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腊明  周航亮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4):511-513,558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简单临床评分(SC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性能.方法 对急诊科561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APCHEⅡ评分,比较4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及4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性能.结果 4种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APCHE 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723、0.799和0.873;预测能力为APCHE Ⅱ评分>SCS评分>MEWS评分>REMS评分.结论 4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性能为APACHE Ⅱ最准确,SCS评分次之,而MEWS评分和REMS评分相差不明显;而从方便快捷、精确度以及对患者预后前瞻性分析来综合考虑,SC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刘静波  黄萍 《医学综述》2013,19(8):1491-1493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监护室老年患者158例,入院后分别给予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差别,分别比较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的区别及MEWS评分≤3分、4~6分,7~9分、≥10分患者病死率的区别,研究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8.06±2.71)分和(24.60±4.20)分,存活组分别为(4.80±2.47)分和(19.06±3.93)分(P<0.01),MEWS评分ROC下面积为0.814,与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EWS分值增加,病死率升高(P<0.01);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0.647,P=0.001)。结论 MEWS评分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评分系统,和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评估急诊老年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简单临床评分和快速急诊内科评分在急诊临床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500例急诊患者进行简单临床评分(SCS)评分、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评分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对3种评分标准下预后预测效果进行评价。患者在进入急诊科进行救治起开始进行生命体征基础数据的收集,生命体征基础数据包括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同时根据患者入院后实验室辅助检查化验结果,参照SCS评分标准、REMS评分标准以及APACHE Ⅱ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在3种评分标准下患者死亡率均随着评分分数的升高而升高,每种评分分数与死亡率间具有统计学意义。SC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SCS评分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REM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REMS评分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SCS评分、REMS评分以及APACHE 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71、0.857,3种评分标准在临床中均具有一定意义的诊断价值,3种评分标准的准确性强度由高至低依次为APACHE Ⅱ评分、SCS评分以及REMS评分。结论 SCS评分、REMS评分以及APACHE Ⅱ评分均在一定程度下可以有效地评价急诊科危重患者治疗预后情况,但考虑急诊科患者的特点,SCS评分以及REMS评分因其操作简便、数据获得方便快捷而优于APACHE Ⅱ评分。因此,SCS评分以及REMS评分在临床急诊科危重患者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另外,SCS评分较REMS评分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以及更高的准确度,较APACHE Ⅱ评分具有更加方便快捷以及更快速的数据收集获取,在临床中可以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预测急诊危重病人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急诊内科收治的211例急危重病人并进行REMS与APACHEⅡ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分析不同REMS与不同APACHEⅡ病人的分值,评价REMS与APACHEⅡ的关联性。结果随着REMS评分或APACHEⅡ评分分值的增加,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REMS作为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能够初步预测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收治的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106例,应用改良MEWS量表和APACHEⅡ量表评估患者病情,记录患者转入ICU率,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EWS量表、APACHEⅡ量表在急诊急症患者转入ICU率中的预测价值。结果:106例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转入ICU率为26.42%(28/106),随着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增加,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转入ICU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转入ICU组患者相比,转入ICU组患者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可知,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转入ICU率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分和22分,两者联合诊断患者转入ICU的灵敏性及特异性明显高于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单项指标诊断。结论: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能有效预测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病情,但两者联合评估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预测急诊中毒病人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急诊内科收治的235例中毒病人并进行REMS与APACHEⅡ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分析不同REMS与不同APACHEⅡ病人的分值,评价REMS与APACHEⅡ的关联性.结果 随着REMS评分或APACHEⅡ评分分值的增加,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 REMS作为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能够初步预测中毒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在ICU创伤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综合ICU收治的190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ICU时即刻作为观察起点,通过查阅病历记录对每一例患者分别进行MEWS及APACHEⅡ评分,以经过治疗转出ICU为观察终点,资料收集完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WS与APACHEⅡ评分分值段越高,病死率越高,各分值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WS与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441、0.525;以死亡为预测指标时,MEWS评分界值是4分,敏感度是88.1%,特异度是51.2%,其ROC曲线下面积AZ=0.763(95% CI:0.693,0.832),P=0.000;APACHEⅡ评分界值是21分,敏感度是86.6%,特异度是54.5%,其ROC曲线下面积AZ=0.810(95% CI:0.744,0.876),P=0.000。