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中,降低CRBSI的发生率,为防范CRBSI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处理和管理手段.方法:选择2012年7-12月在本院进行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择2013年1-6月在本院进行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35例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比较预防CRBSI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CRBSI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CRBSI7例,发生率23.33%,试验组发生CRBSI 1例,发生率2.86%,两组比较CRBS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的应用,可明显降低CRBSI发生率,是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保障患者安全,减轻病人痛苦及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中的价值。方法160例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8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疾病类型、置管静脉、置管次数、置管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及CRBSI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疾病类型、置管静脉、置管次数及置管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CRBSI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1.25%)(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己定/磺胺嘧啶银涂层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CINAHL、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3月有关CRBSI预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纳入的研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95%置信区间(CI)计算集合风险比率(RR),测量CRBSI千日率及细菌定植率。以CRBSI千日率为首要结局,细菌定植率为次要结局,采用R3.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4892例患者。氯己定/磺胺嘧啶银涂层导管的细菌定植率明显低于常规标准导管(RR=0.55,95%CI:0.45~0.68,P=0.02),但CRBSI千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0,95%CI:0.45~1.11,P=0.32)。结论与常规标准导管相比,集束化管理指导下使用氯己定/磺胺嘧啶银涂层导管可降低导管相关细菌定植率,但对CRBSI千日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4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例):采用呼吸机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n=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d病死率和ICU住院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d病死率和ICU住院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节省ICU住院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ICU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细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2009-10~2010-10本院ICU院内感染患者35例的内导管病原菌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共检出菌株97株,其中G-菌49株(50.52%),以非发酵菌最多。G+菌19株(19.59%),主要为肠球菌属和葡萄球菌。真菌29株(29.90%)。29株真菌中,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均敏感,而对其他如5-FU、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ICU中的医院内导管感染率较高,G-菌则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为主。因此,应该对室内环境及导管严格控制,防范交叉感染的出现,减持无菌操作,治疗的同时配合内导管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180例鼻饲肠内营养的ICU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腹泻的发生率为27.8%,实验组为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达到管饲完全供给量所需的时间、营养支持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缩短( P均<0.001)。结论集束化干预可有效预防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方法对89例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基础疾病、插管次数、插管部位、留置时间及病原学进行分析。结果 CRI与留置时间、留置部位、插管次数、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无相关性(P>0.05)。76例标本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12种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4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27株。表皮葡萄球菌占24.21%,鲍曼不动杆菌占17.4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91%。结论长时间放置导管、反复插管、插管的不同部位及糖尿病是CRI的相关危险因素。CRI的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带管时间长及透析患者的血流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及易感因素。方法:选取导管血培养及外周血培养。结果:14例长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只有1例因高钾血症突发心跳骤停死亡,其余患者经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结论:长期透析患者易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特别是血行感染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4.
朱红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头孢西丁钠注射液引发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输注头孢西丁钠的妇科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头孢西丁钠注射液引发的静脉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高压氧科220例行PICC置管术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治疗和监测提供了必要的血管通道.但随之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为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在ICU的发生率、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对患者的损害.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ICU病房2008年1-12月进行深静脉置管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输液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在医院感染中已十分常见。其中CVC引起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起病急、病死率高,每次发生会增加20.0%~25.0%的病死率[1]。为了分析和了解我院CRBSI的发生情况,进一步科学有效地落实预防措施,2013-03~09,我们对我院127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治疗准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 CRI)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相当高的比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 CRB)患病率为 4%~ 43%。发病率为 0 .0 2 %~ 0 .66/1 0 0 d。结合本科经验 ,对 CRI预防及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科自 1 976年~ 2 0 0 0年 1月 ,经不同途径 (颈外静脉切开、锁骨下静脉穿刺、中段颈内静脉穿刺 )上腔静脉置管 2 5 0 0例次 ,导管放置时间最长 1 2 0d,最短 3d,平均 1 9.5 d。发生导管感染 5 8例( 2 .3% ) ,其中经颈外静脉切开插管感染率为 8.1 %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感染率为 1 .8% ,经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感染率为 1 .4% ,8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妇科盆腔手术700例患者,包括子宫肌瘤核除术110例、卵巢肿物切除术18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60例、子宫全切除术350例,分为观察组350例和治疗组350例,观察组使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包括术前1天开始使用弹力袜,术后立即使用气压治疗仪并持续使用3天,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2500μ皮下注射3~5天;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指导家属按摩双下肢。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8.29%,对照组显效率93.43%,治疗组更少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采取有计划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更有利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