影(DR)辐射剂量方法.方法 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行胸部DR的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曝光方法,研究组患儿实行质量控制,曝光条件设定为次高千伏(90 kV),AEC自动曝光控制,根据患儿年龄选择曝光体位,比较两组DR胸片质量以及患儿所受辐射剂量.结果 采用甲级片评价标准判断两组DR胸片的一级、二级、三级以及废片,其中研究组一级片39例,二级片3例,无三级片及废片,一级片率92.86%;对照组一级片30例,二级片11例,三级片l例,无废片,一级片率71.43%;研究组DR胸片一级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辐射剂量采集结果显示为(0.301±0.085) mGy,研究组患儿辐射剂量为(0.103 ±0.019) m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胸部DR进行有效的影像质量控制可显著提高DR胸片一级片率,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所受辐射剂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e residual deviations after final patient repositioning based on bony anatomy and the impact of such deviations on the proton dose distributions was investigated. 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 (DRRs) and kilovoltage (kV) “portal verification” images from 10 patients treated with passively scattered proton radiotherapy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residual deviation. These changes were then applied to the location of isocenter points that, in effect, moved the isocenter relative to the apertures and compensators. A composite verification plan was obta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clinical treatment plan to evaluate any changes in dose distributions. The residual deviations were fitted to a Gaussian distribution with μ = –0.9 ± 0.1 mm and σ = 2.55 ± 0.07 mm. The dose distribution showed under- and overcovered dose spots with complex dose distributions both in the target volumes and in the organs at risk. In some cases, this amounts to 63.5% above the intended clinical plan. Although patient positioning is carefully verified before treatment delivery and setup uncertainties are accounted for by using compensator smearing and aperture margins, a residual shift in a patient's position can considerably affect the dos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