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海燕  钟立厚  胡克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126-127,i008
目的:研究Skp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指标的关系,以探讨其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95—01/2001—124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10例肺良性病变及8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石蜡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kp2蛋白在42例NSCLC、10例肺良性病变、8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借助HP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Skp2蛋白的阳性率为(24.83&;#177;13.64)%,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3.07&;#177;1.32)%(P&;lt;0.01),也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3.89&;#177;3.95)%(P&;lt;0.01)。Skp2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型无明显关系。结论:Skp2蛋白的过量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kp2蛋白可能为肺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与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丹参酮ⅡA抑制体外巨核细胞生长和诱导Meg-01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参酮ⅡA是从中药丹参提取的药物,含有邻醌结构,此化合物易被还原为二酚类衍生物,并进一步被氧化为醌.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参与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而表现出多种药理作用.比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还有抗炎、抗菌、抑制自由基、抗氧化、性激素样活性等多方面的作用.近来研究还发现丹参酮ⅡA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的作用.但是,丹参酮ⅡA对巨核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国内外还未见到有关报道.因此,我们主要观察丹参酮ⅡA体外对巨核细胞生长的影响及诱导巨核细胞系Meg-0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肺癌细胞株NCI-H460的增殖抑制作用与促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干预肺腺癌H460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丹参酮ⅡA对NCI-H460肺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丹参酮ⅡA可显著抑制肺腺癌NCI-H460细胞的生长,抑制程度与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成正相关,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用0.3125μg/mL的丹参酮ⅡA作用NCI-H460细胞24、48、72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9%、6.67%、12.01%,成时间依赖性。结论:丹参酮ⅡA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以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体外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Hoechst33258/PI双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的变化。结果人参多糖在体外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荧光染色可见,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表现为染色质凝集、细胞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结论人参多糖在体外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抑制血小板活化的G蛋白信号途径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实验确定凝血酶和TanⅡA对血小板的最适作用终浓度和最适作用时间。分别采用核酸印迹法(Northern blot)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未处理组(对照组)、凝血酶处理组和TanⅡ处理组G蛋白及相关信号分子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P2Y1、P2Y12、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血栓烷A(TXA2)受体及血栓烷A2(TXA2)受体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凝血酶处理组血小板聚集率、G蛋白及相关信号分子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TanⅡA处理组G蛋白及相关信号分子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凝血酶处理组(P0.05)。结论 TanⅡA可通过抑制G蛋白及相关信号分子的基因转录和表达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P53、P2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肺癌组)和1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组织(对照组),2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P53、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肺癌组survivin蛋白(53.9%)、P53蛋白(68.5%)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10.0%、30.0%)(P0.05),P27蛋白阳性表达率(48.3%)低于对照组(90.0%)(P0.05);肺癌组腺癌组织P27蛋白阳性表达率(59.1%)明显高于鳞癌组织(37.8%)(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P53高表达,P27低表达。  相似文献   

7.
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结果TSN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的显著增加(P<0.05)及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 mRNA表达的增强(P<0.05),其效果与Ang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Valsartan,VM)相似。结论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丹参酮ⅡA阻断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心肌肥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薇婷  郑智  马春桃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7):525-527,T000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盐(STS)对血管紧张肽Ⅱ(AngⅡ)诱导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探讨该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用AngⅡ刺激细胞肥大,STS及氯沙坦进行干预,采用:①以^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反应指标;②WesternBlot检测总ERK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水平变化反映ERK活性状态;③免疫荧光显示P—ERK的细胞定位和活性变化。结果STS能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P<0.01),使心肌细胞P—ERK数量和活性均减少(P<0.05),其抑制作用与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氯沙坦相似(P>0.05)。结论STS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制与阻断了ER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1 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特点临床主要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鳞癌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 ,以壁内蔓延为主 ,向腔内突出 ,临床以中央型较多 ,多伴有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肺不张 ,周围型鳞癌大于 4cm ,中心常伴有坏死形成空洞。腺癌多为周围型 ,常小于 4cm ,为孤立球型病灶。大细胞癌体积较大 ,边缘光整可有大分叶 ,较少发生肺不张及空洞。2 注意高危人群 ,抓住临床症状 ,全面体格检查是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基础据流行病学调查肺癌发病率与吸烟密切相关 ,美国低年龄组人群肺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得益于其大范围禁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丹参酮IIA(TanⅡA)抗血小板作用以及抑制人血小板与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TanⅡA(10、20、40μmol/L)处理健康志愿者全血或血小板,通过血栓弹力图试验(TEG)检测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PAC-1表达率,黏附试验检测TanⅡA处理后血小板与HCT116细胞的黏附情况,划痕试验检测TanⅡA处理后血小板对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TEG结果表明,TanII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 <0.01),低浓度TanⅡA处理就能获得较好的ADP抑制率,为(73.48±19.63)%,高浓度TanⅡA才能获得较好的AA抑制率,为(78.20±18.58)%。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anⅡA可以呈浓度依赖抑制凝血酶或ADP诱导的血小板表面CD62P、PAC-1表达(P <0.05)。黏附试验结果证实,TanⅡA能显著抑制凝血酶或ADP激活血小板与HCT116细胞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心血管疾病确诊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 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酮ⅡA 能够有效保护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血液黏稠度,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丹参酮ⅡA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Ⅰ型胶原的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不同程度抑制Ⅰ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分泌。结论:丹参酮ⅡA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Skp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指标的关系,以探讨其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95-01/2001-124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10例肺良性病变及8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石蜡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kp2蛋白在42例NSCLC、10例肺良性病变、8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借助HP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Skp2蛋白的阳性率为(24.83±13.64)%,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3.07±1.32)%(P<0.01),也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13.89±3.95)%(P<0.01)。Skp2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型无明显关系。结论:Skp2蛋白的过量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kp2蛋白可能为肺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与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肺心病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12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平喘化痰、适当强心利尿及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88.3%及55.0%,对照组分别为70.0%及2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见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流变特性,故为辅助治疗肺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丹参酮ⅡA对糖尿病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ⅡA)对成年糖尿病大鼠血液及胸主动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DM)组及糖尿病治疗丹参酮ⅡA(TSN)组,并设立正常对照(NC)组;利用GPO-PAP法和CHOD-PAP法分别测定三组大鼠血液中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钼酸法分别测定三组大鼠血液及胸主动脉组织中SOD、MDA、H2O2含量.结果 DM组MDA、H2O2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经过TSN治疗后,SOD活力上升,MDA、H2O2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丹参酮ⅡA可通过增强SOD活力来有效降低体内高水平的MDA及H2O2.  相似文献   

