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作用.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A组)、CIA模型组(B组)、雷公藤组(C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D组)、穿山龙总皂苷中剂量组(E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F组)和薯蓣皂苷元组(G组),每组6只大鼠.B-G组大鼠均建立CIA大鼠模型,待模型成功建立后,C-G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21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关节滑膜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的表达.结果:CIA模型组大鼠滑膜MVD和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G组大鼠滑膜MVD和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各治疗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能通过降低关节滑膜VEGF的表达发挥抑制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HIF-1α、VEGF在CIA大鼠模型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制备牛Ⅱ型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collagen Ⅱ-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建立CIA模型,动态观察各项关节炎活动指标,于造模第21、28、35、42天取踝关节行HE染色及HIF-1α、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两者在CIA中的相关性及与关节炎活动指标、滑膜病理学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CIA大鼠关节滑膜层和滑膜下层均表达HIF-1α、VEGF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为0.75(P<0.01),第21天阳性表达量最高,随病程进展,表达逐渐下降,与滑膜病理学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及血管生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0.48、0.50(P<0.05),与炎症浸润评分无明显相关r为0.30(P<0.05)。结论HIF-1α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下游靶基因,如VEGF等,促进滑膜增生及血管生成,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 AA)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 Cdc4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电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大鼠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不完全弗氏佐剂(0.1 mL/只)制成A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即开始干预,电针组进行电针干预,每次20 min,每天干预1次,共21次,西药组给予甲氨蝶呤灌胃给药,每周1次,共3次。观察各组体质量、关节红肿等一般情况;每3 d测量1次大鼠后双侧足跖容积,干预结束后,通过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足跖容积分析各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HE观察各组大鼠滑膜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内VEGFR2、CD34表达变化,Wes...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刺山柑风湿止痛贴联合温和灸对佐剂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以及滑膜组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 leinter cellular adhesion mol...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凝胶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及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清热化瘀凝胶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清热化瘀凝胶外敷组、雷公藤多苷片口服组、扶他林外敷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关节病理切片,肝脏、肾脏组织病理切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滑膜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白介素1β(IL-1β)表达差异。结果清热化瘀凝胶外敷组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清热化瘀凝胶组显著降低CIA大鼠血清中IL-1β(P 0. 01)、TNF-α(P 0. 001)和Ang-1(P 0. 01)的水平;滑膜组织中IL-1β(P 0. 001)、TNF-α(P 0. 01)、VEGF(P 0. 01)及Ang-1(P 0. 001)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关节病理切片显示清热化瘀凝胶可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抑制滑膜组织增殖、延缓骨质破坏;肝脏、肾脏病理切片与正常组比较无异常变化。结论清热化瘀凝胶通过降低RA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滑膜组织增殖,减少滑膜中血管新生和血管翳形成,进而控制RA病情,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CIA)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影响,探讨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40 只远交群大鼠,随机选取10 只作为对照组,余30 只大鼠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复制关节炎模型。15 d 后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组、青藤碱组,每组10 只。雷公藤组:雷公藤多甙片9.68 mg/(kg·d)灌胃给药;青藤碱组:青藤碱片100 mg/(kg·d)灌胃给药;模型组灌服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1 次/d,共28 d。期间测量大鼠踝关节肿胀度。灌药28 d 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HIF-1α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VEGF、MMP-9 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组和雷公藤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减轻(p <0.05);青藤碱组和雷公藤组滑膜组织中HIF-1α 表达降低(p <0.05);青藤碱组和雷公藤组血清中VEGF、MMP-9 表达降低(p <0.05)。结论青藤碱可降低CIA 踝关节肿胀,疗效与雷公藤多甙相当。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HIF-1α的表达及VEGF、MMP-9水平,从而减少滑膜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通痹灵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炎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通痹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方法 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蛋白建立CIA模型,分组给药治疗,给药37d后处死动物,对动物膝关节滑膜病理切片后分别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HE染色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炎症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增生和纤维增生情况,对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情况以了解各组动物关节滑膜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切片显示通痹灵高剂量组滑膜炎症细胞浸润,巨噬样A型细胞增生和纤维组织增生的程度均比模型组低(P<0.05或P<0.01),并与正常组相仿(P>0.05)。