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丽英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59-185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无合并症足孕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均于剖宫产胎儿娩出后A组60例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同时缩宫素20 u加入复方乳酸钠500 mL静脉滴注;B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同时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比较其术中、术后2、24 h出血量。结果: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能有效促进子宫收减少剖宫产出血。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能产生强有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减少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术中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10例(A组),术中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10例(B组),术中用止血带10例(C组)。结果: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比其它两组更能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并适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应推广使用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足月正常产妇170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和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组)。缩宫素组,在胎儿娩出后单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在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的同时,立即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两组产时、产后出血量,血压及血红蛋白等。结果: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缩宫素组为239.25±113.11ml,米索前列醇组为189.17±125.49ml,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产后血红蛋白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应用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分娩初产妇均无前列腺素禁忌症,无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的产妇36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180例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10u,另外加口服米索前列醇600txg为观察组。第二组180例为对照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10u。观察并记录产后出血情况,第三产程时间,生命体征变化及副作用。结果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用药后副作用对产妇无太大影响。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用于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优于单一应用缩宫素。  相似文献   

5.
董永瑞  王炎 《人民军医》2011,(8):711-712
目的:观察钙剂联合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8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1例。观察组采用钙剂联合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加以预防。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术后2 h2、4 h出血量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P〈0.05)。观察组术后2 h和24 h出血量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钙剂联合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在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减少产后出血量方面均优于单纯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晚期妊娠的合理剂量,并比较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分别用于终止晚期妊娠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终止晚期妊娠和引产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将75例要终止晚期妊娠的患者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应用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醇后,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找到最合理的用药剂量。再将50例应用合理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晚期妊娠的患者与同期经缩宫素终止晚期妊娠的50例患者做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促宫颈成熟情况、术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小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最佳,大剂量组的安全性较差。米索前列醇终止晚期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缩宫素组,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终止晚期妊娠的合理用药剂量为25~50μg,且应用米索前列醇终止晚期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晚期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6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拟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于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后行剖宫产术,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平均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子宫收缩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杨碧玉 《西南军医》2008,10(4):55-56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杜冷丁及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扩宫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行无痛人流术而无手术禁忌症,无米索前列醇应用禁忌症的早孕妇女360例,随机分为A组(米索前列醇术前舌下含化,杜冷丁术前肌肉注射联合利多卡因术时宫旁注射)和B组(笑气组),每组180例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人流综合症发生率、术中宫口扩张的情况、术中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结果A组术中镇痛、扩张宫颈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低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前4~6h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可达到良好的扩张宫颈作用,杜冷丁术前肌肉注射联合利多卡因术时宫旁阻滞可增强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缩短手术时间。米索前列醇联合杜冷丁及利多卡因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安全、简便、有效,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治疗乙型肝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60例乙型肝炎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或产时)出血量、术后(或产后)2h及24h出血量(mL).结果:实验组术中(或产时)的出血量、2h及术后24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优于米索前列醇,但在应用过程中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结合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纳肛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剖宫产术中,麻醉成功后即给予米索前列醇200μg纳肛;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中宫壁注射缩宫素20U。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及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总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米索前列醇纳肛能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合并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的优势。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住我院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共221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剖腹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阻断双侧子宫动脉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其中腔镜组89例、剖腹组132例。两组肌瘤数目、大小、发病年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通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以及观察术后定期随访1年,观察月经症状的改变、B超监测子宫大小及肌瘤复发情况,并将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腔镜组和剖腹组手术时间两组统计学无显著差异(90.6vs103.8min P〉0.05) 但寻找子宫动脉时间腔镜组较剖腹组短(21.4vs30.6min P〈0.05) 术中出血量剖腹组较腔镜组有所增加(87.5vs101.2ml P〈0.05) 住院天数腔镜组明显少于剖腹组(7.28vs11.13d P〈0.05)。术后随访1年,腔镜组失访12例,剖腹组失访17例,以腔镜组77例、剖腹组115例进行统计。腔镜组和剖腹组月经症状缓解率为92.64%和97.97% 腔镜组与剖腹组两组肌瘤复发率分别为3.89%和3.47%,两组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前先阻断子宫动脉,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更好地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延缓了肌瘤的复发,在腔镜下行此手术较剖腹手术更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并能保留子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拇指尺背侧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损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笔者以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拇指皮损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采用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修复,B组采用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指腹质地感觉、拇指外观、痛觉及触觉满意率和两点辨别觉水平等。结果 B组指腹质地感觉满意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拇指外观、痛觉及触觉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两点辨别觉指标值显著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尺背侧皮瓣应用于拇指皮损修复术中创伤小,操作简便,可有效改善指腹质地感觉,提高术后美观性,临床效果优于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13.
董欣  杨威威  刘晓艳 《武警医学》2017,28(2):124-127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08至2016-08诊断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以信封法随机分为全子宫切除手术(全子宫组)与次全子宫切除手术(次全子宫组),各60例。两组年龄、病程、子宫大小、肌瘤数目及平均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下肢静脉血栓、阴道感染率差异。分别于术前与术后3、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变化。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指数对两组患者术后性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次全子宫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全子宫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阴道感染率也低于全子宫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次全手术组血清E2、FSH、LH水平与术前比较波动不明显,全子宫组术后3个月,血清E2下降,FSH、LH水平轻度升高,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但不同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子宫手术组患者性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次全子宫组,其中,以性交痛、性欲满意度、阴道润滑度指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肌瘤经腹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子宫全切除术后性生活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江津区中心医院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177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108例;年龄63~99岁,平均81.5岁。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静脉应用TXA组[59例,手术开始时将TXA1g(200m L)静脉滴注,在扩髓后将生理盐水100m L注入髓腔]、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59例,手术开始时将TXA0.5g(100m L)静脉滴注,在扩髓后将TXA0.5g(100m L)注入髓腔]和不使用TXA组[59例,术前予100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在扩髓后将生理盐水100m L注入髓腔]。计算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统计输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隐性失血量:静脉应用TXA组(617.18±184.93)m L,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555.62±135.49)m L,不使用TXA组(679.63±165.75)m L;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静脉应用TXA组(699.32±188.94)m L,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636.58±134.41)m L,不使用TXA组(760.97±165.99)m L。隐性失血及总失血量静脉应用TXA组、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均低于不使用TXA组,且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的隐性失血、总失血量低于静脉应用TX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失血量3组相近(P0.05)。静脉应用TXA组3例术后第7天彩超发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08%,3/59);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组2例术后第7天彩超发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3.39%,2/59);不使用TXA组1例术后第7天彩超发现腘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第10天突发脑梗死(3.39%,2/59),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Ⅱ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应用TXA能有效减少术后隐性失血,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较单纯静脉应用TXA效果更佳,且并不增加术后血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中化疗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生存期与肝功能、术后副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41例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分别行TACE术。化疗药物 :A组小剂量组 (16 8例 ) ,丝裂霉素10mg与碘油乳化栓塞。B组常规剂量组 (173例 ) ,给予丝裂霉素 10mg ,5 氟尿嘧啶 10 0 0mg ,表阿霉素 4 0mg ,羟基喜树碱 4 0mg中的 3种联用后碘油与化疗药物乳化剂栓塞 ,随后用明胶海绵粒或聚乙烯醇 (PVA)微球栓塞。TACE术前、术后 3d、7d、2 8d分别行肝功能检查 ,比较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白蛋白 (ALB)、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 (A/G比值 )以及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的发生状况 ,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两组 1年内平均生存率无明显差异。A、B两组术后 4周内肝功能ALT、AST和A/G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4周 ,A、B两组间比较 ,B组TBIL和DBIL高于A组 ,ALB低于A组 (P <0 .0 5 )。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的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TACE与常规剂量TACE组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显著的差异。小剂量TACE对患者的肝功能损伤较  相似文献   