结论MEWS与APACHEⅡ评分均可判断ICU创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其预后均具有中等程度预测价值,而MEWS操作简单快捷,费用低廉,可实现对患者快速动态的评估病情,更适用于ICU创伤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在神经外科重症病房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收住的重症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REMS和APACHEⅡ评分法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随访患者预后及病死率。同时比较两种评分方法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及两者的预测预后准确度。结果随着REMS评分的升高,患者病死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且卡方检验显示,三组在病死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823,P<0.001)。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大于REMS,表明APACHEⅡ评分的预测效果优于REMS。结论 APACHE Ⅱ评分能够有效评价神经外科重症疾病的危险程度,其对疾病预后的预测能力优于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不同评分系统对严重外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00例严重外伤患者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简单临床评分(SCS),对比三种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结果随着病死率的上升,三种评分亦随之逐渐升高。APACHEⅡ评分的误差值最小(0.026),MEWS评分的误差值最大(0.034);APACHE评Ⅱ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66),MEW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最小(0.749)。结论 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SCS评分均可以有效地对严重外伤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但APACHEⅡ评分的评估准确度最高,MEWS评分准确度最低。而SCS评分系统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较好,更有利于早期对严重外伤患者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系统与校正MEWS评分在院前急救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6月我院应120外出接诊的300例患者,在医护人员接诊的第一时间分别进行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并进行分诊分流。以观察患者30 d的结局为预后结果。结果急诊死亡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入住ICU及院前抢救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及专科治疗患者MEWS和校正MEW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校正MEWS评分均高于M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住ICU及院前抢救组和门诊及专科治疗组校正MEWS评分均高于M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MEWS与校正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入住ICU及院前抢救为预测指标,MEWS与校正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1.
李银先  汤道雄  马国中  黄可  罗维 《四川医学》2009,30(8):1261-1263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应用于急诊入院的脑外伤患者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依据事先设定的入组及排除标准,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经我院急诊收入院的连续脑外伤患者共计94例。入院即刻作为观察起点,采集相关数据或化验标本。其后对每一位患者分别进行APACHEⅡ评分及MEWS评分;3个月后为观察终点:预后作为观察指标。资料收集完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时,APACHElI评分界值是21分,敏感度100%.特异度94.81%;ROC曲线下面积Az:O.9809;U=39.0337;P=0.O0013。MEWS评分界值是5分,特异度100%,敏感度88.31%,ROC曲线下面积Az=0.9756;U=35.2844;P=0.0000。均有较强的预测价值。在存活组中,以致残为预测目标时,APACHE11评分界值是16分,Az=0.8653,U=4.2115,P=0.0000,敏感度85.10%,特异度76.00%。MEWS评分界值是3分.Az=0.8255,U=3.8424,P=0.0001。敏感度85.71%,特异度75.71%;均有中等强度预测价值。结论APACHEII评分及MEWS评分对脑外伤患者愈后均具有同等预测价值,但MEWS评分结构简单,获取数据方便,省时、节省费用,故可在急诊入院脑外伤患者预后预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4):399-402
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在急诊分级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00例急诊患者校正分诊结果,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EWS和NRS评分与校正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在分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00例患者中校正分级Ⅰ级0例(0.00%)、Ⅱ级24例(4.80%)、Ⅲ级180例(36.00%)、Ⅳ级296例(59.20%);MEWS评分分段>9分0例(0.00%)、5~9分13例(2.30%)、<5分487例(97.40%);NRS评分分段7~10分54例(10.80%)、4~6分128例(25.60%)、1~3分161例(32.20%)、0~1分157例(31.40%)。对不同校正分级患者的MEWS评分、NRS评分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MEWS评分与校正分级呈负相关,且相关性较强(r=-0.875,P=0.000);NRS评分与校正分级呈负相关,且相关性较强(r=-0.722,P=0.000),两种评分均有临床诊断价值(AUC>0.05,P <0.05)。MEWS及NRS联合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诊断平均准确率为87.80%。结论:MEWS及NRS联合评分在急诊分级分诊中的准确率较高,能有效提高分诊分级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EWS评分对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手术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手术减压治疗的146例ACST患者的资料,根据入院时的MEWS,采用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预测校准度,采用ROC曲线评价分辨度.结果 14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共死亡25例(17.1%).死亡组入院时评分高于生存组评分(t=5.979,P=0.000).分数越高,病死率也越高(x2=21.446,P=0.000).评分对ACST预后的Logistic判别模型为:Logit(P)=-8.2467+0.0321 MEWS评分,有较高的校准度(x2=1.043,P=0.884).评分预测ACST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 0.566~0.796.当评分为10分时,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7.5%和91.2%,预测效能最佳.结论 MEWS评分是有效的术前急性重症胆管炎病情及预后的评价指标.它操作简单,适合于急诊术前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改变及慢性健康评估综合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4例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在入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后的24 h内用APACHE Ⅱ评估其危重程度及预后,并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234例心脏直视术后患者APACHE Ⅱ得分为(12.88±3.97)分;不同转归分组的APACHE Ⅱ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前心功能分组的APACHE Ⅱ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Ⅱ评分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APACHE Ⅱ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1±0.006;以死亡概率>30%作为预测标准,APACHE Ⅱ评分系统对死亡危险度预测的灵敏度是80.00%,特异性是99.12%;将APACHE Ⅱ得分按<10分、10~20分、>20分进行分组,仅>20分组预测病死率在实际病死率95%可信区间内。