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显示通通痹灵和雷公藤高剂量组均能降低滑膜VEGF表达水平(P<0.05)。结论 通痹灵有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炎症,抑制滑膜VEGF表达作用,这可能是通痹灵治疗关节炎取得临床疗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维持现有的血管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作用。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结合而起生物学作用。各种肿瘤的发生与VEGF和VEGFR的表达异常有关,导致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和向远处转移。VEGF和VEGFR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在血液中的含量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的关系已有大量报道,因而检测两者的表达或含量对肿瘤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其中的血液中可溶性VEGF和VEGFR含量的检测是一种简便、经济和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F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3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DR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丹明目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连续给药8周后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组织VEGF和VEGFR表达.结果 (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VEGF和VEGFR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双丹明目组和阳性对照组VEGF和VEGFR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3)双丹明目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VEGF和VEGFR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丹明目胶囊能够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VEGF蛋白和VEGFR蛋白的表达,从而可能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表皮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通过其特异性受体VEGF受体(VEGF receptors,VEGFR)发挥生物学功能.VEGFR包括VEGFR1-3和Neuropilins.VEGF受体不仅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起着重要的血管增生作用,而且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有显著的表达.这不仅对表皮来源肿瘤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其治疗靶点的确认意义深远.VEGF-VEGFR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将在治疗表皮肿瘤中成为重要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表达的影响和CUR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和姜黄素组。造模9 d后甲氨蝶呤组和姜黄素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甲氨蝶呤0.5 mg/kg,3 d 1次,连续5次;姜黄素50 mg/kg-1,1 d 1次,连续14 d。第23天引颈处死大鼠,取膝关节滑膜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PCR技术检测HIF-1α、VEGF及VEGFR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IF-1α、VEGF、VEGFR表达明显增加(P0.0l,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HIF-1α及VEGFR表达明显减少(P0.01,P0.05)。且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HIF-1α与VEGF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910,P0.01)。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AA大鼠滑膜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HIF-1α表达而下调靶基因VEGF、VEGFR的表达有关,这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阳化浊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通阳宽胸颗粒组、辛伐他汀组、通阳宽胸颗粒+辛伐他汀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检测斑块面积和VEGF、VEGFR及b FGF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斑块面积、VEGF、VEGFR和b FGF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2与模型组相比,所有药物治疗组的斑块面积、VEGF、VEGFR和b FGF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通阳宽胸颗粒+辛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3VEGF、VEGFR和b FGF表达与斑块面积正相关。结论:通阳化浊法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VEGF、VEGFR和b FGF的表达、缩小斑块的面积,尤其是与他汀类药物结合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分析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应用三七总皂苷联合雷公藤多苷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灌胃方法,10只)、三七总皂苷组(应用三七总皂苷灌胃方法,10只)、联合组(应用三七总皂苷联合雷公藤多苷灌胃方法,10只)、雷公藤多苷组(应用雷公藤多苷灌胃方法,10只)、甲氨喋呤组(应用甲氨喋呤灌胃方法,10只);采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TNF-α、IL-1β表达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量。结果三七总皂苷组、联合组、雷公藤多苷组、甲氨喋呤组的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大鼠组(P0.05);联合组TNF-α表达水平低于三七总皂苷组、雷公藤多苷组以及甲氨喋呤组(P0.05);三七总皂苷组、联合组、雷公藤多苷组、甲氨喋呤组的IL-1β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联合组IL-1β表达水平低于三七总皂苷组、雷公藤多苷组以及甲氨喋呤组(P0.05);5组大鼠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联合雷公藤多苷成分配伍可以有效调节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IL-1β、TNF-α表达水平,抑制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typeⅡ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滑膜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Gen治疗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组和Gen+MTX治疗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用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注射诱导CIA建立大鼠模型。