16.
丹参酮ⅡA诱导NB4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诱导NB4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Ψm)关系。方法:将NB4细胞分别用TanⅡA、As2O3,TanⅡA 1.0μg/ml环孢菌素A(CsA)和As2O3 1.0μg/mlCsA处理,多面手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NB4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G1期细胞百分率及PI和Rh123双染色后细胞的△Ψm。结果:NB4细胞经1.0和2.0μg/mlTanⅡA处理后的亚G1期细胞百分率无差异,但均高于0.5μg/ml组。NB4细胞经TanⅡA作用后,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随着TanⅡA作用时间增加,NB4细胞凋亡数增加和△Ψm降低(P<0.01),两者呈直线关系。CsA能抑制TanⅡA诱导NB4细胞△Ψm降低和凋亡细胞数增加(P<0.01)。结论:TanⅡA诱导NB4细胞凋亡是通过使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Ψm降低来实现的;CsA能抑制这些效应。  相似文献   

17.
<正>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是从唇形科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二萜醌类化合物,参与机体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体外试验表明,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损害、抗心律失常、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随着人们对其研究的深入,其作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其磺酸化后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TanⅡA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丹参酮ⅡA对神经祖细胞系C17.2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于2005年起在广州血液中心器官移植配型中心实验室进行。C17.2祖细胞系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解剖教研室David Walsh博士惠赠。将C17.2细胞以1×109L-1的密度接种,用含10%胎牛血清IMDM,37℃、体积分数为0.05CO2、饱和湿度的CO2培养箱培养,接近融合的C17.2细胞用含0.1mmol/LEDTA的胰酶室温消化,按1∶3的比例传代。C17.2细胞以5×107L-1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或25cm2的培养瓶中,用含10%胎牛血清IMDM培养过夜后,加入含4g/L AAPH(水溶性偶氮引发剂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无血清的IMDM培养基培养建立神经细胞凋亡模型。C17.2细胞以5×103/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用含10%胎牛血清IMDM培养过夜后,加入含4g/LAAPH无血清的IMDM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加入丹参酮ⅡA,实验组分别加入0.02,0.05,0.1,0.2mg/L丹参酮ⅡA培养8h,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细胞活性的相对值=(实验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10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AAPH处理8h后,C17.2细胞被过氧化损害,大多数细胞失去正常的形态,细胞呈圆形,脱落。加入丹参酮ⅡA后,细胞形态基本保持正常,少数细胞呈圆形。②C17.2细胞在IMDM的培养液中,细胞数量是含4g/L AAPH无血清的IMDM培养基条件下的2.5~3倍。浓度为0.02,0.05,0.1mg/L的丹参酮ⅡA对C17.2细胞有保护作用,质量浓度大于0.2mg/L丹参酮ⅡA对C17.2细胞保护作用降低。③AAPH作用前大部分C17.2细胞的线粒体完整,有少量的早期凋亡细胞和凋亡细胞,AAPH作用后凋亡细胞总数、凋亡细胞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处理组可以明显减少早期凋亡细胞。结论:在体外丹参酮ⅡA对神经细胞具有抗凋亡的作用,可以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9.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ainediones,TZD)降糖药,通过特异性地激活过氧化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增加细胞葡萄糖转运子Glut-4的表达,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加大对葡萄糖的摄列“。近几年,TZD药物被证实有抗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环格列酮(Ciglitazone))和匹格列酮(Pioglitazone)等TZD药物已经被作为抗肿瘤试剂广泛用于肠癌、胸部肿瘤、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研究,并发现它们可以通过激活PPARγ,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