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多层螺旋CT对锐器穿通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并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22例急性创伤性锐器穿通伤膈肌破裂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侧膈肌破裂7例,左侧膈肌破裂15例,未见双侧膈肌同时破裂病例。结果锐器穿通性膈肌破裂的征象包括膈肌不连续(裂口征)9例,弹道征8例,膈肌增厚8例,腹腔脏器疝入胸腔7例,狭颈征2例,内脏坠落征6例,肋膈窦闭塞征3例,同时出现的胸腹腔积血7例,无上述阳性CT征象3例。结论穿通性膈肌破裂CT征象较隐匿,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相结合,是提高膈肌破裂CT诊断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胸腔造影检查诊断钝性膈肌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1例创伤性血胸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开胸手术组28例(手术组)和胸腔闭式引流组23例(引流组),将两组患者中最终确诊为膈肌损伤或膈疝患者的胸部CT检查结果与CT胸腔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组28例中术中确诊右膈肌破裂1例,术前诊断及术中确诊左膈疝2例,其余25例术中未见膈肌损伤;引流组23例中经CT胸腔造影诊断右膈疝及右膈肌破裂各1例,并经手术确诊,而入院CT检查均未检出,其余21例经造影显示膈肌正常无损伤。结论 CT胸腔造影检查相比普通CT检查可以更直观清晰地显示膈肌损伤及膈疝形成的征象,有效降低膈肌损伤破裂的漏诊率,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3.
胸腹联合伤的概念目前已趋向一致,即穿透性或钝性伤所致创伤性膈肌破裂。若胸部和腹部同时损伤但不伴膈肌破裂则相互称为合并伤。膈肌破裂口较大时,腹内脏器可嵌入胸腔,形成创伤性膈疝。闭合性膈肌破裂属胸腹联合伤,笔者临床救治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膈肌破裂6例,左侧膈疝15例,右侧膈疝8例,双侧膈疝3例。单纯膈肌破裂经B超确诊4例,右侧膈疝术前确诊5例,双侧膈疝术前确诊1例,余病例经术中、X线及CT等确诊。死亡2例。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易漏诊和误诊,术前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王金重  孙长怡 《河北医学》1996,2(6):696-697
不伴膈疝的膈肌破裂早期漏诊1例(100031)北京急救中心创伤外科王金重,孙长怡创伤性膈肌破裂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对未合并有腹内脏器损伤或不伴有膈疝的闭合性膈肌破裂较少见,加之膈肌破裂本身缺乏典型的临床征象,更容易漏诊。本文就不伴膈疝的膈肌破裂早期漏诊...  相似文献   

6.
熊燕  张军  金健  李蔼建  陈志凡 《四川医学》2010,31(5):677-678
目的探讨膈肌破裂的CT诊断价值。方法归纳18例膈肌破裂患者的CT表现与诊断,与手术作对比,分析两者的符合程度。结果大部分患者CT均显示膈肌中断、断端膈肌增厚等特征性征象,其中8例合并膈疝者CT均明确显示。CT对膈肌破裂诊断的敏感度为72%,特异度94%,准确度88%。结论 CT检查对膈肌破裂的诊断有重要帮助,应作为胸腹急诊患者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7.
马晓亮  沈凤琴 《包头医学》2007,31(4):203-204
目的:评价CT对胸部钝性创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47例胸部钝性创伤的胸部CT征象。结果:CT检查有阳性诊断389例,阳性率71.12%。发现肺挫伤109例,支气管断裂2例,胸膜腔创伤171例,纵隔血肿4例,心包积血2例,膈肌破裂6例,骨折189例,皮下气肿66例。45例伴有腹部损伤。结论:CT对胸部钝性创伤的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26例外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学胜 《重庆医学》2008,37(10):1079-1080
目的探讨影响外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6例外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中左侧膈肌破裂23例,形成膈疝20例;右侧膈肌破裂3例,形成膈疝1例。术前经体检、X线及CT检查确诊16例,术中探查确诊10例。全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25例,死亡1例。结论X线和CT检查是外伤性膈肌破裂和膈疝的重要诊断依据,确诊病例均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分析致伤原因、诊断方法、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1998年6月~2009年7月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左侧膈肌破裂16例,形成膈疝9例;右侧膈肌破裂2例,未形成膈疝.术前经体检、X线及CT检查确诊12例;术中探查确诊6例.全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胸腹部创伤要注意致伤原因、创伤部位等因素;胸部 X线和CT检查是外伤性膈肌破裂的重要诊断方法,确诊病例均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89年6月~2007年8月收治的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大多数缺乏特征性征象。23例中术前明确诊断的仅12例,确诊率52%。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8.6%。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多数为左侧,主要损伤机制是刃器伤和钝性伤。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胸部X线、上消化道造影、CT、等检查,能提高诊断率;膈肌破裂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根据胸、腹脏器损伤的情况,选用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钝性伤后单纯肾蒂损伤后的 MS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部钝性伤后经CT检查,临床随访,手术证实,其他影响检查互相印证的肾损伤40例,其中肾蒂损伤2例,占肾损伤5%,肾动脉分支损伤2例,占肾损伤的5%,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肾蒂损伤后MSCT表现:(1)腹腔积血;(2)膈肌脚增厚及膈肌脚浸润征象;(3)膈后间隙片状出血;(4)伤后1∽12小时肾轮廓、大小、密度、形态未见异常、肾周围脂肪囊清晰;(5)伤后24小时肾前、肾后筋膜稍增厚,肾周脂肪囊条索状影;(6)伤后3天以后肾体积进一步增大,密度减低,肾周脂肪囊片絮状影,肾筋膜增厚,膈后间隙及膈肌脚积血量未增加,均在肾内侧,未见肾外侧积血;(7)增强扫描可见肾血管内造影剂外溢及肾灌注减低和肾无灌注,可出现肾节段性及全肾梗死,肾皮质呈“线状强化的皮质环征”;(8)合并肠系膜血管损伤及肠管挫伤。结论:肾蒂损伤后早期出血较特征性位于肾内侧,主要位于膈肌脚及膈后间隙,可合并肠系膜血管及肠管损伤,及早增强扫描可发现肾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外科医师在作肠道修复手术时应注意避免过分牵拉,引起肾蒂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11例,9例手术病理证实,2例CT表现典型并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分析其CT直接征象(十二指降段内侧乳头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及其毗邻关系)及间接征象(肝内外胆管扩张),并与37例低位良性梗阻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例显示明显直接征象的有6例,其中4例与手术结果大致一致,可疑的有2例,阴性的3例;11例全部显示间接征象,肝内外胆管中—重度扩张(胆总管平均值为2.1±0.5cm),其扩张程度与低位良性梗阻在统计学上有差异(t=8.984,P0.01)。结论CT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恶性肿瘤的有效而准确的方法,是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但在早期CT难于诊断,若不明原因的中—重度无痛性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应怀疑本病。  相似文献   

13.
