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股沟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生是因为胚胎时期形成的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与出生后腹内压增高使未闭鞘突扩张而成。如果不做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般应及早手术。自1998年至2005年9月我们采用沿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5例,男82例,女2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2.3岁。腹股沟型11例,阴囊型61例,难复性疝7例,嵌顿性疝6例,先行手法复位,24~48h后再手术治疗。手术后复发疝不用此法治疗。1.2手术…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多由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引起。传统手术多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方式,但该方式有切口大、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和愈后切口瘢痕大等缺点。2008年2月-2010年8月,我们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2例,男37例,女5例。年龄1~10岁,平均5.3岁。疝囊位于右侧23例,左侧14例,双侧3例,对侧隐性疝2例。其中嵌顿性疝4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10~20min,平均13min,术后平均住院2d,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340例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腹横纹微小切口与腹股沟斜切口两种不同途径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的比较,探讨腹横纹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190例行腹横纹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150例行腹股沟斜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结果:前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组(P<0.05)。结论:腹横纹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美容、微创、手术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二孔法技术治疗小儿腹股疝167例,年龄1.2~12岁,平均4.7岁,其中男141例,女26例;腹股沟斜疝136例,直疝31例;右侧疝93例,左侧疝55例,双侧疝19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12例,嵌顿疝9例。均用腹腔镜二孔法行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8~15m in,平均12 m in,术后平均住院2.5 d,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二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复发病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与经下腹部正中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成人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00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0例患者。A组采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B组患者采用经下腹部正中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指标、综合临床疗效、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活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且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94.0%比85.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优于B组(P<0.05)。A组切口感染、阴囊水肿、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鞘膜积液、发热、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比较,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能显著降低手术创伤,加快创口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9号注射针头引导4号丝线作内环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3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普外科行简易法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90例(102侧),其中12例为腹腔镜手术中发现同时存在对侧隐匿疝。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0~20 min,术后平均1.5 d出院,无出血、阴囊水肿、血肿等并发症。随访1~4年,平均18个月,无腹股沟疝复发,无脐部切口疝。结论应用简易法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匿性疝,损伤轻,恢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斜疝是普外常见的多发病,我院自1995 年对1-8岁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开展经腹切口修补术,因有时手术切口部位选择不当,增加了手术的难度,造成了有些不必要的损伤。正确选择手术切口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重要步骤和手术成功的关健。笔者自2001年至2004年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80例,采取改良手术切口的选择方法,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80例,均为可还纳腹股沟斜疝,男性76 例,女性4例,年龄在1-8岁,平均3岁7个月:右侧腹股沟斜疝72例,左侧8例,其中有3例男性患儿为嵌顿疝,经手法还纳后行手术治疗:1例为双侧  相似文献   

9.
改良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进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的效果。方法:采用拉幕状腹腔镜手术治疗7个月~11岁的小儿腹股沟巨大疝43例,28例右侧,15例左侧,其中8例为双侧,单侧疝中有3例隐性疝,术中发现对侧鞘突管未闭2例。结果:手术时间8~30 min(平均14 min),术后2~3 d出院。所有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和不适感。结论:腹腔镜下拉幕状修复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谭天林 《西南军医》2005,7(1):23-24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期间对11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经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疤痕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术式繁多,术后复发率达1%~265%。2001年11月至2004年8月,本院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经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直疝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脐单孔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缝扎术2 000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 000例腹股沟疝患儿中,仅有14例患儿(0.7%)术中被诊断为直疝。其中,右侧12例(85.7%),左侧2例(14.3%)。术前能够诊断为直疝的仅有2例(14.3%),9例患儿诊断为腹股沟斜疝(64.3%),3例患儿诊断为复发疝(21.4%)。平均手术时间(20.6±5.9)min,平均住院时间(1.8±0.5)d,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具备与传统手术相同安全性与可行性,同时具有美容效果佳、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可有效诊断、治疗小儿腹股沟直疝。  相似文献   

13.
王俊伟  石竹 《西南军医》2012,14(6):815-8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疝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9月我科在全麻下实行的双侧小儿疝手术102例,腹腔镜下双侧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58例(腔镜组)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44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有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腔镜组在手术时间(26.29±8.76)min、术中出血量(4.22±2.14)ml、术后自主活动时间(14.24±5.12)h、复发率(0%)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9%)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颈高位结扎术是一种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患儿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尤其在双侧疝的治疗中更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勇  刘文能  马忠明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316-1318
目的探讨经脐部自然通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使用微型腹腔镜,配合自制的针形缝合器,施行荷包缝合内环口与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我科采用此方法收治的63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年龄10个月~14岁)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是单侧疝47例,双侧疝16例,其中有隐形疝10例。结果 63例均成功治愈,无中转开腹;单侧疝手术时间9~15 min,平均约13 min,双侧疝手术时间26~31 min、平均约28 min;术后未发生严重阴囊水肿、感染、睾丸萎缩、明显疼痛等并发症;住院2~4 d,平均3.5 d;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疝复发等。结论经脐部自然通路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行、安全、有效,且微创美观、手术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徐勇  彭强 《西南军医》2012,14(1):4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优点。方法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9月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2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创伤小,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腹股沟隐性疝和双侧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16.
后天性腹股沟斜疝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股沟斜疝绝大多数是由于先天性鞘状突未闭而引起的。但临床上偶可遇到后天性腹股沟斜疝。在现有的腹股沟疝分类系统中,尚未明确提出这一类型,但其术中表现特殊,易与直疝、滑疝混淆,手术方法和通常的疝修补术有明显不同。我院于1997年8月~2006年8月收治5例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17.
正腹股沟斜疝俗称"疝气",是指腹腔脏器通过腹股沟区未闭合鞘状向体表突出形成的包块,常发生于一岁以内的婴儿,腹股沟斜疝发病率高,一旦发生并发症会对孩子造成严重创伤,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医学专家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对于婴儿腹股沟斜疝,应当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常见疾病。长期以来,多采用经腹股沟管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我院从1983年以来,采用经腹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0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组男48例,女2例。1至3岁18例,3至5岁13例,7至12岁5例。左侧24例,右侧8例,双侧4例。嵌顿疝4例,复发疝2例。术后一个月复发1例,无近期并发症。 本组均采用氯胺酮全麻,自腹直肌外线沿下腹壁皱纹内外作一横行切口(相当于腹股沟内口稍上方)。长约3至4cm按层次切开腹壁组织,横切腹膜2至3cm,进入腹腔后,提起腹膜下切缘,并向下牵拉,即可显露疝囊内口。将疝囊内口后唇腹膜与腹膜上切缘用丝线连续缝合,关闭腹腔。使疝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硬膜外穿刺针联合双孔腹腔镜体外疝囊高位结扎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5-01至2017-12共收治腹股沟斜疝患儿217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开放手术组(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35.9%的患儿术中发现合并对侧隐匿疝。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2.3±0.1 vs 2.6±0.1, P=0.002)、阴囊水肿发生率(0 vs 2.8%, P=0.045)及总并发症发生率(0 vs 4.2%, P=0.014)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方法无需特制手术器械,不破坏腹股沟区组织解剖结构,手术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分析2010-10~2011-02我院应用微型腹腔镜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20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2.5岁~13岁。平均5岁。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8~13 min。术中发现对侧内环口未闭1例,占5%。所有患儿术后1~2 d出院。结论: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可以同时发现和处理对侧的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