结论: APACHE Ⅱ评分系统是评估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指标,可以为临床实施分级监测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入院时MEWS评分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3月15日至2017年7月15日收治的EICU患者入院时的各项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相加得到入院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主要结局为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采用ROC曲线评估MEWS评分对预后预测的截断值,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MEWS评分对EICU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MEWS评分预测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34和0.738,MEWS评分预测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的截断值均为5分。结论入EICU时,MEWS≥5分对患者24、48 h及院内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对EICU患者病情做出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评分方法在急诊老年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价值,为急诊老年患者就诊分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2009年6月~2010年3月在急诊首次就诊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1 676例,急诊分诊时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并进行急诊分诊评分。随访所有患者,对24 h在急诊医师的帮助下的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以及记录患者的就诊转归,进一步分析急诊分诊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以及患者不同就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1 676例急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急诊分诊评分≥4分的患者有544例(A组),APACHEⅡ评分平均分值为(22.31±11.25);2~3分的患者854例(B组),APACHEⅡ评分平均分值为(12.55±10.17);≤1分的患者278例(C组),APACHEⅡ评分平均分值为(6.95±8.22)。急诊分诊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0.854,P=0.012)。1 676例24 h就诊转归的患者中,离院1 122例,急诊分诊评分为(1.04±2.54);在院554例,急诊分诊评分为(3.75±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31)。结论:快速急诊评分应用于急诊老年患者分诊可评估患者病情价值,利于分诊工作,并且对患者24 h转归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预测ICU成人重症患者的预后。 方法 选择2017年1-5月滨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成人重症患者201例,进行调查性研究。24 h内完成NRS2002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入选患者均经过肠内和/或肠外营养支持。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NRS2002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观察不同营养风险组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差异;分析NRS2002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危重患者中度以上营养风险高达88.6%;死亡组和存活组NRS2002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营养风险组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营养风险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与预后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69和0.329;两种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和0.6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CU成人重症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可反映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可对重症患者预后进行预测,尽早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MEWS用于60岁以上急诊非创伤性患者病情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60岁以上急诊非创伤性患者潜在危重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通过"120"出诊急救的60岁以上非创伤性患者1035例进行MEWS,追踪其去向和预后。结果MEWS分值越大,病死率越高(P<0.001)。MEWS≥5分与≤4分两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MEWS对急诊非创伤性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较高的判断价值,而且简便、快捷,适用于急诊急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ISAP评分、胰腺炎结局预测(pancreatitis outcome prediction,POP)评分系统相对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24例SAP患者,分别计算入院时BISAP评分、POP评分、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分值,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各临床评分系统在判断SAP预后上的准确性.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各评分预测SAP死亡的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大小依次为POP评分、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即0.890、0.861、0.798、0.788.相应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10、4、12、6.POP评分诊断阈值为10时,预测SAP死亡的准确性最佳(91.75%).各评分预测MODS的AUC大小依次为BISAP评分、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POP评分,即0.839、0.813、0.769、0.745.相应的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3、14、6、7.BISAP评分诊断阈值为3时,预测准确性最佳(80.36%).结论 BISAP评分、POP评分对SAP预后评估价值较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更具优势,BISAP评分预测SAP并发MODS方面价值最为突出,POP评分预测SAP死亡方面价值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预测急性左心衰预后结局的准确性,为急性左心衰在急诊救治中寻找一种有效简易的病情评估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急性左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我院接诊时同时进行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观察并比较2种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准确性差异。结果:MEWS评分和校正MEWS评分的符合率分别为69.0%和92.0%,差异显著。结论:校正MEWS评分较MEWS评分更能够反映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而且操作简便、预测精确,建议在临床急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