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一过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心绞痛,亦可表现为只有心电图改变或血液动力学反应而无临床症状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我们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223次。现结合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老年心肌缺血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慌、气短、汗出乏力.部分老年人无明显症状,只表现为轻微的胸闷,普通心电图也无明显的改变,只在24 h动态心电图或运动试验时表现ST-T改变.老年人心肌缺血发生心肌梗死比例增加[1],因此,在临床早期治疗心肌缺血,对于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院用参芍片治疗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无症状心肌缺血又称隐匿性冠心病,指在临床上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无临床症状的冠心病[1],由于患者无临床症状易被患者及医生忽视,但它与有症状冠心病在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及临床特征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与有症状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至2014年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冠心病患者。其中无临床症状(胸痛、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15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选时心电图正常,无已知的冠心病.所有患者行运动试验,异常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依结果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n=69)和对照组(n=88).所有患者记录一般临床指标并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69例(43.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确诊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对照组相比,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3.13±1.55) mg/L比(1.33±0.91) mg/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9.56,95%CI=2.57~35.60,P=0.001)、高敏C反应蛋白(OR=4.54,95%CI =2.47~8.35,P<0.001)和冠心病家族史(OR=0.11,95%CI=0.03~0.34,P<0.001)是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病率增加(P<0.01).结论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相关.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处于高危状态,需积极治疗,而高敏C反应蛋白可能成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分类。方法对123例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的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其中78例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老年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并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而激动传导异常较少;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室性早搏,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次数>10次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老年患者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其中室性早搏最常见,多次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加重心肌损伤可能是导致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心电图典型的缺血性S—T段变化,核医学超声心动图检查所示的灌注缺损及室壁运动异常而患者无临床心绞痛等症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同时普遍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中,由于没有症状故易被人们忽视,然而它却可以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因而严重影响着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下面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分型,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近年来,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冠心病患者可在无自觉症状时出现典型的缺血型ST改变,因而提出了无症状性或静息型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这一新概念。现已明确,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包括以下情况:①冠心病患者生前无自觉症状,猝死后尸解发现冠状动脉有严重硬化及心肌纤维化(提示发生过多次心肌缺血而致心肌坏死)。②急性心肌梗塞中约有30%为无痛性,心肌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意义与心绞痛不同,若处置不当或不及时,短期内很可能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生猝死,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现将我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出现心肌缺血性胸痛或证实心肌缺血,但无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勇翔  黄晨  张阳阳 《心脏杂志》2002,14(5):390-39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 :对 2 5 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 2 4 h动态心电图检测 ,检出心肌缺血 16 7例 ,按临床情况分为 3组 : 组 :单纯 SMI; 组 :有心绞痛史的患者 ; 组 :心肌梗死后患者。结果 :SMI的发生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 ,占 84 .3% ,发作时间主要是白天 ,以上午 6~ 12点发作最频 ,0~ 6点最少。 , , 组的心肌缺血程度 (SMI发作次数 ,缺血持续时间 ,ST段压低幅度 )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依次增加 ,而 SDNN和 HRVI依次递减。结果表明 ,心肌缺血程度与室早发生率呈正相关 ,与SDNN,r MSSD,PMN50 及 HRVI呈负相关。结论 :SMI是老年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应引起足够重视。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程度随着心肌缺血程度而加重  相似文献   

10.
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价心绞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时和完全无症状者可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称为“隐性心肌缺血”。在激发试验时出现此种情况亦提示预后不良,如经前瞻性研究证实,症状性和无症状性缺血的检出、定量计算和定性描述将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动态心电图监测院外发生缺血性ST段改变是日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及发生规律。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218例冠心病患者发作心肌缺血情况并根据其是否伴有心绞痛,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和有症状性心肌缺组。结果检出单纯SMI例数占冠心病心肌缺血例数的76%,SMI发作次数占心肌缺血次数的73%,高峰在06:00-12:00,00:00-06:00较少。结论 SMI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常见表现形式,SMI昼间发生率比夜间高,动态心电图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2.
无痛性心肌缺血 (silentmyocardialischemia ,简称SMI) ,指具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 ,而无心绞痛或其相关症状。它与有症状缺血两者共同组成了心肌缺血总负荷。临床约有半数的冠心病患者可发生SMI。在无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SMI发作远较心绞痛多见。因此 ,SMI值得充分重视。一、无痛性心肌缺血概述无症状心肌缺血是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 ,左室功能 ,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 ) ,但缺乏胸痛及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临床上又称为隐匿性心肌缺血 (silentmyocardialis …  相似文献   

13.
(四)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无痛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简称SMI),指具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其相关症状。它与有症状缺血两者共同组成了心肌缺血总负荷。临床约有半数的冠心病患者可发生SMI。在无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SMI发作远较心绞痛多见。因此,SMI值得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AECG检测结果。结果①AECG中ST段压低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ST段压低持续时间在06:00~12:00时段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多呈快频率依赖性,与慢频率依赖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以明确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演变规律,为临床心肌缺血诊断及预后观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手术创伤诱发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性冠心病是指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客观检查存在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也称无症状性冠心病[1]。其心电图改变可见于静息时,也可见于心脏负荷增加时,常为动态心电图记录所发现。现分析手术创伤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几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进展,发现某些冠心病患者虽有心肌缺血但可以无临床症状,或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每日又可有多次一过性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心肌缺血使心肌产生可逆性或永久性损伤,可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泵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因此,了解它的发生、机理和临床特点,有助于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和估计预后。临床背景和流行情况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而不伴随各种类型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及胆红素与发作性心肌缺血、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应用Holter进行检测,根据有无发作性心肌缺血分为发作性心肌缺血组41例,无发作性心肌缺血组59例;10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均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应用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性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冠心病与颈总动脉IMT增厚关系密切,颈总动脉IMT>1.0mm和0.8~1.0mm二部分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水平IMT<0.8mm者均显著降低(P<0.01和P<0.05);发作性心肌缺血组与无发作性心肌缺血组间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水平胆红素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明确的促进作用,但对发作性心肌缺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意义。方法对30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出心肌缺血者27例,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改变占76%。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及时检出以及对治疗指导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冠状动脉痉挛(CA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的平滑肌节段性或弥漫性痉挛收缩,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心肌坏死,在临床上常促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1]。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引发心脏的异常,出现心律失常、心脏增大、心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有研究表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升高是急性心肌缺血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2]。1病例患者男性,72岁,主因"间断胸痛4 d"入院。患者4 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差异性。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86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老年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不同类型心肌缺血患者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ST段降低幅度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