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衰竭是各种肝脏疾病患者的最终结局.临床上,肝衰竭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病毒性肝炎可从无症状感染发展至暴发性肝衰竭,也可发展成为慢性肝硬化和肝衰竭.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携带者罹患急性丁型肝炎感染(见于静脉药物滥用者)时,常导致暴发性肝衰竭,病死率高.有人报道,6%~10%的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10~20年后出现肝衰竭.70%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长期大量饮酒会引起慢性肝脏损害,最终导致肝硬化或肝衰竭.  相似文献   

2.
蔡良  罗丹  徐雪梅   《四川医学》2023,44(11):1197-1200
<正>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是一种肝细胞损伤导致转氨酶迅速升高、精神状态改变和凝血功能障碍,并在数天或数周内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根据肝衰竭体征和症状演变时间可分为超急性型和亚急性型[1]。约30%~50%的ALF发展为晚期肝性脑病需要肝移植,肝支持疗法可将受损肝脏过渡到自我恢复或肝移植[2]。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宇佳 《医学文选》2005,24(2):284-286
急、慢性肝衰竭病情凶险,内科药物治疗病死率高达50%~80%。长期以来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惟一有效的手段,但是受体病情和供体缺乏限制了临床应用。据统计仅有约10%的肝衰竭患者实施了肝移植。但由于患者常在等待供体过程中由于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维持或延长患者生命的手段,因此人们开始对于如何利用人工装置替代肝脏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单中心连续203例肝移植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Zhou J  Fan J  Wu ZQ  Qiu SJ  Wang Z  Huang XW  Yu Y  He YF  Tang ZY  Wang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05-1808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肝移植疗效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1年4月至2004年10月连续203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肝移植患者包括肝细胞癌142例、肝炎后肝硬化36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7例、Wilson病6例以及其他终末期肝脏疾病12例。其中,尸体供肝移植199例,包括2例减体积肝移植、1例劈裂式肝移植;活体供肝移植4例。采用Cox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03例肝移植患者术后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5.0%和82.4%。总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2.3%。142例肝癌肝移植患者中有20例复发(复发率14.1%),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0.2%和78,4%,1年、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3%和80.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门静脉癌栓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肝移植是我国治疗各种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同时可使部分肝癌患者获得治愈或延长生命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我国肝移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很高。对于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治疗的生存概率要远远高于内科综合治疗,尤其是对于肝硬化基础上出现肝脏衰竭的患者而言,肝移植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肝移植手术虽然手术创伤大、手术的技术含量高、治疗过程复杂,但肝移植成功实施后,  相似文献   

6.
急性肝衰竭是一种少见而难治的临床综合征,病程不定,病死率高,肝移植是目前惟一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因病情的进展迅速、国家对器官移植的管理及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限制了肝移植的临床应用,肝脏辅助装置、肝细胞移植、组织工程仍处于积极研究阶段,尚不能广泛开展于临床[1]。目前,急性肝衰竭患者绝大多数为抗病毒、护肝等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有限,如何快速阻断肝细胞炎性反应,阻止肝细胞大量坏死成为提高其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及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宇佳 《广州医药》2004,35(6):23-25
重型肝炎病情凶险,内科药物治疗病死率高达50%~80%。长期以来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患者唯一有效的手段。但是受体病情和供体缺乏限制了临床应用。据统计仅有约10%的肝衰竭患者实施了肝移植。但由于患  相似文献   

8.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突然而严重的损伤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以进行性胆红素升高、凝血机制障碍以及意识改变为主要特征,病死率极高。重视分析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资料,及早识别和及时治疗逐渐出现肝衰竭的患者,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和加快肝移植筛选决策,都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最初是用来治疗终末期肝病,目前其适应证已十分广泛。威廉姆斯做的最多的是药物性肝脏衰竭,并对此使用肝移植进行治疗。在欧美国家,急性肝衰竭多由药物、酒精等肝毒性物质引起,特别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为了判断肝衰竭患者是否需要紧急肝移植,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医学院提出急诊肝移植标准,它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两部分: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者和非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者。如果单项指标达到标准,如pH〈7.3或H+〉50,或PT〉100 s(INR〉6.5),则患者需进行急诊肝移植以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已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暂时取代严重病变的肝脏,使部分患者过渡至肝脏再生而康复或为肝移植赢得时间。我院于2002年12月~2004年3月分别为15例肝衰竭患者成功进行了肝移植术,因患者病情较重,其术中辅助应用了人工肝持续血液滤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欧洲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数百万个新鲜的或预先冷冻的肝细胞输注能够对肝移植起到桥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营救一个急性肝衰竭病人的生命。美国里士满市弗吉尼亚医学院的Jaime Tisnado最近在芝加哥市召开的北美放射学会大会上报告说,他及其同事将肝细胞输注入12例病人的脾脏或肝脏内。在肝硬化或有疤痕存在时,将肝细胞输注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根本的方法。肝移植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3年,美国移植学家Starzl实施了世界首例临床肝移植。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CsA、FK506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体外静脉转流技术、新型器官保存液的应用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肝移植的疗效稳步提高。目前肝移植病人1年的生存率已达80%~90%,5年生存率达70%~80%。 1临床资料:回顾我院从2011年6~12月期间收治的7例该病患者,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在44~6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1.4岁。  相似文献   

