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宁城县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并分析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生长抑素致低血糖的原因。结果两组患者24、48h止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未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观察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65.63%,两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止血快速且疗效优良,相对安全,但是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因此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巴胺持续微量泵静脉注射致浅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0例多巴胺持续微量泵静脉注射致浅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给予静脉炎患者的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试验组给予土豆片沿静脉走向外敷,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湿热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炎,可使病程缩短、疗效好,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注射用生长抑素致低血糖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20年3月省级ADR数据库中注射用生长抑素致低血糖病例.结果 生长抑素致低血糖易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一次3 mg,每日2次为最佳剂量.结论 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用药后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4.
李祝慈 《河北医药》2007,29(4):348-348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发展的一种结局,是一种终末性心脏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硝普钠为均衡血管扩张剂,直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是强力、迅速而短效的血管扩张剂.目前国内普遍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本文采用微量泵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消化道出血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及危重疾病,其大出血时死亡率较高。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内镜下止血、手术及药物治疗。本文简要综述评价近年来国外学者对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各类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介入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DA技术造影,明确出血原因、出血部位后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肿瘤4例,血管发育不良16例,隐匿性原因不明出血4例。难治性出血患者12例,采用微球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血管发育不良(轻型)6例,接受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栓塞后复者2例接受手术治疗。2例肿瘤性出血患者因符合手术指征,进行手术根治治疗。2例肿瘤性出血患者因病变晚期,进行栓塞与化疗治疗。结论介入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静脉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白眉蛇毒血凝酶2 kU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静脉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3 mg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67%(139/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117/150)(P<0.05)。结论静脉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惊厥持续状态患儿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59例,地西泮组45例。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负荷量0.1~0.2 mg.kg-1后,以0.1~0.2 mg.kg-1.h-1持续泵入;地西泮组静脉注射负荷量0.2~0.3 mg.kg-1后,以0.1~0.2 mg.kg-1.h-1持续泵入。两组均根据惊厥发作次数调整至有效安全剂量,并维持至减量停药。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剂量、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结果咪达唑仑组和地西泮组有效率分别是94.9%和8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P0.05);咪达唑仑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而地西泮组心率、血压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咪达唑仑比地西泮更能有效控制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且对循环系统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1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阿托品微量泵持续使用的疗效.方法:对134例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3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7,阿托品化后使用小剂量阿托品持续微量泵泵入)和对照组(n=67,采用传统阿托品分次静脉注射方法).对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阿托品中毒、胆碱酯酶回升时间、中间综合征、治愈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阿托品用量、阿托品中毒例数、24 h胆碱酯酶回升例数、中间综合征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入院阿托品化后,持续泵入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剂量易控制,明显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小剂量泵入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SAP常见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传统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在治疗sAP过程中,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生长抑素可将药物微量、精确和持续地泵人体内,既可保持药物的最佳有效浓度,又可避免药物因浓度大小波动而产生的副作用。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微量注射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83例,并对患者在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技术等方面给予整体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地塞米松致新生儿消化道出血7例分析南靖县医院妇产科杨丽娜,曾燕卿我院1989~1990年收治的7例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出血前均用过地塞米松,现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胎龄低于37周2例,38~42周5例;体重低于2500g4例(其中足月小样儿2例),体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征与预防对策。方法收集261例消化道出血住院的病历资料,NSAIDs致消化道出血为研究组(98例),非NSAIDs致消化道出血为对照组(163例)。结果NSAIDs致消化道出血占同期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37.5%;年龄(≥60岁)、性别(女)、既往心脑血管病史是NSAIDs相关性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组出血前症状、血红蛋白(〈80g/L)、住院天数、胃黏膜损伤、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既往心脑血管病史为NSAIDs相关性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对服用NSAIDs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4~38岁。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6例,萎缩性胃炎病史者2例,余下24例无胃病史和肠炎病史.一次性食入桑椹量1.5kg以上9例,1.5kg以下23例。本组患者中有26例是在食入桑椹48  相似文献   

15.
炎痛喜康致消化道出血2例陈伦芳,雷绥民(解放军第254医院急诊科,天津300142)炎痛喜康为长效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作用机理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其不良反应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引起消化性溃疡的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共维持72h.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和治愈率高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和治疗组(80例,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显著优于对照组83.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关于对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选择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在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入院,本文选择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4例。单药治疗组均单纯选择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配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评价本文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单药治疗组为77.27%(34/44),联合治疗组为93.18%(41/44),两组患者进行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情况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纤维蛋白原之间无差异,P> 0.05,经过不同的治疗以后联合治疗组纤维蛋白原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联合治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对改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食物过敏又称食物变态反应,是指机体针对摄人的食物蛋白发生的有害免疫反应。食物过敏可引起多器官系统受累,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皮肤黏膜和呼吸系统症状。食物过敏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往往隐匿,临床极易误诊。2002—2011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婴儿食物过敏致消化道出血中,被误诊43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食物过敏致婴幼儿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婴儿食物过敏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诊断性食物回避治疗,以提高婴儿食物过敏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水平。方法以常州市儿童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20例食物过敏致下消化道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婴儿食物过敏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便血和轻度-中度贫血,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7例,轻度低蛋白血症12例,血清Ig E升高3例;所有患儿血小板计数均正常,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5例患儿血清学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测定阳性,其中3例牛奶喂养患儿对牛奶高度敏感,2例母乳喂养患儿对鸡蛋高度敏感。20例患儿均经食物回避治疗有效。结论婴儿食物过敏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牛奶喂养多见,便血是常见的表现之一,诊断性食物回避是主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且疗效肯定;结合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和低蛋白血症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