肺曲菌病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本组病例6例,分别经手术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年龄32~60岁。5例有轻重不一的发热、咳嗽、胸痛、铁锈色痰或血丝痰,1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采用SIEMENS SENSATION16层螺旋CT,6例均行CT平扫。肺窗:WW1 500Hu,WC-500Hu;纵隔窗:WW400Hu,WC40Hu。4例加行多方位图像重建(MPR)。结果6例中,病灶位于右肺2例,左肺4例。其中,2例表现为孤立性实质性结节,直径10~37 mm,类圆形,边缘可见棘突及"晕影";4例为空洞性结节,直径15~87 mm。空洞性结节中,2例具有"新月"征,2例具有"滚珠"征。结论肺曲菌病早期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当病变局限形成曲菌球,尤其具备"新月征"和"滚珠征"者,是CT诊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并提高对膈疝及膈肌破裂致膈疝的认识,为完善诊治方法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8年我院收治的16例创伤性膈疝病例,并对因腹部闭合性损伤所致的2种不同类型膈疝所特有的临床表现、体征、手术方式及诊治经验进行分析。结果均急诊手术探查,并进行抗休克、抗感染及对症处理,治愈率达100%。结论创伤性膈疝早期行胸部X线、B超和胸部CT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早期诊断和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是提高创伤性膈疝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部恶性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CT影像。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肺部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CT资料,根据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恶性组5l例,良性组17例。观察并对比分析其cT征象,研究恶性结节的CT特征。结果圆或椭圆形(82.35%)、界面清楚(100.00%)、空泡征(60.78%)、血管集束征(27.45%)、胸膜凹陷征(72.55%)、边缘分叶或部分光滑(94.12%和9.80%),在恶性结节的cT征象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窝征(7.84%)及边缘毛刺征(21.57%)在良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病灶形状、界面清晰度、内部结构、邻近结构和边缘形态等cT征象,有助于恶性结节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为指导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汪良芝  陈明 《吉林医学》2011,(31):6548-6549
目的:探讨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VO)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诊腹部CT的45例AMVO患者,结合临床特征和CT表现,判断急诊腹部CT对AMVO的诊断作用。结果:45例AMVO患者中,38例患者通过急诊腹部CT确诊,确诊率为84.4%,3例患者通过剖腹探查确诊,4例患者行肠系膜血管造影确诊。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4例,肠系膜下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9例,肠系膜血管栓塞11例。AMVO的CT直接征像为血管内充盈缺损(38例),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积液(11例)、肠壁增厚(26例)、薄纸样肠壁(4例)、缆绳征(5例)、肠系膜积液(13例)及腹腔积液(18例)。结论: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有很好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急性创伤性脾破裂病例。根据术前超声多普勒及cT共同评估腹腔游离液体不大于300ml,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收缩压〉90mmHg(1mmHg=0.1333kPa)]的9例作为腹腔镜组,并选择同期开腹手术17例作为开腹组。采用成组资料f检验(或f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首次排气时间及切口感染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及死亡。腹腔镜治疗后患者首次排气时间(2.65±0.22)d较开腹手术组(3.63±0.37)d缩短(P〈0.01);腹腔镜治疗后患者术后切口生长良好,较开腹手术组(47.05%,8/17)低(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41.67±6.61)min要长于开腹组(78.52±8.43)min,有显著差别(P〈0.01)。而腹腔镜组住院时间(6.22±0.67)d明显短于开腹组(9.23±1.82)d(e〈0.01)。【结论】正确评估损伤的前提下,采用腹腔镜治疗急性创伤性脾破裂是一种副作用较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鸥 《四川医学》2013,(12):1908-1909
目的 探索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过综合征治疗和手术治疗确诊为腹部实质脏器闭合外伤的87例患者、103个外伤灶的CT和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回顾.结果 在103个外伤脏器当中,利用超声进行准确诊断的共有91个(88.34%),利用CT进行准确诊断的有96个(93.20%);在25个对损伤复合脏器的诊断当中,利用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88%(22/25),利用CT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100%(25/25).结论 利用CT和超声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诊断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二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都比较高,而且差别不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联合使用,进行腹部脏器单一损伤检查是应首选超声检查,而对复合损伤进行检查时应首选CT诊断,并且在证实超声诊断时运用CT诊断的方法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