13.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肝衰竭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但在临床治疗方面仍无突破性进展 ,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 ,其病死率仍在 80 %左右[1,4 ] ,肝移植治疗肝衰竭效果最佳 ,病死率可降至 2 0 % [2 ] ;然而肝移植手术复杂、价格昂贵 ,且供肝来源很少 ,使在等待肝移植期间的许多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或并发不可逆的并发症而死亡[3 ] 。当前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肝功能衰竭方面成为研究热点。利用人工肝的目的在于暂时部分替代功能衰竭的肝脏 ,消除体内毒物及完成部分生物合成功能 ,使肝损伤有修复的机会 ,恢复其功能 ,或等待肝移植。人工肝研究过程中 ,人…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临床上对暴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为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此种疾病中所起的作用,作者进行了此项研究。研究对象为1988年3月至1991年6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发生的26例急性肝衰竭并进行肝脏移植的病人,患者年龄为1~64岁,平均36岁。收集病人肝脏移植前和移植3个月后的血清标本和移植的肝脏。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一种新技术,可以暂时代替肝脏排毒,为肝细胞的再生创造时机,有利于残存肝细胞的再生,以及为肝移植病人争取到平稳度过供肝时期。通过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护理问题,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是顺利完成血浆置换治疗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美华  余卫  王巧瑜  温凌  萧间开  潘洁 《广东医学》2016,(13):1917-191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大鼠白毒伞中毒致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10只体重约80 g的雄性清洁级SD大鼠用于BMSCs的培养。另选取体重在220~250 g的成年大鼠45只作为研究对象,用于肝衰竭模型制备以及BMSCs输注治疗。在45只大鼠中随机抽取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下的30只均给予白毒伞粗毒素灌胃制备肝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肝衰竭模型组和治疗组(实验BMSCs输注治疗)。对比各组大鼠7 d生存率及肝功能、凝血功能、炎症因子、肝脏病理等指标情况。结果与肝衰竭模型组相比,治疗组SD大鼠体重减轻明显更少,7 d生存率明显更高。移植结束后治疗组大鼠肝功能、凝血功能、炎症因子等指标及肝脏病理均较肝衰竭模型组显著改善( P<0.05)。结论 BMSCs输注对白毒伞中毒致急性肝衰竭大鼠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7.
朱宇佳 《微创医学》2005,24(2):284-286
急、慢性肝衰竭病情凶险,内科药物治疗病死率高达50%~80%[1].长期以来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惟一有效的手段,但是受体病情和供体缺乏限制了临床应用.据统计仅有约10%的肝衰竭患者实施了肝移植[2].但由于患者常在等待供体过程中由于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维持或延长患者生命的手段,因此人们开始对于如何利用人工装置替代肝脏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探讨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1991年10月~1995年7月,对23例病人做了24次原位肝移植,其中17例成人,6例儿童。平均年龄29岁。23例接受移植的病人中所涉及的肝脏疾病有胆道闭锁5例,Alagile综合征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隐源性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Wilson病1例,暴发性肝衰竭3例,多囊肝2例,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例和肝细胞性肝癌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1例儿科病人在移植后染上不明原因的肝炎而需进行第2次移植。17例肝脏来源于脑死亡病人供者,7例为病人家属所提供。结果移植肝脏总存活率为88%,病人存活率为92%。2例死亡,其中1例病人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并在移植后39天死于颅内出血;另1例病人死于移植肝严重排斥,并对类固醇和OKT3的治疗无效。其余病人的肝脏功能良好。结论肝脏移植对于终末期肝功衰竭病人是唯一能挽救其生命的方法。肝脏移植的最大限制是缺乏供者,因此,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器官捐赠的认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经验及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肝功能衰竭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6.3%),随访期内死亡3例(6.3%),1年生存率91.7%,2年生存率89.6%,3年生存率87.5%.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4例(29.2%),胸腔积液13例(27.1%),急性排斥反应5例(10.4%),慢性排斥反应3例(6.3%),胆道并发症7例(14.6%),术后急性肾衰竭4例(8.3%),肝移植相关性神经系统症状3例(6.3%).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提高围手术期管理水平及手术技巧,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已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暂时取代严重病变的肝脏,使部分患者过渡至肝脏再生而康复或为肝移植赢得时间。我院于2002年12月分别为2例肝衰竭患者成功进行了肝移植术,其术前、术中均应用了人工肝支持系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肝移植术中应用人工肝单纯血液滤过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