16.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51例子宫肌瘤行子宫通读动脉栓塞治疗,分别于栓塞后1、3、6、12个月行B超随访肿瘤体积变化。结果:现例均无子宫坏死一严重并发症。栓塞后6个月,肿瘤体积缩小大于50%、20% ̄50%和小于20%者分别为41例(占80.4%)、9例(17.6%)和1例(占2%),其中2例肿瘤全部消失。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4例自然受孕。结论:子宫动脉栓  相似文献   

17.
经皮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联合介入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高危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组,A组25例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B组25例行单纯PSE术,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分别行彩色多普勒和测压导管检查了解门静脉侧支循环、门静脉压力,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行介入术后脾功能亢进均得到缓解,采用联合介入术式的患者曲张静脉全部得到栓塞;A、B两组术前、术后门静脉内径均变小,血流速度减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门静脉压力减低较A组明显(P<0.05);A组奇静脉内径变小,血流速度减慢(P<0.05),B组奇静脉内径无变化,流速减慢,两组间奇静脉血流量下降幅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联合介入术能有效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该方法侵袭性小,适用于肝功能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 Embosphere微球与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介入治疗,研究组给予Embosphere微球介入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综合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变化,其中研究组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另外,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 Embosphere微球较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更佳,使用安全系数较高,具备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过影像学和功能恢复评估切开复位同种异体骨移植结合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收集2005~2013年收治的229例跟骨骨折合并关节内压缩型患者病例,其中121例(A组)行切开复位同种异体骨移植结合跟骨接骨板手术治疗,108例(B组)行切开复位跟骨接骨板治疗。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至少2年,根据患者术前术后跟骨侧位片和轴位片测量Bohler's角和Gissane's角,同时测量跟骨高度。依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标准(AOFAS)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A组平均负重时间(平均3.5个月)较B组(平均5.3个月)显著缩短(P0.05),Bohler's角A组较B组显著增加(P0.05)。Gissane's角恢复及跟骨高度A组较B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AOF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伤口延迟愈合发生率A组较B组显著增高(P0.05),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B组较A组高(P0.05)。结论术中骨移植不仅有利于患者跟骨Bohler's角度恢复,防止后期跟骨的塌陷和跟骨高度的解剖重建,而且有利于早期负重,但并发症发生率高,两组术后临床功能评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卡前列甲酯栓联合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 将100例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填塞纱布止血,观察组患者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 mg舌下含服,联合应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止血。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统计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的出血量、舒张压、收缩压、脉搏及血红蛋白。结果 观察组有效止血率、输血率等预后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在治疗后24 h出血量的比较上,观察组远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收缩压明显优于治疗前,而两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脉搏以及血红蛋白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发生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确切,预后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