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优质护理病房降低呼叫器使用频率的应用价值。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优质护理病房中呼叫器因治疗原因使用所占的比率,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其比率。结果:优质护理病房中呼叫器因治疗原因用所占的比率从79.66%降低到54.58%(P<0.01)。结论:品管圈方法的应用能有效降低优质护理病房中呼叫器因治疗原因使用的频率,可以加强护士主动巡视病房的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满足感,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红萍 《药物与人》2014,(9):369-36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病区红灯呼叫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以提高护理服务及时性为活动主题,以红灯呼叫率为衡量指标。分析活动前病区红灯呼叫率高的原因有:换袋(包括微泵)、输液完毕拔针、输液外渗,患者找医护人员询问,呼叫医护人员时重复按铃,出现病情变化等,针对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多部门合作,减少阃接护理工作,护士有更多时阈巡视;简化护理记录,缩短护理书写时间;落实责任护士床边工作制;扩大治疗车的功能,提高静脉穿刺技术;设计固定患者输液时的约束固定工具。结果:科室通过品菅圈活动,病区红灯呼叫率从37%下降到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大大降低了病区红灯呼叫率,营造安静、和谐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病区冷藏药品管理合格率,优化冷藏药品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已出院患者的冷藏药品未执行退药进行根因分析,不断改进病区冷藏药品管理流程并予以落实;比较改进流程前、后病区冷藏药品管理合格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区冷藏药品管理合格率由实施前87.7%提高至97.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病区冷藏药品管理合格率效果显著,优化了病区冷藏药品管理流程,并且圈员能力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年4-9月来该院就诊的18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管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7.78%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22%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发病情况,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认知,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1—12月间来该院精神科治疗的1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86例对照组与86例研究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品管圈活动。结果研究组的相关指标(常规操作、护患沟通、病情知晓、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意外伤害、服药差错、沟通不良、跌倒等)为13.9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9%,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88%,低于研究组的97.67%,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70.93%)低于研究组的90.70%,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床旁快速血糖的漏测率,以便及时调整用药,预防并发症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病人满意度,密切医护关系。方法 2014年4月成立品管活动小组,按品管圈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调查,设立目标,找出相关因素,对策拟定并组织实施,效果确认等十大步骤进行。 结果 实施半年后住院患者床旁快速血糖的漏测率由24.29%降至7.13%,住院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由95%提高至98.5%,平均住院日由于2013年的11.3天缩短至2014年的9.5天,医护关系融洽。 结论 品质圈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床旁快速血糖漏测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更加密切了医护、护患关系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体温单书写缺陷率"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由活动前的36.66%下降到10.00%,目标达标率96.59%,改善幅度72.6%,圈员自评6项素质能力均正向成长。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进一步规范护理体温单的规范书写,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因护理记录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将活动前后的输液外渗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10.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升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规范了输液操作流程,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方法:针对我院成立的品管圈小组,选取我院1000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0例和对照组500例,治疗组采取品管圈活动小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两组进行非计划拔管和患者的满意度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率,对比两组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活动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临床价值,患者的满意度较高,能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行品管圈活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2例.研究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参照组开展常规管理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30例(93.75%)显著高于参照组22例(68.7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85.78±8.45)分显著高于参照组(76.88±7.36)分,研究组护理投诉率4例(12.50%)显著低于参照组11例(34.3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患者行品管圈活动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护理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嘱合理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院引入品质管理概念,运用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执行、确认和处置,完成PDCA循环.结果表明,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数,提升药学服务内涵,有利于药学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管理》2018,(2):50-5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体检客户不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围绕"降低体检客户不满意度"开展品管圈活动,拟定活动计划,完成把握现状与目标设定,根据改善重点展开解析,确定真因并拟定对策,按计划实施并进行效果确认,拟定标准作业书并检讨。结果改善后不满意度为1.14%,进步率为67.61%,目标达成率为106.25%。对改善前后的不满意度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优化了体检流程,加强了业务培训制度管理及健康宣教力度,降低了体检客户不满意度,使客户体检感到安心和便利,增强了幸福感。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客户忠诚度。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应用风险,提高医疗设备的应用安全与质量,本文通过品管圈活动,采用PDCA方法,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的实际情况,按照组圈、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讨论、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对全院医疗设备维护种类和维护项目进行完善和改进,提高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率和完好率,构建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和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品管圈降低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减少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为活动主题,对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进行基线调查,分析原因,制定目标,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品管圈,调动特诊部护士工作积极性,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明显变少,减少护患纠纷,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6,(3):397-39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病人动脉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住院病人动脉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确定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动脉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的下降率和病人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皮下血肿形成率由活动前的10.84%降到活动后的2.56%,病人满意度由79.52%升至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住院病人动脉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率,提高病人对护士操作技术的满意度,并提高了圈员工作责任心、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改善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现状中的应用.方法 于2018年3月—2019年7月针对该科50名药品管理人员开展品管圈管理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并选取品管圈实施前后各35例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对比两组药品管理质量、不良药品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药品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12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围绕降低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开展品管圈活动,采取自发自愿原则组建品管圈小组,遵循品管圈活动的程序,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堵塞发生率从13.56%降至5.0%(χ2=21.68,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等平均提升1.54分.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缩短门诊病人候诊时间,提升其对候诊时间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我院门诊患者候诊的等候时间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流程中导致候诊时间长且患者抱怨最多的环节作为改进的关键并重点分析原因。结果:经过对候诊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后,患者的无效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对候诊时间的不满意率明显下降。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实现顾客满意等方面均可适用,值得我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