Gen治疗组造模次日开始用药,每天胃内灌注Gen混悬液1mL,剂量为30mg/(kg.d);MTX治疗组造模后用药,每周胃内灌注0.2mg/kg;Gen+MTX治疗组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6周,取膝关节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滑膜的微血管密度,并取血清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1、2、9的表达并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CIA大鼠模型关节炎指数评分、后肢容积及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情况与正常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Gen可使CIA大鼠关节滑膜新生血管数目明显减少,且滑膜炎症较模型对照组轻,同时还能降低血清中VEGF和MMP-1、2、9蛋白的表达。结论:Gen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MMP-1、2、9的表达而发挥抗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Gen联合MTX治疗效果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早期脊柱关节病(SpA)外周关节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SpA患者及类风湿关节炎(RA)外周膝关节滑膜组织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将VEGF检测结果进一步与关节镜下滑膜形态学所见及部分实验室炎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pA组滑膜衬里层VEGF蛋白的表达与CRP呈正相关,早期RA滑膜血管周围VEGF蛋白的表达与CRP呈正相关;早期RA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基质组织VEGF蛋白表达与外周血小板计数(PLT)呈正相关.SpA组滑膜衬里层VEGF蛋白表达与血管形态、直行血管走行方式呈正相关,SpA组血管周围VEGF蛋白表达与滑膜增生程度呈正相关;RA滑膜衬里层VEGF蛋白表达与血管形态、弯曲血管走行方式、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论:SpA滑膜组及RA滑膜组VEGFmRNA以及蛋白表达不同主要表现在血管周围,推测这可能是造成SpA与RA预后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小鼠胚胎丢失率和蜕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Clark经典RSA小鼠模型,将RSA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安胎冲剂低剂量(11.7 g/kg)组、补肾安胎冲剂高剂量(23.4 g/kg)组,黄体酮胶囊(156 mg/kg)组,另取正常妊娠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8只。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计算胚胎丢失率;光镜下观察蜕膜组织血管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蜕膜组织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sVEGFR-1)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蜕膜组织中VEGF、VEGFR-2及sVEGFR-1 mRNA的表达。结果 补肾安胎冲剂能改善蜕膜组织血管形态学变化,升高蜕膜组织中VEGF和VEGFR-2蛋白含量,降低sVEGFR-1蛋白含量;能显著降低RSA小鼠胚胎丢失率(P<0.05),升高蜕膜组织中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降低sVEGFR-1 mRNA表达水平(P<0.05),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补肾安胎冲剂对RSA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及其受体,改善蜕膜组织血管重铸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脑梗死/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成年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随机分为3组.雌二醇治疗组给予苯甲酸雌二醇2 mg·kg-1·d -1腹腔注射,连续7 d;模型组、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量麻油.模型组和雌二醇治疗组分别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MACO)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48 h.Western 印迹技术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VEGF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大脑梗死/再灌注损伤后VEGF蛋白、基因表达均增加,雌二醇治疗组VEGF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雌二醇增加脑梗死/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通过其特异性受体VEGF受体(VEGF receptors,VEGFR)发挥生物学功能。VEGFR包括VEGFRl—3和Neuropilins。VEGF受体不仅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起着重要的血管增生作用,而且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有显著的表达。这不仅对表皮来源肿瘤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其治疗靶点的确认意义深远。VEGF—VEGFR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将在治疗表皮肿瘤中成为重要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及其受体 ( VEGFR)在先兆子痫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复制大鼠先兆子痫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法测定肾小球 VEGF m RNA转录水平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 VEGF和 VEGF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先兆子痫大鼠中 ,肾小球局部 VEGF m RNA和 VEGF、VEGFR-2蛋白表达均增强 ,且表达的强度与 2 4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结论 肾小球 VEGF- VEGFR系统可能参与了先兆子痫中大量蛋白尿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大鼠衰老肾脏的表达及探讨它们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取3月龄、12月龄大鼠作为对照组,24月龄大鼠作为观察组各6只,提取其肾脏组织的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肾脏组织内VEGF mRNA转录水平,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VEGF和VEGFR蛋白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肾组织培养液的VEGF总含量.[结果]3、12、24月龄的大鼠VEGF总的含量(g/L)分别为126.49±32.29,95.14±49.17,79.21±61.17,P=0.048.3、12、24月龄的大鼠VEGF mRNA表达量(g/L)分别是0.821±0.132,0.713±0.143,0.678±0.126,P=0.012.24月龄组VEGF mRNA和VEGF总含量较3、12月龄两组减少(P<0.05);24月龄大鼠肾小球VEGF和VEGFR-2的表达较3、12月龄两组减弱.[结论]证实了随着增龄大鼠肾组织VEGF mRNA转录水平和VEGF含量减少,肾小球VEGF-VEGFR的表达量也随着增龄而减少.肾小球VEGF-VEGFR系统在肾脏衰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